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皇帝有很多,那么哪些皇帝的临终遗言是很著名的?

来自:专题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明思宗朱由检的临终遗言

据《明史》记载: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碎裂朕尸,但弗伤我百姓。明思宗朱由检在自缢前,命后宫嫔妃尽皆自杀,亲手砍杀自己的两个女儿,又命贴身太监小毛子带皇子烺、炯、炤出逃,然后跟太监王承恩逃亡宫后煤山阁内。

而最后的一句临终遗言,任贼碎裂朕尸,但弗伤我百姓,足见他的仁爱之心、骨气仍在,如此觉悟,让人感动,也让清朝统治者为之佩服。清顺治帝福临:朕念明崇祯帝孜孜求治,身殉社稷;若不急为阐扬,恐千载之下,意与失德之国者同类并观。

挥弓探赜,寻幽究奥。梳理与朱由检临终遗言的相关史料,我们可以看出蛛丝马迹,载入《明史》的,并不意味着朱由检临终前真说过这些话,我认为存在着一个不断增删、修改的过程。

杨士聪,崇祯四年的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他《甲申核真略》记载的来源,来自宫中亲眼目睹朱由检自缢的太监。核真朱由检遗言,有无面目见祖宗,还有百官俱赴东宫行在,即朱由检曾经将太子烺托付给成国公,希望百官能前去辅佐。

杨士聪关于崇祯之死的记忆

书中专门提到了坊刻谬撰血诏,乃称宁裂朕尸,皆非也。尽杀百官,无杀百姓,不知何据?此浅夫愤激之语,非先帝之言也。也就是说,《明史》中的临终遗言,早在被杨士聪录入《甲申核真略》之前,已经有人怀疑其真实性了。

杨士聪否定了坊间流传的“任贼碎裂朕尸、但弗伤我百姓”遗言内容,斥之为他人捏造的愤激之语,与赵士锦《甲申纪事》的记述,是基本一致的,都提出了朱由检与王承恩面对面自缢,信息源都来自宫中亲眼目睹朱由检自缢的太监。

赵士锦关于崇祯之死的记载

赵士锦,崇祯十年的进士,官至工部营缮司员外郎。他在《甲申纪事》中,还描述朱由检左手写有天子二字。他们所记载的朱由检临终遗言,存在问题,可信度不高。

《崇祯记闻录》关于崇祯之死的记载

《崇祯记闻录》说,朱由检在遗言中将自己失去天下,归咎于贪官污吏平时隳坏,希望李闯入城后,将这些人尽行诛戮,错把太监王之俊当成了与朱由检同缢之人,可信度不高。

冯梦龙关于崇祯之死的记载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自称是博采北来耳目,参考了《孤城纪哭》《再生纪略》《都城日记》等多种著作,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对史料做出了取舍,写成《甲申纪事》,愿意相信此说为真。

据清道光年间自号陈湖逸士所编纂的《荆驼逸史》记载,李闯将朱由检的尸体安置在东华门一棚内,行道之人无不陨涕,但群臣却无一往临者哭灵。

陈湖逸士关于崇祯之死的记载

康熙二年,史学家计六奇开始目不交睫、手不停披、旦夕不辍、寒暑不间、宾朋出入不知、家中米盐不问,搜罗大量文献资料,深入实际调查,察看重大事件遗迹,依据愿意相信此说为真的原则,写成《明季北略》。

计六奇在书中删除了有损朱由检形象、保留了可以拔高朱由检人格的句子,其内容像模像样的取材广泛、叙事清楚,对研究明末的农民起义、阶级矛盾、民族关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毕竟郭沫若在重庆著述的那《甲申三百年祭》,也是从这里面抠出来的,而《明史》中记载的所谓朱由检临终遗言,只是坊间传说的一种整合,并非确凿史实。

杨士聪、赵士锦等人的记述,是考虑到明思宗朱由检自缢和遗体被发现的实际情况,均为只言片语,就连现今景山公园内朱由检自缢的具体位置(歪脖子刺槐树),君王有罪无人问,古槐无过受锁枷,也存在争议。




历史上的皇帝有很多,那么哪些皇帝的临终遗言是很著名的?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