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故事一
  药王孙思邈,隋唐时人。有《千金方》传世。民间流传的关于他的神奇故事不胜枚举。
  有一天,孙思邈到远处去出诊,当他经过一个村口时,正巧见几个人抬着一副棺材,匆匆地出了村子,后边还跟着几个送葬的人,情景甚是凄凉。孙思邈见棺材抬过来,便站立在路旁观看,当棺材从他身前过去时,他看到棺缝里还在向外滴血,血的颜色鲜红鲜红的。
  孙思邈清楚地看到这种血色后,不由地思考起来,他想:人死了,血为什么还这样的鲜红呢?根据他自己的经验判断,这个人可能还没有死。
  救人之心驱使着他,不能再作犹豫,他便立刻赶上前去大声问道:“棺材里装的是什么人,死了多长时间啦?”棺材后边一位送葬的青年农民,忽然看见有人来问,便说:“这是我的妻子,半夜里生孩子,头一胎遇到难产,到天明就死了。孩子也没生下来,还问这干啥!”
  孙思邈说:“我从棺材缝里流出的血色来看,不像死人的血,你让棺材停一下,叫我看看情况,或许还能够把人抢救过来呢!”
  人已经死了,怎么还能够救活?大家都不相信他的话,仍然抬着棺材匆匆地向前地走。后来在孙思邈的再三说服下,青年农民才让抬棺材的人把棺材停在大路旁边。
  打开棺盖一看,那位青年妇女的脸色像黄裱一般,没有一点血色,样子显得十分可怕。孙思邈伸出手来,摸摸她的脉搏,果然不出所料,青年妇女的脉搏还在微弱地跳动着。孙思邈很快选好了穴位,给她扎了几针,又从药包里取出一点药,给她灌进了口里。
  这时,大家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等待着……
  抬棺材的人蹲下吸了一锅烟的工夫,青年妇女就生下了一个胖娃娃。在婴儿的哭声中,产妇也慢慢睁开了眼睛,苏醒过来了。
  大家看到孙思邈根据对血色的判断,救活了两条性命,都感到十分惊奇,说他是神医下凡,非常佩服他。产妇的丈夫看见妻子活了,又安全地生了孩子,于是由悲变喜,紧紧拉着孙思邈的手,半天才说道:“我一家三口人,怎么报答你的恩情呀!”
  孙思邈说:“不必谢我了,赶快把人送回去好好调养。”说罢,便大步向前走去,给远村病人看病去了。
  人们看着远去的神医的背影,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故事二
  一代“药王”、“神医”孙思邈也是信奉道教的人。道家房中术与孙思邈一问中就介绍了孙思邈对房中术的一些见解。
  传说,孙思邈自幼聪颖好学,很小就开始读书,七岁便能够每天背诵上千字的文章。幼年的孙思邈看的书主要有老子、庄子等的百家学说,还喜欢看佛典。孙思邈虽然如此聪明伶俐,然而却在幼年的时候遭遇风寒,体弱多病,经常要找当地的医生看病,几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孙思邈觉得生病这么辛苦,便在十八岁成年之时立下志向要学习医学。
  二十岁的孙思邈已经能侃侃而谈老子、庄子的道家学说,也精通佛家的经典著作,可谓神童,当时的人们称孙思邈为“圣童”。
  孙思邈少年时便已看完诸多著作,非常博学多才。隋文帝听闻想要让他进朝担任国子博士,然而受道家思想影响颇深的孙思邈却觉得为官太过事故,无法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法潜心研究自己热爱的医学,于是便辞谢了朝廷的封赐。 后来,唐太宗即位,召孙思邈进宫。当时的孙思邈已经五十多岁了,唐太宗见到的孙思邈却宛若少年一般,容貌非常年轻,步态轻盈,身形一点也不老态,唐太宗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他感叹地说:“有道之人真是值得尊敬啊!修道之人当真是如神仙人物,在这世界上竟然是真实存在的!”唐太宗见孙思邈如此有道,想要授予他官位,然而,孙思邈又拒绝了。
  孙思邈的徒弟卢照邻曾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只有名医才能治愈各种疑难杂症?”
  孙思邈说:“一个人若是对天道变化的规律了如指掌,触类旁通,那么对人体的疾病也会有掌控能力。正如道家的阴阳之道,天与人其实是相似的,人的阴阳与自然界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一个人的身体生病了,人体的气血上冲就会发烧,气血不通的话就会感冒,气血蓄结会生出肿瘤,气血奔腾会使人气喘无力,气血枯竭则会导致精神衰竭。人体的各种疾病都会表现出来,人体气血的变化会表现在人体的容貌上。”
  孙思邈被称为药王,其医德也非常好。孙思邈用了百草做药,然而他却坚持不用动物入药。认为行医者是济度生命的,人们都说人贵畜贱,但对于行医者来说,人畜其实都一样,都是有生命的。


药王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视频

相关评论:
  • 18996676296孙思邈为何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谢陶谭隋唐时期的孙思邈是一位伟大的医药学家,后人尊称他为“药王”。他是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生卒年不详。孙思邈不但擅长治病救人,而且勤于写作,给后世留下了很有价值的医学著作,所以流芳百世,受人尊敬。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孙思邈从小就聪明好学,记忆力惊人。他...

  • 18996676296药王爷的来历
    谢陶谭他青年时期运气不好,给人看病总看不好。有—年,他的家乡流传着一种怪病,只要人得这种病,开始浑身颤抖,后来眼睛后瞪,最后两脚—蹬归了西天。药王没办法,就上了终南山,锯木改板为生。人找他治病,他只抓—把锯末当药,治—个病人,死—个病人。他心里很痛苦,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那么多...

  • 18996676296孙思邈的历史典故
    谢陶谭2、虎守杏林 虎守杏林典故已有1300多年历史,精研医学并兼通佛典,被誉为“药王”的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晚年曾云游于邱县。观其景物优美,民风淳朴,遂留连忘返客寓郊寺,悬壶行医无欲求,施医无类,师承董奉为人治病不收钱,不受谢,惟望患者病愈后在寺旁植杏树三株,经年植杏树百亩,郁然成林,杏...

  • 18996676296药王孙思邈简介 火药真的是孙思邈发明的吗?
    谢陶谭北周时期,杨坚曾召孙思邈出任国子博士,但孙思邈不愿意出仕,所以严词拒绝了杨坚,此后他便专心研究《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上山采药,治病救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听闻民医孙思邈医术过人,可起死回生,就召孙思邈入京觐见。等太宗真的见到孙思邈以后,他...

  • 18996676296药王孙思邈最大的成就,不是治病救人,为什么要花半辈子毁一药方?_百 ...
    谢陶谭例如我们常常提起的黄帝,他不仅是一代领导者,更是针灸之术的创始人,针灸之术已经沿用至今。为治病救人而尝百草的神农、扁鹊及他的两个哥哥、第一个进行外科手术的华佗、张仲景、葛洪,还有我们今天要具体介绍的主人公药王孙思邈等,都为我国的医学事业做出来伟大的贡献。然而药王孙思邈的最大贡献不是...

  • 18996676296神医孙思邈活了141岁,临终前为何告诫徒弟一定要毁了“五石散”?_百度...
    谢陶谭孙思邈是一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神医,他的一生不在意功名利禄,对皇帝的多次封官都加以拒绝,一心一意钻研医学,为广大患者治病,所以很多关于孙思邈治病救人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由于他一生精通医术,而且善于养生所以他的寿命很长,以至于他到底是活了141岁还是125岁还是160岁,存在很多争议。孙思邈生来...

  • 18996676296药王是谁
    谢陶谭30卷,以补《千金要方》之遗。5、孙思邈历经隋唐两代,是一位知识渊博、医术精湛的医家。然而他不慕名利,以医生为终身职业,长期生活在中国民间,行医施药,治病救人。他诊病治疗,不拘古法,兼采众家之长,用药不受本草经书限制,根据临床需要,验方、单方通用;所用方剂,灵活多变,疗效显著。

  • 18996676296什么中药方价值连城治病救人无数最后却石刻公诸于世
    谢陶谭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 药王孙思邈 (又被后人称为 孙真人 )的故事,相传孙真人通晓阴阳之道,医药之学,后来隐居太白山修道家功夫,练气养神,专门研究医药,以济世活人为心。 有一次他外出遇见村童,捕捉一蛇,殴打戏弄,蛇身出血将死。孙真人怜悯蛇无辜遭受伤害,便向村童买回,用药敷治救活,然后放生于草泽中。 经过月余...

  • 18996676296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药王”的人是谁?
    谢陶谭后来天下大乱,孙思邈则干脆隐居深山。他一边潜心研究古代的医学著作,一边深入人间治病救人。孙思邈也是在这个时候慢慢得到了人们的敬仰,甚至有些地方称孙思邈为神仙。后来孙思邈用自己从古籍中获得的知识和从民间收集来的药方,再结合自己的经验编制了著名的《千金要方》。孙思邈的《千金方》在整个中医历史上...

  • 18996676296药王孙思邈的最大贡献,不是行医救人无数,应该是什么呢?
    谢陶谭也因其极其注重养生,孙思邈活到了141岁高寿。在孙思邈通过大量的临床试验,对药物的功效、危害都掌握的很透彻。后来药王孙思邈把路上记录的药方和治病救人的经验结合到了一起,整理成了一部医学著作《千金方》,这部著作对中医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在孙思邈病逝时,再三叮嘱弟子一定要将五石散药方...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