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对别人的情绪格外敏感?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为什么我对别人的情绪格外敏感?~

我觉得是以下的原因:

你对细节敏锐度很高,并且会不受控制地对它们加以解读。在人际交流中,你总能注意到许多别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例如,当向他人寻求帮助,即使他们犹豫了一会儿,他们也会被你抓住,然后你会立即开始在你的头脑中对对方的犹豫做出各种解释——他不愿意吗? 当一群人在一起时,你也能发现微妙的气氛或他人之间微妙的互动。我的一个深受他人情感影响的朋友曾经对我说,如果她的朋友或班上有两个人突然聚在一起,那么她一定很早就发现了他们之间的线索。

你通常能够迅速察觉出他人情绪的变化。其他人的情绪变化在你的眼睛里放大了,好像你能感觉到某种“情绪磁场”。一旦你周围的人有什么问题,你可以很快察觉,尤其是负面情绪,如悲伤、愤怒和失望。即使对方似乎没有遇到麻烦,说“我很好”,你仍然可以感觉到他们在平静的表面下暗暗涌动的情绪。

你在和他人相处时表现得小心翼翼,常常会不自觉地扮演一个老好人的角色。因为你对别人的情绪过于敏感,并且深受这些情绪的影响,所以你总是努力确保你周围的每个人都快乐。因此,你会无意识地取悦他人,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安抚他人的负面情绪。有时候,你可能无法判断这是出于对他人的关心,还是因为他人的情绪对你有太大的影响。

你常常觉得自己“共情能力过强”。当你周围的人陷入消极情绪时,你经常会觉得你的情绪比他们的更强烈,好像他们已经变成了你的情绪。在看电影或文学作品的时候,你总是“太投入”,不能长时间与他人的故事和情感分开。看到别人受苦,你总是想伸出援助之手,觉得你必须做点什么,即使别人没有向你求助。所以这就是对别人情绪敏感的原因。以上仅是个人观点。

情绪敏感是指个人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事物变迁及内心的变化而快速变换。
其原因有:
1、心理成长不够成熟,对内外事物的包容接纳程度不够高;
2、人际敏感,自我控制能力发展不够完善;
3、易感性较强,容易以物喜以己悲。

ElaineAron是最早对高敏感人群(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她的研究指出,人群中有约20%的人有着异常敏感的大脑,这些人在面对他人情绪时表现出更强的生理反应。研究表明,除了情绪以外,高敏感人群对包括声音,气味等任何细微的外部刺激都有着超高的意识,他们在处理外部信息时会更加彻底,面对正面或负面的刺激时都有会产生强烈的反应。

Melchers及其同事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一个人情绪共情能力(affective empathy)高低的变量中有52-57%都可以被遗传基因解释。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那些情绪共情能力格外强的人大脑的脑岛附近相较常人有更多的灰质(Tomoda et al., 2012)。

也就是说,异常敏感和过度共情可能是天生的。但是,除此之外,这种对他人情绪过于敏感的特质,更多是在成长过程中被“培育”出来的。而有两种类型的家庭环境,与情绪敏感密不可分:

* 危险性环境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照料者的情绪是极不稳定且难以预测的。他们会将一些强烈的情绪发泄到孩子或其他家庭成员身上,很大可能会演化为言语或肢体暴力。一部分情绪不稳定的家长可能还患有边缘型,自恋型或表演型人格障碍。

因此,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常常处于一种持续的惊恐,焦虑或害怕的状态,他们不知道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所以他们只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他们不仅无法从这样不会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的父母身上得到稳定的支持和照料,有时还不得不充当起照料父母的角色。

于是,觉得时时刻刻自己处于危险之中的孩子,会被迫学会对他人的情绪保持高度的敏感,因为情绪的变化在他们看来是一个危险信号。在这种环境下习得的“过强的共情能力”并非出于对他人的关怀,而是对自身安全的担忧 ,是一种保护机制。他们必须第一时间觉察到他人情绪细微的变化,从而在第一时间做好应对的准备——这样他们才有更大的概率减少受到的伤害。

同时,与其说他们强烈的反应是在“为他人的痛而痛“,那更像是一种面对他人激动情绪时条件反射式的不安与焦灼。因为别人的痛苦让他们本能地感到危险。他们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是一种消除自己不安和恐惧的方法——看到他人开心,平静时,他们才感到自己是安全的。

* 批评性环境

顾名思义,在这种环境中,照料者对孩子往往过于严厉,苛刻,并以极高的、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要求他们。孩子会因为做错了事或是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而受到批评和惩罚,却很少在表现出色时得到应有的鼓励和赞许。

常见的批评方式除了口头上的指责与外在的惩罚之外,更多的是使用情绪暴力。比如,父母可能会在孩子未能达到自己要求之后表现得极其烦躁和郁闷,不断地叹气或者干脆不跟孩子说话,借此来向孩子表达:“你很糟糕,我很失望”。事实上,将批评化作无声的情绪会比直接的责骂更加让人喘不过气。

临床心理学家Greg Hajcak Proudfit和他的团队研究发现,以批评为主的教养方式会对孩子造成十分深远的影响,因为它会把孩子的大脑训练成一种“过度强调过失”的模式。这一方面使得孩子逐渐内化了父母对自己的苛责,认为那就是一种对自己客观的反馈,相信自己正如他们评价中的那样一无是处。另一方面,他们会把别人的情绪解读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Ta好像生气了,是不是因为我刚才太蠢了?”,“Ta看起来心情不好,是不是因为觉得我这个人太无趣了?”长大后,他们会变得对他人的情绪格外敏感,并把那些情绪都当作是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而为了让他人对自己满意,他们会去尽力平稳那些情绪。

事实上,不论是在危险性环境还是批评性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无法意识到别人的情绪与自己可能并不相关。这与一种被称作过度卷入(enmeshment)的,不健康的家庭模式紧密相关。简而言之,过度卷入指的是一种家庭成员间边界模糊的现象——成员之间过度关注或投入彼此的情绪和生活,从而限制了个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Barber & Buehler, 1996)。而这种现象在上述两种家庭环境中都十分常见。

在任何一种关系中,个人边界都是重要且必要的,而健康的个人边界就意味着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但不对他人的情绪和行为负责(Manson, 2013)。然而,在成员间过度卷入的家庭中,孩子没有学会关系中距离与尊重的重要性,不懂得再亲近的他人和自己都是互相独立的个体。

危险性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认为别人的情绪和自己的安危紧密相关,因此他们需要看到周遭人平静、快乐,来确保自己的安全。而批评性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则将他人的负面情绪视作一种对自己的评价,他们害怕受到负面的评价,想要维持自己的形象。因此,即使目的有所不同,深受这两种环境影响的孩子都认为别人的情绪和自己一定有关,认为自己需要对别人的情绪负责,认为自己有责任平稳他人的情绪。

如果你发现上述的情况和你自己很像,或者对他人情绪的过度敏感也已经对你造成了困扰,那么,你可能需要正确的共情。

什么是真正的共情,又该如何做到?

共情(empathy),也叫换位思考,是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能力,即于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Hoffman教授认为,共情能力是一种人类生而具备且必不可少的能力。

有趣的是,大多数对他人情绪敏感又反应强烈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因为太能感同身受,也就是共情能力过强。但事实上,真正的共情和上述的两种对他人情绪敏感的情况之间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共情的出发点是为他人的利益,而不是为自身的利益——共情是为了理解、体谅和缓和他人的苦难,而并非是出于自我保护。

那么,正确的共情应该怎样做呢?

1. 明确自己的情绪来自哪里

首先,你需要觉察自己被他人的情绪影响究竟是由于感同身受,在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还是仅仅只是被对方那种强烈的情绪感染了。有一个确认的方法是,在你看到他人心情低落,而自己也似乎因此变得低落时,问一问自己:我的低落是因为我尽量想象把自己放到了和对方同样的处境,所以体会到了Ta身在其中的痛苦;还是我只是看到Ta低落,觉得这种‘身边的人情绪不好’的感觉让我很紧张、焦灼,因此想让Ta恢复平静?如此一来,你能够区分自己是在共情对方,还是更多出于对自己的保护。

2. “这真的与我相关吗?”

如果你发现,自己对他人情绪的敏感是出于害怕自己因此受到伤害,或是担心那是对自己的评价,那么,你需要明白以及去证实,他人的情绪可能与你无关。为此,你可以试着留心并记录下周围人情绪激动的时刻,克制住自己不去做出反应,比如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取悦他人。

接着,你需要做的就是观察对方的情绪是否是指向你的,是否真的预示了接下来Ta会对你造成伤害。此时你多半会发现,你并不是他人情绪的“受害者“。而如果你在得到现实的验证前已经抢先一步为了自我保护作出了反应,就会失去验证的机会,因为即使你没有被伤害,你也会归因成”幸亏我已经先有所行动了“。不仅如此,你甚至还可以在对方情绪平静下来以后直接向对方确认你的猜想和预设。

3. 说服自己:我没有承担他人情绪的责任

你需要明白的是,无论是为他人的共情,还是为自己的保护机制,你都用不着、也不能够为他人的情绪负责。不管是多么亲密的亲人,伴侣还是朋友,你们也始终是独立于彼此的个体。因此,你在对他人的痛苦悲伤感同身受的同时,也要清晰地意识到:这是Ta的情绪,也是Ta的人生,我可以去站在Ta的角度上理解Ta现在的感受,但我不能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除了情绪上的边界,行为上的边界也尤为重要。当你知道某个亲密的人陷入困境时,你可以告诉Ta你会支持Ta,可以给Ta提出一些建议,可以陪伴在Ta身边。但,你不能擅自为Ta做决定,也不能过度干涉Ta的选择,即使你认为自己是出于“好心“。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你不能代替他人痛苦,更无法拯救别人。

希望你能找到自己和他人之间健康的边界。有能力关怀,也有能力保持自我的平稳。这样的话,你就能进入到一个非常舒服的状态了。

以上。



情绪是自己的,有时却不受控制受别人影响,这和我们的大脑构造有关,负责情绪的脑区路径短,反应速度快,而负责思维的脑区路径长,反应速度慢,因此当有场景刺激时,我们的情绪会先于思维活动而不受思维控制。如果你也容易被别人情绪影响,在心理层面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人格特质

也许你属于高敏感人群,高敏感人群有着异常敏锐的大脑,对他人情绪反应体察能力强;

或者你是内倾向的性格,相比外倾向性更加细致、敏感性高,会不由自主注意很多细节。比如,在向他人求助时,对方迟疑了几秒,你可能会想,他是不是要拒绝我,他在想拒绝的理由吗。

2、自恋因素

因为自恋,内心觉得自己是全能的,必须要照顾别人,别人不开心我一定去做点什么,否则会有内疚感。

因此你常常会不自觉地扮演一个老好人角色,但是有时内心有两个小人打架,一个要去让对方开心,一个喊着你不需要讨好别人,内心冲突让你时刻处于紧张焦虑中。

3、共情能力

当你共情能力过强,你会比对方的情绪感受还强烈,别人的情绪好像成了自己的情绪,有人很形象的说这是一种见不得别人不开心的综合征,但是共情过强的话,无法拯救别人的同时自己还受影响,就像看电影的时候你被剧情感染,充分体会着剧中人物的情感而无法自拔。

4、自我边界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即使是最亲密的人,我们也无法为别人的情绪负责,你把别人的感受看的很重要,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自己,有时候那些不舒服的情绪中也许存在委屈和自责,是身体在提醒你,要更加关心自己。



对别人情绪格外敏感可能是由于多种原因,以下是可能的解释之一:
1. 敏感性较高:有些人天生敏感度较高,对周围环境和他人的情绪变化更为敏感。这可能与个体的神经系统、情感调节机制等相关。
2. 社交观察力强:有些人在社交互动中更注重他人的情绪和细微变化,对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声音语调等敏感度较高。这使得他们能够更准确地察觉他人的情绪状态。
3. 自我意识度高:对自身情绪和情感有较高的洞察力的人,往往也更容易察觉到他人的情绪。他们可能更加关注他人的情感体验,并试图理解和回应。
4. 经历和背景影响:个人的经历和背景也会影响对他人情绪的敏感度。例如,曾经经历过创伤或者与他人情感有紧密联系的经历,可能会导致对他人情绪更为敏感。
如果你对别人的情绪格外敏感,这既可以是一个优点也可以是一个挑战。它可以让你更能够理解他人、产生同理心,并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然而,过度的敏感也可能导致情绪过载和困扰。在处理他人情绪时,重要的是保持自我平衡,学会适度地关注他人情绪,同时照顾好自己的情感健康。如果你觉得自己对他人情绪过于敏感,可以尝试一些情感调节的方法,如深呼吸、自我放松、与他人进行交流等,以帮助舒缓情绪压力。

对别人的情绪格外敏感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高度敏感性:有些人天生具有高度敏感性,对外界刺激更为敏感,包括情绪表达和情感氛围。他们可能更容易察觉他人的情绪变化,并对其产生共鸣或影响。

  • 自我意识和关注他人:如果你对别人的情绪格外敏感,可能是因为你对人际关系较为敏感并且关注他人的情绪状态。你可能更关心他人的感受,并希望与他们建立更紧密的情感连接。

  • 经历和经验:个人的经历和经验也会影响对别人情绪的敏感度。如果你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丰富的情感经历,或者经历过情绪上的挑战和困难,可能会使你更敏感于他人的情绪,并更能理解和感受他们的情感。

  • 环境影响:所处的环境也可能影响对他人情绪的敏感度。如果你身处一个情感表达开放或情绪较为强烈的环境中,可能更容易感知和回应他人的情绪。

  • 尽管对别人的情绪敏感有一些积极的方面,如更好的理解他人和建立情感连接,但过度的情绪敏感也可能导致心理负担或困扰。在处理他人情绪时,重要的是学会保持适当的界限和自我保护,并寻求情绪管理和自我调节的方法,如情绪识别、情绪调节和边界设置等。如果你感到困扰或不适,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可能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敏感性。



对别人的情绪格外敏感可能是一种被称为“情绪感染”的现象。情绪感染是指一个人在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身体语言等方面时,会自动地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

有几个因素可能解释你对别人情绪格外敏感的原因:

  • 生理因素:神经系统和荷尔蒙水平等因素可能导致你对情绪更加敏感。

  • 心理因素:你可能有很强的共情能力,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共情是指能够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的能力,这是建立在认知和情感基础上的过程。

  • 经验因素:你可能曾经经历过类似的情绪状态,因此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他人的情绪。

  • 如果你对别人的情绪格外敏感,那么你可以尝试通过以下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 自我观察:当你感觉到自己被别人的情绪感染时,尝试观察自己的反应并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

  • 自我管理:通过深呼吸、放松训练等方法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 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情绪反应,了解自己的共情能力,以及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 寻求帮助:如果你感到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




为什么我对别人的情绪格外敏感?视频

相关评论:
  • 19389011604为什么对别人的情绪特别敏感呢?
    常昭宰对别人的情绪格外敏感可能是一种被称为“情绪感染”的现象。情绪感染是指一个人在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身体语言等方面时,会自动地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有几个因素可能解释你对别人情绪格外敏感的原因:生理因素:神经系统和荷尔蒙水平等因素可能导致你对情绪更加敏感。心理因素:你可能有很...

  • 19389011604对别人的情绪格外敏感是不是一种病?
    常昭宰这个是要分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的时候,人们的安全感来源于这个世界还有他人对自己的定位,通常人们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情,来建立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和信心。所以儿童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别人的情绪敏感是非常正常的。比如,儿童时期会对父母的情绪特别的敏感。因为这关系到他的生存和安全。比如少年时期会对...

  • 19389011604为什么我特别在意和敏感害怕别人或其他人的思想不关注我的感觉?
    常昭宰所以如果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感到不安和恐慌。3. 自信心低落。自信心不足的人更容易被他人的态度和看法影响,担心被忽视会对自我产生否定作用,所以格外在意是否受到重视。4. 情绪问题。某些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会使人格外在意和敏感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生怕被忽视或抛弃,这会加重焦虑感与情绪波动。

  • 19389011604知乎 为什么我对别人的情绪特别敏感
    常昭宰情绪敏感是指个人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事物变迁及内心的变化而快速变换。其原因有:1、心理成长不够成熟,对内外事物的包容接纳程度不够高;2、人际敏感,自我控制能力发展不够完善;3、易感性较强,容易以物喜以己悲。

  • 19389011604为什么我对别人的情绪格外敏感?
    常昭宰,“Ta看起来心情不好,是不是因为觉得我这个人太无趣了?”长大后,他们会变得对他人的情绪格外敏感,并把那些情绪都当作是对自己的负面评价,而为了让他人对自己满意,他们会去尽力平稳那些情绪。 事实上,不论是在危险性环境还是批评性环境下成长的孩子,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无法意识到别人的情绪与自己可能并不...

  • 19389011604为什么我对别人的情绪格外敏感?
    常昭宰你在和他人相处时表现得小心翼翼,常常会不自觉地扮演一个老好人的角色。因为你对别人的情绪过于敏感,并且深受这些情绪的影响,所以你总是努力确保你周围的每个人都快乐。因此,你会无意识地取悦他人,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来安抚他人的负面情绪。有时候,你可能无法判断这是出于对他人的关心,还是因为他人...

  • 19389011604为什么我特别容易感知别人的情绪
    常昭宰此外,心理学家 Melchers 及其同事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一个人共情能力高低的变量中有 52%—57% 都可以被遗传基因解释。在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那些共情能力格外强的人大脑的脑岛附近相较常人有更多的灰质。也就是说,异常敏感和过度共情可能是天生的。但是,除此之外,这种对他人情绪过于敏感的...

  • 19389011604为什么我可以观察别人的情绪?
    常昭宰因为你的心思细腻,可以很好的包容每一个人的感受 你敏锐的洞察力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别人情绪的变化,你对情绪很敏感,你会对于他人的情绪和命运,具有更强的共情能力,更加有悲悯情怀。见到别人的不幸便要垂泪,见他人的喜悦便共同快乐,给予回应。

  • 19389011604特别在乎别人的情绪怎么办?
    常昭宰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给自己心理催眠,说服自己 ,太在乎他人情绪的人就是很害怕别人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不开心,生气等等,但其实有的时候纯粹是自己想太多了,一个人太敏感的话,就会把别人的话反复放大,然后一直研究,最后总结出是自己的错引发了别人的不开心,其实这种心理是很病态的,人家随口一说...

  • 19389011604脑袋对别人的情绪敏感度很高,为什么?
    常昭宰潜在抑郁症,对于智商低的人,就会变成精神分裂,而像迈克尔这样智商远远高出常人的人,就会成为非常聪明的人,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从事物的源头看问题,从事物的本质看问题,成为天才一样的人!潜在抑郁症,又称为低危抑郁症,英文名是LowLatentInhibition 指某些人天生就对环境刺激特别敏感,能产生更...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