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亿汉人为何会被几十万满人打败?

来自:客安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为什么明末时期的两亿汉人会被几十万的满人打败~

事实上,自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开始,在一开始的时候,由于中国北方和西北方经过多年的农民战争,早已经出现了统治和权力的真空,因此清军一入关之后,北方纷纷倒戈。除了李自成部和清军有过战役之外,其他地方清军是没有经过什么大的战役就拿下了。

因此清军在统一中国时候,主要面对的是南明政权。那么,南明是被谁灭的呢?清朝入关后,主要的行动有三个方面。西路由吴三桂、多铎、豪格、阿济格等组成。这方面,吴三桂是主力和先锋。拿下西安之后,再往西南方面,基本都是靠吴三桂打下来的。永历皇帝也是被吴三桂亲手杀死的。吴三桂也因如此,才获得了平西王的称号,掌控了西南半壁江山。

中路在过了武昌进入湖南之后,南下的主要行动除了明朝地方官吏主动投降之外,主要行动的军事将领是孔有德、洪承畴、耿继茂、尚可喜等军队,后来广州城也是汉人李成栋拿下的。只不过再后来江西、广东、、湖南等地又出现了反清复明的事情,满人才正式进军,剿灭李成栋等部。而东路也是李成栋、洪承畴等部参与。因为清军入关后,在东部得到的抵抗是最为激烈的,因此清军的精锐由豪格率领,重点征服东部地区,但是,从福建以南的大部分江山,也是以汉人李成栋为代表的降将打下的。
此外,南明内部之间皇帝的火拼、和李自成部死板的不妥协政策,也都大大加快了清军统一的形势。因此要说光靠几十万满人打败了两万万汉人,是缺少分析和根据的。

  1644 年,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崇祯十七年、永昌元年、 顺治元年。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城头变幻大王旗,一年之内,紫 禁城的龙椅上坐过三个皇帝。明亡看起来有其偶然性,但灭亡的 种子早以种在了帝国的内部。 近几年关于研究明朝的书籍陡然增多。当年明月的《明朝那 些事儿》 以人性化视角去解读 276 年的明朝历史, 而灰熊猫的 《窃 明》更是以穿越者的身份来阐述明末纷繁复杂的军事、政治。我 国掀起了一轮“明朝热” 。 明朝从建立到灭亡,比较常见的说法是从 1368 年到 1644 年, 276 年。 年对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来说不算长。 总 276 可就是在这仅有的 276 年中, 明却取得了耀眼的功绩。 洪武大帝 驱除靼虏,一统江山; 《永乐大典》中华文明之大总结;郑和船 队驰骋大海;朝鲜之战,使日两百年不敢窥华也…… 整个明末社会是开放的、包容的,经济上还出现了资本主义 萌芽, 军事上也出现了近代化的火炮, 也有相对完整的政治体制。 但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思想文化向上的社会步入了一条不归 路呢?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点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1、明亡于北半球小冰河期。
  2、明亡于财政税收。
  3、明亡于疾病的传播。
  4、明亡于政府控制力的下降。
  5、明亡于粮食问题。
  6、明亡于崇祯帝的正统儒家思想。 1644 年,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崇祯十七年、永昌元年、 顺治元年。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城头变幻大王旗,一年之内,紫 禁城的龙椅上坐过三个皇帝。 是什么在牵动着历史?究竟是什么原因使 1644 年的北京发 生了戏剧性变化?1580~1650 年间, 中国北方大部进入“小冰河 期” 粮食几乎颗粒无收,但这对明帝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还是可 。 以撑过去的,毕竟还有南方面来勉强补给北方。可是建奴却无地 可补呀!咋办呢?就向辽西、辽东抢啦。面对建奴的疯狂掠夺, 明朝进行了大规模的剿灭(如萨尔浒之战) 、合围(明、朝鲜、 蒙古夹击建奴) 、防守。但无一例外,明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明的一败再败呢? 从明这方面考虑有以下原因:1、文官集团(军事上很少出 人才, 都科举出身嘛! 对军权的掌控, ) 以及文武之间的不和。 2、 武官集团(主要是辽东、辽西)空吃国家俸禄,保存实力。 (大 凌河战役中祖大寿未战先逃) 而从建奴一方面考虑,则应有以下原因: 1、为了能生存下去。 2、北方少数民族动员训练时间短。 3、蒙古高原及其附近等压线密集,气候复杂,铸就了剽悍 的中国北方游牧民族。 4、建奴掌握了明帝国的军事行动。所以说明未战先败下了 一程,而建奴则是为了生存以及报家卫国去拼死一战,并取 得了一系列胜利,还赢得了封建军队最重要的士气,自此北 方边境全面告急。 面对建奴的日益做大,明不得不花费更大的力量去对抗建 奴。开始加征赋税(主要是农业税,基本没有商业税,东林党不 让收) ,以投入辽西、辽东战场。这里就出现问题了,本来北方 就处于小冰河期,粮食以然没有颗粒无收,不仅不赈灾,还要加 征。这对农民来说是何等残酷呀!那之后的农民揭竿而起,也就 没啥稀奇的了! 当明帝国的注意力还集中在辽西防线时, 农民军已驰骋在中 原战场, (一种说法是崇祯帝不忍杀害自己的子民)而在这么多 起义军中,李自成军脱颖而出,成为起义军的领导力量。农民军 为了生存以及怀有封官荫子的愿望(利益的再分配) ,再加上崇 祯帝的宽容, 现在这支农民军士气高涨。 但面对这样的一支军队, 北京城是不是就要拱手让于他人? 1644 年,人们还不知细菌为何物,尽管它比人类历史要长 的多。明史云: “京师大疫,自二月至九月。 ”也就是崇祯十七年, 北京疫情进入高峰期(三、四月份) 。李自成兵临城下之时,正 是北京城疫情爆发的关键时刻,大家可以联想一下,我们都经历 过 SARS,它在北京肆虐的情境,想必大家对北京城的“恐慌”还 历历在目吧!如有敌人来攻,怎能抵挡!况且疫情的流行使守城 的士兵都失去了基本的抵抗。下面我将通过对一句名言的分析, 从而阐述李为啥成功。自古有句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 人和” 我在此就要提出疑问啦,自古占地利的大都采取守势,或 。 是偏安一隅,有如东吴、南宋。人和 (一般意义上指民心的向背) 就更谈不上啦,民心不过是胜利者成功后的装饰品罢了,枪杆子 里才出政权呀!因此最重要的还是天时,三国归晋,那地利(东 吴)与人和(蜀(汉) )不都输给天时了吗?所谓天时:有天下 大势和机会,也有自然因素的影响。所以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也就 不足为怪了! 政府控制力的下降,一共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中央对地 方控制力削弱;第二,皇权受到极大约束。明末的辽西将门看护 明帝国的最后一道防线,每年获得全国绝大数的赋税收入,还拥 有强大的军力、物力、财力。本应报家卫国,战死杀场。但他们 却做吃全国最后一笔笔粮饷,对建奴更是大都实行“不抵抗政策” , 直到建奴破关。为啥会有如此怪异现象呢?我想原因大致如下: 第一: 辽西将门拥有独立的武装 (可追溯至李成梁) 且实力不俗。 第二:作为帝国最后一道防线,他们自然知道自己的重要性。做 视建奴的做大,可以增加朝廷对辽西的投入第三:经过辽西集团 几代嫡传后,又有大量时间在和平中渡过,自然对战事唯手唯脚 (不仅没制定应对的对策,连战场 N 多就不敢上) 。 那么皇权受到限制, 又对局势会产生什么影响呢?皇权受到 抑制,做大的是文官集团。明朝的文官有着对心学、理学近似宗 教的狂热,鄙视一切非科举出身的人员,对自己的信仰不怕流血 牺牲,可以说是前扑后据呀,最后连皇帝都无可奈何。制定的政 策更是以文官集团的利益为转移, 而他们代表的正是江南的资产 阶级利益啊!直接的结果就国家制定的政策不以全国利益为转 移,而是以文官集团的利益为转移。这就造成一个后果,那就是 国家的税收主要集中于农业,而不是获利更高的商业。明末由于 战乱不止,国家所得的仅以农业税为主的税收更是入不敷出啊! 打仗没钱,赈灾没钱!国家不亡那就怪啦。 再一个就是粮食问题。张居正改革后,全国将实物税改为了 白银。江南 N 多农民除种植粮食作物外,更加大了对经济作物 的种植。这就导致了一个后果,当北方处在小冰河期时,南方却 无多少粮食运往北方以及前线,导致了整个战局的溃败。 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崇祯帝缺乏帝王之术。为啥这样说 呢?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崇祯帝上台后,全面启用东 林党,打压阉党。第四个问题已经讨论过东林党当政的影响,这 里就不再多做赘述。 而万历为增加内库收入, 当然主要用于国用, 就用起了宦官,之后一直到天启都是如此也。而崇祯帝不是以储 君上位的,缺乏上一代君主的重点培养,作为一个明朝的帝王, 该干嘛!只是受到了藩王应受的正统儒家思想的熏陶,缺乏帝王 之术。第二,北京城破后,用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也结束了明 王朝的统治。如果南迁的话,可能就是另一番情景了,至少可以 统一南方的抗清力量,成南北对峙之势也未尝不可!

明朝是败于汉人,并不是败于满人。

诚然,明朝确实为满清所取代,可是这并不是说两亿汉人败于几十万满人,当时汉人并没有两亿这么多,当然纠结于数字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汉人确实受满人统治268年。

我们知道明末时期的党争现象之严重堪比黄河决堤,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互相争斗攻讦,武将集团夹在中间始终像条夹着尾巴的狗,谁得势便听谁的,自宋以后这是武将集团最为无奈的地方。

明朝灭亡的最后两个关键时间段:

天启时,魏忠贤上位以后,无论是对于文官集团还是武将集团,只要不是他的派系,他皆会想方设法压制,可是对于武将集团他基本可以掌握尺度,在危急时刻仍会起用熊廷弼、孙承宗这些将领。魏忠贤之所以会杀熊廷弼,是因为集团高层王化贞牵涉其中并负主要责任,他只好不要脸地拿熊廷弼顶罪了。魏忠贤为人贪腐,心胸算不上宽厚,所思所虑也很少是出于为国家考虑的层面,他对朱由校倒是忠心的,也很少克扣守边将士的基本工资,这是魏忠贤当政时边事较崇祯时稳定的原因。同时,魏忠贤还狠狠地在士绅地主身上刮钱养自己、养集团、养军队、养国家。

朱由检即位以后迅速铲除魏忠贤,谁知文官集团难堪重任,致使朝政更加混乱和失稳。崇祯时,文官集团所做的两件对于明朝的危害性最重的事,一是急功近利地怂恿崇祯除掉魏忠贤,一是无知地处死袁崇焕。魏忠贤下台后,文官集团急忙忙找回以前被魏忠贤砸的场子,然后将怒气转移到百姓身上,继续搜刮民脂民膏。阉党和文官集团的连续作案,为李自成、张献忠他们奠定了起义基础。

袁崇焕被凌迟处死的负面影响更是宛如海啸,因为武将的政治地位本来便低,袁崇焕当时在军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许多百姓也将希望寄于袁崇焕,袁崇焕被凌迟处死的消息传到辽东,马上军心不稳,将领心中惶恐不安,谁也不知道哪天便会落得个和袁崇焕一般的下场。袁崇焕的被凌迟处死可以说为明朝将领降清提供了最为心安理得的理由,明末的将领最缺乏安全感,不是怕后金,而是怕明朝的文官。我们看看降清的几个主要明朝将领:

祖大寿,在松锦会战中兵败,继续负死抵抗已经没有意义,即使有幸逃回明朝也会被问罪甚至处死,祖大寿最终选择了降清。祖大寿在降清以后,给吴三桂写过劝降信,吴三桂拒绝了,他降清后倒没做过什么了,基本处于养老状态。


洪承畴,因为松锦会战失败被俘,最终降清,洪承畴在投降前做足了“誓死不降”的忠臣模样,可是降清后的他可不老实,向多尔衮献计攻取中原,主动带兵南下攻打明朝,计取北京。

吴三桂,他算是最有名的了,在收到朱由检自杀的消息后,吴三桂曾经想接受李自成的招安,据说是因为李自成抢了陈圆圆而作罢,事实如何不得而知。吴三桂最终献上山海关降于清朝,吴三桂降清后作为攻打李自成的主力,在李自成被灭后,继续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军和南明政府,最后攻略西南。

除了上述三人,明朝降清将领,还有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孙可望等等几十位将领,他们很多人在降清以后作为统一中国的主力军,所以有人说那段时期汉人打汉人打得最为起劲。

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在抗清事业中也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只是很可惜,因为手下将领诸如李定国之辈的叛变降清,最终被清军所杀。

败汉人者汉人也,非满人也。

明朝的灭亡是自己作的,清朝只是跟在后面捡了便宜。如果崇祯足够聪明,那么边事绝不会沦落至此,如果文官足够爱国并且懂事的话,武将也绝不至于接连降清,武将的降清绝对是崇祯和那帮被他视作救命稻草的文官所逼迫的,然后降清的武将反过来攻打明朝。

无论是将领还是兵力,女真绝不是汉人的对手,汉人占据绝对的优势。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上,可是崇祯这个窝囊废却任由那帮不知所谓的文官白白糟蹋完了明朝最后的家底和人心,最终将江山拱手相让给满清。崇祯和文官的无能是深入骨髓了的,即使崇祯死后,苟且偷生的南明小朝廷仍然死性不改,江山都快让人给抢完了,内部还在为了自己的丁点私利斗得你死我活,可悲可笑啊。

皇太极最为擅长的其实不是打战,他最擅长的是战略眼光,是忽悠,你在明朝待遇不好,跳槽到我这来,我给你高官厚禄!然后让汉人自己打自己,他跟在后面摘果实。

最终,汉人建立的明王朝被汉人打败,胜利的果实送给了满清。



儒家与皇帝争权!从汉朝开始,儒家每当强势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干涉国家军权,然后这个朝代就差不多凉了。另一种也是这样,就是儒家争权,导致政令不出皇城,或儒家争权导致皇朝在地方失去威信。
有人说太监有关,皇帝信太监才是理所当然的。儒家想要的太多,才导致皇帝更信太监,然后赋予太监更大的权力。其实说白了,还是儒家与皇帝夺权。
满族强么?可能很强,也可能不强。说不强是在努尔哈赤之前,被明朝当成奴隶一样地位,明朝那时候靠的什么?儒家的嘴么?还不是打出来的!说强,女真满万不可敌,这真是打出来的?其实是儒家为失败找的借口罢了。哪怕是投降清朝的吴三桂等人其实也不能算因实力而战败的吧?明朝让女真发展壮大,根本还是在于儒家掌权怕失去权力而不敢打吧?历史上关于辽东的很多,从军事上看,或者失败了一些,但如果儒家没拖后腿,而是大力支持,那会怎样?。。。。。。。。

两亿人汉人为何会被几十万满人打败?回答如书:一个争夺江山的民族战争中,不是只说人多人少的问题。重要的在于:这个民族的内在底蕴含量有多深。只要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政权和领袖,他就能够领导他的人民无比强悍,任何其他异族都不敢进犯。显然,明朝末年已经处于下坡的趋势,人民大众的生活和底蕴就可想而知了。满族这个东北少数民族,经过多年征战和发展,已然是一股强大的势力,他是正在朝气蓬勃发展的有生力量。对比之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两亿汉人打不过几十万满人的现实了。

因为明朝后期,官场黑暗,农民流离失所,对朝廷大失所望。还有就是满人骁勇善战。

因为当时的汉人统治者已经腐朽,并没有许多可以战斗的士兵去保卫国家。


两亿汉人为何会被几十万满人打败?视频

相关评论:
  • 19725545275为什么百万人口的满人能统治数亿汉人
    易侦疮并不是满族人才能这样统治,而是你换谁都能以这样的方式统治。原因不在于统治者,而在于被统治对象。你就没想想明太祖当年起家时手里兵力还没有清军多吧?还不是照样建立大明朝了。

  • 19725545275清王朝统治276年,为何3亿汉人会被300万八旗统治这么久?
    易侦疮汉族人没有对付骑兵的好办法,因为南方是农耕文化,因为骑术相对匮乏,李自成的40万兵力可以被满清的6万兵力分散。清朝严格控制马匹和骑兵,只有满员才能成为骑兵。汉军不可能是骑兵,所以在清朝初期就有反清反明的起义者,但是这些人没有办法对付骑兵,最后失败了。所谓的满族是清朝的满族,由满洲、蒙古和...

  • 19725545275拥有两亿人口的大明王朝,为何被清军击败呢?
    易侦疮总结起来,清军之所以能够打败上亿人口的大明王朝。一方面,是因为明朝的内忧外患,另一方面,就是清军的英勇善战。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就让仅拥有几十万人口的满人部落打败了上亿人口的大明王朝,并能在中国历史上统治300年之久,开创了历史上三大黄金时代之一的“康乾盛世”。

  • 19725545275为什么汉人科技那么发达,人口那么多,还会被蒙古、满人所统治?_百度...
    易侦疮宋朝被元朝代替,明朝被清朝代替,实际上是落后文明对先进文明的胜利,当时蒙古和满人能够战胜人口众多的汉族,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军事上的先进,无论宋朝还是明朝,虽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远远领先,但是在军事上却陷入落后:中原民族的步兵,跟骑射民族的骑兵,两者不是一个档次,就像一个拿大刀长矛,一个...

  • 19725545275清朝几十万的军队为什么打不过英国几千的兵?
    易侦疮可是如果把自己代入到清那几个皇帝再看看,和英国打全面战争,胜负肯定不是百分百的,最多6、7成胜算。问题打赢了,能得到什么?满人入关,他已经是既得利益者了,打败英国,一无所获,拿不到赔款,得不到地。但是万一败了呢?立即内乱丢天下,上亿汉人造反,怎么压?所以清宁可赔款割地。

  • 19725545275满族当年只有40万人,如何就能稳稳控制了那么多年,汉人奴性什么时候产 ...
    易侦疮满人只有40万,但是依附于满人的蒙古各部落的人口都要超过满人很多啊..关键是满人有个强有力的首领能统一整个民族的意志蒙古人一盘散沙只能依附于满人..汉人同样是一盘散沙,加上明末朝政腐败,没有战力,自然不是满清的对手..汉人的奴性只有也只有对外族的时候才有..北宋末年,靖康之乱,皇帝皇后贵妃被...

  • 19725545275大清满族凭借区区几十万人口,统治数亿汉人两百年,到底用了哪些方法...
    易侦疮首先纠正您一个错误,满清入关6万人,没几十万。然后方法就一个:孙子兵法“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崇祯上吊,李自成进京,第一件事就是查抄官绅。明室南渡,对于逃难依附的北方贵族实施党同伐异。无论哪一个都在自毁长城。而满清入关,第一件事就是多尔衮对河北,山西,山东的招抚:大顺或前...

  • 19725545275为何清代王爷的权力大于明代藩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易侦疮而清朝的王爷可以出入朝堂,可以和大臣们来往,可以发展自己的副业,为什么清朝跟明朝的制度差别这么大呢?其实这个主要是跟他们的民族以及清朝的背景来制定的。清朝的满人来自于女真族,他们的族人少,地界也是比较小的,不仅是汉人会对他们有威胁,还有蒙古族,如果大清想要凭借他们十几万人来统治庞大的...

  • 19725545275清时为什么人数很少的满族能统治人数众多的汉人?
    易侦疮在大局未定之前,满清极力拉拢明末的将臣,如传说为使洪承畴降清,皇太极亲自让庄妃煎药伴寝,虽是传说也足见满清进关前极力拉拢汉族上层。刚进北京后也打着讨伐李自成的旗号,一旦天下大局已定,就漏出了留头不留发的穷凶极恶的真面目!这是投降的汉人再想反抗就为时已晚了。明的败亡主要由于任何王朝...

  • 19725545275为什么明朝的火器已经很先进了,到了清朝却又进入冷兵器时代?
    易侦疮所以在后期,为了能够让军中大都是八旗子弟,为了满族人能够将君权牢牢的攥在自己的手中,满清的上层统治者们便将军中的要职都封赏给了满人,而一些军中的副职则封赏给了一些初代投降了的汉人武官。所以就军权来说,汉人是处处被满人所打压的;正因如此,在军中的很多要职便都有满人把控,而这些...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