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上的白发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田野上的白发~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采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晚了,父母到哪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珊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丁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丁下采,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撒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珊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谊享一事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⑦父亲病倒时,正是乡下大忙季节。母亲忍着悲痛,半夜里起来拔好秧,运到水田里。一早回家服侍父亲吃药,再赶到田里插秧。一大块白晃晃的水田里,只有母亲孤单的身影在移动。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高明的织工,织着绿色;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

⑧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大田,母亲已插完一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的地方,浑身是汗渍泥水。母亲跪在田里插完一行,又插一行。我含着泪水冲到田里,喊着:妈,您不该这样拼命!

⑨母亲见是我,想站起来,努力了两次却未站起。我一把抱起母亲,感到母亲已瘦得皮包骨头。母亲脸上仍是慈祥的微笑,白发被汗水湿透了,沾在额上脸上脖予上。我为母亲拂了拂头发,一阵风吹来,白发在田野里飘拂起来。母亲说:抢季节要紧啦,这秧早插一天,就能多收一成。我没说话,把母亲进回家,就跑到田里,没命地插起秧来。我累得腰酸背痛,但一想到母亲的白发在眼前飘拂,想到母亲跪在田里的身影,便觉得不累了,腰也不酸了。我一口气插完大田的秧,哭了……

⑩母亲离开我们三年了,但我忘不了母亲的白发。她的青丝变白发,是岁月的辛劳所染。母亲的白发,装点着故乡的田野,温暖了我的心灵。

11啊,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

1.简要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3分)

2.母亲的白发,让“我”“感到心痛”。文中叙述了哪两件让“我”心痛的事?(4分)

答:(1) (2)

3.结合语境,对下列句子作简要赏析。(4分)

(1)随着母亲身影的移动,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地立起来,整齐匀称,,像块绿色的地毯。

(2)她太累了,体力不支,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水量,艰难地爬行。

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段中“后来满头芦花”一句用乡村常见的芦花来形容母亲的,白发,突出母亲头发斑白的特征,切合母亲农妇的身份。

B.③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C.④段中“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一句,既写出了老鼠的猖獗,又侧面表现出母亲的辛劳。

D.11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5.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3分)

答:


【试题精解】

选文是刘益善所写的一篇散文,考查学生的现代文综合阅读能力。试题涉及整体把握文本、概括表达、语言赏析、句意理解、综合分析等语文阅读常见考点。

第1题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答的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参考答案为: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慈祥(意思对即可)。


第2题叙述主要内容,考查理解和概括表达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应根据: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当然,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有时要素可以有所取舍。“人物”和“地点”要素可舍去,关键的要素是“什么事”。参考答案为(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 (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意思对即可)。


第3题考查的是对重要语句的赏析。这题是属于自选角度赏析题,要求考生针对所给句子,调动品味语言方法的积累赏析句子。需要考生对考题文本的语言深入研读、推敲,体出其味,品出其妙。然后,找准品“点”。常见的如: 1、结合修辞手法,品出生动美。首先要记住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对比、反问),并结合修辞特点和表达效果来赏析,这样才不会在答题时“舍近求远”,或者张冠李戴、隔靴搔痒。例如,上面的第3题的第一句可借助修辞手法来品味。参考答案为(1)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或:“立起来”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秧苗的动态之美。 2、抓住关键词语,品出精妙美。关键词语一般指勾住自己眼睛的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们只要抓住这些关键词句进行分析和品味,就能“拨开云雾见青天”。例如上面的第二句就可抓住关键词语“跪”“艰难”进行赏析。参考答案为(2)句中“跪”、“艰难”这两个词写出母亲插秧的艰难,突出母亲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


第4题考查句意理解分析。本题用选择题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的理解和分析,扩大了覆盖面,为阅卷的公正客观提供方便。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另外,选择题我们还应通过分析、比较、斟酌、排除的形式去选择最有把握的一个。答案为:D


第5题是综合分析,初看是对线索的分析理解,实际上还包括人物形象特征,情感基调、文章主题等多方面的理解,是阅读分析的深层的整体理解,不能留于表面或浅尝辄止,题目的分值3分实际上暗示应多角度思考。参考答案为:“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意思对即可)

8.母亲深夜敲盆赶鼠和母亲跪在田中插秧
9.(1)运用拟人 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
(2)运用动作描写突出了母亲此时的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看母亲坚强的性格
10..“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
11.从母亲拼了命的插秧可以看出她的吃苦耐劳。从她艰难的跪在田里插秧可以看出她的坚强。从母亲插秧累的根本站不起来,脸上还带着微笑可以看出母亲的乐观。从她慈祥的笑容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慈祥的人

1.母亲是一个慈祥.吃苦耐劳.乐观.坚强.的人。
2.(1)母亲老了两鬓斑白。
(2)母亲在田间劳作,我看到母亲这么劳累,十分伤心。
3.赏析:
(1)母亲通过辛苦的劳动,换来了一排整齐的秧苗,说明母亲干活认真。
(2母亲劳动十分辛苦,很累十分艰难。
4.D
5.白发是全文的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作者对母亲的心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恋。

1.(3分)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慈祥(意思对即可)
2.(4分)(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 (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意思对即可)
3.(4分)(1)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
或:“立起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秧苗的动态之美,而“一行行”“整齐匀称”则突出了母亲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意思对即可)
4.(2分)D
5.(3分)“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意思对即可)
1.(3分)吃苦耐劳、坚强、乐观、慈祥(意思对即可)
2.(4分)(1)母亲深夜敲盆赶鼠 (2)母亲跪在田中插秧(意思对即可)
3.(4分)(1)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水田中的秧苗之美,赞美了母亲的劳动成果。
或:“立起来”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秧苗的动态之美,而“一行行”“整齐匀称”则突出了母亲此时体力不支和劳累,表现了母亲的坚强。(意思对即可)
4.(2分)D
5.(3分)“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意思对即可)

慈祥


田野上的白发视频

相关评论:
  • 14777491419《田野上的白发》的阅读答案
    于审弯《田野上的白发》的阅读这篇文章通过描述母亲在田野上辛勤劳作的场景,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以及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田野上的白发》这篇文章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母亲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母亲在田野上辛勤劳作,她的白发在阳光下闪烁,仿佛是她辛勤付出的象征。这种描写方式不仅展示了...

  • 14777491419田野上的白发用一两句话概括主要内容蹒跚的意思
    于审弯1、《田间的白发》主要内容:年老体弱的母亲在田间驱赶田鼠,独立支撑着家庭,艰辛地劳作,任劳任怨,并不失对儿女的慈爱,操劳一生白了发。2、蹒跚的意思是:步履艰难的前行 ,文章中两次用这个词,是为了强调母亲( 身体状况欠佳和年纪增大 )。

  • 14777491419《田野上的白发》的阅读答案
    于审弯阅读《田野上的白发》后,我们对文中母亲的形象有了深入的理解。主要通过两件事展现她的品质:一是深夜敲盆驱鼠,采用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体现出她的勤劳与坚韧;二是跪在田里插秧,展现她吃苦耐劳和慈祥的一面。作者通过这些描写,塑造了一个坚强、乐观的母亲形象。文中"我"三次流泪,是对母亲辛劳...

  • 14777491419《田野上的白发》阅读答案 不要抄的
    于审弯5.白发是全文叙事线索,白发是母亲的形象特征,作者着力描写这一特征,突出了母亲的辛劳,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爱与怀念。

  • 14777491419《田野上的白发》阅读答案
    于审弯阅读《田野上的白发》,回答问题。 田野上的白发 刘益善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

  • 14777491419田野上的白发阅读答案
    于审弯田野上的白发阅读答案,是一本描写农民生活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老农民,他已经年过花甲,但依然坚持在田野上劳作。他的生活虽然艰苦,但却充满了乐趣和意义。通过他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农民的坚韧和勇气,也可以看到他们的孤独和无助。小说中的故事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小村庄里。主人公是一位...

  • 14777491419田野上的白发
    于审弯田野上的白发,是人们在田园生活中的一种标志和象征。它代表着人们在田野中的劳作和付出,也代表着人们在田野中的智慧和坚韧。田野上的白发,是人们在田园生活中最为珍贵的财富之一。二、田园生活中的智慧 田园生活中的智慧,是人们在田野中不断积累的一种宝贵的财富。在田园中,人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

  • 14777491419阅读《田野上的白发》回答: 题目《田野上的白发》指的是什么 赏析"夜...
    于审弯题目指的是勤劳、坚强的母亲。它既是文章的线索,又表达出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对母亲的爱和怀念之情。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 一句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强调了母亲苍老而又勤劳的身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和爱;同时引出下文的回忆。

  • 14777491419《田野上的白发》阅读体,求答案(急。。。)
    于审弯D.11段中以“母亲的白发哟,还在田野上飘拂么!”一句结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地抒发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5.本文着力描写母亲的白发,请简要分析“白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3分)1.吃苦耐劳,坚强,慈祥,乐观 2.母亲深夜敲盆赶鼠,母亲跪在田里插秧 3.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

  • 14777491419《田野上的白发》阅读答案,不要抄的
    于审弯母亲是勤劳的春蚕,吐着绿丝。母亲用她的善良、辛勤劳作织出了美好的人生,春蚕般的孜孜不倦的性格深深打动着我们 (2)第三段中“空旷的田野上有灯光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一句看似闲笔,实则在文章结构上必不可少,请分析它所起的作用。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突出母亲的勤劳 ...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