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防治白粉虱?

来自:学习机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如何防治白粉虱?~

(1)为害及发生规律白粉虱,又称小白蛾。其成虫体长1.0~1.5毫米,淡黄色,有两对翅膀,上覆白色蜡粉,双翅合拢时呈屋脊状,形如蛾子。该虫是温室大棚的重要害虫,一年可发生10余代。冬季以各种虫态在棚(室)内越冬。成虫羽化后1~3天,即可进行交尾产卵。适宜的繁殖温度是18~21℃。为害草莓的白粉虱有多种,以温室白粉虱危害最严重。
白粉虱的成虫和若虫群集于叶背,刺吸汁液,使叶生长受阻,植株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该虫能分泌大量糖蜜,堆积在叶面和果实上,导致烟霉菌大量生长,引起煤污病发生,严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造成叶片萎蔫,甚至整株死亡。
(2)防治方法①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向性,故可以用黄板诱杀成虫。②在若虫期,人工释放丽蚜小蜂寄生于虫体,防效显著。③实施药剂防治。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000~1500倍液,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2%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施植株,毒杀白粉虱。

专家解答
白粉虱在各地日光温室中都有发生,已成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上一种主要害虫。白粉虱寄生范围很广,包括多种蔬菜、花卉,对瓜类为害比较严重。
(1)症状温室白粉虱以成虫和幼虫群集在叶背吸食汁液,使叶片退绿变黄,萎蔫甚至枯死。成虫和幼虫还能排出大量蜜露,引起煤污病的发生,污染叶片和果实,影响呼吸和同化作用,降低产品质量。此外,白粉虱还可传播病毒病。(2)发生特点白粉虱在温室中可安全越冬,以各种虫态在蔬菜上繁殖为害。一般35~40天完成一代,数量可增长30倍以上,形成翌年虫源基地。春季和初夏该虫随移栽的菜苗传播和成虫飞行扩散,迁到下茬蔬菜或杂草上;秋季和初冬又以基本相同的途径迁入温室,完成年生活史。由于保护地和露地蔬菜生产紧密衔接和相互交错,可使白粉虱周年发生。(3)防治方法①日光温室秋冬茬栽植较耐低温的绿叶蔬菜,可免受危害并能切断白粉虱的生活史,还能节省能源提高经济效益。
②培育“无虫苗”是关键性防治措施。具体做法是:冬、春季苗床要与生产温室分开,结合整地清除残株杂草,施用烟剂熏杀残余成虫;避免在白粉虱发生的温室内混栽育苗。
③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将黄板涂10号机油后挂于行间,略高于植株诱杀成虫;或用市售黏蝇诱杀卡,每667米2挂15~20个,有效期可达1个月左右。黄板(卡)可兼治美洲斑潜蝇、蚜虫等。
④设施甜瓜上初见白粉虱成虫时,释放丽蚜小蜂“黑蛹”3~5头/株,每隔10天左右放一次,共放蜂3~4次,可有效控制白粉虱发生。
⑤在白粉虱发生早期和密度较低时喷药。可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8%爱福丁乳油2000~3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40%乐果乳油各1000倍液。注意轮换用药,延长杀虫剂使用年限和延缓抗性产生。
⑥当白粉虱发生较重时,用22%敌敌畏烟剂每667米20.5千克,于傍晚收工前将棚室密闭熏蒸,杀灭成虫。
提示板
新建大棚温室应在通风口设置防虫网,防止白粉虱迁入。露地瓜田应远离温室大棚,因棚室内越冬的白粉虱是瓜田的虫源,应尽可能使瓜田远离感染白粉虱的棚室,减少扩散机会。

方法如下:
(1)轮作例茬:
在白粉虱发生猖獗的地区,棚室秋冬茬或棚室周围的露天蔬菜的种类应选择芹菜、茼蒿、芜姜、菠菜、油菜、蒜苗等白粉虱不喜食而又耐低温的蔬莱,既免受此虫为害,又可有效地防止向棚室蔓延。

(2)根除虫源:
育苗或定植时,清除基地内的残株杂草,熏杀或喷杀残余成虫,苗床上或温室大棚放风口设置避虫网,防止外来虫源迁入。

(3)诱杀及驱避:
白粉虱发生初期,可在温室内设置30~40厘米见方板,其上涂抹10号机油插于行间高出菜诱杀成虫,当机油不具有粘性时及时擦试更换。冬春季,结合置黄板在温室内张桂枝铝反光幕,既可驱避白粉虱,又可增加菜株上的光照。

(4)生物防治:
当温内白粉虱成虫平均每株有0.5~1头时,释放人工繁殖的丽蚜小蜂,每株释放丽蚜小蜂成虫或黑蛹3~5头,每隔10天左右放1
次,共释放3~4次。控制白粉虱效果良好。也可人工释放草蛉,1头草蛉一生平均能捕食白粉虱幼虫172.6头。有条件地区也可用粉虱壳孢菌防治白粉虱。

(5)合理用药:
合理用药包括选用适宜农药种类、浓度、应用时间及方法等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及时用药,即每株平均有成虫2~3头时进行,尤其庄掌握在“点片”发生阶段除选用对路药剂外,喷药时间最好早晨露水朱干进行,中、下午由于白粉虱翅膀干燥,便于飞翔,不易喷到身体上。

白粉虱以成虫和若虫吸食黄瓜和其他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严重时叶片干枯、甚至全株枯死。白粉虱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大,群聚为害,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常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使黄瓜和其他蔬菜失去商品价值。除严重为害黄瓜、番茄、青椒、茄子、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外,也严重为害其他瓜类、豆类等蔬菜作物。

防治白粉虱,应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主,加强黄瓜等蔬菜作物的栽培管理,培育“无虫田”,积极开展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辅以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1)农业防治

①实行黄瓜与白粉虱不喜食的芹菜、蒜等作物轮作,切断白粉虱的生育链,减少其对黄瓜的为害。

②育苗床远离黄瓜园和生产温室,育苗床和设施通风口密封防虫网,控制外来虫源为害。

③避免黄瓜与白粉虱嗜性寄主番茄、甜椒、菜豆等作物混栽,减少为害。

④栽培黄瓜的设施周边,提倡种植白粉虱不喜食的十字花科蔬菜,以减少虫源。

(2)生物防治。

可人工繁殖释放丽蚜小蜂(又名粉虱匀鞭小蜂Encarsiaformosa),大田及设施黄瓜和其他蔬菜,当粉虱成虫在0.5头/株左右时,每隔两周放1次,连续释放2~3次。丽蚜小蜂成蜂15头/株左右时,寄生蜂可在温室内建立种群,并能有效地控制白粉虱为害。

(3)物理防治。

白粉虱对黄色敏感,有强烈趋性,可在栽培黄瓜的菜田、设施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方法:用废旧的纤维板或硬纸板,裁成0.3米×0.2米长条,用油漆涂为橙黄色,再涂上一层黏性油(10号机油加少许润滑脂调匀),每亩设置30块左右,吊挂高度略高于或与植株高度相同。当粉虱黏满板面时,需及时重涂黏油。一般可7~10天重涂1次。为防止油滴烧伤作物,吊挂位置应避开黄瓜植株。如能实行黄板诱杀与释放丽蚜小蜂结合协调运用,其效果尤佳。白粉虱繁殖迅速,易传播,在同一个地区范围内的生产单位应注意联防联治,以提高总体防治效果。

(4)化学药剂防治。

白粉虱世代重叠,同一时间、同一作物上同时存在卵、若虫、成虫和拟蛹各虫态,而当前没有对所有虫态皆有效的药剂,所以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必须连续用药数次。选用药剂和浓度如下:

①10%扑虱灵乳油(又名灭幼酮、优乐得、亚乐得、Applaud,有效成分为噻嗪酮Buprofezin)1000倍液,对粉虱效果良好。

②25%灭螨猛乳油(又名甲基克杀螨)1000倍液,对粉虱成虫、卵和若虫皆有效。

③天王星(联苯菊酯,又名三氟氯甲菊酯Biphenthrin)2.5%乳油3000倍液,可杀成虫、若虫、拟蛹,但对卵的效果不明显。

④功夫(氯氟氰菊酯)2.5%乳油3000~5000倍液。

⑤设施栽培最好用烟雾剂熏蒸防治。间隔5~7天1次,连续2次,可彻底消灭室内各种害虫,确保冬春无害虫为害。注意:熏蒸时间应在下午2~3时开始点燃,后封闭设施,一直到第2天上午9时左右通风放气。



(1)为害及发生规律白粉虱,又称小白蛾。其成虫体长1.0~1.5毫米,淡黄色,有两对翅膀,上覆白色蜡粉,双翅合拢时呈屋脊状,形如蛾子。该虫是温室大棚的重要害虫,一年可发生10余代。冬季以各种虫态在棚(室)内越冬。成虫羽化后1~3天,即可进行交尾产卵。适宜的繁殖温度是18~21℃。为害草莓的白粉虱有多种,以温室白粉虱危害最严重。

白粉虱的成虫和若虫群集于叶背,刺吸汁液,使叶生长受阻,植株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该虫能分泌大量糖蜜,堆积在叶面和果实上,导致烟霉菌大量生长,引起煤污病发生,严重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造成叶片萎蔫,甚至整株死亡。

(2)防治方法①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向性,故可以用黄板诱杀成虫。②在若虫期,人工释放丽蚜小蜂寄生于虫体,防效显著。③实施药剂防治。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000~1500倍液,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或2%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施植株,毒杀白粉虱。



温室白粉虱属同翅日,粉虱科。除了为害茄果类蔬菜外,该虫还为害瓜类、豆类等蔬菜。成虫和若虫群集叶背吸收汁液,使叶片失绿变黄,严时萎蔫、枯死。白粉虱(成虫)分泌的蜜露,可引起煤污病的发生,降低商品价值;此外,还可传播植物病毒病。

成虫体长0.8~1.2毫米,淡黄色。翅面覆白色蜡粉。卵长0.2~0.25毫米,长椭圆形,有短卵柄,初产卵淡黄色,后变黑色。若虫共3龄,1、2、3龄体长分别为0.3、0.4、0.5毫米。长椭圆形,扁平,淡黄绿色。体表具一短不齐的蜡丝状突起。4龄若虫又称伪蛹,长0.8毫米,椭圆形,背面具11对蜡质刚毛状突起。

温室白粉虱一年发生10余代。每年秋末、冬季至初春在温室中危害或越冬。5~10月份迁往露地菜田繁殖危害,以8~9月份危害最重。成虫对黄色趋性强,不善飞翔,扩散缓慢。在田间先点片发生,后蔓延全田,虫口分布不匀。成虫喜在上部嫩叶取食产卵,并随寄主生长而转移,形成了成虫、卵、若虫在植株上垂直分布特点:顶端嫩叶多为新产的绿卵,稍下部叶片多为变褐及变黑的卵,再下部多为低龄若虫、老龄若虫,最下部叶片则以伪蛹为多。成虫除两性生殖外,可孤雌生殖。产卵于叶面上,散产。初孵化的若虫可在叶背短距离爬行,3天内寻找取食场所,当口器插入叶组织后,足和触角退化,开始营固着生活,直至羽化成虫。因此天敌昆虫对其抑制作用大。

防治方法(1)培育无虫苗。

外地调入种苗要认真检疫。温室和露地菜田应及时清除残枝、落叶等。

(2)物理防治。

温室大棚门窗或通风口悬挂白色或银灰色塑料条,拒避成虫进入;或在棚室内设黄色诱虫板(带)诱集成虫。

(3)生物防治。

采用人工释放丽蚜小蜂、中华草蛉和轮枝菌等天敌可防治白粉虱。如当番茄平均每株白粉虱成虫在0.5头以下时,每隔2周连续3次释放丽蚜小蜂每株共15头,可控制白粉虱的发生为害。

(4)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应在虫口密度较低时早期施用。用25%噻嗪酮(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或2.5%功夫菊酯乳油、或20%灭扫利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另外,可用22%敌敌畏烟熏剂,每667平方米250~400克;或用敌敌畏、敌杀死、消抗液混合剂(7∶1∶0.5),每667平方米300克,熏杀。上述药剂每7~10天一次,连续3~4次。



专家解答

白粉虱在各地日光温室中都有发生,已成为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上一种主要害虫。白粉虱寄生范围很广,包括多种蔬菜、花卉,对瓜类为害比较严重。

(1)症状温室白粉虱以成虫和幼虫群集在叶背吸食汁液,使叶片退绿变黄,萎蔫甚至枯死。成虫和幼虫还能排出大量蜜露,引起煤污病的发生,污染叶片和果实,影响呼吸和同化作用,降低产品质量。此外,白粉虱还可传播病毒病。(2)发生特点白粉虱在温室中可安全越冬,以各种虫态在蔬菜上繁殖为害。一般35~40天完成一代,数量可增长30倍以上,形成翌年虫源基地。春季和初夏该虫随移栽的菜苗传播和成虫飞行扩散,迁到下茬蔬菜或杂草上;秋季和初冬又以基本相同的途径迁入温室,完成年生活史。由于保护地和露地蔬菜生产紧密衔接和相互交错,可使白粉虱周年发生。(3)防治方法①日光温室秋冬茬栽植较耐低温的绿叶蔬菜,可免受危害并能切断白粉虱的生活史,还能节省能源提高经济效益。

②培育“无虫苗”是关键性防治措施。具体做法是:冬、春季苗床要与生产温室分开,结合整地清除残株杂草,施用烟剂熏杀残余成虫;避免在白粉虱发生的温室内混栽育苗。

③在白粉虱发生初期,将黄板涂10号机油后挂于行间,略高于植株诱杀成虫;或用市售黏蝇诱杀卡,每667米2挂15~20个,有效期可达1个月左右。黄板(卡)可兼治美洲斑潜蝇、蚜虫等。

④设施甜瓜上初见白粉虱成虫时,释放丽蚜小蜂“黑蛹”3~5头/株,每隔10天左右放一次,共放蜂3~4次,可有效控制白粉虱发生。

⑤在白粉虱发生早期和密度较低时喷药。可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8%爱福丁乳油2000~3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40%乐果乳油各1000倍液。注意轮换用药,延长杀虫剂使用年限和延缓抗性产生。

⑥当白粉虱发生较重时,用22%敌敌畏烟剂每667米20.5千克,于傍晚收工前将棚室密闭熏蒸,杀灭成虫。

提示板

新建大棚温室应在通风口设置防虫网,防止白粉虱迁入。露地瓜田应远离温室大棚,因棚室内越冬的白粉虱是瓜田的虫源,应尽可能使瓜田远离感染白粉虱的棚室,减少扩散机会。




如何有效防治白粉虱?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