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有哪些古村落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碣石村 碣石村坐落在门头沟区雁翅镇西部深山中,占地面积6.96平方公里,其历史可追溯至金代。原名“三叉村”,因村中巨石密布,状如碑碣,故改称“碣石村”。村落沿峡谷呈东西带状分布,街道两旁的槐树郁郁葱葱,极具神韵。碣石村的建筑以三合院和四合院为主,房屋多为硬山清水脊形式,砖雕精美,门窗装饰多样,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村落中有多口古井,井上题记墨迹斑斑,透露出浓厚的文化底蕴。村内有关帝庙、龙王庙和胜泉寺碑等文物,其中菩萨洞天然形成,颇具特色。碣石村拥有全镇最多的古民居,包括二合院14座、三合院27座、四合院18座,各类院落均具有鲜明的古代特征,风格各异,既保留了历史原貌,也留下了近现代的痕迹。许多墙上仍可清晰见到不同时期的宣传标语和壁画。碣石村的古井共有72眼,风格古朴,许多井旁还流传着神话故事。井水甘甜清澈,经鉴定,井水富含多种矿物质,达到饮用标准。2007年12月,碣石村被誉为“京西井养第一村”。2005年9月,该村被列入门头沟区第五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后桑峪村 后桑峪村全村信仰天主教,是北京教区较大的教堂——后桑峪堂的所在地。据传,早在元朝,天主教便随着蒙古大军传入北京,当时已有外国传教士在此行医传教。到了元末元统二年(1334年),后桑峪村修建了名为“耶稣圣心堂”的教堂,教友超过百人,属于天主教北京教区。李神父修复了教堂,并有一对石狮狗,其中雌狮狗身上刻有“镇宅吉利,怀林德义”的字样。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教堂进行了重修和扩建。后桑峪村的基督教堂在深山中显得格外醒目,村民的治安良好和精神修养得益于他们的信仰。
灵水村 灵水村是京西古驿道上历史悠久的古老山村,其历史可追溯至辽代,当时已经相当规模。灵水村经济发达,有十几家商号,其中八家最为著名,被称为“八大堂”。刘、谭两姓是该村的主要姓氏。从南岭上看,村形状似龟,龟是“四灵”之一,象征着吉祥和长寿,这也是村名的由来。明清科举制度盛行期间,灵水村涌现出22名举人、2名进士和众多中小学的校长,因此被誉为“京西灵水举人村”。该村的乡土民俗文化十分浓郁,有“秋粥节”和转灯节等传统节日,还有“东岭石人”、“灵泉银杏”、“北山翠柏”、“南堂北眺”、“西山莲花”、“举人宅院”和“飘雨山庄”等灵水八景。灵水村还有两棵被称为“世间罕见奇树”的千年古柏寄生树,以及三禁碑和“君子不争”碾等人文旅游资源。
杨家峪村 杨家峪村位于斋堂镇东南部深山中,四周环山,占地面积7.09平方公里,聚落形状如一只蝎子。据明代残碑记载,该村始建于辽代,最初由杨姓族群部落建立,最兴旺时期在清末民初,当时人口也只有百户左右。杨家峪村虽户数不多,却聚集了古道文化、宗族文化、道教闭关文化及建筑文化等多种遗产,是原生态古山村中的精品。杨家峪村民风淳朴、勤劳善良,自古有尊儒奉道的民风,因此有“耕读之村”、“长寿村”、“淑女村”和“明清古建筑村”等诸多美誉。
苇子水村 沿109国道,经过永定河谷,进入雁翅古镇,再右转6公里,便来到了京西太行山深处的明清古村——苇子水。这个古村与著名的爨底下村同根同源,原名“苇滋水”,因村中原来有一东西走向的大水沟,常年流水,芦苇茂盛,因而得名;如今水沟干涸了,芦苇也没了,村名也就演变成了“苇子水”。苇子水村的民居分布在九条山沟中的山间盆地上,共有46座明清四合院,其中5座基本完好。这些院落保留了古朴厚重的建筑风格,直观地反映了当时的乡村面貌。苇子水村的历史可追溯至600余年,村民全都姓高,都是同宗的亲戚,祖先据说来自山西洪洞的大槐树底下。由于常年与世隔绝,这里民风纯朴,据说路不拾遗。
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实名爨底下,因位于明代“爨里安口”下方而得名。位于京西斋堂西北狭谷中部,解放前属宛平县八区,现属斋堂镇所辖。距京90公里,海拔650米,村域面积5.3平方公里,清水河流域,温带季风气候,自然植被良好,适合养羊、养蜜蜂。全村现有人口29户,70人,土地280亩,全村院落74个,房屋689间。大部分为清后期所建(少量建于民国时期)的四合院、三合院。依山而建,依势而就,高低错落,以村后龙头为圆心,南北为轴线呈扇面形展于两侧。村上、村下被一条长200米,最高处20米的弧形大墙分开,村前又被一条长170米的弓形墙围绕,使全村形不散而神更聚,三条通道贯穿上下,具有防洪、防匪功能。


门头沟区有哪些古村落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