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语堂眼里苏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林语堂为什么说苏轼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不得签署公文”,不得擅自离开此地,由当地官员监管。黄州的生活艰辛而匮乏,可苏轼没有哭天抢地,没有惶惶不可终日,相反,他和全家开始了艰苦的安居工程,造屋、开地、种田,他打算在贬谪之地长住了。
1082年,苏轼去沙湖买地,“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于是苏轼写就了家喻户晓的传世之作《定风波》。

在生活中,人遇到自然界的风风雨雨实在太平常了。但是人不能因为有了风雨就什么都不干,衣食住行皆风雨,谁都躲不开呀。三月七日遇雨,一行人都狼狈不堪,而唯独苏轼有了别样的感受。
这让我们想起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那首《咏雨》诗。“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春雨空濛,水珠子滴结在树叶上,河里泛起的涟漪跟镜子一样澄明。这样的景象真是让皇帝开心呀。
农夫喜欢春雨,是因为它润泽庄稼;行者讨厌春雨,是因为道路泥泞。对待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这就像苏轼的这次置田活动,同行者因为狼狈而心生怨叹。偏偏他却心生旷达、不畏风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好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读来让人心里酣畅极了。面对坎坷,仅仅“一蓑烟雨任平生”就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更具有了穿透人心的不竭力量。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面对自然界和仕途上的风风雨雨,苏轼豁达乐观的心态,同时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苏东坡传》:被誉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

  1936年,林语堂在美国准备着手开始写一部有关苏东坡的传记。后来他用英文完成了《苏东坡传》,英文名字为《The Gay Genius》。无论是“放任的天才”也好,还是“同志天才”,这都已经不重要了,在整本书里看到是一种充满无法抵达的无力感的仰望和倾慕。林语堂自己都在讲:“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


  《苏东坡传》,作者林语堂。书中讲述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

  这样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想成为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而能以此兼具的,西方有达芬奇,东方唯苏东坡而已罢,这样的教育意义该是多大,关于成才,这是最好的范例吧。

  其次:才学的追求、对待苦难、心态的达观、文化传播的使者,这些难道不是我们当今所提倡的品德与素质? 所以,看这种书的目的是,合上书之后你开始思索自己的人生,想象着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即使最终也不可能做到。但这个过程就已经很让人快乐了。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书写了文豪苏东坡仕途坎坷、历经磨难的一生。苏东坡多次被贬谪流放,大半生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尽管多次遭遇不公,苦难深重,但他却没有抱怨和颓废。他总是那样豁达随遇而安,总能找到快乐的理由,这正是苏东坡快乐人生哲学的体现。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被誉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在林语堂笔下,千年前的苏东坡仿佛复活在我们眼前:这是一位豁达乐观的智慧长者,身披蓑衣,脚蹬芒鞋,拄着竹杖,面带微笑,向我们缓缓走来。
  中国文化史上,苏东坡无疑是一座巍峨的高山。对于诗词、文赋、书法、绘画,苏东坡几乎无一不精,无一不能。散文方面的“唐宋八大家”,苏轼位居其列。宋词方面有“苏辛”之说,苏轼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书法上宋四家的“苏黄米蔡”苏轼排名第一,行揩《前赤壁赋》、行书《黄州寒食帖》享誉书史。苏轼的画是文人画的典型代表,他明确提出“诗画一律”的概念,促进了诗书画的有机结合。林语堂评价说:“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则是由于他对自己的主张原则,始终坚定而不移,二则由于他诗文书画艺术上的卓绝之美。”
  从人生经历上看,苏东坡的遭遇坎坷、磨难深重,亦十分罕见。“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33岁时苏东坡一度进入中央政权的中心,但很快由于政见不合,他便开始了大半生的颠沛流离,但一生也未能逃离波谲云诡的政治漩涡。35岁时他正当盛年,被贬往杭州任通判,从此开始了恶梦般的贬谪流放生活,按时间顺序大致排列如下: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颖州、扬州、定州、惠州、英州、儋州。这个路线图总的趋势是离政治中心越来越远,而离黎民百无耻政客的中伤、流言、攻击、陷害,他不屑反驳与回击,只是莞尔一笑,然后收拾收拾行李奔赴下一个流放地。在惠州的松风阁流连漫步时,他想到的是“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能放下的是个人恩怨以及功名利禄。而百姓万民之忧乐却总是挂在他的心间。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减免租税、平反冤情、为民请命……每到一地,苏东坡总是造福一方。所以,林语堂称他是“百姓之友”。
  苏东坡总能找到快乐人南美”。在密州,他体验的是“老夫聊发少年狂”。在文化荒漠的南方,他看到的是“岭南万户皆春色”,以至于“鸡犬识东坡”,感慨“不辞长做岭南人”。即使是湿热的海南,他也为“唯有一幸,无甚瘴也”而欣慰。“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虽是赞歌女柔奴,其实更是诗人的自况。甚至在他的杂记里还留下食阳光可以止饿的办法。
  他把任何一个流放地都当作文化传播的场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杭州西湖因东坡而灵动,而“苏堤春晓”成为西湖十景之首。他把长江边的荒僻之地黄州打造成一座文化高地,“东坡赤壁”由此名扬天下。惠州的“玉塔微澜”、徐州的“放鹤亭”、扬州“三过平山堂”,莫不浸润着苏东坡的旷世情怀。
  王国维赞叹“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庄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未之有也。”林语堂分析道“他对人生了解得太透彻,也对生活太珍惜”,“他是爱自然的诗人,对人生抱有一种健康的神秘看法。”苏东坡兼容儒释道的精髓,透悟人生,洞悉自然,关注民生,这才是苏东坡快乐哲学的源泉。他对弟弟说,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在我眼里,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真是一语悟透人生真谛。
  我想,余秋雨写“苏东坡突围”,似乎并没有真正“神入”苏东坡的心灵。其实苏东坡有什么要突围的呢?“试看飞鸟乐,高循此心甘。”他原本就如一只回归山林的鸟,在自然的天空里快乐地飞翔着。

在林语堂的眼里,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贬至条件困苦的岭南,他能很快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写下“不辞长作岭南人”洒脱的诗句。他还是彻彻底底的行动派,“苏公处处筑苏堤”说的就是他在杭州西湖着手修建了苏公堤,

这自然又是获得老百姓的感恩戴德,为表感谢,百姓送了肉给他吃,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东坡肘子的故事。我一直认为,认真对待食物的人都有一颗爱生活的心,无论他身处何时何处,都会让他的生活增加一些些的美好。

扩展资料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1976年3月26日),福建龙溪(今漳州)人,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语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轼



林语堂先生在序言里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着,一个瑜伽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他认为苏东坡比中国其他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蟒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厚敦柔”。这无疑是对苏东坡的最为精妙的概括。

“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林语堂如此直白地诉说着对苏东坡的喜爱。“相似的心灵是同一条灵魂的化身。”林语堂是个幽默的智者,擅长讲故事;苏东坡是个文艺全才,一生跌宕坎坷,风行水上,充满传奇。当苏东坡遇上林语堂,于是就有了一本非常好看的书——《苏东坡传》。(杨大侠)




在林语堂眼里苏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视频

相关评论:
  • 13287066039苏轼是什么样的人
    臧径彦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 13287066039林语堂为何评价苏轼为月下的漫步者?
    臧径彦因为苏轼一生中描写月的诗词比较多,他的多少经典诗作都是酒后在月下,悲从中来而成!那就表明了他常在月下漫步。

  • 13287066039在林语堂眼中,苏洵、苏轼、苏辙在性情上各有什么特点?
    臧径彦在林语堂眼中,苏洵是比较老成持重的。苏轼是心胸开阔的,而苏辙这稍显只能一些

  • 13287066039读林语堂《苏东坡传》第一章概括苏轼人物形象
    臧径彦一 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一天饭后,苏东坡捧着肚子踱步,问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侍儿们分别说,满腹都是文章,都是识见。唯独他那个聪明美丽的侍妾朝云说:“学士一肚子不合时宜。”苏东坡捧腹大笑,连胜称是。“不合时宜”正是苏东坡那坚执性格的体现。苏东坡坚执的性格集中表现在了他的...

  • 13287066039《苏东坡传》:林语堂丑化王安石有失偏颇
    臧径彦在林语堂眼里,苏东坡是乐天派、道德家、散文家、新派画家、书法家……几乎冠上了所有他能想到的名头,甚至把工程师、瑜伽术的修炼者都盖在苏东坡的头上,具有明显的个人情感偏向。反过来,他对王安石却是一味地调侃、贬低,几乎把王安石刻画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小人。不过,他的这个丑化的目的并没达到,...

  • 13287066039《苏东坡传》: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臧径彦有人说,相似的人总会相遇。对于林语堂先生和苏轼来讲,虽然生于不同的时代,跨越了时间与空间,但是林语堂先生却是最懂东坡先生的。03 关于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荆棘满布、坎坷一生,官海沉浮,而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为读者诠释出的苏轼,却是一个悲剧下的勇士;但这个勇士,并非依靠武力和...

  • 13287066039东坡是怎样的一个人?
    臧径彦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此语选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 13287066039《苏东坡传》-林语堂|苏东坡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诗人?
    臧径彦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褒贬不一,文学大家写的传记自然倍受推崇,资料详实,文笔传神;但是也有人批评他是苏东坡的脑残粉,轻视了传记的真实性、客观性。苏东坡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呢?我的题目太大了,如果要是写我眼中的苏东坡可能更好一点,不显得我偏颇。但是我相信读者比我宽容,我想还是就着这个...

  • 13287066039林语堂苏东坡传中苏轼的人生经历,急,各位大哥大姐帮帮忙
    臧径彦今年初始,读了林语堂著《苏东坡传》,才了解到他伟大人格的精髓。最喜欢的便是这首词 “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著点,更夏文生采。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闲跑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群带。”而这首词便是为朝云所写...

  • 13287066039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为何不展开分析 苏轼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_百...
    臧径彦这是因为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脍炙人口的古诗,因此不需要过多的分析,已经家喻户晓了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