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幼儿园以后,家长的教育方式应该改变吗?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养育孩子,家长是否要不断去改变方式呢?~

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大部分都比较乖巧、听话。
比如,一岁半左右的孩子,你教他跟着学普通话,他会很快地反应过来,并跟着你学;
两岁的孩子,你教他垃圾要往垃圾篓里丢,他立马记住并主动把香蕉皮、西瓜皮丢到垃圾篓里;
3岁的孩子,你告诉他,必须得去上幼儿园,他就忍住与你的不舍,跟着小伙伴一起去了幼儿园……
可一旦孩子到了五岁以后,你再要简单粗暴地叫他干这干那,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叫不动”他了。
这是为什么呢?






随着孩子长大而变化的教育方式,才是合适、合理、合情的因为,孩子会渐渐长大,随着他一步一步成长,越来越有自己的主见与意志,我们不可能再像对待婴儿那样对待已经长大的孩子了。
婴儿只需要父母通过拥抱、亲吻、哺乳等方式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让他感受到充足的安全感,他就会很开心很满足;3~5岁的孩子,已经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他能说会道,更需要你适当放手、给予选择权和自由权,比如自己选择吃什么菜、穿什么衣服、什么时候出门玩;


而到了5岁以后,孩子觉得自己像一个小大人了,他已经不会那么粘着家长,他更喜欢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探索,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肯定与表扬;等到了十来岁,孩子即将小学升初中,他的学习与生活就更加丰富多彩,他更喜欢与同学或好朋友共度时光,也更加希望在家里有自己的独立时间与空间来自由掌控……也就是说,孩子有不同的成长阶段与节奏,我们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要根据孩子年龄的增长而相应做出改变。



家长不尝试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来说就是一个牢笼假如家长们抱着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不思改变的话,那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个牢笼,深受困境、无法逃脱,最后亲子间的关系矛盾只能逐步恶化。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少家长很喜欢“一招鲜,吃遍天”,手里抓着一两套教育方式就屡试不爽,丝毫不考虑孩子会长大,那些教育招式会失效。
比如,孩子3岁以前,爱闹情绪,什么事情都以哭来吸引家长的注意力。
有的爸爸妈妈就会对孩子说,“你再不乖乖的,我就不爱你了哦!”
这句话,在当时可能会见效,孩子屈于家长的“威胁”会立即止住哭闹,乖乖地待着。
可等到孩子5、6岁了,你还用这种“威胁”方式来止住孩子的哭泣或其他消极情绪,就不一定管用了。
“威胁”式教育本来就不可取,更何况孩子越来越大,感情需求也越来越清晰,家长还老用这一招甚至是到了打骂教训的地步,那孩子的心只会离家长越来越远。



还有一些家长,特别看重分数,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狠抓孩子的各种作业,到了小学中学,就加大力度追求考试分数。
家长乐此不疲地用各种贬低或激将方式来“鼓励”孩子奋发向上、取得好成绩。
小学一年级,孩子没考好数学,家长怒斥孩子:“别人家孩子都会做这些题目,我就不信你会这么笨?”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在当时可能会真的奋发向上,努力考个好成绩就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可如果到了初中、高中,父母还用这种方式来对待孩子的成绩,那孩子可能就会破罐子破摔了。
“一招鲜”的教育方式是无法贯通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的。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的年纪越长,其心理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就会越来越高,他渐渐更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充分理解与尊重,而不是父母对他从小用到大的“威胁”、“激将”、冷暴力或者是无原则宠溺、敷衍式的夸奖。
这些不思变通的教育方式都只能成为束缚孩子健康成长的牢笼。



尽管孩子是经由父母带来这个世界的,可他们来这世上一遭,并不是为了被冠上父母的意志、完全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他们有自己的价值所在。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每一段轨迹,都有可能与众不同。但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我们做父母的要懂得从细微处体察到孩子的变化,并及时更新我们的教育方式,这样才不会束缚孩子孩子的成长。



孩子有这几个表现,家长就要尝试改变教育的方式了01.情绪变得反常
5岁的孩子,之前,孩子在家里很开心、能自己吃饭自己玩儿.
可刚上新幼儿园,在大班没几天,回到家的情绪就开始变得起伏不定。
不仅动不动就哭闹,还不愿意自己吃饭、玩耍了,是个小大人了却还无时不刻嚷着要父母陪着、抱着,要父母喂着吃饭。
遇到类似反常情绪时,父母就要留点儿心,不能一味满足孩子时刻抱着,也不能粗暴地吼叫训斥孩子。
父母要先去了解引起孩子产生这一情绪和行为变化的原因。
可以跟幼儿园老师询问孩子在学校的状态;也可以等孩子安静下来时,和他简单聊聊。你可能会发现,孩子是因为换了一个新的幼儿园,感到不适应,在学校压抑着很乖巧、听话,但回到家里就绷不住了、渴求父母的安慰和理解。
所以,他就会用反常的情绪和要求来吸引你的注意,希望你安慰他、理解他、帮助他一起渡过这段适应期。
换一个学校,在我们家长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对于孩子来说确是一个大任务,他需要跟以前的幼儿园分别,需要在新幼儿园找到新的小伙伴……这些都需要他调动至今所能来完成。



所以,孩子情绪突然变得反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做父母的不懂得放下以往固有的理念,以为孩子一时顽皮而已、骂骂就好。
孩子虽然是孩子,但他们也会心细如发。
不要小看孩子的情绪表达,他们的言行举止往往隐藏着另一层心理需求。家长此时就需要慢下来,跟孩子好好说说话,帮助他合理地把内心的需求表达出来。
02.跟家长刻意疏远
很多家长白天忙着上班,等下班到家都很晚了,可孩子还是不愿意睡觉,其实他只是很想爸爸妈妈,好不容易看到他们回来了,不舍得睡觉,想要等着爸爸妈妈一起读故事;或者只是想要跟爸爸妈妈一起好好待一会儿。
可是,假如父母不理解孩子的这一层心理,粗暴地赶着孩子快点儿睡觉、把孩子往房间里里一丢就不管的话,那渐渐地孩子就会对父母疏远。
以后,他不会期待父母下班归来,也不会期待父母陪他读故事书。
还有一些家长,是典型的“泼冷水式父母”,很喜欢在嘴巴上不饶人。
孩子经过努力,把作文从原来的50分提高到80分,满心欢喜地跟妈妈说,想要与妈妈分享自己的进步。可妈妈一句“哟,进步这么大?真的是你写的吗?没打小抄?”这瞬间,孩子欢呼雀跃的心就被妈妈的冷水给浇得冰凉冰凉的。
毕竟大人都不愿意忍受被泼冷水,何况是孩子呢?
当妈妈的如果长此以往、不改变对孩子的说话方式的话,那孩子还怎么可能与你亲近呢?



03.学习成绩下滑
孩子学习成绩下降,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父母们这时就不能听之任之,需要想办法跟孩子做认真的沟通,而不是粗暴训斥或打骂了事。



父母可以换位思考一下,我们还是个孩子时,也不可能一直成绩领先。
想想我们那时候是遇到了什么样的问题,当时希望获得家长什么样的帮助。
有的是因为新老师讲课不灵活、不吸引人,所以课堂上听不进去,知识点没掌握,成绩自然就下滑了;上了中学的话,还有很大可能是因为,有了心仪的男孩或女孩,心思放在了“恋爱”上,学习跟考试都不专心……
这样换位之后,我们才会以更加包容和理解的心态跟孩子沟通。
有心仪的对象并没有错,这是青春期发展的必经阶段。
但我们有必要引导孩子用正确的心态来面对悸动,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帮助他慢慢把学习摆回主道上来。



教育孩子没有屡试不爽、一招吃遍天的方式,只有坚定不移的信念。
那就是,相信孩子在不断成长和进步,相信孩子可以与我们有不同的人生轨迹。
孩子不可能一生下来就一成不变地乖巧懂事,我们父母也并不是说把孩子一生下来就成为了合格的父母。
我们只有紧跟孩子的成长步伐,不断更新适合他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不被孩子落在后方。愿我们每一对父母都能与孩子同成长、共进步!

现在很多幼儿园,不再像以前一样,单纯地教孩子玩耍,读书,更多的是教会学生相处的方式,以及培养学生之间的情谊,更会经常举办一些活动。但是对此,并不是所以父母都能够理解学校的这些行为,有些家长分不分手会因此感到愤怒。




孩子去幼儿园后,家长心态该改变孩子去幼儿园之后,将会由学校负责孩子的衣食起居,既然家长选择了幼儿园,就应该对幼儿园给予一定的信任,为此,家长自身的心态也需要进行调整。
1、孩子间有摩擦在所难免
幼儿园的学生很多,因此孩子在一起玩耍,产生一些小矛盾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家长应该以平常心对待,不要小孩子稍微有点事情,就不分青红皂白,直接跑去幼儿园,把老师批评一顿。在孩子之间产生矛盾之后,父母应该先问清孩子发生矛盾的原因,以及老师的处理方式,对事件进行分析,从而认识到事件的起因,过程,最终再决定如何进行处理。
2、孩子互相帮助是常事
在幼儿园,老师们经常会安排一些集体活动,而每个集体活动的进行,最终都会有一定的目的,这都是以教育孩子出发的。对此很多家长,或许内心会有不满,觉得孩子在家都没有受过这种委屈,但是孩子需要渐渐长大,需要面对更多的人,接触社会,因此需要独立地成长,更需要朋友之间的互帮互助。
3、尊重幼儿园安排,不满时好好沟通
幼儿园经常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集体春游,一起过生日等等。家长在对幼儿园活动表示不满时,不应该直接去质问老师,可以用沟通的方式,慢慢地了解幼儿园这么安排的目的,最终如果还不满意,可以和幼儿园老师进行协商。
4、停止玻璃心
每个孩子在家庭中都是父母的宝贝,但是到了幼儿园,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同样的存在,没有谁可以被特殊的对待。因此父母应该本着一视同仁的态度去看待每个孩子,停止对孩子的“玻璃心”,要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看事情,不要总是大惊小怪。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经历很多的风风雨雨,幼儿园不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对此,家长应该摆正自己的态度,收起自己的“玻璃心”。让孩子去接受外界的生活,感触不同的世界,这样孩子在成长之后,才能更加地适应社会。

孩子进入到了幼儿园之后爸爸妈妈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就需要做出改变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小孩子相当于是迈入了人生的一个新阶段。如果说爸爸妈妈还以之前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的话,那么对于孩子的影响非常的不好,而且也没有办法让孩子尽快地适应新生活。在孩子进入到幼儿园之前其实多半都是围绕着爸爸妈妈转的,而且爸爸妈妈也会经常陪在孩子的身边。

让孩子更独立

可是孩子进入到了幼儿园以后就意味着小孩子需要自己独自去完成一些事情了,这对于孩子来讲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而且也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模式。爸爸妈妈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发展得更好一些,而并非是给孩子带来一些阻力,让孩子在这条道路上不好走。爸爸妈妈应该尽可能地引导着孩子让孩子自己变得更独立一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面对幼儿园当中的一些事情。

不要耽误孩子的能力

其实有很多小孩子本身都是挺优秀的,可是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采取一些错误的方式。比如说小孩子明明独立的可以去完成一些事情,但是爸爸妈妈却总是觉得孩子完成不了,而且还会觉得孩子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会受伤。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来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这样的教育方式只会让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被扼杀在摇篮当中。

爸爸妈妈在孩子进入到幼儿园以后就应该尝试着让孩子自己去完成一些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够一点一点的锻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够锻炼孩子独立的性格。所以说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让孩子出现能力上的问题,而且也不要因为自己的溺爱就耽误了孩子的发展。



需要改变的,这时候需要培养孩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而且还可以帮孩子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让孩子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然应该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教育应该以表扬为主,同时也要让孩子们认清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应该。因为家长在这方面一定要及时的进行调整,在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应该改变教育方式,应该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一定要因材施教。

宝宝在上幼儿园以后,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应该做出太大改变。但是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幼儿园的教育方式有一些冲突的话,家长还是可以适当改变。


宝宝幼儿园以后,家长的教育方式应该改变吗?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