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韩信谈悲剧英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关于项羽或韩信的作文~

我眼中的项羽 一个真正的性情中人 一个真正有血有肉的人 没有政治家的肮脏手段和伎俩 没有小人的勾心斗角 活的自由 活出自我 当项羽乌江拔剑 叹无颜愧对江东父老 他已经成功了 是一个真正人的成功! 项羽是一个真正的英雄,而刘邦不同,刘邦是一个小人。有人说项羽太过儿女情长,我认为不对,项羽是真正重视自己感情的人,他一生只爱一个人—— 虞姬,直到死也没有负虞姬。再看刘邦,好色,在逃跑时三次将妻儿从车上踢下去。刘邦能赢项羽其实是必然的,项羽仁义,而刘邦是小人,楚河汉界分出以后,刘邦出尔反尔,几次攻打项羽。项羽重义气,文武双全,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项羽,字子羽,出生在一个世代将门的贵族家庭,他不愿读书,不学习击剑,更不愿学识字,只学能指挥千军万马的兵法,这为他能成为统帅,完成他灭秦的夙愿成了坚固的基础,项羽,一个悲剧的英雄。 有人说他是“妇人之仁”。他在鸿门不但没有杀了刘邦,反而招待其一起喝酒,在自己谋士的再三暗示下无动于衷,最终放走了刘邦。以致后来被刘邦逼地无路可走。 但也有人说他是显示出了他的“君人之度”。认为:他在自己的地方杀人,不武;而暗杀刘邦在自己的营中,属于谋杀,不是他的本性所为。显示出了他的“军人之度”。 这两种对项羽的说法,个有个的道理。 但我认为项羽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他很重视感情的:他对士兵犹如自己的兄弟一样,哪个战士受伤了,他回送药送饮,问长问短,甚至会为死去的士兵流泪。有人说这是他“妇人之仁”的特点,我却不大赞赏这种说法。不能把人的善良都绘声绘色地说成这个人是“妇人”。当他血战沙场,溃败秦军,焚阿房宫的时候,他的“妇人之仁”还能找到吗?这又说明了什么?只有一个观点,就是项羽是上述两种性格的综合。 而他在别人眼中,除会拼、会杀、会哭、会被感动之外,还有什么?还有自信,成功的人都是有自信的。失败只有一个,那就是放弃自信心。在那个年代,力量和谋略各占半壁江山,直到现在也如此,有时候谋略会大于力量,赤壁之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在我眼中,项羽一直都是个英雄,虽然他失败了,但他在众人的心中,永远都是胜利的。 我对司马迁的《史记》以及其他有关项羽的史籍是非常熟悉的。 我认为作为一个军事家,项羽是很勇敢、很能打杖的。他幼年时跟上马父项梁学习,不愿意读书和学剑术,而要学'万人敌'的作战本领。他后来带领八千江东子弟转战疆场,所向披靡,力量不断壮大,打了不少硬仗。打垮很大一部分秦朝的兵力,为推翻秦朝的暴虐统治,出了很大的力量。 "作为一个政治家,项羽缺乏头脑和眼光。他在灭秦以后,恢复割地分封制度,违反了历史发展和规律和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 他攻入咸阳,大肆烧杀,阿房宫大火烧了三个月仍不熄。他把秦降王子婴处死,一次就坑杀了二十万秦军的降卒,因而失掉了人心。他放弃当时全国的政治中心关中,而建都彭城(今江苏八州),竟说什么'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他刚愎自用,不知人善用,不能听取和采纳别人的意见,连最忠诚的谋士范增也离开了他,终于使自己陷于孤立,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作为一个历史人物,项羽是颇有人情味和英雄气概的。古典戏剧里有两出传统折子戏,《鸿门宴》和《霸王别姬》。前者是说的刘邦惮于项羽的权 势,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请罪,项羽设宴款待他,但未能按范增的计谋将刘邦杀害的故事。后者说的是项羽在垓下兵败被围,夜听汉军在四面唱起楚歌,感到大势已去,便爱抚着虞姬和乌骓马,唱出前文引用的那首悲歌。虞姬席间舞剑,安慰大王,答歌曰: 汉军已略地,四面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虞姬歌罢,为了让大王轻骑突围,便用剑自刎了。这两段充满戏剧性的插曲,说明了项羽是重信义、重感情的。 "项羽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介武夫,他当然不可能认识到导致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到他最后只带着二十八个骑兵败退到和县境内时,他不认为是命运在作弄他,几次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为了证明并不是他不善于打仗,他还三次战胜追赶他的汉军,斩杀汉将,砍倒敌旗,好证他的部下突围。既然认为是人力所不能挽回的天意要亡他,项羽因此拒绝了乌江亭长请他东渡的建义议,饮恨而亡。" 谈到对项羽的评价,使我不禁想起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公元1084-约1151)所写的一首小诗《夏日绝句》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在她生活的时代,看到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些达官贵人纷纷东渡南逃,不敢抵抗入侵的金兵,乃心怀悲愤地写下这首小诗。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首项羽的成名曲一再被人们传唱,唱得热血男儿扼腕叹息,唱得邻家闺女心花怒放。一个末路英雄,壮志未酬却已无力回天。这实在令人惋惜。而这般情景下的一番儿女情长,也的确太招女孩子爱了。再加上他骁勇善战,力能扛鼎的本事,项羽简直就是偶像与实力兼具,侠骨与柔肠并存的英雄。思绪飘飞,乌江之畔依稀得见碧血染红的苍皇大地,尽情聆听滚滚波涛依稀可闻那夜凄凉刺骨的楚歌声声哀婉。英雄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就是在八千子弟同归汉,独余二十八骑的情况下,寂寂上了乌骓,凄凄惨别虞姬,失去了自己一生挚爱!生命可贵!但是穷途末路苟活于世意义何在?要留给那些史官一些可以津津乐道的话柄吗?不,生当人杰,死为鬼雄!将士就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焉能为求保命而后退一步!项羽一生重信守义但最终也为仁义所累,乱世哪有什么诚信可言,他却错信了刘邦,一次次放虎归山,终成他朝之患。但是我认为项羽才是真正的英雄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霸王别姬的故事,无不体现到项羽柔情的一面。自古英雄爱江山,自古英雄爱美人。项羽爱江山还是爱美人?我认为他既爱江山也爱美人.爱江山,他才南征北伐,陶醉于西楚霸王的宝座;爱美人,他才随身不离虞姬。许多人觉得项羽不应该因为美色而在四面楚歌时,不开个例会,但试问,面临生死一别的边缘,谁不珍惜与爱人共度的时光?何况项羽身后这个如此乖巧的女子,难怪得到他欢心。这出于项羽的柔情,他的重情义。这位柔情似水的猛将令我佩服.两军对战,拼死一搏,“所当者破,所击着服,未尝败北”这十二个字是在项羽本纪里,项羽对自己的评价。项羽的一往直前,视死如归的精神,如果能在如今社会中发扬,那么会多好?地震当中如果官员也秉着这种精神,那么我想也不至于有那么多的伤亡人员。这为破釜沉舟勇往直前的灭秦功臣让我感动。 武功盖世,风云际会,一举成名,威服天下,主宰苍生,英雄莫敢俯视。但大起过后即大落,大喜过后即大悲。从笑傲天下,碑睨诸侯,短短四年,被迫自刎乌江,项羽不愧为悲情英雄。他的叱咤风云又重情重义,既神勇无比又亲善士兵。项羽对士兵的友善,对部下的关心,同甘共苦的精神,历代是多少帝王所能做到的?又是多少现代人能顾及的?无良商贩为了私欲,剥削员工的实例比比皆是,为什么就不能学习一下他的精神呢? 项羽的果断,细腻,勇猛,感悟了我。让我明白到时机是多么重要,情谊是多么的可贵,精神是多么可嘉秦二世二年,一个眼色,立刻拔剑杀死了殷通。混战中,以一杀百。他的果断,他的勇猛不得不使我震惊。“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为所为起大事”他出色的表现在司马迁眼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这位光明磊落的千古义士令我颤动。 项羽无疑是一个悲情英雄,“我带领的八千子弟无一人生还,纵然父兄可怜我,我还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于是慷慨自刎。 项羽的失败在于:一是残暴凌虐,丧失民心。楚军到新安,夜袭已经降楚的秦军,活埋了二十万人,他们其实是穿军装的秦百姓的子弟;项羽又掠走秦宫女珍宝财货;咸阳宫的大火烧了三个月。如果你卷土重来,秦人不会殊死抵抗吗?你烧的不仅是秦国人民创造的伟大物质财富——宫殿,也是中国历代典籍图册等大量的精神财富;但刘邦虽然这个流氓无产者也照样讨厌儒生,对宫殿和美女照样馋涎欲滴,但还是采纳了张良与萧何的意见 秋毫无犯,大得民心。 二是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在刘邦周围,可谓人才济济:萧何、曹参、韩信、陈平、彭越、陆贾、周勃„„项羽身边除了虞姬还有谁?战争不是凭力气单打独斗,它是需要最高的集体智慧和调集兵将的组织能力的。人才兴国,这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规律,也是屡试不爽的真理。刘汉王朝在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中的成功,使这一真理得到了极好的实践检验。刘邦说得好:“要论出谋划策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要论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筹集粮饷,我不如萧何;要论带兵打仗,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杰,我能用他们,这是我能够得到天下的重要原因。而项羽只有一个范增也不能好好使用。”看一个领导者的高下,只须看他重用的是些什么人就够了。 三是思维方式的简单,脾气暴躁。咸阳宫固然是独夫秦始皇的杀人、专权和逸乐的淫窝子,但宫殿和美女何罪之有?你把对嬴政的怒火,化为咸阳宫的大火,投鼠尚且还须忌器,为了打狼,你能烧掉森林吗?你项羽的脑子不是缺根儿筋吗?孙子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你不屑于谋略,不懂得外交,就认准武力,你以为有权就有一切,分封十八国就是主观霸道的荒谬之举。须知斗争的方式和结局,并非只有一个模式:你吃掉我或我吃掉你。孔子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这不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双赢”吗? 他的死,忽然使我记起一句话:“强者的生命如同巨钟,你要砸碎它,它却发出震撼山岳的巨响。”项羽之死正如此般壮烈,悲情,恸哭山河。而且,他的死,犹如历史长河中矗立的警钟,以之长久的哀鸣,警示后人应以之为鉴,而勿重蹈这位悲剧英雄的覆辙。然而,他的死也使其长久地活在了后人心间。毕竟,世间少有这般毫无遮掩顾忌,不计成败地将自己本色表现出来的英雄。古今,也独项羽一家了吧。

  史记中的悲剧英雄形象,无如项羽了。这不是我说的,司马迁自己写项羽的时候就是带着这种心情写的。他可以算是个很好的人,能为了部下牺牲很多。好像是给一个普通的战士吸伤口还是怎么样,我忘记了。但是,他唯一一点不好,就是功劳簿喜欢和别人分,这正是各武将不跟项羽的原因了。虽然项羽为人,对朋友,都非常好,可是功劳才是人才需求的。战功没有,就没有人愿意帮他了。
  小时候就有大志,看见秦始皇风光,竟然敢说取而代之的话,把叔叔吓坏了。8岁能抗鼎,天生神力。巨鹿之战就别说了吧,绝对是大英雄大豪杰敢作出的决定。杀秦军40万还是20万,忘记了,可是,也是逼于无奈,他就2万人,40万秦军造反起来,谁能有法子??
  后来刘邦和项羽大战,刘邦每次都是溃败逃跑。后来刘邦躲在一个城里不出来,天真的项羽看见死了很多士兵,却不能胜利,无奈下,找刘邦单挑去。刘邦肯定是不敢的。
  后来,韩信,彭越,英布,等众多军队,数倍于项羽的兵力,项羽几百敌人数次,最后,身边手下一个个倒下了。
  最后,还有2人,刘邦派人追击,把他们包围,项羽占据一个山头,带了26人
  杀了敌人一千多人,自己只死了一个士兵。后来刘邦还派过几千人,大概在5000左右,项羽回头大叫一声,人马俱惊,辟地数里。几千人被一个人喝退,这都是真实的。最后,自己一个人了,没有坐骑,徒步行走杀人,杀了几百人,身上也受了十多处伤。最后觉得没有脸面见江东父老,对不起跟着他的8000江东子弟,自杀了。
  按照司马迁的规矩,只有帝王才能用本纪,项羽不是帝王,可是司马迁依然把项羽列入本纪里面。
  项羽战斗力惊人,恐怕是历史上战斗力最高的了。诸葛亮曾经用英布来比喻马超的勇猛无敌,英布,樊哙,等人,算是刘邦的五虎将了。也有5个,然,这几个人在一场战斗中,4个打项羽一个,项羽空手,40回合就拿下四个人。
  马超在三国多少厉害??顶级高手,和吕布也差不了很多。如果让吕布和项羽打上一架,恐怕,能撑住10回合就算他可以了。


  如此英雄,如此勇猛,心地耿直,单纯,最后这样的下场,最后还认为是上天不给他机会,是上天不让他得天下,其实,哪里知道,天下就是因为自己的一点点缺点,导致~~~~~~~~~哎

韩信是楚汉之争中起重要作用的军事家,一生当中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司马迁为之作传,不可能像写年表那样记述下韩信的每一次战争。但是又要把人物写活,写出人物独特的性格特征,突出其才能,这就要对占有的历史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历史人物进行艺术处理,高瞻远瞩,去粗取精,从中选取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材料来。通过对史料的剪裁,塑造出其鲜明形象。在这一点上,司马迁做的极为出色。《淮阴侯列传》中通过三次战争就树立出了韩信“战必胜、攻必克”的足智多谋的战略家形象。第一次是擒魏取代战役。这是韩信投靠刘邦被拜为大将后的第一战,也是能否一举成功取得刘邦信任的关键一战。韩信在进攻战中大显身手,他的鬼神莫测的奇谋秘计也是从这次战争中最先表现出来的。在与魏王豹的战争中,魏豹“盛兵蒲坂,塞临晋”。[1](p2042)韩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度临晋,而伏兵,以木罂否缻渡军,袭按邑”。[1](p2042)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战而俘虏了魏豹,接着挥师北上,击灭代国,擒代相夏说。第二次战争是井陉之战。韩信率兵数万与赵军二十万战于井陉。韩信抓住时机迅速出击,违背常规灵活使用兵法,“背水为阵”,诈败诱敌,然后出奇兵“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两千”。[1](p2044)造成赵兵溃乱奔逃,“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终于以少胜多,“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于汦水上,禽赵王歇”。[1](p2044)这一战,充分显示了韩信善于观察掌握敌我形势,灵活运用战略战术的卓越军事才能。还有一战就是和楚军龙且的战斗。这次战斗中,韩信又设谋定计,“夜令人为万余囊,满盛沙,壅水上流”,[1](p2046)等到龙且“追信渡水时”,“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皆虏楚军”。[1](p2046)正是这一战改变了楚汉战争的形势,基本上对项羽形成了战略包围。正是通过这三次战争,韩信作为一位杰出军事家的形象就基本上树立起来了。而其他战争或略去不写,或一笔带过,这样不仅缩短了传记的篇幅,而且能突出重点,用尽可能少的笔墨去完成人物形象塑造,也增强了传记的故事性、可读性,为后代传记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另外,以韩信为中心比较具体地描写某一战役,用人物来真实再现战争情景,也对我国古典军事文学作出了贡献。只要把人物传记写好了,这种也就得到了真实、生动的再现。司马迁不仅选取典型战例来表现韩信的军事才能,而且,还通过心理描写来刻划韩信的形象。陈辽先生指出:“传记不是小说,写的是真人真事,因此不可能像小说那样大段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但《史记》却恰到好处的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以此塑造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形象。”[2](p52)事实确实如此,韩信作为统帅是个常胜将军,但在处理个人得失问题时,却经常发生内心斗争。《史记》在刻划韩信时,也就免不了对他进行心理活动的描写。韩信青年时,有位淮阴少年当众侮辱他:“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韩信“孰视之”,思想斗争很久,觉得用不着和这淮阴少年一般见识,“俯出胯下,匍伏”。这里,《史记》仅用“孰视之”三个字,就写出了韩信当时的心理活动。因为刺死那少年,自己亦免不了一死,雄心壮志,远大抱负无从实现。正是因为他胸怀大志,所以对无端受到的耻辱能够正确处理。司马迁用“孰视之”写出了韩信的思想斗争,也写出了自己敬佩之心。后来,韩信到刘邦那里。在记述韩信的“道亡”和被拜为大将时,司马迁这样写道:“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用一个“度”字写出了韩信逃亡前的心理活动。胸怀大志,又有过人之才,当然渴望遇到明主,得以施展才华,韩信“度”刘邦已知自己,还不委自己以重任,因此而认为刘邦不是自己渴望的伯乐,不是明主,与其待着不用,还不如另寻他路去施展抱负。所以他才“道亡”。正是这次“道亡”,他才得以被拜为大将,从此为汉立下了赫赫战功。

再如在写韩信听取蒯通的游说之辞的过程中,韩信曾一度动过心,这表现在他的言辞中。最初蒯通游说他背叛刘邦自立为王时,韩信谢曰:“先生且休矣,吾将念之。”可是几天之后,当蒯通又次劝他早下决心反汉时,他却“犹豫,不忍背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1](p2050)这就更清楚的写出了韩信那时激烈的内心斗争,初始面对游说,尚且能够把持住自己不去“倍汉”,后一细想蒯通所言甚有道理,自己功高震主,难免有不测之祸,所以再次受到游说时就有点犹豫了,只是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经过激烈的思想东斗争,还是“犹豫,不忍倍汉”。这也表明他在体察他与刘邦的关系时是很不清醒的。在这一点上,他与萧何差远了。后来,刘邦既夺了他的“齐”,又削了他的爵,甚至陷之于死地,都说明他的“自以为”是靠不住的。及至最后刘邦听从陈平之计,伪游云梦,准备对“人告公反”的韩信采取行动时,韩信还在陷于深深的内心矛盾之中:“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1](p2051)最后思想斗争之后还是没反,谒上而被擒。《史记》的这些心理描写,把韩信患得患失的心理特征充分揭示了出来。通过对他这种心理状态的描写,也很好的表现了他所具有的工于谋天下而拙于谋自身的特点。

《史记》对人物进行细致入微地心理描写,不仅更利于塑造好人物形象,还有利于增加传记的生动性、真实可感性。司马迁刻划韩信这一悲剧人物时,不是孤立片面的写他自己,而是周密分析当时的社会矛盾以及人物对比的态度和认识,达到对人物活动本质的一定程度的理解。他不满足于概念化的论述,平铺直叙的介绍事情梗概。对那些关系到人物命运的重要事件,他作了细致入微的刻划,人物的性格经历、遭遇也就被表现的格外清晰。如他在《淮阴侯列传》中写道: “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1](p2053) 用为其母所置坟地,可见虽为布衣,但他胸怀大志,将来必成大业。 “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当是时,楚方急围汉王荥阳,韩信使者至,发书,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于王。’张良、陈平蹑汉王足,因附耳曰:‘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汉王醒悟,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征其兵击楚”。[1](p2047)如此细致入微的刻划,即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刘邦的形象,也预示出了韩信的悲惨结局。还有这样一个细节。在取得破赵的胜利之后,韩信曾经这样主动地诚恳地向被他战败被俘的广武君李左车请教:“仆欲北攻燕,东伐齐,何弱而有功?”且让李左车“东向坐”,自己“西乡对,师事之”,[1](p2044)最终他终于感动了李左车,为韩信筹划了招降燕国的策略。这个细节,很好的表现出了韩信这位军事天才不耻下问、善于虚心向人求教的精神。这在那个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细节的成功描写,也是司马迁常用手法之一。正是以上所论述的选取典型事件、注意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体现出了《史记》的文学性。

韩信曾建大功于世,“于汉家勋可比周、召、太公之徒”,却遭嫉害,被刘邦、吕后罗织罪名,斩于长乐钟室,且夷灭三族。那么,韩信究竟谋反没有,司马迁对此持什么样的态度呢?这也关系到了传记中材料的处理了。在传记的下半部分,司马迁以大量的篇幅全载武涉、蒯通等人说韩信倍汉、而韩信不从的事实。曾有人认为是多余的。如班固的《汉书》就略去了这一部分。那么这些内容与传记有关吗?应该是有很大关系的,司马迁着意用大量的笔墨写这些事实,“其目的在于暗示出所谓的韩信谋反,事属可疑,作者对此是不相信的。从字里行间我们不能看出司马迁对韩信后半生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和惋惜之情”。[3](p191)司马迁这里用了虚实相结合的方法,实笔写蒯通的劝诱,虚笔写韩信的心迹,从剪裁上说,有实入虚,似繁实简,有力的突出了人物的思想性格。既然司马迁对韩信的谋反时不相信的,那么他为这一人物立传,可以看出作者对汉王朝最高统治集团的残暴、迫害人才进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韩信为汉立下了汗马功劳,却因功高震主,遭到灭顶之灾。最高统治者就是这样对待功臣的。韩信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虽然时时都尽心尽力为刘邦服务,当却从未得到刘邦的信任,从中就可以看出,刘邦时时都在提防韩信,怕他权势一大自己无法控制,所以刘邦屡屡抽调韩信的精兵。高祖知韩信已死的态度是“且喜且怜之”,喜的是韩信已死,心腹大患已除,心头掉下了一块大石,轻松而喜。怜的是一代名将、功臣竟落的这样一个悲惨结局。“喜”和“怜”用的妙,刻划出刘邦的心态。除了对刘邦、吕后进行揭露批判外,也对他们的助手们进行了批判揭露,如张良、萧何、陈平。韩信的悲惨结局,于三人都有关系,作为谋臣,不是消除君臣间的猜疑,而是出谋划策去消除他人。在伴君如伴虎的君权至上的封建社会里,为了自身的安危,不得不靠他人的鲜血来保存自己。这仨人就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有他的阴暗面


论文 韩信谈悲剧英雄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