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年糕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吗?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过年吃年糕的习俗起源于何时?为了记念谁?~

年吃年糕的习俗,据传从周代开始,已有3000 多年的历史。由于禾谷成熟一次称为一年,所以后世过年吃年糕,就含有祝贺五谷丰登的意思了。吃年糕还有取“年高”长寿之意。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刎而死。传说伍子胥死前嘱咐亲信:“如果国家有难,民众缺粮,就到象门城墙挖地三尺,可以得到食粮。”伍子胥死后,越王勾践闻知,认为吴国失去主将,就进攻吴国雪耻。夫差连吃败仗,京城被困,城中粮尽断绝,军民纷纷饿死。这时,伍子胥的亲信按他生前嘱咐,去象门挖地三尺,果然挖到可以充饥的 “城砖”。原来这是当年伍子胥暗地设下的“屯粮防急”之计,他在象门一带用的城砖,全部是用江米粉蒸制后压成的,这类江米砖十分坚韧,既可以作砖砌墙,必要时又可充饥。从此以后,每逢过年,当地家家户户都要蒸制象城砖样的江米年糕,以奉祀伍子胥的功绩。因为是在过年时制作的食品,就把它叫作年糕,沿袭至今别的国家也有吃年糕的习俗

为了纪念伍子胥。
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苏州是吴国的国都。那时诸侯称霸,战火连年。吴国为防敌国进袭,修筑了一道坚固的城墙。
这天,吴王摆下盛宴庆贺。席间群臣纵情酒乐,认为有了坚固的城池便可以高枕无忧了。见此情景,国相伍子胥深感忧虑。他叫来贴身随从,嘱咐道:满朝文武如今都以为高墙可保吴国太平。城墙固然可以抵挡敌兵,但里边的人要想出去也会同样受制。
如果敌人围而不打,吴国岂不是作茧自缚?忘乎所以,必至祸乱。倘若我有不测,吴国受困,粮草不济,你可去相门城下掘地三尺取粮。”
随从以为伍子胥酒喝多了,并未当真。没过多久,国王驾崩,夫差继承王位,听信馋言,赐伍子胥自刎。越王勾践便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团团围住,这些糯粉救了全城老百姓。
此后,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粉做“城砖”,(就是年糕样子的由来)供奉伍子胥。久而久之,便被称作年糕了。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一作芸),字子胥,楚国人(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杀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
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
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对伍子胥、孙武说:“原先你们说郢都不可攻入,现在怎样?”二人回答说:“楚国将军囊瓦贪财,唐国、蔡国都怨恨他。大王一定要大举进攻,务必先得到唐国、蔡国的帮助才行。”
阖闾听了,调动全部兵力与唐国、蔡国共同攻打楚国,与楚国军队在汉水两岸列兵对阵。吴王的弟弟夫概,率兵请求跟随出征。吴王不听,就用自己的部下五千人袭击楚国将军子常,子常大败而逃投奔郑国。于是吴王乘胜前进,与楚军五次交战后,就攻入了郢都。
当天楚昭王出逃。次日,吴王进驻郢都。楚昭王辗转逃到了郧地。郧公的弟弟怀说:“平王杀死了我的父亲,我杀死他的儿子,不也可以吗?”郧公担心他的弟弟杀害昭王,就与昭王一起投奔随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伍子胥

吃年糕作为中国传统习俗之一,确实与伍子胥有所关联,但并非完全为了纪念他。年糕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祭祀活动和民间传说,与年节和祈福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将详细介绍年糕的来源和相关典故。

                 


                                   

                 

年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仪式。在中国古代,祭祀是一种重要的宗教仪式,人们通过祭祀来祈求丰收、平安和幸福。在农耕社会中,人们将丰收的庆祝与年节相结合,形成了庆祝新年的传统习俗。年糕作为一种代表富贵和团圆的食物,逐渐与新年庆典相结合,并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年节食品。

             

             


                                   

                     

                     

伍子胥,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名将和政治家,他有“楚庄王三顾之才”的美誉。据说,伍子胥的父亲被吴王阖闾杀害后,他和母亲逃到了越国。在越国他得到了越王勾践的重用,成为了越国的大将军。后来他带领越军与吴国作战,最终打败了吴国,报了仇。在伍子胥逝世后,他的子孙为了纪念他,就将年糕作为祭品供奉在祖先墓前。

年糕的制作方法是将糯米蒸熟后捣成泥,再揉成细条,切成小块,然后再蒸煮或炒煮而成。年糕的形状长条状,寓意“年年高升”。在春节或其他重要节日,人们会把年糕用来祭祀祖先或拜神,也会互相赠送年糕,表达团圆和祝福之意。


                                   

除了与伍子胥有关的说法外,关于年糕的起源和典故还有许多其他版本。有一种说法认为,年糕的起源与祭祀太岁有关。另外一种说法是,南朝时期的文学家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提到了一则典故:在春节期间,人们给长辈拜年时,会送上年糕,以示敬意。这个习俗后来逐渐普及开来,成为了一种传统的春节食品。

另一个与年糕相关的典故是关于年兽的传说。相传在古代,有一只凶恶的怪兽叫做“年兽”,每逢除夕夜,它会出现在村庄里,吃掉人们的农作物和家畜,带来灾难和恐惧。人们发现年兽害怕红色和火光,于是在除夕夜贴红对联、挂红灯笼、燃放鞭炮,以驱赶年兽。此外,人们发现年兽对年糕非常感兴趣,于是将年糕作为诱饵放在门口,希望年兽吃了年糕后就不再伤害人畜。这个传说逐渐演变成为了每年过年时吃年糕的习俗。

除了与伍子胥和年兽相关的典故,年糕还有其他一些寓意和象征。首先,年糕的形状长而圆,象征着团圆和美满,寓意着家庭的团聚和幸福。其次,年糕在口感上具有柔软和黏性,寓意着人们希望来年生活顺利、事业发展得顺滑。此外,年糕还被视为一种吉祥的食物,能够给人们带来好运和祝福。

总的来说,吃年糕作为中国传统习俗之一,既源于古代祭祀活动,又与伍子胥和年兽的传说有所关联。年糕寓意着团圆、幸福和吉祥,成为了中国新年庆典中不可或缺的食品。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社区庆典,年糕都是人们共同分享喜悦和祝福的象征,让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充满希望和期待。



  是纪念伍子胥。

  据说年糕是从苏州传开的。它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帮助阖闾夺了吴国王位,并帮助他整年经武、强盛国势,但后来阖闾志得意满,命令伍子胥筑“阖闾大城”以显示他的功德。

  城垣建成后,吴王摆下盛宴庆贺。席间群臣纵情酒乐,认为有了坚固的城池便可以高枕无忧了。见此情景,国相伍子胥深感忧虑。他叫来贴身随从,嘱咐道:“满朝文武如今都以为高墙可保吴国太平。城墙固然可以抵挡敌兵,但里边的人要想出去也会同样受制。如果敌人围而不打,吴国岂不是作茧自缚?忘乎所以,必至祸乱。倘若我有不测,吴国受困,粮草不济,你可去相门城下掘地三尺取粮。”随从以为伍子胥酒喝多了,并未当真。

  没过多久,吴王阖闾驾崩,夫差继承王位,听信馋言,伍子胥力谏吴王拒绝越国越王勾践的求和,遭到嫌弃并被赐死。伍子胥自刎后,越王勾践便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姑苏城团团围住,吴军困守城中,炊断粮绝,街巷内妇孺哭声惨不忍闻。这时那位随从记起伍子胥从前的嘱咐,便急忙召集邻里一起来到相门外掘地取粮,当挖到城墙下三尺深时,才发现城砖是用糯米粉做的。顿时人们激动万分,朝着城墙下跪,拜谢伍子胥。这些糯米粉救了全城老百姓。于是在伍子胥的家人主持下,分给城内饥民,大家暂时度过了饥荒。苏州人敬仰伍子胥的爱国忧民的精神,此后,每到寒冬腊月,就准备年糕,一来表示对伍子胥的怀念,二来可供在送旧迎新的春节与亲朋好友分享。所以,苏州年糕的造型与城砖相似,而且煮后不腻,干后不裂,久藏不坏。

是纪念伍子胥。
据说年糕是从苏州传开的。它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帮助阖闾夺了吴国王位,并帮助他整年经武、强盛国势,但后来阖闾志得意满,命令伍子胥筑“阖闾大城”以显示他的功德。
城垣建成后,吴王摆下盛宴庆贺。席间群臣纵情酒乐,认为有了坚固的城池便可以高枕无忧了。见此情景,国相伍子胥深感忧虑。他叫来贴身随从,嘱咐道:“满朝文武如今都以为高墙可保吴国太平。城墙固然可以抵挡敌兵,但里边的人要想出去也会同样受制。如果敌人围而不打,吴国岂不是作茧自缚?忘乎所以,必至祸乱。倘若我有不测,吴国受困,粮草不济,你可去相门城下掘地三尺取粮。”随从以为伍子胥酒喝多了,并未当真。
没过多久,吴王阖闾驾崩,夫差继承王位,听信馋言,伍子胥力谏吴王拒绝越国越王勾践的求和,遭到嫌弃并被赐死。伍子胥自刎后,越王勾践便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姑苏城团团围住,吴军困守城中,炊断粮绝,街巷内妇孺哭声惨不忍闻。这时那位随从记起伍子胥从前的嘱咐,便急忙召集邻里一起来到相门外掘地取粮,当挖到城墙下三尺深时,才发现城砖是用糯米粉做的。顿时人们激动万分,朝着城墙下跪,拜谢伍子胥。这些糯米粉救了全城老百姓。于是在伍子胥的家人主持下,分给城内饥民,大家暂时度过了饥荒。苏州人敬仰伍子胥的爱国忧民的精神,此后,每到寒冬腊月,就准备年糕,一来表示对伍子胥的怀念,二来可供在送旧迎新的春节与亲朋好友分享。所以,苏州年糕的造型与城砖相似,而且煮后不腻,干后不裂,久藏不坏。

吃年糕的习俗与伍子胥无关。年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重要的食品,被视为象征着团圆和长寿的食品。在中国农历新年期间,人们会吃年糕来祈求新年平安、幸福和团圆。

是纪念伍子胥


吃年糕这一习俗,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吗?视频

相关评论:
  • 17083659107吃年糕的习俗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祝灵柄答:原来是当年伍子胥在姑苏城督造城墙时,已做好了屯粮防饥的准备。从此以后,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做年糕,年夜饭就吃年糕汤来纪念伍子胥。

  • 17083659107过年为什么要吃年糕
    祝灵柄答:由于禾谷成熟一次称为一年,所以过年吃年糕就含有庆贺五谷丰登的意思,也有取“年年高”的谐音,含有希望日子一年胜过一年的寓意。年糕到底始于何年?何人创制?现已无从查考了。在江浙一带,至今流传着另一种说法。据说年糕是从苏州传开的。在春秋战国时期,伍子青帮助阂间夺了吴国王位,并帮助他整年经...

  • 17083659107年糕来历的简介
    祝灵柄答:以后,人们在腊月里,用糯米制成年糕,来祭祀伍子胥,同时也取年年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年糕的寓意 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

  • 17083659107吃年糕有什么讲究
    祝灵柄答:年糕热量高,而且多吃不容易消化,减肥的人和肠胃不好的人要适量服用。“年糕”与“年高”谐音,大家过年吃年糕是表达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中国人在过节的时候都喜欢吃带有吉祥说法的食物,比如饺子形状像元宝,说是代表财宝滚滚来,汤圆圆圆滚滚,就有代表团员圆圆的说法,鱼有“年年有余”的说法,...

  • 17083659107古代名人饮食趣闻
    祝灵柄答:百代习俗怀念情 在历代和各民族的饮食风俗中, 有不少都和名人有关。比如吃“年糕”就是为了纪念伍子胥。 公元前514年, 吴王让伍子胥督建王城。 吴王之子夫差继位后听信谗言,杀了伍子胥。 子胥临死前对部下说:我死后若 国家有难,民 众没粮吃,就到城门墙下挖地三尺, 可找到吃...

  • 17083659107立春的民间风俗禁忌
    祝灵柄答:春节,大江南北都有吃年糕的习俗。人们借年糕谐音,而寓“年高”、“年年高"之意。 民间吃年糕也有纪念伍子胥之说。相传春秋时期,吴王阖间为防止敌人侵略,便命伍子胥建造阅间城池。阖间城建成之后吴王大宴群臣,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而建城有功的伍子胥却闷闷不乐。一日,他对左右部将说:我若去世后,如果吴国遭难...

  • 17083659107凫渡什么意思
    祝灵柄答:从宋・吴自牧《梦粱录》的“以近子骨弄潮之戏”记叙来看,杭州自吴越春秋时已尊伍子骨为“潮神”,可见“弄潮”以迎“潮神” 的风俗由来已久。“碧山影里小红旗,依是江南踏浪儿”,“吴儿生长押涛恶,冒利轻生不自怜”,这是北宋诗人苏东坡描写“弄潮人” 的诗词,可见宋时已盛行一时。 李益《江南词》:“嫁得...

  • 17083659107苏州端午习俗的民俗概述
    祝灵柄答:陈子龙这首诗应该是对苏州端午节的描绘。古人有关端午节的诗词不提屈原的实在罕见,因为通常概念中端午节就是纪念屈原。可苏州的端午却有所不同,不同在于非祭祀屈原而是祭祀早于屈原200多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公祭活动已成为苏州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端午之于苏州不仅仅是传统的民间岁时节庆,更是一种...

  • 17083659107为什么过年要做豆球跟糕
    祝灵柄答:因为粮食条块是高氏所制,目的为了喂“年”度关,于就把“年”与“高”联在一起,称作为年糕(谐音)了。据说年糕是从苏州传开的。它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春秋战国时 期,伍子胥帮助阖闾夺了吴国王位,并帮助他整年经武、强盛国势,但后来阖闾志得意满,命令伍子胥筑“阖闾大城”以显示他...

  • 17083659107年糕传说
    祝灵柄答:伍子胥死后,他的部下被越军包围,城中断粮已饿死不少人,这时有人想起伍子胥的话,就去挖城墙,挖了三尺多深,果然挖到了许多可吃的“城砖”即年糕,结果打了胜仗。原来是当年伍子胥在姑苏城督造城墙时,已做好了屯粮防饥的准备。从此以后,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做年糕,年夜饭就吃年糕汤来纪念...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