为何孔子只谈“仁”,而孟子却“仁义”并举呢?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孔子讲'仁',孟子讲'义','义'是什么?~

你问了一个重大问题,之前没人用白话说清楚的文本记录。上网再说,别急。
没说清楚的是“义”字。
仁,时贤已辨明,但描述或有不同。依提问次序先啰嗦“仁”。
一、仁:许慎《说文解字·人部》:“仁,亲也;从亻,从二(另收有古文,打不出来,从尸,从二,就是尸下作二,如届,尸下作由,可以说从尸从由)”。《礼记·中庸》“仁者,人也”。郑玄注:“人也,读如相人耦(偶)之人”。于是,“仁”字义近乎千古之谜。
近数十年战国简帛出土丰富,终于让今人得见“仁”字演化,经庞朴、李学勤诸先生整理,先是上下结构,上身下心(字打不出来),然后身字简省或快写作接近于行草“千”字写法,被隶定为“忎”,再简省千成亻,心作二,上下结构成左右结构。当然从尸二的写法在忎演进过程可能是有一简省写法,就是身简省作尸(尸,侧卧的身体、要求不动,作身的另一姿态的象形),心简省作二。
朱熹有《仁说》,暂不引。说破近正解。
仁:确义就是由心升发出的身体,或完整人格的具体个体人。
为什么叫松仁、杏仁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松仁成松树,种杏仁成杏树。树所以成松、杏,其仁之固有特性。所以,《孟子》引出“四端说”,“性善说”;是人的仁的固有特性。所以,“为仁由己”。因为人的能力、思想的多元性,所以“圣人”制礼作乐,协和万邦,就是建设和谐社会。所以“克己复礼为仁”。
二、《礼记·学记》“义者,宜也”,虽然没说清楚,但历来有先儒时贤心里是清楚的,但描述得不清楚而已矣。主要在于中西差异,旧籍文本只要讲清楚要突出的、重要的就可以了,而西人要主谓宾,动名形的一再限定。限定有限定的长处,但短处也多。这里试图补充一下限定:
宜也,适宜:在全局或整体中,具体部分或个体的损益取舍思想行为适宜全局或整体的和谐稳定发展;全局或整体随描述或讨论的对象而小至至微,大到宇宙。
如果是西学的“零和游戏”,则更加清晰。
比如“取义”,就是所取者,在适宜的程度内。当然,说全了就得粘贴上段,啰嗦。
再如,朱熹:儒者“义利之辨,第一要义”。但“义”不与“利”相对,如果相对,就容易辨了,就不用朱熹强调了。利与害相对,没有可相当与义相对的字。利,增益局部、个体的自身,不论是否强迫暴力,只要“......”适宜“......”。比如,汤武革命,诛一不义。

你看春秋战国那个时期,诸侯争霸,那个统治者不想富国强兵以称霸中原。可是孔子孟子的儒家学说在那个动乱争霸的年代,无法符合统治者的需要,它主要是讲君主要以仁义治国呀,个人本身要遵循君子的道德标准呀等等,这在当时是达不到统治者想要富国强兵、称霸中原的目的的。而法家的思想主张以法治国思想,树立统治者的权威,对于整顿社会秩序、发展生产力非常有效,你看秦国通过法家代表商鞅、韩非子的改革,迅速发展壮大,蚕吞六国,统一中原,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秦始皇会继续采用它。 春秋无义战,说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繁多,但都不是义战,周天子是想推行孔子的儒学,但他没有这个能力,而任何的文化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当时各国真正的统治者是各国的诸候,而这些诸候,强的想并吞弱的,弱的在千方百计防范灭亡,那里还能接受孔子的儒家学识呢?一旦到了统一的前堤下,统治者要维护自己的地位,又想起要人们来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家天下,就又开始尊孔了,这也是必然的结果。

在孔子看来,要完成一种德行或处理好一种人际关系,仁义不能混谈。 “仁”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在《论语》里涉及“仁”的地方所在多有,“仁”出现的次数有一百多次,可以说《论语》就是一部仁爱之书。“孔子的仁学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融人伦、道德、政治为一体,撮己、人、家、国为一贯” [2],因此,“仁”的内涵十分丰富。孔子对“仁”有一个最直接的定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3]138。“仁”,简言之,就是爱人,爱所有人,在个人修养提升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己及人,造福他人与社会。 《论语》中“仁”的内容非常广泛,如爱人为仁、忠恕为仁、孝悌为仁,克己复礼为仁,刚毅木讷为仁,恭宽信敏惠为仁,孔子没有给“仁”下一个明确清晰的定义,纵观孔子对“仁”的种种表述,可以看出孔子以“仁”为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仁”是各种美好品德的概括 。子贡曾这样问孔子:“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回答:“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3]72。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能够对民众广施恩惠、帮助扶持,他就不仅做到了“仁”,还做到了尧舜难以做到的事情。而在《论语·阳货》里孔子关于“仁”的问题给出了这样的回答:“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3]209。谦恭、宽厚、诚信、勤敏、慈惠这五种美德都是仁爱的具体体现,是儒家提倡的优良的道德品质。可以看出,孔子仁爱思想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对人的认识,把人放置在仁爱的光环里,“仁”在内在方面突出了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是作为个体的伟大人格,最终归宿为主体的世界观和人生观[1]24。孔子引导人们从个人自身出发,由己及人,一以贯之地把仁爱延伸到复杂的社会群体之中,以崇高的美德实现人生价值,最终养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 来源:视界观·上半月


为何孔子只谈“仁”,而孟子却“仁义”并举呢?视频

相关评论:
  • 15595151412孔子的“仁”和孟子的“仁政”的区别是什么
    和泄鹏二、难易程度不同。1、要达到孔子之“仁”难度很大,所以,能被孔子称为“仁”的很不容易,即使在他的“高足”之中,还有不少是他“不知其仁”的。2、而孟子之“仁”,却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这种“不忍之心”人皆有之,所以,孟子有“人皆可以为尧舜”之说,问题只在于是否愿意去做。三...

  • 15595151412《孟子》和《孔子》的思想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和泄鹏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 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 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 (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

  • 15595151412孔子孟子是怎样的人
    和泄鹏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讲求“仁者爱人”,但是二者却有着一定的区别,试总结如下,与各位共同探讨。11。。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

  • 15595151412孔子的仁,孟子的仁政,荀子的仁义有什么区别
    和泄鹏2、论点不同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孟子提出了性善论的思想。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有分工的不同和阶级的差别,但是他们的人性却是同一的。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论,这与孟子的性善说直接相反。3、治国方针不同 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

  • 15595151412孔子的仁爱和孟子的兼爱的区别
    和泄鹏在中国伦理史上,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都主张爱人”,但儒家的爱人是“仁爱”,墨家家的爱人是”兼爱”。虽然在“爱人”这一点儒墨两家有着共同之处,但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毕竟还是有着一些区别的。第一、“兼爱”和“仁爱”的核心不一样 儒家的仁爱精神是建立在亲亲...

  • 15595151412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仁,战国时期孟子主张仁爱,这种思想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和泄鹏梁启超则更进以「同类意识」释仁,他说:「仁者何,以最粗浅之今语释之,则同情心而已。」[9]钱穆则认为「仁者从二人,犹言多人相处也」。[10]以上诸说,可谓对「仁」一字作了多面的解释。但我们亦不应忽视孔子言仁之出发点为「当下之自我」。[11]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2...

  • 15595151412孔子和孟子有什么不同
    和泄鹏孔子还说饭菜不做好,这样不吃那样不吃,衣服也要色彩裁剪都合式。孟子却毫不忌讳地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而且“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之四方”等辞句也经常出现在他的嘴中。孔没有直接的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之中,“仁”之一字,出现了66次,没有两个...

  • 15595151412谈谈孔子仁思想和孟子仁思想的异同,1000字
    和泄鹏”孟子通过对孔子"仁"的推演、对孔子事迹的述评和对孔子的高度评价,继承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奠定了孔子的圣人地位,同样也对“仁”作了一定的自我认识上的探索和阐述,渐成一家之言,“仁”内涵的改变也反映了从孔子到孟子思想发展的理论轨迹,揭示了孟子思想学说与孔子的深层面联系。而对于“仁”具体...

  • 15595151412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为什么会有差别
    和泄鹏对于孔孟学说在继承关系的前提下,历代学者也曾仔细地研究了两位先贤各自学说的不同之处,比较经典的观点有“孔子说仁,孟子说义”,另外,孟子与荀子在性善与性恶上又进行了更深入的探讨。这些见解非常精辟,很难超越。 我所注意的是两位先贤的另外一个方面的区别,也许这种区别更有点现实意义。 为什么孟子要提出义这个...

  • 15595151412如何区别和理解孔子和孟子分别对人性的看法
    和泄鹏儒家发展中对人性的看法主要有:孔子是没有直接谈人性的善恶的,只是注重教导大家来从善。儒家的人性论是从孟子开始显现化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一生出来一无所知,最根本的是善的。孔子儒家的基本观点是:性相近,习相远 孔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提出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虽然提出了这个观点,但他从来...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