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什么崩溃瓦解并逐步被废除,什么确立,一直延续了2千多年?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度瓦解,封建制度形成时期~

  原因:
  从周朝开始,奴隶或者说主仆的人身依附关系一直在削弱,基本承认到战国开始就没有了奴隶制。自从商鞅变法起就实行土地私有制,地主对辖内土地拥有绝对支配权,可以任意买卖。农民生活贫困﹐无政治权利﹐他们与地主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十分尖锐。而这个时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之后,中国的封建制度正式开始于公元前221年,结束于公元1911年。也就是自秦朝建立开始,至清朝灭亡结束。

  封建制度是以封建性质的封建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其基本剥削形式是封建地租,农民(或农奴)耕种封建地主的土地绝大部分产品作为地租被封建主剥夺。上层建筑主要是以等级制为特点的封建制国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是以维护封建剥削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宣扬封建道德为主要内容。在封建制度下,社会基本的对立阶级是封建主和农民(或农奴)阶级。
  中国的奴隶制度正式形成于公元前11世纪,结束于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也就是始自周朝建立,止于秦统一六国。
  中国的封建制度正式开始于公元前221年,结束于公元1911年。也就是自秦朝建立开始,至清朝灭亡结束。

分封制始于三代,一般指的是夏、商、周时期。李学勤主编 的《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中,就认为:"古代夏王朝时期,就存在分封制度的论据主要有三点,这其中,主要的论据之一,则是:夏王朝中君臣名分建立的根据,便是同姓或异姓诸侯在政治上接受夏后氏的分封。"
当时,国家的土地辽阔,但是,却不能实行有效的统治,只能通过这种松散的方式,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联系。目前,关于分封制度最早的文字记录始于西周,那时候,周武王刚刚消灭了大邑商,普通兵将自然可以享受歼灭敌国的喜悦,但是,作为金字塔的顶点,周武王则必须有长远的打算。



当下面人玩得开心的时候,周武王和一批大臣开始构想未来国家的根基。
当时,周武王已经发现了殷商时期统治制度的缺陷,它们虽然也实行分封,但是,分封的对象却大多为外族,使得国力强盛表现得不明显。而且,最好的例子就是当殷商陷入孤立之时无人救援。考虑到这一点,周武王后期大肆封其同姓子弟为诸侯,并分封在王都周围,作为中央王朝的藩屏。
周人在血缘关系的维持下,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在划分的几十个诸侯国中,有一半是姬姓诸侯。虽然,早期创业的想法很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缘关系却逐渐变得有些淡薄了。这就使得周天子勉强维持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分封制,在春秋时期开始瓦解。
此外,在春秋时期,诸侯不尊周天子,到了战国时期,他们便更加怠慢了。最终,经过长时间的混战,秦始皇随着历史大势完成了统一大业。如果说,春秋时期的霸主是周朝王权衰落的产物,那么,春秋时期的周天子则是这些霸主们相互制约的道德武器,所以,周帝权威的丧失则是分封制崩溃的内在原因。
后来,这种情况更是蔓延到了整个分封制。



在这之后,大家试图用一种新的制度来取代分封制度,主要原因还是分封的弊端开始蔓延,使得诸侯国的士大夫经过时间的洗礼走向了堕落。他们不再忠于君主,就像诸侯不再忠于周天子一样,直到后来,士大夫们竟然开始了杀君篡位。其中,第一批成功人士,为了防止后者追随他们,对新制度最为热情。
早在春秋战国末期,就出现了县制。最早的郡县制度,不是出现在中原的传统大国,也不是由周帝赐下的诸侯创立,而是被中原视为野蛮之地的楚国。当时,楚武王熊通创造了"县制",秦穆公创造了"郡制"。从楚国的角度看,当时,楚国的国土面积太大,需要一种新的制度来管理地方。
在实行分封制度时,楚王发现这种制度越来越无效,在许多地方,年轻的王子和官员们为了自己的腰包,常常暗中侵吞国家土地,而面对外敌之时,他们却是袖手旁观。于是,在楚王武帝统治时期,直接任命县级总督,让这些行政人员对自己负责。
而且,只有做好中央工作,才能得到应有的提拔和奖励,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对诸侯个人负责,使得楚国内地一盘散沙。



然而,秦"郡制"的产生原因则复杂了很多。
秦国与西戎接壤,当地人受其文化影响,崇尚武力和专制。秦穆公时期,秦国从西方崛起,多次影响晋国,一度成为了当时的诸侯霸主。甚至,连远在鲁国的孔子也称赞秦穆公:虽然,国王还好,但是,他的霸权却很小。
在秦穆公时期,秦国先后消灭了周边一些小国,整合了原来的疆域。商鞅变法后,在秦始皇时代,秦代郡县制通过武力和行政命令,迅速扩展到了全国各地。关东六国灭亡后,秦朝发生了一场著名的纠纷,那就是:关于如何选择治理国家的模式。
老丞相槐提议继续实行分封制,因为,秦始皇子嗣众多,他可以围绕关中和秦国建立一个"藩屏秦"的典范。然而,李斯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用周天子的实际例子进行了对比。



李斯说道:"封建亲属的血缘关系会被逐渐削弱,且周氏诸侯并没有帮助周天子,反而相互割地为敌,使得春秋霸主的地位一次又一次地凸显,纷纷开始行使天子的权力。虽然,陛下的儿子众多,但是,他们可以得到丰厚的金钱回报,而不是割据土地,这些都是分裂国家的行为。"
最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即:在全国各地建立三十六郡,郡要管县,并直接对君主负责。除此之外,对于功臣之子,秦朝也采取了新的制度。虽然,那些人还是叫"侯爵",但是,却不是"裂土侯爵",而是"裂户侯爵"。
也就是说:他们每个人都可以获得一定数额常住户口的财富,但是,他们却无法获得这些人的使用权,当时被称为"食邑"。
后来,这种制度在汉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其实,任何制度都有其局限性,分封制的弊端在周朝后期暴露无遗,使得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而且,周天子与奴隶主贵族、诸侯国的关系日益紧张,使得王权衰微。此后,自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单一的郡县制,中间再经由汉武帝予以稳定,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郡县制一直都是中国古代国家的基石。
然而,周、秦之变,历来被视作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分封、郡县更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但是,郡县制却并非商、周之制的断裂,它仍然处于商、周传统的延长线上。此外,郡县制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代治理效率化竞争的结果,且有赖于官僚制度的成长。更确切地说,郡县制的出现是"治权"发展的结果。

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的氏族制度面临严重挑战,部分氏族崩溃瓦解,部分被吸附并逐步被废除。与此同时,新的礼制体系也逐渐确立,最终形成了极其严谨的等级制度和宗法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提供了政治社会的基本框架,而且延续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

秋战国时期前,中国社会以氏族为基础单位,形成了较为松散的联合体。随着政治力量的集中,贵族阶级的一化,以及地理边界的确定,氏族权力逐渐削弱。部分氏族因之间的争战而灭亡,部分被吸并至更强势的氏族之下。这一变化导致原有的氏族制度开始瓦解,部分氏族权力真空。

同时,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开始形成较为严密的管理体系和概念。这种管理体系以选官制为基础,赋予管理者以管理人民和征调军队的权力,克服了氏族制度“封闭而分散”的弊端。同时期,儒家思想也得到广泛传播,其重视礼制、等级、职分等概念,为后世的等级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综上,春秋战国时期氏族制度崩溃瓦解,但同时又形成了更为严密的管理体系和理论基础。这两种变化并存,前者代表了原有社会形式的终焉,后者为后世政治、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框架。管理体系确立两千多年来继续延续,在政治社会各个阶段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深远。而等级制度和宗法体系也成为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在政治、经济、家庭等多个层面体现出来,倭延续至今。

总体来说,春秋战国时期部分氏族制度瓦解,而新的礼制体系和管理机制也相应确立,两种变化并存。前者代表了原有社会形式的终焉,后者为后世政治、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框架,影响深远。 统治体系和等级制度等获得确立,为后世提供了继续延续两千多年的基础,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什么崩溃瓦解并逐步被废除,什么确立,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的重大历史意义所在。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们的思想和理论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个时期,有一些制度和观念崩溃瓦解并逐步被废除,而有一些则确立并一直延续了2千多年。
首先,春秋战国时期崩溃瓦解并逐步被废除的制度和观念包括封建制度和宗法制度。在这个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出现,封建制度和宗法制度逐渐失去了其传统的功能和地位。这些制度和观念的崩溃瓦解,为中国历史上新的制度和观念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其次,春秋战国时期确立并一直延续了2千多年的制度和观念包括儒家思想和中央集权制度。在这个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想,其理论和观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央集权制度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了现代中国。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中许多制度和观念的崩溃和确立,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封建制度和宗法制度的崩溃和儒家思想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多制度和观念发生了崩溃瓦解、被废除,而儒家思想则确立并一直延续了2千多年。 1. 崩溃瓦解的事物: - 封建制度: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渐瓦解,各个诸侯国力量的削弱导致封建等级体系的分崩离析。 - 社会秩序:战乱频繁,社会秩序失衡,传统的贵族统治体系逐渐瓦解,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开始发生变化。 - 传统道德观念:随着战乱的不断加剧,人们的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对于传统的道德准则和礼仪规范的遵守逐渐减弱。 2. 确立并延续的事物: - 儒家思想:在这个时期,孔子等儒家学派的思想逐渐确立,并在后来的历史中广泛传播和延续。儒家思想强调人伦道德、仁爱、忠诚、孝顺等价值观念,对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具有深远影响。 - 礼制文化:虽然封建制度崩溃,但礼制文化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被儒家思想所继承和发扬。礼制文化强调人际关系、社会礼仪和行为规范等,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一直延续至今。 总的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封建制度、社会秩序和传统道德观念都经历了崩溃和瓦解,但儒家思想和礼制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确立并在后来的历史中延续了2千多年。这些思想和文化的传承,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崩溃瓦解的是封建制度: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力量逐渐增强,中央王权的衰弱导致封建制度的瓦解。原本由君主统治的国家逐渐演变为以诸侯为中心的分封制度,国家实力分散,社会秩序混乱。

  • 2.确立的是儒家思想:在这个动荡的时期,儒家思想逐渐确立并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孔子及其学派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伦理观念和政治思想,如仁、义、礼、智等,强调了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一些贵族和政治精英的推崇,逐渐成为统治阶层的官方思想。

  • 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儒家思想的确立。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一直延续至今。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基石,对中国人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和社会伦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封建制度逐渐崩溃瓦解,而代之以分封制度。封建制度是以封建君主为核心,通过授予土地和掌握人民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来维持统治。而分封制度则是指诸侯分别掌握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并在自己的领地内行使一定的自治权,但需要向中央政府承认臣属关系。
封建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一些问题,如诸侯相互攻伐、掌握军权的大夫削弱了君主的权力等。而分封制度则通过分封和相互竞争来加强了诸侯的权力和影响力,但也增加了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最终,经过秦国的统一战争,秦始皇统一中国,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封建制度完全被废除。
然而,中国的科举制度却在秦汉之际确立,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科举制度是指通过举行科举考试来选拔官员,以实现士人能力和功绩的评定和提拔。科举制度实现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和文化知识的重视,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虽然科举制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但它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是深远而持久的,直到20世纪初期才被废除。


春秋战国时期,什么崩溃瓦解并逐步被废除,什么确立,一直延续了2千多年?视频

相关评论:
  • 19627285616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在这一社会变革...
    徐疯俩(2)当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使得当时没有统一的政治力量去钳制思想,造成思想的空前活跃,促进了文化的繁荣。(3)社会的动荡,使各国统治者为在争霸中占据优势,纷纷重用有才学的人,在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这个问题涉及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特点,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因为...

  • 19627285616春秋战国时期属于什么社会?
    徐疯俩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具体为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前475年—前221年)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

  • 19627285616有哪些事情能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瓦解
    徐疯俩(1)经济上,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私田大量出现;春秋时期赋税制度改革促使公田转化为私田,到战国时期基本完成,它的经济基础丧失。(2)军事上,诸侯争霸战争大国兼并小国,促使分封制的崩溃。(3)政治上,战国变法局部废除,秦始皇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而结束。

  • 19627285616春秋战国时期三大变乱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徐疯俩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之为大变革时期,主要表现为政治变革(奴隶制度的瓦解,封建制度的形成);生产力的变革(铁农具的使用与牛耕);思想文化的变革(百家争鸣)。其根本原因就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

  • 19627285616春秋战国时期什么瓦解
    徐疯俩其实我们看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先进制度代替落后制度的时期,这个时期其实才诞生了农民这个概念,所以说秦朝之前没有大规模农民起义是很正常的,因为农民刚诞生,没有形成阶级,这个时候是显然不可能发生大规模暴动的,就像工人阶级刚刚诞生的时候。分封制度的固化 战国时期虽然形成了农民阶级,...

  • 19627285616商鞅变法?背景?内容?影响?历史
    徐疯俩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的阶级的产生。新兴军功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从而引起了社会秩序的变动。因此,纷纷要求在政治...

  • 19627285616中国古代史各个时期的特点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
    徐疯俩春秋战国时期特点:总体特点: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1.政治上:①宗法分封制和礼乐制度受到极大的破坏,统治权力逐步下移,奴隶主贵族统治逐步崩溃,新兴的地主阶级通过推行各种变法运动逐步取代奴隶主贵族成为各诸侯国的统治阶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②诸侯国间的争霸和...

  • 19627285616春秋战国时期
    徐疯俩土地方面:西周井田制瓦解,公田抛荒,私田大量开垦 政策:鲁国 初税亩 齐国 相地而衰征 都是税制改革 政治:政治改革 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建立一整套封建制度 经济:土地私有制确立 生产力发展 思想:百家争鸣

  • 19627285616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崩溃,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徐疯俩选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 奴隶社会崩溃在政治上的突出表现是分封制的瓦解,C项反映的正是分封制瓦解的情况 谢谢采纳 ...

  • 19627285616商鞅变法产生的原因、背景和内容是什么?
    徐疯俩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分封制崩溃、中央集权制确立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原有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的阶级的产生。2、目的: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增强秦国实力,完成统一大业。3、内容: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