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如何有效实行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

探究性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常规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基于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及特征,结合本人教学实践,以探究理论为指导,尝试阐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及其评价标准,为有效实施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基本的策略。
18世纪以来,探究学习的思想至少在西方被大规模地倡导过三次,并且目前仍然是主流的学习方式。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探究性学习在近几年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主流学习方式,我国的教育研究者却对这种学习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部分教育研究者和教师将探究等同于科学探究,或者将探究性学习看成发现学习的同一词,从而使探究性学习局限于科学学科;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只要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的问题,就是探究学习,从而将探究性学习不恰当地扩大,并将它与启发式教学等同起来。北京师范大学李亦菲博士认为,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包括三个基本环节:(1)提出任务或问题;(2)搜集信息和分析信息并获得结果;(3)表达和交流。
二、小学语文为何要实施探究性学习
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因而有人认为,小学语文学科不宜提倡探究性学习。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我们知道,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新课改提倡课程的整合功能,而语文学习中往往又蕴含着天文、地理、历史、自然、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一些人文性较强的教材,探究其意境,品味其内涵,对于陶冶儿童情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大有裨益;对科普类说明文,引导学生去探究相关的原理,假想和推测它的前因后果,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也是大有帮助的。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虽然还比较稚嫩,但我们强调探究,并不是强调让学生参与高深的研究,而是在提倡以科学的态度去观察、思考、分析、检测问题上,让学生由此获取知识的精髓而不是皮毛,由此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养成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认知习惯。
从语文教学来看,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研读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掘语言文字蕴含的美、蕴含的情,从而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探究性学习不仅改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还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整体提高。所以说,探究性学习是教育全面改革的实践方式之一,也是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常规教学模式改革提出的基本思路之一。那么,呢?
(一)多种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种需要能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不单纯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是认知与情感协同活动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诱人深入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给思维以强大的内驱力。
1、挖掘教材的探究性因素,以课文资源为凭借创设问题情境。例如一年级拼音字母b p m f的教学。拼音字母抽象难记,没有规律可循。因此对于字母形的记忆一直是拼音教学的难点。但是教师如果启发说,b、p、m、f四个小家伙很淘气,他们分别藏在四幅图中,你能分别找出它们藏在哪里吗?学生此时会兴趣盎然地仔细观察,对照四幅表音表形图,将字母与图一一对应起来,大体感知字形。教师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每一个字母与图上哪一部分最像?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最后鼓励学生用各种材料摆出四个字母。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字母连同图画深深嵌入学生的脑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所以,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资源,随时随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逐渐学会学习。
2、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创设探究的最佳情境,如《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我在上课之前出示了一张塔顶上长着一棵大树的图,说:同学们,世界上有许多千奇百怪的事,你们看,觉得哪儿奇怪啊?学生纷纷举手:大树怎么会长到塔顶上去了呢?我顺势引导:是啊,大树怎么会长到塔顶上去呢?答案就在我们的课文里,想不想快点去发现一下奥秘?于是,孩子们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展开了对课文的阅读。又如《太阳》一课,有教师在上课伊始出示多媒体画面:太阳金色的光辉洒向地球,地球上水清树绿,花艳蝶舞,人欢马叫……紧接着,太阳消失了,地球上暗淡无光,屏幕上随之出现下列字样:如果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学生齐读这句话后,在脑中形成了若干问号,为什么没有太阳,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将消失呢?太阳与地球有什么关系?地球上的万物与太阳又有什么关系?此时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激发起来了,急着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可以自然地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展开探究。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思维层次尚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较弱,因而开展探究性学习往往觉得困难。那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呢?从多年的农村小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研究学生 把握自主探究起点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越来越发现:要上好一堂课,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布鲁纳说过:“影响学生学习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知道了什么。”所以,关注学生,准确把握探究起点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前提。例如:我在教“认识钟面”一课时,通过翻阅很多书籍及类似教案,发现对本节课的设计大同小异,都是先通过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再进一步认识钟面上各部分的名称,最后出示多个整时钟面……通过观察发现认识整时的规律。这样的设计显然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因为据我对班上学生的调查了解,发现近百分之五十的学生已会认识整时。故我在教学时,根据班上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握学生的自主探究起点,调整设计了教学方案:先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钟面,唤起原有认知;然后让学生创造性的画出钟面,在画的同时,引导学生很好地认识了钟面上12个数、12格、时针和分针的特征……这一过程相当于绘画教学中介于“写生”和“创作”之间,充分利用了学生原有的数学经验,经历了有效的数学思考。
二、提供支点 引发自主探究策略
低年级小学生,由于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较低,所以往往缺乏自主探究的有效策略,这时就需要老师提供有力地探究支点,引发学生的探究策略。例如:我在教“6的乘法口诀”,让学生独立探究这一过程中,我出示的“操作探究要求”及多样化的自主探究素材,如小棒、圆片、图画纸等,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都是十分需要的探究支点。正因为学生有了这些探究支点,所以才使学生找到了探究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引发了学生多样化的探究策略。有的学生用摆小棒来研究;有的学生用画图画的方法……并且,同样是摆小棒或画图的方法,对同一句口诀又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来研究。如“四六二十四”这句口诀,既可以每堆画(摆)四个0(小棒),画(摆)六堆,表示6个4,也可以每堆画六(摆)个0(小棒),画(摆)四堆,表示4个6,从而对口诀的意义有了深刻地理解。
三、合作交流 拓展自主探究空间
合作交流是自主探究的深入和延伸,它可以进一步拓展自主探究的空间。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可获得别人的探究策略和成果,修正和完善个人的自主探究策略和探究结果。在教“6的口诀”时,我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先让学生小组交流各自的探究方法和探究结果;再让小组代表向全体学生汇报小组探究结果,(同时,让其余学生当小评委。)这样,既让学生共享了探究成果,又培养了学生学会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更培养了学生评价他人的意识和能力。学生汇报的过程、倾听的过程、评价的过程等,都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空间拓展的具体体现。
总之,只要我们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准确把握探究起点,合适提供探究支点,创设有利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就能有效地在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主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其实质是要求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并从中获取探求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呢?现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玩”是孩子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老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自主探究,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如:在教学《掷一掷》时,我首先告诉同学们,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摸球的游戏。我手上拿的纸盒里装着标有数字1、2、3、4、5、6的乒乓球各一个,请你来闭着眼睛随手摸一个球,可能摸到几号球呢?(教师摇晃盒内的球后,请一个学生闭眼摸一个,同时请学生们猜一猜他摸到的是几号球?)生1:他摸到的是6号,生2:不一定吧?他可能摸到2号,也可能摸到3号,生3:我看他说不定摸到的是4号或5号或6号。(学生猜后,教师让摸球的学生出示摸到的球。猜对的同学欢呼雀跃)师:想一想,我们能事先确定摸到几号球吗?生1:不能,1号到6号都有可能被摸到。生2:6个球被摸到的机会是一样的。师:如果想摸到的球肯定是6号,那么我们可以怎么?生1:多放几个6号球。生2:不行,要全部放6号球。师:为什么?生:因为每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到,只要有一个球不是6号,就有可能摸到这个球,如果全部是6号,随便你怎样摸,摸出的球肯定是6号。创设以游戏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理解“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应用价值,初步掌握“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等待知识的传递,主动建构了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于老师而言,没有去填“鸭子”,只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多种学习条件,营造了一个人性化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生疑,让学生在玩中质疑,让学生在玩中释疑,获取知识,,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二、加强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动手操作是自主探究性学习中经常采用的重要方法,操作时,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索、猜测和发现的载体,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和运用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为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摆一摆、量一量等,精心诱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操作过程,使他们的手、眼、脑、口、耳多种感官并用,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或验证结论,并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首先让学生们剪下一个圆,师:同学们把你所剪下来的圆片对折,打开,换一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学生动手操作)师:对折若干次后你们发现了些什么?生1:折痕相交一点,交点在圆的中心。生2:每条折痕一样长,交点把折痕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师:你们有这么多的发现很好,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用O表示。师:你们发现圆心把每条折痕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这是凭眼睛估计的,是否真的相等,请同学们拿出尺子量一量,并记下你所量的长度。(学生动手操作)生1:相等,都是2.3厘米。生2:相等,都是2.4厘米。生3:相等,都是2.5厘米。生4:相等,都是2.8厘米。师:你们的结论,教师不否定。请在你们的圆上任取一点,量一量圆心到这点的长度,多做几次,并记下所量的长度。(学生动手操作)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所量的数据。生1:2.3厘米2.3厘米2.3厘米2.3厘米2.3厘米。生2:2.4厘米2.4厘米2.4厘米2.4厘米2.4厘米。生3:2.5厘米2.5厘米2.5厘米2.5厘米2.5厘米。生4:2.8厘米2.8厘米2.8厘米2.8厘米2.8厘米。师:观察你们所量的数据,从你们所量的数据中,有没有规律?若有,这个规律是什么?生:有,相等。师:相等说明了什么?生: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师:你们所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圆的半径。半径用字母r表示。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同一个圆内半径有多少条?它们都相等吗?生:有无数条,都相等。师:回答非常正确。……此小节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通过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自己发现规律,主动获取知识,在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实物钟,与同桌的比一比,看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学生1:都有两根针。(长长的细细的一根叫分针,短短的胖胖的一根叫时针)让学生指一指摸一摸学具的时针、分针。学生2:都有12个数。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接着让学生自己转一转,说一说钟面上的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转的?(小组讨论交流)学生3:顺着时针转的。这样通过比一比、指一指、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三、开放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必须要有一定的探究空间,而开放的课堂则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有效保证。如: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东西[玩具(汽车、火车、坦克、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孙悟空、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生1:把这些东西都摆放在一起。生2:摆放整齐。生3:把好玩的摆放在一起,好看的摆放在一起,好吃的摆放在一起。生4:把同样的东西摆放在一起。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开放课堂,探求新知。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各小组动手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生1:我们组整理玩具有:汽车、火车、手枪……生2:我们组整理图片有:奥特曼、机器人、哪吒……生3:我们组整理水果有:苹果、梨子、香蕉……(学生回答分类理由和方法时,教师适时引导,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评价。)师:各小组再按不同标准把东西分类细化。各小组动手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生1:我们把汽车摆放一起,把火车摆放一起……生2:我们把奥特曼摆放一起,把机器人摆放一起……生3:我们把梨子摆放一起,把苹果摆放一起……师:请大家想一想你们手中的东西,除了你现在这样分类以外,还可以怎么分类?(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生1:我们把玩具可以按有轮与没有轮来分。生2:我们把图片可以按画面来分。生3:我们把水果可以按颜色、味道来分。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放手让学生把自己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通过摆一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

如果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掌握,这个规则是简单的,如果希望锻炼孩子的数学思维, 最好的方式是不是直接告诉他结论,而是引导孩子自己来探究、发现、解释这样的规则。 

这样才能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探究性思维。

怎么做呢? 分成4步。

首先,第一步, 观察样例

给孩子1到50这些数,

1, 2, 3, 4,   6, 7, 8, 9, 10

11, 12, 13., 14,25, 32, 40...

问哪些能被被2整除, 哪些能被5整除,

让孩子挑选出来,学过基本除法的孩子很容易都能完成这个任务。

第二步,总结猜测

请孩子基于挑选出来的数, 自己来归纳总结规律。  孩子不难总结出如下两条:

被2整除的规律: 个位是0、2、4、6、8的数能被2整除

被5整除的规律: 个位是0、5的数能被5整除

  • 第三步,持续验证

  • 这个规律对不对呢? 可以找更多的复杂的例子做验证。 譬如拿  350~359 之间的数出来检验一下

    2整除例子:  350, 352,354, 356, 358

    5整除子例:   350, 355

    发现这个规律都对!

    最后一步,解释说明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 ? 我们需要寻求解释, 譬如

    35? = 350 + ?  = 35 x 10  + ?

    所以35?是否能被2、5整除, 就看?的个位数

    更一般的, 随便一个三位数 abc

    abc= ab x 10 + c

    因为10能被2, 5 整除, 所以abc 是否能被2、5整除, 就看个位 数 c

    总结一下, 小学数学规律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基于归纳、类比而来的,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让孩子经历观察、猜测、验证、解释这四个阶段, 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结论。尤其当这样的规律相对简单,孩子有能力自己探究发现的时候。




如何培养学生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