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周朝搞分封制存在近800年,而其他朝代搞分封几十年就大乱?

来自:糖街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其实分封制不是周朝发明的,在周朝之前的夏朝和商朝就发明了,夏朝是由12个有血缘关系的氏族组成的部落联盟,这些部落联盟实际上就是后来的诸侯国,当这种模式存在并一直延续下去后,就形成了分封制,这是当时的条件下唯一切实可行的制度。

西周灭亡商朝,只不过是灭亡了以商纣王为首的商王室,那些臣服于商的部落或者诸侯国全部存在,西周初年,华夏大地及周边的诸侯国一共有上千个,也有史书上说有800个,不管多少个,西周立国之初只不过分封了71个诸侯国而已,其他的诸侯国,就算是西周不分封,他们也存在,包括夏朝和商朝遗留下来的诸侯国,只要没有被灭,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周朝能存在800年之久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分封制,而是因为周礼,周朝虽然是靠武力灭亡商纣王夺取的天下,但他治理天下的手段却是周礼,周礼是一整套的礼仪制度,并以此为作为是否归属华夏的唯一依据,这是一种文化属性,只有诸侯国承认了周礼,才是诸夏,否则就是蛮夷。

所以,当周朝衰弱时,会有春秋五霸这样强大的诸侯国来代替周天子维护天下的秩序,会有齐桓公和管仲喊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然后联合“诸夏”诸侯国一起攻打“蛮夷”诸侯国,维护周朝名义上的统治,而周礼就是把所有诸夏诸侯国联结在一起的文化属性。

每当有外来的蛮夷狄戎侵略华夏时,华夏的诸侯国合部会联合起来一致对外,所以蛮夷狄戎根本打不进华夏,所以华夏的主要矛盾其实是内部矛盾,外来威胁被华夏联合阻挡,只有内部才会引发周朝的衰弱和灭亡,从逻辑上看,周朝只能在内部灭亡,而不是外来威胁灭亡。

按照周朝灭亡商朝的逻辑,只要有一个强大的诸侯国灭亡周王室,同时有能力面对其他诸侯国的干涉,理论上就能灭亡周朝,但是,周灭商的事件,在整个春秋战国近800年的时间中,只有战国时期的秦国有这个条件,其他任何时候都没有任何一个诸侯国有这个能力

这怎么理解?因为周朝时期,即使周王室很衰弱了,但是仍然没有哪个诸侯国强大得能让其他所有诸侯国都臣服,如果一个一个地比,春秋时期的齐国、晋国、楚国都很强大,但是这三国想灭亡周王室,就会面临其他所有诸侯国的联合抵制,比如说楚国要灭亡周王室,齐国和晋国会联合几十上百个诸侯国一起围殴楚国,到时候灭亡不是周王室,而是楚国了。

这也是楚庄王有能力问定鼎中原,但是却不敢灭亡周王室的原因,他敢灭亡周王室,接下来楚国也会被灭亡,所以楚庄王放弃灭亡周朝,他的头脑是清晰的,做法是正确的,而维系这一切的,就是周礼,尽管礼乐崩坏,但天下共主的观念深入所有诸侯国,同时这也就是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加强版。

另外,春秋战国近800年时间,其实是城邦制诸侯国联盟,从地图上看着诸侯国的土地都很大,实际上人口都是生活在城池的,城池外都是无人居住的荒地,这就是叫城邦,一个城有可能就是一个诸侯国,诸侯国实力越大,城池就越多,城邦外只能算诸侯国的控制区域,所以经常发生一个诸侯国绕道另一个或几个诸侯国攻打比较远的其他诸侯国的情况。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形势完全发生了变化,秦是绝对的郡县制,没有分封,除此之外,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及秦朝的政策,城邦制已经不复存在,也因为没有分封及人口的增长,各种大一统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整个华夏各地的交流,形成一种统一的华夏文化,人们再不局限只住在城池内了,城池外也开始生活了大量的人口,村庄开始遍布在城池与城池之间,城邦制已经进化为华夏一体化了。

秦朝末年,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西汉帝国,这是秦朝之后第一个有分封制的大一统王朝,刘邦分封诸侯国的初衷是为了联合诸侯打败项羽,是为了建立统一对付项羽的阵线,是以政治手段来打击项羽并获取胜利的保证,为了统治稳定,刘邦在统一天下后,开始把异姓诸侯国改封为同姓诸侯国,因为刘邦认为秦朝灭亡有一个原因:当中央朝廷遭受攻击时,没有诸侯来救援。

但是,这只是刘邦的权宜之计,刘邦的最终目的还是仿制秦朝实行郡县制,所以西汉的统治仅仅维持了几十后,就发生了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汉景帝想要削藩,目的当然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国的势力,以免诸侯国发展壮大后,威胁到汉朝中央朝廷的统治。

从刘邦建立西汉到七国之乱,不过只有48年,分封仅仅实行48年,就天下大乱,这是为什么?

汉朝的分封跟周朝(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是不一样,周朝的分封是绝对的分封制,分封出去的诸侯国那就是独立的国家,有独立的军队、政治、司法权力,而汉朝的分封不一样,诸侯国的部分权力是归属中央的,而且汉朝还向诸侯国派出官员,以监督诸侯国的情况,可以这么说,汉朝的分封制实际上是周朝分封制的阉割版

之所以分封48年就出现动乱,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汉朝中央主动削藩。

在汉文帝时期,晁错就建议削藩,但汉文帝以时机不成熟拒绝了,到汉景帝时期,由于新君即位,实行新政,所以汉景帝即位两年就开始削藩,就引发了七国之乱,但是整个周朝近800年,没有过一次削藩。

二是秦之后的封建社会,华夏的经济、文化已经一体化了。

秦朝之前的周朝,是城邦经济,各个诸侯国的文化全部不一样,整个周朝800年没有一次农民起义,不是没有起义,是不能形成规划,各个诸侯国之间是相地封闭的,秦国有秦国的文字和语言,楚国有楚国的文字和语言,全都不一样,就是想联合都难以联合。

而秦之后的朝代不一样了,经济、文化一体化了,同样的文字、语言、货币,同样的制度,所以陈胜吴广才能一呼百应,而汉朝的诸侯国同样如此,当朝廷的削藩政策到来时,吴国、楚国等汉朝的诸侯国因为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很容易抱团取暖一起联合反抗汉朝。

就算汉朝不削藩,一样会发生诸侯国的混乱,只要汉朝中央朝廷衰弱,诸侯国马上就能崛起反抗朝廷,这个时候如果有强大的诸侯国作乱,是难以有其他势力来制衡的,不像周朝大家都是诸侯国,几百个诸侯国,联合起来是相当强大的力量,那种实力彼消此长的变化就会导致动乱。

第二个实行分封制的朝代是西晋,西晋中央朝廷因为皇帝无能无法理政,皇后贾南风作乱,引发了那些有实权的诸侯王的野心,这就是朝廷衰弱,一定会有势力来取代的原因,衰弱得越快,动乱发生的时间越快,西晋的诸侯王像走马观花一样带着自己的军队干涉朝廷,这就是八王之乱,这种干涉本质上就是夺取权力,西晋因为得国不正,并没有礼法来约束,所以动乱非常多,而且持续时间长,基本上耗尽了西晋的实力,也就引发了长达数百年的五胡乱华。

再到后来的明朝因为分封引发动乱的原因与汉朝的原因基本上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削藩引发的,而且越分封越动乱,分封的的诸侯国实力越大,动乱就越大,分封在后世朝代基本上成了动乱的代名词,所以,秦始皇的郡县制眼光真是独到,而且领先几千年。



一个制度优劣,也要结合时代背景去看,在夏商周时期,分封制就是人们探索出来最优良的制度,最适应当时社会时代背景的制度,各个部落从分散形态形成了更高等级的联盟,有了明确的周天子作为共同首领,也有周礼进行意识形态的约束,大家自然就乐意接受。

一、分封制是建立在周礼之上

所谓的分封制,就是把王族、功臣、贵族、部落首领分封到各个地方,让他们单独去治理和发展,只需要他们对周天子进行臣服,然后帮助周天子开疆扩土、上贡财物。

这种形式就相当于给了臣子很大的权力,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进行“自主创业”,再加上大家关系亲密,周天子也会放心。

当然,为了防止他们在外面时间长了就忘了初心,或者是他们的孩子不认父亲那一套,这时候就有“周礼”来进行共识的加强。周礼制定了一整套的礼仪规范,每个贵族和诸侯都把周礼当成唯一的生活准则乃至人生准则,当时并没有别的思想去冲击周礼,周礼也就成了维护分封制最为重要的思想工具。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礼崩坏,这一套行为规范已经被人们所抛弃,就算是孔子用尽一生极力倡导恢复周礼,也是无济于事。反而是百家争鸣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只要人心变了,人的眼界开阔了。

或者说人心从“淳朴”变为“精明”之后,那么分封制就持续不下去了,只要诸侯有条件,那就会想着自己去当这个帝王,而不是像之前一样老老实实的尊别人为天子。

二、周朝的分封让诸侯实力分散,没有人有实力站出来反抗

周朝时期的分封制度实施的相当彻底,它大约分了上百个诸侯,让每个诸侯的力量都相对薄弱,他们根本没有实力跟周王室抗衡,就算他们不愿意遵守周礼,硬要站出来挑战周天子,也无异于以卵击石。到时候都不用周王室亲自派兵出手,这个诸侯国相邻的诸侯们就会对它群起而攻之。

另外,别看地图上诸侯国的面积很大,其实周朝时期的生产力相当落后,人们都只是聚集生活在城池之内,城外多为荒地,各个诸侯国之间的交流也并不密切,文化并没有高度的达成一致,当时实际算是城邦制诸侯国联盟。

在这里,我们还是要感谢一下秦始皇还有他前几代秦王的努力,才让华夏形成真正统一的文化和意识形态,郡县制、车同轨、书同文等一系列措施,才让华夏得以数千年团结一致(隔壁欧盟都馋哭了),无论面对何种冲击,华夏子孙内心始终坚持的仍然是大一统。



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想从文明变迁的角度来回答。其中的缘由我认为或许是中国历史上意识形态的巨大演变,或者说是颠覆。



大家都知道自西周建立伊始,周公旦便主持制定了一套符合当时社会条件的“礼乐制度”。也正是这一套礼乐制度确立了当时社会的基本结构和行为准则。尤其是中央王朝和各封国的贵族们无不奉之为圭臬。遵守规则既是文明的象征也是在维护既得利益,并使得权利能顺利世袭。可以说在这一套礼乐制度的框架下,当时贵族们像极了欧洲中世纪的贵族绅士,即便是当时各封国之间的矛盾也显得那么有“风度”。

这一社会风貌一直延续到了春秋晚期。即使是东周王朝日薄西山,早已失去了对各诸侯国的掌控的情况下,中原各诸侯之间也没有打破传统,相互之间的战争不以吞并为目的,而仅局限在展示“肌肉”。当然,楚国、吴国和越国等被当时的社会称之为“蛮夷”的非中原国家除外。

而改变是从战国时期开始,这时期各国在没有“当家人”的情况下为求生存和强大,合纵连横、杀伐不断,各国掀起了一股兼并热潮。史称“礼崩乐坏”。至此,礼乐制度已不再是中华民族的唯一价值体系。到了秦末,陈胜吴广更是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能者居之”成了其后社会政权更替和武装矛盾的法理依据。



到了汉朝,这一思想早已根深蒂固。雄主治世自然能一团和气。但一旦主弱臣强,战乱在所难免。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叛乱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相对于秦在全国实行的郡县制,西汉王朝实行的分封是逆历史潮流而行的。这也为“七国之乱”买下了祸根!

远古年代的历史很难考证,有的地方说武王发兵前,周部落的国土已经占据一大半商王朝,但是事实上,在他们讨伐商君的时候,兵力远远少于对方。另外,就是这些少数的士兵,里面都有很多人来自其他的诸侯国。所以,当时的西周虽然说已经壮大,但是实际上应该没有强得离谱,不然纣王也许就不是囚禁姬昌,而是将其斩杀了——以暴虐的纣王,岂能让太强大的敌人活下来?



所以,正是因为当时周的实力不够,所以才必须要会盟其他部落一起出兵,而在战胜后,他们必然要重赏那些参战的盟国。周王朝当时封国七十一个,里面和武王同姓的封国,竟然超过五十个。这么看来,似乎周王室的人极多,他们实力确实很强。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姬姓封爵,有很多和武王基本没什么关系。这些人里面,有他太爷爷一辈的人留下来的后裔,还有关系需要考证到更久远时期的,更有上古黄帝的后人,几乎所有这个姓氏的男丁,都被封了爵。而其他的参与此次大战的诸侯,则只有那些头领一类的人才得到了封爵。

武王打下了广袤的疆域,但是却没有人去镇守,于是只好大兴分封,很多以前古老的国度,被他安排去了新的王,这样就极大地促进了他对于各地的掌控。但是事实上,这样大兴分封,哪能没有反叛?事实上,前1045年刚封完,才过了四年,负责监视纣王后人的三个封国,就开始大肆作乱,幸亏有周公大力镇压,这才平息了叛乱。

但是即便如此,周王朝也没有办法,当时各地都是一些古老的部落,都很团结,如果不在各地分封,根本无法控制这么大的疆域。周朝各地叛乱,总是不断地发生,比如周穆王时期,就有徐国发动了叛乱。而且早先臣服于周朝的犬戎,也在后来一直不停地来犯。所以,周诸侯的反叛,并不是在四百多年后才出现的。

而到了汉代,早已不是周时期的部落联盟,而是由皇族和天下的士族掌握更多的人口。在开国后,刘邦同样是为了稳定江山,所以封了自己的儿子为王,镇守各个地方。汉初的王领地极大,而且在有极大的权力,有的封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竟然堪比朝廷的富有。这么富裕的地方势力,当然难免会发生心态上的变化,一旦皇帝有一点问题,他们就要起兵作乱。



相比于周朝,汉代各个封王对于自己领地的掌握是很容易得,他们去了那里后享有极大的主权,也不用担心当地的叛乱。而周朝在打下江山后,则要带着很多族人迁徙到自己的封地,说是封国,其实更失去了开发疆土。所以,周朝封王结束后,他们都是在努力富强自己的封国,叛乱较少,但是汉初的封王,却在很短的时间里拥有了很多金钱、关系,很容易就能造反。



周朝采用分封制,至少在西周的几百年时间里,一直是比较兴盛的。可是为什么从秦朝开始,只要皇帝采用分封制,国家就会出现很大的动乱呢?


比如西汉初年的时候,刘邦采用了郡县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地方行政体制,后来就出现了“七国之乱”。后来汉武帝上台以后,采用推恩令的方式,极大地削弱了分封制,汉朝才得以保存下来,两汉一直延续400年。 但是西晋建立的时候,由于司马家族想要把权力都掌控在自己家族的手里,因此又在全国采用分封制。而分封制的结果,就是造成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造成了国家极大的内耗,也给北方的少数民族找到了入侵的机会。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以后,内部又争权夺利,因此,经过了60年才实现统一的西晋王朝,很快又分崩离析,西晋只能跑到东南一小块地方,建立东晋政权。 

明朝初年的时候,朱元璋害怕功臣们权力太大,夺了他朱家的江山,又在全国各地采用分封制,给予藩王们很大的权力,还让他们驻军,手握兵权,而这也就造成了“靖难之役”。朱棣打到京城来,夺了朱允文的皇位。朱家开始了又一轮内部的厮杀。如果不是最终朱棣采取了一系列抑制藩王的措施,明朝说不定又将像西晋一样,亡于内乱。 总之,从秦汉开始,哪一个王朝采用分封制,哪一个朝代就会动荡不安。 这就非常奇怪了,西周采用分封制,国家能够保持数百年太平,这说明这种制度是有现实基础的。采用了分封制,是能够确保天下安定的。可是为什么到了后世,同样是分封制,却造成国家大乱,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我认为,后世采用分封制,之所以不能像西周时期采用分封制那样,保持国家的稳定,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西周时期采用的分封制,其运行的规则,是依靠礼法。而后世采用分封制,其运行的规则,是依靠皇权。 西周时期采用分封制,依靠什么礼法呢?这个礼法就是周礼。我们之所以不说礼制,而说礼法,是因为周礼虽然是一种礼制,但它是上升到法律高度的,是要求天下所有人都必须严格遵从的。无论是诸侯还是奴隶,甚至是周天子,都必须严格遵从。如果谁不遵从,天下诸侯都会对他进行讨伐。

 比如,某个诸侯想要欺负别的诸侯,那么,其他诸侯都会在周天子的带领下,对他发动战争,把他打服。如果某个诸侯违背了嫡长子制,按照君王的好恶,立自己喜欢的儿子为继承人,那么所有的诸侯也都会起来打击他。如果某个诸侯不向周天子上贡他应该上贡的那些物品,天下诸侯也会对他进行群起而攻之。 总之,周礼落实到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还以法律的形式高悬在所有人的头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西周时期的社会,就是一种“礼治”加“法治”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我们现在已经证明,是能够确保国家和平与稳定。因为我们现在所要建立的社会,也是这样的社会。


只不过,西周时期的礼治和法治,是维护不不平等地位的,和我们现在追求人人平等是不一样,但是那时候依然可以依靠这个,确保社会秩序。有了秩序,社会就能够保持稳定。 后世的皇权制就不一样了。皇权制是一种人治,由人来治理国家。这个人,就是皇帝,皇帝的权威是极大的,皇帝是代表法律的。当然了,也并不是说因为有了皇帝,当时的国家就没有法律。但是皇权是大于法权的,当皇权和法权发生冲突的时候,法权是会让步的。 既然皇权的力量是大于法权,因此,皇权就是最高准则。

也因此,任何人都想要当皇帝。因为只要当了皇帝,天下的所有一切,都由皇帝说了算。 西周时期是不可能有人能够代表法权的,你就是奋斗了一生也办不到。后世皇权大于法权,通过奋斗是可以获得皇权的。尤其是那些皇亲国戚,当他们权力比较大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通过暴力,可以把皇权掌控到自己的手里。 这也就是分封制总会造成国家动乱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西周的礼法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解体,就是因为那时候礼法制度在向皇权制度过渡,诸侯们个人权利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像一个皇帝,礼法的权威荡然无存了。 这就是后世不能采用分封制的根本原因



不同的时代,是存在不同的情况的,夏商周实行分封是迫不得已,在当时是无法对周边地方进行有效的中央控制,这个和当时的人口与国家情况有关,但并不能说在周朝的时候分封就没有乱向,而后边就真的乱了。

在事实上,一般人之所以会产生如此的想法,只是因为统治的方式不同,所以反映出来的结果不同而已。

要是熟悉类似商周历史的就会知道,实际上在商周时代诸侯国众多,诸侯国之间的摩擦甚至战争可以说是从未间断过,但因为采取的是分封制,各个分封国之间几乎是完全自主的,造成的结果就是中央对于诸侯国的控制与影响是有限的,远远不及后世,而众多的分封国之间的摩擦与战争其实也很难对于周朝有什么影响。比如在四川盆地巴国与蜀国的战争,巴国与楚国的战争一类的,根本对周王室的实际统治没有影响。当时的天下并非是不乱,而是乱影响不到周的统治,你站在周天子的立场上,觉得并不乱而已。

但后世不同了,后世的中央集权大大的加强了,而且诸侯国减少了很多,这就造成了诸侯国在很多时候,都是在被中央政权的包围之中,诸侯国如果有问题唯一的目标只能是中央政权,所以感觉就是乱了。

比如七国之乱,发生在汉景帝时期,而这还是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整体的七国之乱并没有对中央统治造成真正巨大的影响。而且后世的分封制形成的乱局,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在于后世的分封制度实行得远远不如商周彻底,后世的分封诸侯国的乱局,十次有八次都是因为中央要废除分封,要削藩造成的,比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明代朱棣的靖难之役,这是诸侯王反杀朝廷的典范。

这两者的差别其实在于,在周的时候,基本都是诸侯与诸侯打,因为他们周边几乎都是大大小小的封国。而到了后世诸侯少了,也就只能是封国与朝廷打了。而且由于朝廷还不像周朝那样,还时不时想要削藩,废除分封制,故而才引发乱局,后世分封的乱局,其实也有分封不彻底有关。所以

因为制度的不同那么乱的方式不一样,毕竟在周朝,真正被周控制的范围就那么一点点,你要按这里不乱兴旺计算,那么后世很多封国作乱在全国看来都可以算是兴旺的。




为何周朝搞分封制存在近800年,而其他朝代搞分封几十年就大乱?视频

相关评论:
  • 19288488334为什么周朝能存在800年而其他朝代都不能?
    柯发翠​作为我们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周朝,大概东西周加起来800多年的历史,是世上存在时间最长的王朝。那么,它为什么可以存在这么久呢?有哪些过人之处呢?其实也不外乎于四个原因。第一、商纣被周武王灭之后,西周实行了一系列制度来巩固王权。比较有名的就是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分封制。在这个...

  • 19288488334为什么周朝能存在800年而其他朝代都不能呢?
    柯发翠西周灭商之后,采取了基于宗法制的分封制,全国领土被分封制联系在一起,诸侯国家与周天子有着一系列复杂的义务-权利关系,这是以往所没有的创制,宗法分封制对周王朝政权的巩固有着关键的作用。作为周天子与诸侯国之间的经济纽带——井田制,同样也有利于王权的巩固。第二,周公制礼作乐,...

  • 19288488334为什么周朝可以有800年江山,而其他历史朝代不能?
    柯发翠首先周朝推行了分封制,在分封制的制衡下各个诸侯与周天子之间就存在着制约的关系,这样周天子就不必忙于处理诸侯国之间的矛盾,从而有时间来稳固自身的皇权。周朝还设有礼乐制度,被之后的很多王朝所延续使用。由于礼乐制度的推行,使得整个周王朝的百姓都非常团结,这项制度的推行使得百姓有了共同的信仰,...

  • 19288488334为什么在我国古代,只有周朝能拥有800年江山呢?
    柯发翠在秦统一六国之前,中国古代就有一种制度,名为分封制。这个分封制延续了达八百年之久,为什么分封制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那么分封制到底是什么呢,在中国古代中分封制到底起到哪些作用,对于周朝国运又有哪些帮助。很多人可能知道一点却也不是很清楚,有些人可能已经忘记了。分封制是将一个地方的土地和...

  • 19288488334历史上周王朝为什么能够存在八百年?汉朝中间为什么有个新朝?
    柯发翠周王朝能够存在的时间长,是因为早期的生产力不发达,造反者供不起大量有战斗力的军队,加上分封制相当于现在的权力下放,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让诸侯互相牵制,才维持了动态平衡,但是终周一朝,真正的太平日子并不多。汉朝中间的新朝就是王莽朝,对于这个人,中国现代史是予以否定的,但实际上王莽...

  • 19288488334为什么在古代分封制的周朝八百年,郡县制王朝基本不会超过三百年呢?_百 ...
    柯发翠因分封制和郡县制不同的制度特点导致的结果 ①分封制的特点 《礼记·王制》中有这样一句形容周天子地位,叫做“天子将出,类乎上帝”。这个比喻很形象,周天子虽然是上天在人间的儿子,但他在人间的地位也如同上帝一般,所以他是人间最尊宠的存在。但周天子是凭借他“类乎上帝”的地位和威严维持周朝800...

  • 19288488334为何中国的朝代大多活不过三百年,周朝却延续了八百年?
    柯发翠周朝与其他朝代的不同就是制度的不同,尤其是中央集权方面。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很多人认为,分封制起源于商代,但是具体源于什么时候,已经无据可靠。不过真正大规模实行,却是在周朝建立之后。因为这个制度,所以周朝才得以延续了800多年。

  • 19288488334周朝为什么可以存活800年
    柯发翠因为当时社会条件比较落后,再加上当时实行的分封制跟宗法制,互相牵制,导致很少发生大规模的造反活动,所以周朝能够存在八百年之久。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王朝。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0年。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和东周(前770...

  • 19288488334为什么周朝能存在800年而其他朝代都不能?
    柯发翠分封制将各地的封地按照等级亲疏关系分给有功之臣和亲贵,赋予他们在封地内极高的权力,但同时,作为一方诸侯,他们也要听命于君王,要向君王汇报,进贡,这样虽然他们在封地内有实权但是仍然受制于君王。这样的制度不仅有利于各地的管理,也有利于减轻君王一人需要治理一国的压力。宗法制将周朝的王室亲...

  • 19288488334周朝为什么能延续八百年的江山?是如何做到的?
    柯发翠如果我们从历朝历代的统治时间来看,那稀粥的确算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存在,因为西周总共延续了791年,所以西周应该算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当中得享国祚最长的一个朝代。很多人可能会比较纳闷,周朝为何能够延续这么多年的江山呢?实际上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01、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在西周初年,其实实行的是...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