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光未然写作背景

来自:醋酸面料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1.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诗人光未然在陕西宜川县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2. 在这次行程中,光未然亲身体验了黄河的险急流、怒涛漩涡和礁石瀑布,目睹了黄河船夫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景象,并聆听了他们的号子。
3. 次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酝酿并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组诗的创作。《黄河颂》是该组诗的第二篇,它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
4. 《黄河颂》作为一首颂诗,与组诗的第一章《黄河船夫曲》紧密相承,诗人以时代歌手的身份,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黄河唱出了颂歌。
5. 诗中,光未然用澎湃的激情颂扬了黄河的宏伟气势、源远流长,以及它对中华民族的孕育和保护作用,并表达了学习黄河精神,铸就伟大坚强的斗志的决心。
6. 《黄河颂》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表达了保卫黄河、保卫中国的思想感情。其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7. 《黄河颂》的歌词描绘了黄河的壮阔景象,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将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和无数英雄的故事。
8. 最后,诗中向黄河致敬,称其为伟大坚强的巨人,用其英雄的体魄筑成民族的屏障。诗人呼吁我们民族的英雄儿女学习黄河的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


黄河颂光未然写作背景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