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世界文明史的意义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学习世界文明史意义~

意义如下:
能够帮助我们培育思考问题的方法。所谓的“历史”,只不过是那些历史学家的历史罢了。哪些事件、哪些人能够被“历史选择”,完全是经过选择的。
比如说对于孔子的评价,五四时期的孔子和今天的孔子,完全像两个人似的。因此,不是说所有过去的事都会称为“历史”。只有那些被人们叙述和记载的事情,才能称为所谓的“历史”。
《世界文明史》试图扼要考察人类自远古至今追求文明的历程。在书中,各重要地区或国家均有所涉及,欧洲、北美、中美和南美、英联邦、中东、东南亚、非洲、印度、中国和日本都得到适当重视。
该书在美国不断再版,其一贯目的就是让学生既了解到各主要人类社会和文化的独特成就,又了解其局限,并让学生关心当代问题。
它关注人类在文化、思想、制度和知识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政治事件被认为是重要的,但在叙述政治史时,侧重于介绍它们与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史相关的内容。该书插图丰富,且与行文密切配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世界史入门读物。

扩展资料:
学习世界文明史的方法:
1、吃透教材,在理解基础上记忆历史基础知识和学习重点,把握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在记忆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努力做到课本在手,知识牢记于心。切记不要考什么就记什么。
2、历史教材只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中介,我们还应该通过课外读物、影视媒体、当地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多方途径涉猎、选择和运用有效历史信息,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学和与同学们的互助合作探究学习体验过程来丰富我们的历史阅历,拓宽我们的历史思维和眼界。
3、从历史、综合、人文、开放等视角审视历史,并尊重和欣赏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遗产。能理解、解释和处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历史现象和社会问题,从历史已有的经验和教训中汲取历史智慧,并活学活用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之中。
以此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增强我们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文明史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让一个人更加了解历史,体悟历史,反省现在。对于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历史有所了解,并且有所感悟。才算是达到文明史这门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从一个文明的兴起与衰亡,或者现在依然生机勃勃的发展历程之中,可以学习到这种文化的精髓,感悟文化的魅力。
每一种文化也都有其代表人物,所以说学习文明史学习的不仅是一种国家或者民族的传统习俗亦或文明,从这个民族中的代表人物身上更能体会到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文明史让我们学习感悟世界各种文明的独特之处及一些历史人物身上的价值与意义。这不仅对个人,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面对全球化大潮下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复杂、深刻且存在恶化加剧的可能,采取针对措施减少文化冲突,促进文化文明的交流与融合,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扩展资料:
世界文明史讲述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历程,内容包括古代文明的起源、世界文明的发端。包括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欧洲中世纪启蒙运动与近代文明,产业革命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与世界文明的展望等,同时还将讲述各种相关的文明理论。
纵览人类历史,文化冲突可谓由来已久。古希腊文明与叙利亚文明见得冲突以薛西斯西征与亚历山大东征表现出来,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两大文明的冲突以哈勃斯堡帝国与奥斯曼帝国于东欧的战争与对峙为特征。

读《世界文明史》产生的几点思考和涟漪
五一期间选读了威尔·杜兰的著作《世界文明史》的部分章节,我不禁由衷地钦佩杜兰博士的对工作细致的精神与对历史的严谨态度。觉得该书文字通顺流畅、言简意赅;内容明晓流畅、栩栩如生,资料翔实、细致;评价客观;读起来觉得通俗易懂,毫无疲倦之感,真不愧为史学界的一大力作。

我拜读了这部著作“东方的遗产”、“凯撒与基督”、“卢梭与大革命”这些篇章的部分内容,这弥补了我在历史上的许多不足,实在使我感触良多,几乎读过每一章都有许多感想,激发起思维上的涟漪,无奈时间有限,加上自身认识和手头其他相关资料有限,我也不敢在老师面前造次,于是十分功利地选了关于对“中国与远东”中部分章节的读后感作为此次作业。
哲学家的时代
(一)关于诸子百家的缘起
威尔·杜兰评价东周时期的社会动乱时说到“在四分五裂,异常混乱的情形下,中国的精神生活表现出了蓬勃的活力,困扰了历史家的通则。因为在这失秩的时代里,树立了中国语言、文学及艺术等的基础;建立了新生活,即经济组织和规定而获致新的安定;以及产生了新文化,这种文化尚未将传统的暴虐与帝国政府溶解于一炉,但却为中国精神史中最富创造性的时期的社会架构。”([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东方的遗产》,P453, 东方出版社,1998年)在威尔·杜兰博士看来春秋战国时无疑是中国社会的一次大动乱,然而恰恰正是这个动乱的社会成就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古代精神文明发展的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这似乎有违历史通则。这不禁让我对其产生了些许思考。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诸子百家的兴起无疑是社会文化多元性的表象。然而缘何东周时期的社会动荡会成就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呢?最早对“诸子百家”的缘起作出解释的是西汉史学家和文化大家刘向,后来经其子刘歆的继承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是说:在周朝“礼崩乐坏”之前,吏与师不分。换句话说,政府各个部门的官员便负责把有关这一部分的知识传下去。这些官吏和贵族诸侯一样是世袭的。按照这个理论,当后来周朝皇室失去权力时,官吏们也失去了原来的优裕地位,而散落民间,他们便以私人身份招收学生,传授他们知识。这时,他们已经不是“官”,而成为“师”。就在教师与官吏分化的过程中,兴起了诸子百家。(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P28,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刘歆甚至将各家具体出自于何种官吏都作了细致的划分,诸如:道家出自于史官,法家出于理官,墨家出于清庙之守等等。刘歆关于各家来源的解释和分类虽然有许多任意牵强之处,但是他在归类的过程中充分观察了政治和社会环境,其所运用的思维方式却是十分先进的,故我们不妨把刘歆的理论加以修正:周朝时周王室——诸侯——庶民构成了其社会权力结构层次,而只有特权阶级即周王室和诸侯才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正是这样他们才能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的主导,就是说他们当然地负起了引导社会知识文化发展的责任。然而当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时,社会制度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预示着固有的政治权利结构发生重大的破坏,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诸侯由于战争或其他原因失去了土地和封号,降为庶民阶层;另一方面,也有庶民由于其某些专长或其他原因上升成为官吏,融入特权阶层,社会学上将其称之为社会结构性流动。(易益典主编,《社会学教程》,P301,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各诸侯国为了强化其国力所实行的政治改革更加速了社会结构性流动的过程(事实上各国的政治改革都含有与“打破贵族世袭垄断政治权力”相类似的举措。著名的商鞅变法就是很好的例子),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知识的官方代表散落民间,包括贵族和原本以一技之长服侍君王诸侯从而获得世袭官职的官吏,这就是孔子在《论语》中所说的:“礼失求诸野”。他们通过专门的知识或技能开馆收徒,以维持生计,并游历诸国以期达到其政治主张。他们不同的专长或者思想见解经过繁衍和发展逐步成为各种不同派别。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诸子百家”。
西周的分封制造成的分裂局面和小农经济“自己自足”的特性造成文化交流的割裂为文化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产生提供了社会环境。
尽管自秦代到清代的两千多年间我国社会始终没有摆脱“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周期律,然而却未曾发生过诸如东周时期的社会结构变动,其朝代的更替不外乎洛克总结出的:“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暴君,然而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往往要在革命的队伍中不加限制地树立一个新权威,这使得革命常常陷入推翻了旧暴君而产生了新暴君的循环往复过程中”的规律范畴。每一次分裂到整合从来未曾发生社会结构性变动,也就是说中国在社会制度变迁的过程上原地踏步了两千年。可以说这与后来中国在大一统的环境下确立并强化的政治体制、文化结构单一体制有极大关系,统治阶层的一元化即君主集权的强化使得中国社会从统治阶层内部发生制度性变革的可能性大为降低;而文化结构的单一固定使得平民很难超越一种固有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中国的平民革命即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革命很难摆脱“洛克模式”的范畴。
(二)关于道家“出世”和思想的社会根源及其影响
在提到对中国社会文化影响最大的人无疑首推孔子,杜兰博士称其为“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 ([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东方的遗产》,P459,东方出版社,1998年),然而我们往往会发现中国人通常的行为准则常常与儒家所要求的相去甚远。我们在谈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时,宗教对其的影响往往是不可估量的,直到今天对中国民众影响最大的仍然是印度传来的佛教,然而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印度固有的已经大不相同,其蕴涵的哲学思想与个人的修行方式却接近于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所以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中国化的佛教或道化的佛教。这其中表现得最典型的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禅宗”,它实际上是道家哲学和佛学两家精妙之处的汇合(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P182,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这里需要指明的是道教的哲学思想与道家思想是有差别的,实际上道教的哲学思想中综合了道家和阴阳家两种思想。

道家学说和道教在汉初和宋代分别达到了高峰,加之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带动影响使道家学说对中国民众的影响不可谓不深,最重要的原因是道家的学说与中国小农经济的经济结构异常相衬,这使得中国农民的思维方式往往与道家学说“暗合”,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更加深对中国农业经济的认识:中国人口分布自古就呈现区域性密集的态势,中国的人口密集区就造成中国精耕农业最主要的条件。精耕细作的农业以大量集中的劳动力放在小农庄上,以大量的劳动力来应付季节性的年)。由于土地产量有限,更加之实物田赋和各项田租,使得农民手中的可用来交换剩余粮食不多,而当土地霜冻期无法耕作时,短期农闲产生的剩余劳动力可以化为农舍工业的人手。而农舍工业的产生排斥了城市作坊工业,大大减缓了城市化的进程。农业本位思想催化出的“重农抑商”政策使得“中国精耕细作的历史背景,则是政治力量毁掉城市,毁掉作坊工业,毁掉私了家经济”(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P22,新星出版社,2006年)。这就促成了中国“小农经济”的根深蒂固,其自己自足的特性决定了其封闭性和隔绝性,这就为道家的“出世”思想提供了有利的背景和基础。
威尔·杜兰在 “古博真人”一章中关于老子的记载有:“但当人类获取„知识‟后,生活因种种机巧发明而变得繁忙复杂,心灵与道德的纯真也将失落殆尽……识见高远的人将规避城市的复杂,逃避腐败的文明,逃脱衰微的法令迷宫,而隐于大自然之中,没有城镇书籍、污吏以及徒劳的改革者,反可以游目骋怀,自寻乐趣。……”的描述。由此可见,老子的“出世”思想来源于其“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绝学无忧”的观点,我们很难评价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至少事实证明他的这种观点对于个人养生还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这个观点还可以推导出他“清净无为”的思想。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确实是统治者的梦想,西汉初期的社会经济复苏和繁荣正是“无为而治”的一次成功实践,事实上政府尽量减少以行政手段进行直接干预作为管理方式并取代以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被证明为是一种十分良性的管理模式。
然而我们民众持有的不完善的“出世”思想使之常常遇到社会不平等现象就“高高挂起,事不关己”、及其缺乏公民意识等特质历来为杂文家所批驳,梁淑溟先生评价中国文化有“长于理性而短于理智”的特质,并举例说明国人圆滑:“中国人在相争之两造间,若一方先动武,旁观者即不直其所为;虽于本来有理者亦然。因情理必从容讲论而后明,一动武即是不讲理,不讲理即为最大不是。”(梁淑溟,《中国文化要义》,P245,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
面对时间的不平等,我们通常表现出的并不同于印度那样的麻木并安于接受,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超然并把期望寄希望于来世,也不像基督教传扬的要行善于天下。通常中国的品德高尚之士会选择逃避社会现实,并独善其身的方式,这是中国君子的共性,他们傲然于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就好比与在春季开放的绝大多数花朵不同,菊花在秋季才绽放,故就连中国社会品德高尚的人士也往往对公众生活及社会公益事业态度漠然,鲜有会投身于社会公益,有投身于公益事业的也会常常因其行为违背其所处的社会群体的常规,而被视为“越轨行为”加以排斥。

革命与更新
“世界上曾有过巨变,唯有远东不变;现在远东却无所不变。这个最保守的国家,突然变成仅次于苏俄的一个最彻底改革的国家,它正以无比的毅力去破坏曾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些风俗和制度。这不仅仅表示这个自1644年所建立的朝代的结束,这是一种文化的蜕变。” 威尔·杜兰如是评价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中国([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东方的遗产》,P552—P553,东方出版社,1998年),如果说东周的分封割据局面促成了中国有历史记载的第一次社会大变动,那么清末的变革就算得上是第二次社会大变动,并且直到今天社会结构变动的余波尚在,或者说这样的社会变动还没有完全结束。
比较两次社会变动与中国其他时期的分裂和社会动荡,实际上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首先,社会危机爆发的起点首先出现在社会统治阶层内部,也就是说变革的开始阶段都是自上而下的。分封制为日后的分裂埋下了伏笔,同时也促成了文化上的多元性和地域性,而在各诸侯国内实行的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变法,往往都含有打破统治阶层世袭制的措施,这其中又以“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其“按军功授予官职”的措施实质上打破了贵族对官职的垄断,使平民也有可能融入社会上流阶层。而清政府在清朝末期对“科举制”的变革实质上打破了对固有的人才选拔制度,成为了清末民国初社会结构变动的开始,唯一不同的是相比较前者,后者的变革有很大程度上是受外来因素的影响。
第二,两者都打破了固有的社会流动模式,形成了大规模的社会结构性流动。很显然,固有的社会体制的重构,引发的社会结构变动必然会带来社会的结构性流动。所谓的结构性流动是指由于社会结构变化而引起的大规模的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动。(易益典主编,《社会学教程》,P30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根据这个定义的理解:这种类型的社会流动必然是涉及阶级、阶层的转移和流动,也可以说流动是由于阶层结构的变化引起的,而流动本身也将引发新的阶层或阶级结构的形成。东周时期表现出的是贵族对权力垄断的打破,这在文章前面已经有了阐述。而在近代中国则表现的是“传统的士到现代的知识分子的社会大转变”。(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二十一世纪》,第6期,转自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摘自思文网),随着科举制的废除处于社会结构中心地位而居“四民之首”的士不仅逐步完成了到现代社会知识分子的转变,而且其本身也失去了其原有的社会中心地位,随着这些人的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由于较早接受新思维而被排除在社会主流阶层之外的那些新知识分子,以及学识和身份都处于新兴的城市与衰落的乡村以及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小知识分子,四川大学历史学教授罗志田将其称之为“边缘知识分子”,按照罗志田的理论“边缘知识分子”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科举制的废除“科举制废除的当时就断绝了已成年而尚未“进学”的大量读书人成为士的可能。在新教育体制下,任何读书人到了一定年龄还未跨入知识分子阶层,就已不再有希望。从清季到今天,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容量与同时期中等教育的毕业生数量相比,一直相当微小。从这个视角看,近代教育的开放性是不及以往的。在传统的读书做官心态影响尚大(意味着大量的人要走读书之路),而高等教育机构的容量又甚小的情形之下,势必产生大量的边缘知识分子。”(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摘自思文网:www.china-thought.org)
第三,二者都引发社会制度的重构。并产生了新生的社会阶层。正如前面所说的,两个历史时期都产生了新的知识阶层。
第四,在两者所处的不同时期中国社会都没有一个主导性思想,或者说缺乏一个完整的主流社会文化体系。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派众说纷纭,互不相让。同样的,在近代中国,随着“西学东渐”,主要是公费及自费出国“以期寻求救国图存之道”的留学生带来了大量的且互不相同的西方先进思想,加之旨在推翻“封建礼教”的“新文化运动”严重冲击了两千多年植根于国民(主要是知识分子)心中的儒家思想,原先的主流思想受到抨击,不能发挥其核心作用,这更为多种思想文化的兴起提供了条件。运用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又译迪尔凯姆)的“失范理论”来解释就是:当一个社会因规范丧失了制约的力量,那么原有的社会将出现行为规范、文化价值体系处于全盘解组的混沌无序状态。(文军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P75,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而这个时候的中国的传统思想已经或逐步地丧失了其原来的控制作用,整个中国文化也相应地呈现了无序的状态,这为各种西方学说在中国的兴起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一时间,“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基尔特工读主义”等等“主义”交相辉映,引发了中国思想界的又一次学术争论高峰。正如威尔·杜兰所说的:“他们研究西方的哲学,失去了对祖国宗教的信心,他们在这种教育和新环境的鼓舞下,崇尚急进的思想,而反对祖国的旧文化。年复一年成千的这些急进的青年回到了中国,他们不满于他们祖国改革的缓慢和物质的落后,在每一个城市种下了怀疑和革命的种子。” ([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第一卷:《东方的遗产》,P550,东方出版社,1998年)

可以说,这两个时期的这些共同特点是促成中国思想界和社会制度巨变的重要原因,只是在谈到后一个时期时,我们还要考虑到外来因素的影响,然而一切问题的内因都是促成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正如汤因比所说的:“内部力量是一个国家、民族和一种制度存亡的决定性因素,如果真要考虑到其外部力量的作用,那也仅仅只是在它快要断气之前给予它致命一击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
《世界文明史》是一部揭示人类文明遗产的旷世巨著。它几乎涵盖每一时代,每一国家,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哲学、历史、教育、艺术、音乐、科技等领域。
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史也就是世界通史。过去的世界通史强调的是短时段的东西,政治事件,伟大人物,后来又加上了经济形势、文化情况等比较稳定的东西。文明史不同于世界史,就是它所研究的单位是各个文明,是在历史长河中名文明的流动、发展、变化。
随着许多原业落后的农业文明转变成为工业文明,他们在经济上、文化上的地位也会越来越突显出来。不但原有的一些古老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成长为现在的强势文明,而且随着经济的进步,工业化的发展,还会有原来弱小的文明成长壮大,成为新的重要的文明。所以虽然有着全球化的发展,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世界依然是多样性统一的世界,依然是各文明共处的世界。
东周时期的社会动乱时说到“在四分五裂,异常混乱的情形下,中国的精神生活表现出了蓬勃的活力,困扰了历史家的通则。因为在这失秩的时代里,树立了中国语言、文学及艺术等的基础;建立了新生活,即经济组织和规定而获致新的安定;以及产生了新文化,这种文化尚未将传统的暴虐与帝国政府溶解于一炉,但却为中国精神史中最富创造性的时期的社会架构。”在威尔?杜兰博士看来春秋战国时无疑是中国社会的一次大动乱,然而恰恰正是这个动乱的社会成就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中国古代精神文明发展的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这似乎有违历史通则。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造成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诸子百家的兴起无疑是社会文化多元性的表象。然而缘何东周时期的社会动荡会成就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发展的最高峰呢?最早对“诸子百家”的缘起作出解释的是西汉史学家和文化大家刘向,后来经其子刘歆的继承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西周的分封制造成的分裂局面和小农经济“自己自足”的特性造成文化交流的割裂为文化多样性和复杂性的产生提供了社会环境。
尽管自秦代到清代的两千多年间我国社会始终没有摆脱“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周期律,然而却未曾发生过诸如东周时期的社会结构变动,其朝代的更替不外乎洛克总结出的:“革命的目的是推翻暴君,然而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往往要在革命的队伍中不加限制地树立一个新权威,这使得革命常常陷入推翻了旧暴君而产生了新暴君的循环往复过程中”的规律范畴。每一次分裂到整合从来未曾发生社会结构性变动,也就是说中国在社会制度变迁的过程上原地踏步了两千年。可以说这与后来中国在大一统的环境下确立并强化的政治体制、文化结构单一体制有极大关系,统治阶层的一元化即君主集权的强化使得中国社会从统治阶层内部发生制度性变革的可能性大为降低;而文化结构的单一固定使得平民很难超越一种固有的思维方式,从而导致中国的平民革命即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革命很难摆脱“洛克模式”的范畴。
在提到对中国社会文化影响最大的人无疑首推孔子,杜兰博士称其为“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然而我们往往会发现中国人通常的行为准则常常与儒家所要求的相去甚远。我们在谈到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质时,宗教对其的影响往往是不可估量的,直到今天对中国民众影响最大的仍然是印度传来的佛教,然而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印度固有的已经大不相同,其蕴涵的哲学思想与个人的修行方式却接近于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所以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中国化的佛教或道化的佛教。这其中表现得最典型的是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宗派——“禅宗”,它实际上是道家哲学和佛学两家精妙之处的汇合。这里需要指明的是道教的哲学思想与道家思想是有差别的,实际上道教的哲学思想中综合了道家和阴阳家两种思想。
道家学说和道教在汉初和宋代分别达到了高峰,加之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带动影响使道家学说对中国民众的影响不可谓不深,最重要的原因是道家的学说与中国小农经济的经济结构异常相衬,这使得中国农民的思维方式往往与道家学说“暗合”,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更加深对中国农业经济的认识:中国人口分布自古就呈现区域性密集的态势,中国的人口密集区就造成中国精耕农业最主要的条件。精耕细作的农业以大量集中的劳动力放在小农庄上,以大量的劳动力来应付季节性的需要。
老子的“出世”思想我们很难评价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至少事实证明他的这种观点对于个人养生还是有很大的积极作用的。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这个观点还可以推导出他“清净无为”的思想。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确实是统治者的梦想,西汉初期的社会经济复苏和繁荣正是“无为而治”的一次成功实践,事实上政府尽量减少以行政手段进行直接干预作为管理方式并取代以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被证明为是一种十分良性的管理模式。
对于时间的不平等,我们通常表现出的并不同于印度那样的麻木并安于接受,寻求一种精神上的超然并把期望寄希望于来世,也不像基督教传扬的要行善于天下。通常中国的品德高尚之士会选择逃避社会现实,并独善其身的方式,这是中国君子的共性,他们傲然于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故就连中国社会品德高尚的人士也往往对公众生活及社会公益事业态度漠然,鲜有会投身于社会公益,有投身于公益事业的也会常常因其行为违背其所处的社会群体的常规,而被视为“越轨行为”加以排斥。

和读资治通鉴的意义差不多:读史,以史为鉴。

另外:了解别样的文明生态,培养对不同文明的理解与包容能力。
还有,了解这个星球文明的过去,增强对文明与文化的敬畏感。
进一步,思考自己所处的文明的状态,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以及人类文明的未来。

唐太宗说过: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在于了解各国文化,培养修养与内涵,增加知识面。对个国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还是很有用的。特别是以后出国。我深有体会。

1,了解文明形态、特点、兴起和消失的原因
2,知道以后的文明可能是什么样


学习世界文明史的意义视频

相关评论:
  • 17883698131四大文明古国世界承认吗
    罗茜温四大古文明的意义并不在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后来诸多文明的发源地,对其所在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四大文明是原生文明,而其他文明属于派生文明,深受临近地区原生文明的影响。《世界文明史》(美国威廉·麦克高希)称“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中国是世界上曾经存在过的五大文明发源地”。文...

  • 17883698131四大文明古国是国际公认的吗
    罗茜温四大文明古国是国际公认的。《世界文明史》称:“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中国是世界上曾经存在过的五大文明发源地”。另外《全球通史》中也记载了四大文明古国的详细信息。四大文明古国,实际上对应着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分别是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黄河流域。而且四大古文明的意...

  • 17883698131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
    罗茜温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是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条件。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应当承认,在世界文明史上...

  • 17883698131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现时意义
    罗茜温不久前,我读了美国学者威尔杜兰(Will Durant)的《世界文明史》才知道,在《学术的进展》、《新工具》、《新大西岛》等培根的现存著作中确实没有这个命题,但在他的《Meditations Sacrae》(《沉思录》)的片断中却留下了这句话,它的拉丁文是:“ipsa scientia protestas est”(“知识就是力量”)。这个《沉思录》...

  • 17883698131世界历史详细的分期
    罗茜温划分的标准是:以那些对世界历史发展有重大意义并导致世界历史出现质变的事件为界,把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划分为若干彼此衔接但又不同的段落,借以说明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阶段性和连续性,以深化人们对漫长历史过程的认识。目前,国内外史学界还不能在世界历史的分期问题上取得完全一致的看法。不过,...

  • 17883698131中国是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意义
    罗茜温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文明古发源地有五个.《世界文明史》(美国威廉·麦克高希)称“古巴比伦(公元前4000年~公元前2250年之间)、古埃及(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600年)、古印度(公元前2500年)、中国(公元前2070年)、古希腊(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46年)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这是学术界...

  • 17883698131...了对外开放政策(要具体时间、人物、内容、意义等)
    罗茜温所以说,世界文明史,是在各国人民共同学习、互相促进中不断演化、完善的。 3 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启示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越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对外交流就越频繁,而频繁的对外交流,也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达,这给我们以启示:凡是善于向外国学习,同时又富于创新精神的民族,就可以取得本民族经济和文化的...

  • 17883698131斯塔夫里阿罗斯《全球通史》历史意义
    罗茜温换言之,它没有设定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价世界各地区的历史进度。实际上,当代多数西方学者都已抛弃了传统的“三分法”,承认“历史在这个星球上不是按同一个速度进行的”,“三分法”存在着清晰的欧洲中心论偏见。正如美国学者威廉·迈克高希在他的《世界文明史》中所指出的:“世界上大多数人口不是...

  • 17883698131世界文明史2023章节测试答案
    罗茜温1什么是世界文明史1、【单选题】西方史学之父是()A、赫卡泰俄斯B、希罗多德C、修昔底德D、波里比阿我的答案:B2、【单选题】人类最早的文明出现在()A、古埃及B、两河流域的苏美尔C、印度河流域D、爱琴海地区我的答案:B3、【判断题】奥古斯丁《上帝之城》中的世界历史只是宗教意义上的历史。

  • 17883698131《周易》对我国哪一朝代(或时期)的审美文化影响最为深刻明显?
    罗茜温(1)依据所学知识,在标示的①②③④中任选两点,予以说明。(6分)你如何评价宋朝这种特别重视“祖宗之法”的政治取向?(4分)材料二 在启蒙运动中,“人们逐渐相信,当前人类活动的各方面已非过去所能比拟,将来在各个领域注定会出现没有止境的进步”。(P.L.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由于人类是可以改善的,因此他们...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