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单元语文要素指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来自:喜看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要想在学习中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就要把这种单元语文要素包含到课堂的教学过程,包含到课件当中去时时刻刻提,才能深深刻刻记

  进行“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可以把一个单元当作以单元主题为题目,以每篇课文和“积累运用”为段落的一篇“大文章”;也可以把一个单元当作以单元主题为“书名”,每篇课文和积累运用为“章节”的一本“小书”。
  我们的单元整体教学,包括“教科书教学”、“整本书阅读”、“语文实践活动”三部分,各部分既横向联系,又有一个纵向的序列。
  单元整体教学因为年段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精读指导重点也不同。一、二年级宜以“识字”为整合点,指导重点在比较词句中理解与朗读。单元整体识字,有益于把更多的字集中在一起,使低年级的学生不但能够认识更多的字,而且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了解汉字构字规律,对汉字的特点有更深的体会。三、四年级,以单元主题为纲,整合课本内容,指导学生预习,指导重点在句段推敲中理解内容,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效果。五、六年级,以单元主题为发散点,整合课内外内容,以学生自学为基础,指导重点在于通过句段和篇章的对比,体会情感,领悟表达。

收藏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将语文要素分解成若干知识点或能力训练点,分布并体现在每个单元导语、每一篇课文的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等栏目中。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语文要素为指引,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循序渐进地落实语文要素,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要素是统编教材的编写骨架,是编者按照《课标》学段目标与内容的要求相对应分布在各册教材里的训练要素,呈螺旋式递进,指向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语文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策略、语文学习习惯等,是学生阅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能力。基于此,笔者根据语文课程的学科特点和统编教材的编排特点,结合教学实例,探讨如何让语文要素在小学语文课堂落地生根。

一、 理清梯度序列 把握语文要素

统编语文教材单元篇章页的语文要素是本单元语文教学的训练点,为教师准确把握单元教学重点、落实教学目标提供了凭借和参照。教师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时要从统整的角度展开,将要素细化在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里,并通过有层次、有梯度的教与学,稳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比如,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走进外国文学名著”为人文主题,编排了三篇经典的外国文学名著,设置了三个语文要素。笔者教学这单元时,紧扣单元要素整体构建,根据不同文本特质与单元要素之间的关联,展开多角度、多层次递进式的教学思路,统整细化单元落实语文要素的具体策略(详见下表),为有效落实语文要素提供保障。

教师只有强化梳理单元要素的理念,才能清晰地把握单元教学要点,为后续每一课指明教学方向,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借助课后习题 落实语文要素

语文要素的落实要依附于练习。课后习题编排的内容着眼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从“理解与交流、积累与运用、拓展与实践”三个维度设计,是编者根据课文特质编排的知识要点、能力训练和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编者意图,借助课后习题,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分步教学,落实语文要素。

例如,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要素之一是“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而《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的课后练习第三题:“下面的句子描写了李大钊的外貌、神态和言行,读一读,再找出类似的句子体会他的品格。”显然,这是编者为落实单元。


如何利用单元语文要素指导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