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的简介

来自:补身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吕氏春秋介绍~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巨著,公元前239年左右完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前夕。吕不韦是秦国一代名相,任职于战国末年。吕因散尽家财帮助在赵国为人质的秦昭王孙异人立嫡有大功劳,在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后,被任用为秦国丞相。
在战国时期,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多达三千人。与四公子不同的是,吕不韦招揽门客,并不甚看重勇夫猛士,却十分注重文才。原来,吕不韦有他自己的见解。他素来善于谋略,瞧不起那些头脑简单的勇夫。再说秦国猛将如云,军力强大,没有必要再蓄养征杀之士,还有一个原因,其时许多善辩之士纷纷著书立说,广为流传,不但天下闻名,还可传之后世,永垂青史,这一点尤其令吕不韦眼热。吕不韦本是商人出身,没有条件去著书立说,但他可以借助这些擅长舞文弄墨的门人,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愿望。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
待到一切准备就绪,吕不韦就令门下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闻所见和感想都写出来。等到文章交上来后,五花八门,写什么的都有,古往今来、上下四方、天地万物、兴废治乱、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论及,许多文章还有重复。吕不韦又挑选几位文章高手对这些文章进行筛选、归类、删定,综合在一起成书,取名叫《吕氏春秋》。吕不韦对此书十分看重,他自己认为这部号称《吕氏春秋》的书是杰作,夸口说该书是包揽了“天地、万物、古今”的奇书。例如在相当全书总序的《序意篇》中就这样写道:“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为了精益求精,也是为扩大影响,吕不韦还想出一个绝妙的宣传该书的办法,他请人把全书誊抄整齐,悬挂在咸阳的城门,声称如果有谁能改动一字,即赏给千金。消息传开后,人们蜂拥前去,包括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在内,却没有一个人能对书上文字加以改动。当然,这不一定就证明《吕氏春秋》字字珠玑,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而很可能是因为人们都敬畏吕不韦的威势,没有人愿意出头罢了。不过,这样一搞,其轰动效应却是巨大的,《吕氏春秋》和吕不韦的大名远播东方诸国。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于战国时期的大作,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的遗文佚事和思想观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吕氏春秋》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而这正是道家的优点与特色。吕不韦借门客之手撰写《吕氏春秋》,虽主要靠借他人之光提高其形象,但在文化事业上确实是作了件大好事,功不可没。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 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

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道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道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扩展资料:

吕氏春秋思想特点

《吕氏春秋》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规模宏大,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十二纪每纪五篇共六十篇,八览每览八篇(《有始览》少一篇)共六十三篇,六论每论六篇共三十六篇,另有《序意》一篇,共一百六十篇。

十二纪按照月令编写,文章内容按照春生、夏长、秋杀、冬藏的自然变化逻辑排列,属于应和天时的人世安排,体现了道家天道自然与社会治理的吻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吕氏春秋



吕书的语言很有特色。全书在有组织、有计划编写外大概还经过统一修整,故其语言总体上具有浅切率直、简明扼要、生动流畅、气势充沛的特点,但由于作者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笔,加之文出众手,因而又颇多差异:或简练传神,或细致委曲,或中肯平易,或警策奇僻,或诗情画意,或幽默风趣,或和风细雨,或雄壮凌厉,或疏朗宏阔,或严谨周密,或简洁省净,或繁缛富丽,或峭拔冷峻,或热诚超逸,多姿多彩,不一而足,在文字文风上也兼采百家之长,从而呈现出既大体统一又丰富多样的语言风格。这在先秦诸子中是十分特别的。《吕》文综合运用了排比、对偶、反复、顶真、层进、对比等修辞手法,尤善摛辞,颇多警句,又多用譬喻,长于铺陈和类比推理,这既造成强烈充沛、生动流畅的气势,又使文章逻辑严密,语言优美,文采灿然。其遣词用语褒贬分明,十分动情,亦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因此,从语言层面看,吕书也具有很强的文学性。

  《吕氏春秋》还保存了早期关于文学起源与发展的一些重要史料。如关于“举重劝力之歌”等原始歌谣和南北东西四方之音最初形成的记载,显然是研究中国文学史、文论史弥足珍贵的文献资料,历来为学界所重视和称引。由此可见,吕书不仅具有前述哲学、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教育、艺术、农学、医学等方面的文献史料学价值,同时也具有文学和文学文献史料学方面的价值,因而具有各方面的百科全书的性质和价值。

当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这战国“四公子”都注重礼贤下土,以养着众多宾客而著称于世,当时的士人都十分饮佩和向往他们。吕不韦任秦相以后,意识到秦国虽然强盛,但多的是武士,文土却奇缺。吕不韦为此感到羞愧。于是他也广招天下士人,厚道地礼遇他们,门下聚集了食客三千人。吕不韦又仿效当时著书立说的风气,让他们编撰自己的所见所闻,合成一辑,取名为《吕氏春秋》,全书分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余万言。



  吕氏春秋》简介

  --------------------------------------------------------------------------------

  《吕氏春秋》,亦称《吕览》,为秦相吕不韦集门客各著所闻而成。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共26卷,160篇,为杂家代表作之一。

  春秋战国时,诸子为宣传和实现其政治主张,不少人潜心于著书立说或聚徒讲学。他们总结历史上王朝的兴衰得失,总结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学说,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家”。但由于中国封建时代的特殊原因,尤其是严格的师承关系,各家墨守家法,互相攻讦,水火不容。在秦势强大、行将统一中国的大环境中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已渐告结束,各派学者汇集一堂的可能性已经出现,他们中的一些人能聚在吕不韦身边,各抒己见,集成一书,是以杂家的代表作《吕氏春秋》应时而生。当中既有儒家和道家思想,又有墨家和法家思想,也有阴阳家和纵横家思想,其他如名家、兵家、农家、小说家等派,无不在书中占有一席之地,相安地汇集在一起,不仅能与各家相表里,而且有出于各家之上者。正如东汉高诱在《吕氏春秋序》中所说:

  然此书所尚,以道德为准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检格,与孟轲、孙卿、淮南、扬雄相表里也。是以著在《录》、《略》。诱正《孟子》章句,作《淮南》、《孝经》解毕讫,家有此书,寻绎案省,大出诸子之右。

  《吕氏春秋》的准的、纲纪、品式、检格,高诱都认为是整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优秀楷模,不仅能与各家相表里,而且经过“寻绎案省”,得出“大出诸子之右”的结论,确为独家之评。但因该书是杂家,表面上未能像诸子之显著,加之吕不韦之行事,为历代学者所唾骂,故而长期以来未引起研究者应有的重视,致使该书并未享有它应有的地位。直至近世梁任公先生才去其偏见,对《吕氏春秋》一书推崇备至,认为“此书经二千年无残缺,无窜乱,且有高诱之佳注,实古书中之最完好而易读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此后,不少学者重对该书进行研究,得出公允之评价。综观全书,它在吸收各家之长时,扬长避短,自具特点,自成体例,闪耀着它独有的光辉。

  首先,在体例上就与诸子各书不同,将全书分为《纪》、《览》、《论》三部分。比较各种版本,各部分在次第上虽有差异,但各版本内容完全相同。比如《史记·吕不韦列传》:“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而以后的《诸子集成》、《四部丛刊》、 以及许维遹的《吕氏春秋集释》、陈奇猷的《吕氏春秋校释》均采用《纪》、《览》、《论》的排列顺序。照《序意》“大圜在上,大矩在下”之意,《十二纪》写四时的运行,正表“大圜”的天,理应在前。它以四时为纲,按春夏秋冬的发展和各季中“孟仲季”之时序排列,组成60篇文章,论述了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有关事宜,突出了民以食为天和以农业为立国之本的思想。

  《八览》、《六论》当是表“大矩”之地,当然应排在后面。《八览》中各“览”均8篇文章(《有始览》似脱一文,仅有7篇)。并各有其主题:《有始览》从开天辟地说起,有总摄之意;《孝行览》论为人当以孝为本;《慎大览》多讲治国之道;《先识览》教人如何去认识事物和分辨事物;《审分览》评名实之关系;《审应览》则反对淫辞诡辩;《离俗览》阐述如何用民;最后以阐释君道的《恃君览》作结。各览相连,篇篇相贯,在结构上与《十二纪》一样,颇具匠心。

  《六论》类似杂说,各篇虽不太连贯,但仍与人事相关,并非泛泛之论。

  其次,该书在思想上,也突出了它特有的价值。其内涵之丰,技艺之长,也随处可见。由于经过长时间的学派相争,各家主要观点、优劣态势,必然在当时得到广泛的流传,并逐渐为人们所熟悉,而且相府门客,绝非那等无术之辈所能企望,能吃住在丞相府并能各抒己见的人,当然是当时有成就者,这也许正是该书能“大出诸子之右”的一个重要原因。书中所反映的思想,其先进性不但在当时已属领先地位,就是在今天,也仍有其可借鉴的价值。

  一是从农业的中国实际出发,在《孟春》中就明确要求天子重视农耕,将“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大夫九推”定为常法,用以推动全国的农业生产。在《季夏》中申明农忙时应坚持“三不可”,即“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合诸侯,不可以兴兵动众”。这种重农思想,在不少篇章中反复进行申说。如《上农》讲农业的重要,认为是富国强兵之本;《任地》讲如何利用地利和天时,并讲述了具体的耕作方法;《辩土》讲耕种与土壤的关系;《审时》讲天时和收成的关系,可见编著者的用心,也可见编著者能抓住时代的特点和当时之国情,而且在安排上也具匠心,全书首篇《孟春》讲农业,最后几篇全是讲农业,一首一尾,都在阐述这一根本问题。

  二是在官制设置和对于官员的要求上也极为考究,提出一系列的主张,因这是国家各项措施能否得到贯彻执行的重要保证。该书在第二篇《本生》中指出了“多官反以害生”的客观现实,要求精减机构,减少各级行政官员,以减轻人民的负担;在选用官员时,要求选贤任能,甚至主张国君要禅让,高度赞扬“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去私》)的至公精神。在《去私》中大胆记载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事例:腹黄享之子杀人,腹黄享作为父亲和执法者,是执法呢,还是徇私枉法呢?这时,连秦国的最高统治者秦惠王也以照顾大臣腹黄享为由,出面保释,但并未阻止腹黄享按法律处死杀了人的儿子,真是大快人心!文章评论道:“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腹黄享可谓最无私的执法官了。

  三是该书还对国君提出了要求,《先己》中提出只有先治己、治身,才能治国,要求国君在生活上“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钟鼓不修”,还要求国君“子女不饬,亲亲长长,尊贤使能”。这里,不仅限制了国君的吃喝玩乐,而且还限制其子女的奢华生活。另一方面,要求国君尊贤使能,这对巩固政权是极为重要的。“尊贤使能”为整个社会所推崇,成为人们评价国君治国成败的标志之一。所谓“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主不肖世乱,则贤者在下”(《谨听》)。如果国君反其道而行之,就会导致危难。在《听言》中是这样说的:

  今天下弥衰,圣王之道废绝,世方多盛其欢乐,大其钟鼓,侈其台榭苑囿,以夺人财;轻用民死以行其忿;老弱冻馁,……诛不辜之民以求利;而欲宗宙之安也,社稷之不危也,不亦难乎!

  确是一针见血之论!历代亡国之君,有哪一个不是这样?四是对学习的反复强调。在《劝学》一文中,大讲学习的重要,学习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可以使人荣耀。要学习就应尊师,说“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的,要求统治者应以尊师为荣。紧接《劝学》之后,安排另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讲述有关学习的问题。《诬徒》说明不学之患;《用众》讲好学的人,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尊师》阐明师生的关系,认为通过学习,坏人也可变为好人,但一定要尊敬师长、广宣教育才能达到目的。提倡贤者也要通过刻苦学习才能成为圣人,没有什么天生的圣人。在《博志》中详细讲述了孔子、墨子、宁越等人之所以能从布衣之士成为人人口称的圣人,主要靠不断学习,绝非天生。他们能做到:“有便于学者,无不为也;有不便于学者,无肯为也”。宁越甚而说:“人将休,吾将不敢休;人将卧,吾将不敢卧”,达到废寝之地步。再次,该书受先秦各家相互辩驳风气的影响,不少篇幅写到辩证的实例,非常有说服力,充分表现了我国辩证法在那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比如广为流传的“祸福相依”的辩证观,在《制乐》中就有明确的说明。又如在《禁塞》一文中,用战争中攻和守为例说道:

  故取攻伐者不可,非攻伐不可,取救守不可,非救守不可,惟取义兵为可。兵苟义,攻伐亦可,救守亦可。

  这确是辩证不疑的真理。再如《用民》中关于“威”势的使用,是这样写的:“不得造父之道,而徒得其威,无益于御。”接着举人主为例加以申说道:

  人主之不肖者,有似于此。不得其道,而徒多其威,威愈多,民愈不用。亡国之主,多以多威使其民矣。故威不可无有,而不足专恃。

  恩威之用,不讲辩证,结果必然失败。在《期贤》中,以“明火不独在乎火,在乎暗”极形象深刻地阐明了明暗相依的辩证关系。另外,历来各选家所选名段,紧贴生活,极富哲理,有的为《吕氏春秋》所独有,有的则是他书所记录,在《吕氏春秋》中重又得到申述。如《察今》全篇;《权勋》记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之事;《谨听》中的“一沐而三捉发”;《察传》中“打井得一人”的笑话;《达郁》中的“召公谏弭谤”;《爱类》中的“公输般造云梯攻宋”;《去尤》中的“人有亡鈇者”等等名段名篇,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均属上乘之作,至今仍广为流传。

  值得一提的,是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事例,或多或少在《吕氏春秋》中找得到相应的说明。这些说明是非常有趣而生动的,它会使我们去想到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及其答案,并从中可以领略到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延续和强有力的影响。为节省篇幅,下面只引述书中几句原文而稍加说明,让我们广大读者在读《吕氏春秋》全书后,自去深思,去细想,去找答案。

  事例之一:
  天下之民,穷矣苦矣。民之穷苦弥甚,王者之弥易。凡王也者,穷苦之救也。(《慎势》)

  这是各代季世之所以亡、新兴王朝之所以兴的主要原因,不但先秦如此,整个封建时代莫不如此。

  事例之二:
  故一则治,异则化;一则安,异则危。(《不二》)

  要求上下一致、全国安定的思想,不仅是秦国统一天下后巩固政权之所需,也是国家繁荣昌盛所不可缺少的内部条件。任何一个朝代为了巩固其政权,都十分需要安定团结统一的局面。文章接着说:

  夫能齐万不同,愚智工拙,皆尽力竭能,如出一穴者,其唯圣人矣乎!这样的圣人,在古时,应该指那些具有才智而又能尽心尽力为人民谋利益的人。

  事例之三:
  孔子曰:“燕爵争善处于一屋之下,母子相哺也,区区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上栋焚,燕爵颜色不变,是何也?不知祸之将至也,不亦愚乎!为人臣而免于燕爵之智者寡矣。”(《务大)》

  历代国君在奸臣当道时全都如此。他们只图个人富贵,贪于个人和小集团的私利。最腐败时,“为人臣者,进其爵禄福贵,父子兄弟相与比周于一国,区区焉相乐也,而以危其社稷,其为灶突近矣,而终不知也,其与燕爵之智不异。”(《务大》)这正是各个朝代灭亡前的通病:国君昏庸无能,大权旁落,群小当道,朋党相结,三亲六故,一起把持朝政。他们鱼肉乡里,欺压百姓。一旦“灶突决”,这些狼狈为奸的群小也只有亡国身死,遗臭万年!但在未灭亡前,“亡国之主,多以多威使其民”(《用民》),可他们哪里知道,“威愈多,民愈不用”,其下场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在《适威》中指出防民之口,“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的客观现实。历史确实无情,任何一个即将灭亡的封建王朝,在他们即将灭亡的前夕,一定会残酷镇压群众,不让群众讲话,强奸民意,但要不了多久,他们自己也就灭亡了。

  事例之四:
  在封建时代讲连坐法。一人受罚,全家遭罪,有时诛连三族,甚而九族。这种连诛法极为残酷,但在《吕氏春秋》中,提供了不少不讲连坐的例证。在《行论》中记载说:“舜杀禹父鱼玄于羽山,禹不敢怒,而反事之,官至司空,以通水潦,颜色黎黑”,说明禹父被舜杀后,他不但未受诛连,反而官至司空,最后替舜执掌君权。在《开春》中又说:“故尧之刑也,殛鱼玄于虞(羽)而用禹;周之刑也,戮管、蔡而相周公,不慢刑也。”可见古时不讲连坐。

  事例之五:
  宋王筑为蘖帝,鸱夷血,高悬之,射著甲胃,从下,血坠流地。左右皆贺曰:“王之贤过汤、武矣。汤、武胜人,今王胜天,贤不可加矣。”宋王大悦,饮酒。室中有呼万岁者,堂上尽应,堂上已应,堂下尽应,门外庭中闻之,莫敢不应,不适也。(《过理》)

  这种不合礼义的呼叫,并非完全出自本心,而是造成一种“莫敢不应”的气氛。这一陋习,居然成了整个封建时代一成不变的套式。对此,《吕氏春秋》早加以有力的批判,指出其虚伪性。

  事例之六:
  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审分》)

  这种“公作迟”、“私作速”言论的提出,当时必在生活中有其实例,否则,当是无的放矢。而《吕氏春秋》能在那么早的年代对之进行剖析批判,其思想是超越于时代的,因后世不时会重复这种早已批判了的作法。

  事例之七:
  古之贤王有义兵而无有偃兵。(见《荡兵》)

  文章指出废兵是行不通的,义兵是需要的,不能“因噎废食”,所以《荡兵》中又说:

  夫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有以乘舟死者,欲禁天下之船,悖;有以用兵伤其国者,欲偃天下之兵,悖;夫兵不可偃也,譬之若水火然,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若用药者然,得良药则活人,得恶药则杀人。义兵之为天下良药也亦大矣。

  这种对用兵的辩证看法,可以看为是永恒适用的真理。这种思想还反映在《爱类》中有关公输般为云梯攻宋一事上。在《应同》中,当论述到兵与国家治乱的关系时,说:“割地宝器,卑辞出服,不足以止攻,惟治为足”。我国古代北宋、南宋的被侵,清朝的被洋人欺负,正与国内的“不治”有关,可见《吕氏春秋》思想的先进性。

  事例之八:
  善棺椁,所以避蝼蚁蛇虫也。今世俗大乱之主,愈侈其葬则心非为乎死者虑也,生者以相矜尚也。侈靡者以为荣,节俭者以为陋,不以便死为故,而徒以生者之诽誉为务,此非慈亲孝子之心也。(《节丧》)

  这段话道破了历代那些丧葬奢华的根本原因,确实是“相矜尚”的思想在作怪!

  事例之九:
  夫审天者,察列星而知四时,因也。推历者,视日行而知晦朔,因也。禹之裸国,裸入衣出,因也。墨子见荆王,锦衣吹笙,因也。孔子道弥子瑕见厘夫人,因也。汤、武遭乱世,临苦民,扬其义,成其功,因也。(《贵因》)

  文章强调了因时因势之重要。“因则功,专则拙,因则无敌”。可见凡事均应注重“因”,这是事业成功与否不应忽视的条件之一。

  事例之十:
  人主之言,不可不慎。高宗,天子也,即位谅暗,三年不言。卿大夫恐惧,患之。高宗乃言曰:“以余一人正四方,余唯恐言之不类也,兹故不言。”古之天子,其重言如此。(《重言》)

  国君三年不言,当然不对。但提倡君主慎言则是对的。因整个封建社会是靠人治治国,如果举国上下,事无巨细,各个方面都要靠君主一人讲了才行事,那也是行不通的。否则,国家的进步,定会受其影响。所以高宗明智地认识到“恐言之不类也”所带来的后果,自我约束,不轻易发表意见。

  事例之十一:
  子产治郑,邓析务难之,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裤。民之献衣襦而学讼者,不可胜数。(《离谓》)这段记载,说明我国古代曾经有过类似于今天律师职业的出现,而且从学者要交纳学费(实物),学的人多到“不可胜数”。他们学有所成后,可以与执政柄者辩驳,可以做到“以非为是,以是为非,是非无度,而可与不可日变。所欲胜因胜,所欲罪因罪”(《离谓》)。这确实不是一般平庸的律师所能做到的,但它合于今天律师的宗旨:律师的目的是打赢官司。故而邓析在与当权者辩驳时,是是非非,完全可以任意颠倒,弄得历史上最有名的政治家子产也大为头痛,不得已借用统治者的权威强行取缔和镇压收场。

  事例之十二:
  在《召类》一文中,记载了工尹池受楚国之派出使宋国时,所亲眼看到的事:他到宋国后受到司城子罕的接待。他到子罕住处,看到南边邻居的墙挡住了子罕家的正堂,使之不能看远方;西边邻居家的积水要从子罕家庭院流过。工尹池很感奇怪,这样两件事怎么会发生在全国高级官员的住处呢?他问子罕,这是怎么一回事。子罕回说道:

  南家工人也,为鞔者也。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为是故,吾弗徙也;西家高,吾宫库,潦之经吾宫也利,故弗禁也。(《召类》)

  这段回话,不但说明了国相子罕在与邻居相处时,宁可自己不方便,也要照顾邻居们的生活和为他们提供方便,突出了国相子罕的高贵品质,为后代任高官者做出了光辉的榜样,而且还说明了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以做鞋为业的手工业者,他家三世靠制鞋维持家庭生活,不希望因搬家而使宋国人不知到哪儿去买鞋,从而断了他家生活的出路。这是极可宝贵的手工业史的资料。

  事例之十三:
  该书用较多的篇章,如《大乐》、《侈乐》、《适音》、《古乐》、《音律》、《音初》、《制乐》、《明理》等文,论述了音乐和律吕的产生、音乐的作用以及音乐与时代的关系等一系列的问题。我们知道,音乐在古代,儒家曾将它作为教学内容的“六艺”之一,用以教育人民,并对音乐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和探索。《吕氏春秋》也不例外,他在接受儒家的音乐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重申了音乐的教育作用,说:

  (音乐)产生于人心者也,感于心则荡于音,音成于外而化乎内,是故闻其声而知其风,察其风而知其志,观其志而知其德。盛衰、贤不肖、君子小人皆形于乐,不可隐匿,故日乐之为观也深矣。(《音初》)

  将音乐的产生、音乐的作用,一层深似一层地讲得明明白白。如何通过音乐观志,作者在《本味》中记述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讲得更为具体。他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这是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的音乐佳话。音乐的作用太大了,它可以使人奋发,也可使人意志消沉,这完全取决于使用音乐的人。《顺说》一文中还记载了管子为尽快脱离险境回到齐国,曾用音乐使役人加快步伐的故事,这就是音乐魅力之所在。音乐这东西,“贤者以昌,不肖者以亡”(《古乐》),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吕氏春秋》花那么多篇幅来详加阐述,正透露了编著者的政治眼光。

  以上十三项,仅举大要而已,读者尽可以通过原文去研究,并从中得出自己的答案。

  关贤柱
  1995年8月1日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

吕不韦,生年不详,卒于秦始皇十二年(公元前235年)。他原是阳翟(今河南禹县)的大商人,在经商期间,遇到了流亡赵国的秦公子子楚,当时子楚在赵国的处境很艰难,吕不韦很同情他,并认为子楚是“奇货可居”,于是用金钱资助子楚,并帮助他获得了继承王位的资格。公元前253年,子楚继承王位,是为庄襄王。庄襄王以吕不韦为丞相,并封他为文信侯。庄襄王死后,其子政立,是为秦始皇。秦始皇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在他执政为相期间,秦国出兵灭东周,攻取韩、赵、卫三国土地,建立三川、太原东郡,为统一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秦始皇亲理政务后,将他免职,并迁去蜀,后忧惧饮鸩而亡。吕不韦为相期间,门下食客三千人,家僮万人。他命门客“人人著所闻”,著书立说,为建立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寻找理论根据,这些著作最终汇编成了《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内容驳杂,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在内容上虽然杂,但在组织上并非没有系统,编著上并非没有理论,内容上也并非没有体系。正如该书《用众》篇所说:“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吕氏春秋》的编著目的显然也是为了集各家之精华,成一家之思想,那就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据吕不韦说,此书对各家思想的去取完全是从客观出发,对各家都抱公正的态度,并一视同仁的。因为“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三者皆私没精,则智无由公。智不公,则福日衰,灾日隆。”(《吕氏春秋·序意》)

《吕氏春秋》的十二纪是全书的大旨所在,是全书的重要部分,分为《春纪》、《夏纪》、《秋纪》、《冬纪》。每纪都是5篇,共60篇。本书是在“法天地”的基础上来编辑的,而十二纪是象征“大圜”的天,所以,这一部分便使用十二月令来作为组合材料的线索。《春纪》主要讨论养生之道,《夏纪》论述教学道理及音乐理论,《秋纪》主要讨论军事问题,《冬纪》主要讨论人的品质问题。八览,现在63篇,显然脱去一篇。内容从开天辟地说起,一直说到做人务本之道、治国之道以及如何认识、分辨事物、如何用民、为君等。六论,共36篇,杂论各家学说。

《吕氏春秋》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不二》篇中说:“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它认为,这不同的思想应当统一起来,“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不二》)思想统一后,才能“齐万不同,愚智工拙,皆尽力竭能,如出一穴。”统一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批判吸收的过程。所以,《吕氏春秋》对各家思想都进行了改造、发展与摒弃。例如,儒家主张维护君权,这种思想被《吕氏春秋》吸收了,但是它是以独特的面目出现的。它主张拥护新“天子”,即建立封建集权国家。它说:“今周室既灾,而天子已绝,乱莫大于无天子。”(《谨听》):“天下必有天子,所以一之也,天子必执一,所以抟之也。一则治,两则乱。”(《执一》)

孔子主张维护周王朝的一统天下,但并没有强调专制问题,《吕氏春秋》却有了“执一”、“抟”这样的观念。”执一”和“抟”就是中央集权。这是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发展。又如对墨家思想,《吕氏春秋》对墨子提倡的“节葬”观念是赞同的,所以,它对当时厚葬的风气进行了批评:“愈侈其葬,则心非为乎死者虑也,生者以相矜尚也。侈靡者以为荣,俭节者以为陋,不以便死为故,而徒以生者之诽誉为备。(《节丧》)但是,墨子是主张“非攻”的,即反对战争的。《吕氏春秋》便对此进行了批驳:“夫攻伐之事,未有不攻无道而罚不义也。攻无道而伐之义,则福莫大焉,黔首利莫厚焉。禁之者,是息有道而伐有义也,是务汤武之事而遂桀纣之过也。”(《振乱》)《吕氏春秋》主张兴“义兵”,“义兵至,则邻国之民,归之著流水,诛国之民望之若父母,行地滋远,得民滋众,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怀宠》)《吕氏春秋》认为,一味地反对战争是没有意义,并且是不对的,正义的战争,即“攻无道而伐不义”的战争,不仅可以除暴安良,而且还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这实际是为秦国进行统一中国的战争辩护。

在物质的起源问题上,《吕氏春秋》把宋尹学派的“精气”说拿过来加以改造。宋尹学派认为:“凡物之精,此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而《吕氏春秋》说:“万物所处,造于太一,化于阴阳。”(《大乐》)这就是说,“太一”是万物的本源,世界万物都是从“太一”那里派生出来的,并由阴阳二气变化而成的。“太一”是什么呢?它说:“道也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道也者,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道”就是“太一”,“太一”就是“精气”。由这里的论述可以明显地看到老子的影响。《吕氏春秋》认为,由“精气”(道)派生出来的万物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下贤》)上至天上的日丹星辰,下至地上的草木泉水,都在不停地运动。“天为高矣,而日月星辰云气雨露未尝休也。地为大矣,而水泉草毛羽裸鳞未尝息也。”(《观表》)但值得注意的是。《吕氏春秋》把物质的运动看作是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物动则萌,萌而生,生而长,长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杀,杀乃藏,圜道也。”(《圜道》)

在社会历史观上,《吕氏春秋》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今之于古也,犹古之于后世也。今之于后世,亦犹今之于古也。故审知今,则可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古今前后一也。”(《长见》)这就是说,历史的发展是一环扣一环的,今之视者,亦犹后之视今,无古不成今。了解过去,有助于了解今天。但是,了解过去并不意味着拘泥不变,恰恰相反,当时代变化了,相应的法规、政策等也应该变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它还用两个寓言故事来说明这一道理: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入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以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救剑若此,不亦惑乎!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氵雍水。氵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这两则寓言都见于《察今》。前一则就是我们很熟悉的“刻舟求剑”。这两则寓言故事都是讽刺那种泥古不知变的人,这也是生动地表现了《吕氏春秋》的历史观。

《吕氏春秋》继承了老庄的无为思想,主张巩固政权在于清静无为,”有道之主,因而不为”,“虚静以待”。(《知度》),只有这种“无为”、“虚静”,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自由境界。

《吕氏春秋》还表现了一定的音乐美学思想。它将音乐的产生与宇宙万物联系起来,提出“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乐》),又从“心”“物”感应关系,论述了音乐产生的心理过程。提出了“适”的概念,强调要音“适”和心“适”,才能获得美的感受。

《吕氏春秋》保存着先秦各家各派的不同学说,还记载了不少古史旧闻、古人遗语、古籍佚文及一些古代科学知识,其中不少内容是其他书中所没有的。在过去,《吕氏春秋》深得人们的好评。司马迁称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在《报任安书》中,甚至把它与《周易》、《春秋》、《国语》、《离骚》等相提并论。东汉高诱在给它作注时说它“大出诸子之右”。客观地说,《吕氏春秋》不是一部系统的哲学著作,它有一定的思想价值,但更主要的是资料价值。它的一些寓言故事,至今仍脍炙人口,富有教育意义。

《吕氏春秋》的注释本有清朝人毕沅的《吕氏春秋新校正》,近代以来,陈奇猷的《吕氏春秋校释》可以作为参考。

百度国学《吕氏春秋》全文阅读地址:


吕氏春秋的简介视频

相关评论:
  • 13219336248吕氏春秋简介
    郑法袁《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家、法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闪烁着博大精深的智慧之光。-百度百科《吕氏春秋》可以...

  • 13219336248吕氏春秋的作者
    郑法袁《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的巨著,是由吕不韦及其门客所著。吕不韦在担任秦国丞相后,招揽大批文人学士,门客多达三千人。待到一切准备就绪,吕不韦就令门客开始编撰《吕氏春秋》。吕不韦简介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 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

  • 13219336248吕不韦与《吕氏春秋》内容简介
    郑法袁《吕不韦与秦国》一书揭示了吕不韦如何影响秦国的历史进程,他的角色在秦国崛起中占据重要地位。吕不韦不仅是一位政治家,也是《吕氏春秋》这部经典著作的推动者。《吕氏春秋》是吕不韦的智慧结晶,被誉为杂家的代表作,其内容包罗万象。这部著作涵盖了战国时期百家之学的精华,深入探讨了政治、军事、经济、...

  • 13219336248《吕氏春秋》的作者是谁?
    郑法袁也不能排除其中一些篇章出自不韦手笔的可能,而且全书各篇即使大多出自门客之手,也必然体现了吕不韦的意图和思想,反映了吕不韦的才略和抱负。简介 《吕氏春秋》继承了老庄的无为思想,主张巩固政权在于清静无为,“有道之主,因而不为”,“虚静以待”。(《知度》),只有这种“无为”、“虚静”,...

  • 13219336248中华经典藏书―吕氏春秋内容简介
    郑法袁中华经典之作:吕氏春秋概览 《吕氏春秋》乃秦相吕不韦之杰作,由众多门客合力编纂而成。这部著作分为三个独特的部分:纪、览、论。"纪"部分遵循四季之序,分为十二纪,每纪又细分为五篇文章,总计六十篇,如春分为三纪:孟春、仲春、季春。"览"部分按主题分为八览,每览包含八篇,总计六十四篇...

  • 13219336248左传吕氏春秋战国策内容简介
    郑法袁《左传》不仅以其详细的历史记载而著称,其文笔优美,叙事生动,让后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自成阳市门发布公告后,能够增添一字的赏金达到千金,可见其在当时受到的高度重视。《吕氏春秋》是杂家学说的代表作,汇集了吕不韦及其门下三千宾客的智慧结晶。该书内容丰富,涵盖政治、经济、哲学...

  • 13219336248吕氏春秋精粹内容简介
    郑法袁"览"部分则按主题分为八览,每览有八篇文章,原本应为六十四篇,但第一览缺一篇,现存63篇。"论"部分同样按主题划分,共有六论,每论包含六篇文章,总计三十六篇。此外,还有一篇序意,作为全书的开篇介绍,但现今已不完整,放置在十二纪之后。《吕氏春秋》总计160篇,结构严谨,自成一体。这部作品的...

  • 13219336248吕氏春秋译注内容简介
    郑法袁先秦时期,一部极为重要的典籍《吕氏春秋》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政治思想及科学文化历史资料,堪称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这部作品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战国末期的思想政治文化风貌。《吕氏春秋》的诞生颇具传奇色彩,据《史记》和《战国策》记载,它是由秦相国吕不韦亲自召集门下...

  • 13219336248不被历代诸家看好的,《吕氏春秋》,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籍?
    郑法袁《吕氏春秋》是战国时期吕不韦任秦王羸政相国之后,组织一批文人与门客合作编写的一部杂家著作,又叫《吕览》。此书成于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距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时间了。《吕氏春秋》在记录、讨论、议论中,引证了许多古史和旧闻。它关于天文、历数、音律等很多方面的内容,是"集儒士、使善所闻,为...

  • 13219336248吕氏春秋•左传•战国策内容简介
    郑法袁对于史学和文学爱好者来说,三部经典著作《吕氏春秋》、《左传》和《战国策》具有极高的价值。为了方便大家以经济的方式获取丰富的内容,我们特别将这三部书合集成一,为读者提供一个集大成的阅读体验。通过这部合集,读者将穿越到春秋战国时期,亲历那段时期各国之间、各大势力集团之间激烈的矛盾冲突与斗争...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