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的佛教关系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佛教艺术与佛教的关系~

个人认为,佛教的艺术是围绕着佛教弘扬而服务的。艺术只是佛教为了更好的弘扬开来的工具。

佛本是道 是小说而已
【佛本是道】是狭义的说法,以道教为主观可以这样说
如果用佛教作为主观,可以说【道本是佛】
其实两个教派没有什么干系 就像【基督教】跟【东北跳大神】一样 你说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非要联系起来的话,无非是都争道统!争信徒!争香油钱。
什么去天堂净土啊,都是哄骗普通人的。
只有死了之后才能去或知道的东西。你觉得死了才有的话,有意思吗?能体会吗?
当然了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
道教做过【老子化胡经】来说佛教是老子西出函谷关时候渡化出来的。
佛教做过【清净法坛经】说老子、孔子、颜回。都是释迦牟尼的弟子,派来东土先教化人性,知道德、礼仪。然后在佛教再传涅盘妙心。
这就是“道统”

道教是本土教。佛教是外来。
道教是维护本土信仰及文化。
-----“道教对输入之思想,如佛教摩尼教等,无不尽量吸收,然仍不忘其本来民族之地位。既融成一家之说以后,则坚持夷夏之论,以排斥外来之教义。”
佛教是印度外来教派,但自传入中国之后,受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影响,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产生了与原有印度佛教不同的精神和新的面貌。同时,当佛教广泛传播之后,又反过来对中国古代的学术思想与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佛教的文化、经文以及教义道理等。都很大众化。很容易理解。所以普通人信的很多。
古人曾经说。
韩愈写过
--------佛本夷狄之人,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恩




这里有个小故事。

佛教自魏晋南北朝席卷中土,“乘文士竞尚玄理之虚,挟‘五胡’入主中原之势”,称雄一时,其间也曾多遇挫折,其显著者为著名之“三武(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宇文邕及唐武宗李炎)一宗(周世宗柴荣)灭佛”,背后均有道教作祟,佛教史统称为四次“法难”。
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北魏太武帝本「归宗佛法、敬重沙门」,于沙门惠始尤甚敬重。然而「未存览经教,深求缘报之意」。及得道士寇谦之之清静仙化之道,遂行其术。又司徒崔浩亦奉谦之道,常以说帝,益坚帝王信道拒佛之意。
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抑道,也完全是从当时的政治、经济利益出发,最初未必想焚经毁像,最初决定:“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周书》卷5《武帝纪》。)只不过是想排出儒先、道次、释最后的次序,以证明自己不是五胡,有资格统治汉族罢了。周武帝为此多次召集百官、儒生、道士上殿,让三教充分发表意见。北周武帝时慧远法师甚至敢於向皇帝叫板,“抗声曰:“陛下今恃王力自然,破灭三宝,是邪见人。阿鼻地狱,不简贵贱,陛下何得不怖!”(周武)帝勃然作色,大怒,直视於远曰:“但令百姓得乐,朕亦不辞地果狱诸苦。””(《广弘明集》卷十《周祖平齐召僧叙废立抗诏事十一》)话既已说到这一步,周武帝的灭佛便不可避免了。他一下子毁掉了4万所以上的寺庙,让300万和尚还俗作平民。周齐境内的和尚们这才追悔莫及。

唐武宗李炎灭佛,实始于会昌初年,而至会昌末年达到高潮。早在会昌二年(842),武宗已令僧尼中的犯罪者和违戒者还俗,并没收其全部财产,“充入两税徭役”(《武宗本纪》,《旧唐书》卷十八)。会昌四年七月,敕令毁拆天下凡房屋不满二百间,没有敕额的一切寺院、兰若、佛堂等,命其僧尼全部还俗。 会昌五年三月,敕令不许天下寺院建置庄园,又令勘检所有寺院及其所属僧尼、奴婢、财产之数,为彻底灭佛作好准备。同年四月,即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全面毁佛运动。僧尼不论有牒或无牒,皆令还俗;一切寺庙全部摧毁;所有废寺的铜像、钟磬悉交盐铁使销熔铸钱,铁交本州铸为农具。八月,下诏宣布灭佛结果:“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武宗本纪》,《旧唐书》卷十八)同时还“勒大秦穆护、祆三千余人还俗”,以使“不杂中华之风”。

佛教刚传入中国时,是通过附会道家哲学来宣扬教义的,此即世称“格义佛学”时期。因佛教开始流行,初与道家文化相结合,依附道教宏传,故有佛道之争,老子化胡之说。安世高与支谶等自西域东来译经,佛学渐盛,不过“佛教在汉世,本视为道术之一种,其流行之教理行为,与当时中国黄老方技相通。”中国古代文化以道家为本,在魏晋时代,老庄的玄学特盛,“方术与玄学,俱本乎道家自然之说,汉魏之际,清谈之风大盛,佛经之译出较多,于是佛教乃脱离方士而独立,进而高谈清净无为之玄致。”以故般若学与老庄学相近。佛教到东晋时,其势大盛,西域大师接踵而来,中国寺僧,渐具规模。般若之学大行,谈玄说妙。最可称道者为罗什之东来,法显之西行,道安之领袖群伦,罗什之大开译业。什之门下十哲四圣,皆当时精研老庄的第一流学者。时北方世乱,道安高足慧远隐居匡庐,研究般若,毗昙,提倡弥陀净土,一时名贤大集,成为江南佛法之重镇。后有真谛之译唯识诸论,罗什法显等又译十诵、五分、四分等律。诸宗经论于是大备。魏晋玄学后期,老庄哲学受到玄学家乃至佛教僧人的推重,直接影响到魏晋时期玄佛合流的趋势。僧肇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佛教哲学理论家,自幼“历观经史,备尽坟籍”、“每以庄老为心要”,对传统文化非常熟悉。以老庄哲学理念发展般若中观学说,创造了第一个中国化佛教哲学体系。从僧肇道生以来,中国佛教则因容纳了老庄道家的对规律性实在性等的认识,使佛性论原有的条件性相对性的成分继续保留的同时,真实性与永恒性的因素空前增长。中国化佛教肯定了真实无妄的本体世界的存在,突破了印度佛教的范围,弥补了印度佛教的逻辑断裂,使其认识得以进一步的深化。就此而论,佛教教义只有在中国化佛教中才真正走向了圆融之境,达到了佛教对宇宙人生认识的最高水平。后来的佛教又结合道家等中国固有文化传统,形成了天台宗、华宗、禅宗等中国式的佛教派别,尤其是禅宗,它结合了道家“任自然”的理念,曾在唐宋年间风靡一时之道。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
“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静矣。——《四十二章经》
魏晋南北朝僧侣多好老庄,议论时多以老庄解佛理或以佛教解老庄。此时的名僧亦是名士,于佛于道,颇入其微。此间名僧以支盾、慧远、僧肇、僧璨为代表。
心无义
“心无者,无心于万物未尝无。此得在于神静,失在于物虚。”——僧肈《不真空论》(破三家之说:本无、心无、即色)
即色义
“夫色之性也,色不自有,虽色而空。故曰色即为空,色复异空。”——支遁
本无义
“无在元化之先,空为众形之始,故称本无。”——昙济《六家七宗论》
不真空义
僧肈的《不真空论》,其主旨于印度的般若学颇近。“非有非无”,即有即无,“不落二边”。物无自性,皆随姻缘生灭。




魏晋风度的佛教关系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