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谚语的意思!急急急!谢谢啦!!!!!!!!!!!!!!!!!!!!!!!!!!!!!!!!!!!!!!!!!!!!!!!!!!!!!!!!!!!!!!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气象谚语,至少10条,带解释!!~~~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
  -


  大气层中水汽、水滴、冰晶等到悬浮物质,使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出现多
  种色彩和许多光学现象,观察它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天气。

  “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
  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
  穿透大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开成朝霞。红霞出现表示西方的云雨将要移来,所以,
  “朝霞不出门”。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云雨已移到东方,天气将转晴,所以
  “暮霞行千里”。谚语“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日出红云,劝君莫远行”
  、“太阳照黄光,明日风雨狂”等也是这个道理。
  “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指前两天和当天上午阴雨,中午出现
  太阳,没有多久天气又转阴雨,预示天气将会连续阴雨


  一、看云识天气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二、看风识天气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
  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
  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三、看天象识天气
  天空灰布悬,大雨必连绵。
  天上拉海纤,下雨不过三。
  四周天不亮,必定有风浪。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
  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
  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
  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
  日月有风圈,无雨也风颠。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大雾不过三,过三阴雨天。
  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
  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
  先雷后刮风,有雨也不凶。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
  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四、看物象识天气
  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
  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
  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海水起黄沫,大风不久过

  (以上转自广西玉林市气象局)


  看云测天谚语


  1、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2、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
  3、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4、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
  5、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
  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
  6、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7、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
  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
  8、乌龙打坝,不阴就下。
  9、云在东,雨不凶;
  云在南,河水满
  10、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11、天上棉絮云,地上有雨淋
  12、天上堡塔云,地下雨淋淋
  13、云交云雨淋淋
  14、西北黄云现,冰雹到跟前
  15、屏山出云,不用问神
  16、晚上西北暗,有雨还有闪;
  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
  17、鱼鳞云,不雨也风颠
  18、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下雹
  19、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
  20、云结亲,雨更猛


  观风测天谚语


  1、四季东风下,只怕东风刮不大
  2、春东夏西秋不论
  3、春起东风雨绵绵,夏起东风并断泉;
  秋起东风马牛不相及 秋不论,冬起东风雪边天
  4、开门风,闭门雨
  5、东风下雨东风晴,再刮东风就不灵
  6、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7、东风急,雨打壁
  8、南风腰中硬,北风头上尖
  9、早刮东风不雨,涝刮西风不晴
  10、南风转东风,三天不落空
  11、雨后西南风,三天不落空
  12、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井底干
  13、西风随日落止,不止刮倒树
  14、西北风开天锁
  15、西南转西北,还得半个月
  16、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
  17、风乱转,不用算
  18、东风湿,西风十,北风寒,南风暖
  19、顶风上云,不雨就阴
  20、急风行


  雷电声光测天谚语


  1、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
  2、雷打天顶不雨不大,雷打云边大雨降
  3、响雷雨不凶,闷雷下满坑
  4、急雷快晴,闷雷难晴,
  5、昙天西北闪,有雨没多远
  6、雷声像拉磨,狂风夹冰雹
  7、春雷十日阴,春雷十日寒
  8、露水闪,来日晴
  9、东闪空,西闪雨,南闪火门开,北闪连夜来

  (民间天气谚语收集)


  有雨山戴帽 无雨云拦腰
  云盖住山顶,叫“山戴帽”。云层挡住山腰,可见山顶,叫“云拦腰”。
  当阴雨天气来临时,云层比较低,云底盖住山顶。云层越厚,云罩山越低,表明空气中的水汽越多,这就越容易形成雨天。但是,如果山戴帽了,云层不增厚;或者在雨后出现的云抬高的“山戴帽”,就不是有雨的预兆。所以有“有雨山戴帽,快晴帽抬高”的说法。
  拦腰的云,一般都是由于夜间冷却生成的地方性云。云层不厚,当太阳升高后,云也就消散了,所以“云拦腰”未来是晴天。
  乌头风 白头雨
  “乌头”与“白头”是指两种云的云顶颜色来说的。“乌头”是浓积云的一种,“白头”是积雨云的一种。这两种云常在夏天出现。“乌头”云,云底平,顶部隆起,主要是由水滴组成,云中小水滴吸收和散射了部分太阳光,使云底和云顶显得浓黑。“白头”云顶部凸起,由于空气对流旺盛,垂直发展很快,云越来越伸高,云顶扩散,发展非常旺盛,不久就占据了大部分天空,云顶是冰晶结构,所以呈白色。
  这两种云比较,“乌头”云不如“白头”云发展旺盛,因此一般下雨不大或不下雨,只刮一阵风,所以叫“乌头风”。但如果“乌头”云发展旺盛,逐渐变成“白头”云,便造成较强烈的雷雨,所以叫“白头雨”。

  早虹雨 晚虹晴
  虹出现的位置,与太阳所在方向相反。上午太阳在东,虹在西边。下午太阳在西边,虹在东。因天气系统运动的规律,是自向东移动,西边出现虹。表明西边的雷雨区会移来,本地将有雨,东边有虹,表明雨区在东,它会东移出,就不会影响本地。所以也叫“东虹日头,西虹雨”。

  鱼鳞天 无雨风也颠
  在蔚蓝色的天空,有时可看到排列整齐而又紧密的白色小云片,好似鱼鳞,在气象学上叫卷积云。卷积云一般出现在五千米以上的高空,形成后只能维持几分钟到一个多小时。出现这种云,表明地上空有低压槽移近。影响地面的天气,一般多靠高空的大气运动。因此卷积云出现,是晴天向阴雨天气移换的时候。“鱼鳞天,无雨风也颠”,就是风雨的预兆,一般一两天内就会有风雨。

  “雷公”先唱歌 有雨也不多
  夏天,烈日当空,地面受到强烈的日光照射,使局部地区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并夹带大量的水汽上升,水汽升到天空变冷便凝结成云。这种云叫做地方性的对流云,它的范围不大,又是移动的。对流发展旺盛,便形成带电的雷雨云。这种云在远处打雷下雨,我们就只能听到雷声。在近处也只下场阵雨,一下子过去,雨过天晴,所以“有雨不多”。也称“未雨先雷,有雨不大”。

  乌云接落日 不落今日落明日
  在春夏季节的傍晚,天空的西边,有象石山耸立的乌云迎接日,日落进云里就看不见了,群众叫“乌云接落日”。这种乌云,是指浓积云或积雨云,这种情况大部是由高低空低气压系统造成的。它的移动规律一般是自西向东的,所以会影响本地。因此它移动速度的快慢不同,大都较慢,要明天才下雨,所以叫“不落今日落明日”。

  [气象谚语集锦]

  天象
  1、久雨刮南风 天气将转晴
  2、云绞云 雨淋淋
  3、朝起红霞晚落雨 晚起红霞晒死鱼
  4、天有铁砧云 地下雨淋淋
  5、直雷雨小 横雷雨大
  6、南闪四边打 北闪有雨来
  7、月亮撑红伞 有大雨
  8、月亮撑蓝伞 多风去
  9、日落射脚 三天内雨落
  10、西北天开锁 午后见太阳
  11、星光含水 雨将临
  12、久晴天射线 不久有雨见
  13、对时雨 连几天
  14、朝有棉絮云 下午雷雨鸣
  15、风静又闷热 雷雨必强烈

  物象
  16、燕子低飞 天将雨
  17、燕子窝垫草多 雨水多
  18、群雁南飞天将冷 群雁北飞天将暖
  19、蚂蚁搬家 天将雨
  20、大榕树冬不落叶 兆春寒
  21、猪衔草 寒潮到
  22、狗泡水 天将雨
  23、鸡晒翅 天将雨
  24、蜜蜂迟归 雨来风吹
  25、蚯蚓封洞 有大雨
  26.日暖夜寒,东海也乾。
  2.风吵有雨。
  3.缸穿裙,大雨淋;盐出水,铁出汗,雨水不少见。
  4.星星眨眼,下雨不远;星星闪烁,风力变强。
  5.雷打惊蛰前,四十九日不见天。
  6.十雾九晴天。
  7.早雾晴,晚雾阴。
  8.朝霞雨,晚霞晴。
  9.好中秋,好晚稻。
  10.东虹日出,西虹雨;晨虹有雨,晚虹晴。
  11.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到月半。
  12.将下雨:春看海口,冬看山头。
  13.春雾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14.早晨地罩雾,尽管洗衣裤。
  15.木棉树开花,雨季要提前。
  16.未吃五月节粽,破裘不敢放。
  17.晚上看见月亮、星星,明天会是大太阳。

  18.将下雨:蝉停止鸣叫、乌鸦在天空中叫、白天乌鸦抢窝、麻雀成群在屋檐下、蝙蝠成群在角落、蟑螂特别多、蜻蜓低飞、燕子低飞、蚱蜢在地上跳、蛇钻出洞来、蚂蚁回巢、蜘蛛停在网中心不动、牛羊找乾地躺下来、鸟兽成群结队、水中的鱼无缘无故一直跳、多飞机云、乌云。
  鱼鳞天(鲱鱼鳞),不雨也疯癫。
  雨蛙呱呱叫,下雨必来到。
  行云方向相反、云层厚,要下雨。
  早晨天发红,海上警渔翁。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
  明天有雨落,今晚蚊子恶。
  蚂蚁成群爬上墙,雨水淋湿大屋梁。
  19.将放晴:蜘蛛离巢重筑新巢、春天吹北风、金龟子飞进笼里、蚂
  蚁出穴觅食、既出太阳又下雨、公鸡登高报晓、海鸟向大海飞去、鸟雀高飞、鸽子傍晚咕咕叫。
  黄昏天发红,渔翁笑声隆。
  天上鱼鳞斑,地上晒谷不用翻。
  蜘蛛张了网,必定大太阳。
  鸡在高处鸣,雨止天要晴。
  20.蜜蜂低飞,有雷雨。
  21.打雷,梅雨终结。
  22.饭粒黏碗、山腰有卷云,天气晴。
  23.候鸟早飞来之年,雪较多。
  24.正月冷死猪(寒死龟),二月冷死牛,三月冷死播田夫。
  25.四月初八晴,瓜果好收成。
  26.五月南风下大雨,六月南风飘飘晴;六月十九,无风水也吼。
  27.六月大风台,七月作水灾。
  28.九月九港风。
  29.雾紧靠山顶往上飘、烟往上飘时晴天,横散时下雨。
  30.天气变坏:水沟臭臭的、海水起大浪(起风)。
  31.雨来雪,不停歇。
  32.雷打天顶,有雨不狠;雷打天边,大雨连天。
  33.早晚冷,中午热,下雨半个月。
  34.有雨山戴帽,无雨河起罩。
  35.雨不歇:顶看初三,下看十八。
  36.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种。
  37.大雨无雨,明年旱。
  38.立春落雨至清明。
  39.雾气升山顶,将有倾盆大雨;雾气散大地,无风且无雨。
  40.乌云接日头,天亮闹稠稠。
  41.早烧不出门,晚烧行千里。
  42.乌头风,白头雨。
  43.江猪(乌云)过河(天河),大雨滂沱。
  44.东北风,雨太公。
  45.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久雨见星光,明朝雨更狂。
  46.天顶出有半节彩虹,要做防台敢能成。
  47.二八乱穿衣:二月春天后母面,八月秋老虎。
  48.前冬不穿靴,后冬冷死人。
  49.罩雾罩不开,戴笠仔幪棕簑。
  50.春雾日头,夏雾雨,秋雾凉,冬雾雪。
  51.春雷十日寒。
  52.有雨亮四边,无雨顶上光。
  53.下雨走大街,台风走小巷。
  54.先下牛毛无大雨,后下牛毛不晴天。

.一、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
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 衣。
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二,有关风向和天气的谚语
东风急,备斗笠。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三、有光,电、声现象与天气的谚语
星星密,雨滴滴。
星星稀,好天气。
星星明,来日晴。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
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
四、有关生物反应与天气的谚语
泥鳅跳,雨来到。
泥鳅静,天气晴。
青蛙叫,大雨到。
鸡进笼晚兆阴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 笠。
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扑地烟,雨连天。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咸物返潮天将雨。
柱石脚下潮有雨。
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
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1. 明月不见难受,阴天不适人:意思是说在晴朗明亮的月夜里,心情会更加愉悦,而天气阴沉时则会使人感到不舒服。2. 雨后天晴透彻,空气清新宜散步:表明雨天之后,天气晴朗,空气更为清新,适合散步。3. 立冬雨雪早,暑露昼夜长:意思是说随着季节的变化,天气也有所变化,如立冬之后会有雨雪天气,而暑露会出现昼夜长的现象。4. 三九四九,冰冻三尺:表明冬季的天气会非常寒冷,甚至会出现三尺深的冰冻现象。5. 春分雨足风多,秋分霜降雾重:春分时会有大量的雨水和风,而秋分则会有霜降和浓雾的情况出现。6. 五月不离火,七月不离雨:意思是说五月份天气炎热,常常会有火灾,而七月份则常常会下雨。7. 一场春雨一场寒,一场秋雨一场凉:表明春季和秋季的雨水往往会带来寒冷和凉爽的天气。8. 凉风有信,秋天到来:表明凉风吹过时说明秋天已经到来。9. 天高云淡时,好天气要来临:意思是说天气晴朗、云淡风轻时,往往是好天气即将到来的信号。10. 晨露滴滴秋意浓,霜降临时秋已深:表明秋季的气息越来越浓,随着霜降的到来,秋天已经深入人心。

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中国谚语大全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

“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由来

据观测,在我国许多地方。如见蜘蛛张网,阴雨天气将会转晴。如见蜘蛛收网,天气将转为阴雨。

蜘蛛能预测天气,主要是因蜘蛛对空气中湿度变化反应相当灵敏,在蜘蛛尾部有许多小吐丝器,吐丝器部分既粘又凉,当阴雨天气来临时,由于空气中湿度大,水汽多,水汽易在蜘蛛吐丝器部分凝结成小水珠,这样蜘蛛吐丝时感到困难,便停止放丝而收网。相反,当空气中湿度变小天气转好时,蜘蛛吐丝顺利,便张网捕虫了。

另据研究,蜘蛛的腿能感知20—50赫频率的声音,当天气转晴时昆虫易活动,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蜘蛛蛛很快就会发觉,所以便添丝织网,准备捕捉。这正是民间用“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来观测天气晴雨的道理。

“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由来
来自: 长征一号 (苏州)
有一年,慈禧太后忽然得了重病,头痛,心痛,肚皮痛,病到奄奄一息的地步,急得满朝文武百官团团转。北京城里名医车载斗量,可是对西太后的病症,都束手无策。是没有本领吗?不是的,实在是责任太大,在用药上为难了,轻了不见效,重了怕万一失误,吃罪不起。所以,弄得慈禧太后的毛病一天危急一天,眼看就要横下来了。

新科状元是苏州人,奏了一本,说苏州有位祖传名医叫曹沧洲,绰号赛华佗,有妙手回春之术,将他请来,或许太后的福体可以转安。

曹沧州像个乡下佬,平常不欢喜开口,走路也是慢吞吞的。这天,他接到圣旨,顿时面如土色,抱着一家老小嚎啕大哭。他认定,西太后若不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是不会从京城到苏州来请他的,治不好西太后,医生要殉葬,自己这条命是有去无回了。可圣旨不能违拗,曹沧洲只好硬着头皮动身。他一到北京刚住下,就借口路上受了风寒,便卧床不起,其实生病是假:要摸慈禧太后生病的根子是真。头一件大事是查看她吃了些什么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慈禧太后每天吃的山珍海味不说,单是人参一项,日日恨不得泡在参汤里洗浴。还有燕窝、银耳,更是当饭吃。曹沧洲想到,医书上早有记载:“滋补过多,必然食阻中焦,中焦闭塞,危在旦夕。”找出病源,他的胆子大了,便去替慈禧太后看病了。

曹沧洲未用上好良药,单开了一味草头药,只写了五个大字:萝卜籽三钱。看得众御医当场发呆,个个舌头伸多长的,认为这个乡下郎中是进京来送死了。他们都懂药性,萝卜籽是括油的,西太后一向要滋补身体,这药分明不合西太后的心意,但是曹沧洲亲手撮药,亲手煎药,亲手送药到西太后的卧室前,等候她喝下去以后,这才回到住所休息。

西太后饮了三钱萝卜籽的药汤,当夜通了大便,第二天一早就起来了。她第一件事就是感谢神医曹沧洲,见面后恩赐曹沧洲九品顶戴,还要他骑马巡游京城,曹沧洲得了皇封,回乡时人未到家,地方官已经替他造好了三进房子。从此后,他在家专门为地方上乡亲看病,不但施诊,还要送药。逢人就劝人多吃萝卜,日子久了,苏州便有了"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了。

还有,谚语为人们对生产,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描述的简练语言,这个就是它的来源。。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 - <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回答者:kgdxk - 董事长 十六级 9-5 18:49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有没有用自己看下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你值得拥有。

大气层中水汽、水滴、冰晶等到悬浮物质,使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出现多
种色彩和许多光学现象,观察它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天气。

“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
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
穿透大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开成朝霞。红霞出现表示西方的云雨将要移来,所以,
“朝霞不出门”。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云雨已移到东方,天气将转晴,所以
“暮霞行千里”。谚语“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日出红云,劝君莫远行”
、“太阳照黄光,明日风雨狂”等也是这个道理。
“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指前两天和当天上午阴雨,中午出现
太阳,没有多久天气又转阴雨,预示天气将会连续阴雨

一、看云识天气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二、看风识天气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
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
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三、看天象识天气
天空灰布悬,大雨必连绵。
天上拉海纤,下雨不过三。
四周天不亮,必定有风浪。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
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
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
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
日月有风圈,无雨也风颠。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大雾不过三,过三阴雨天。
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
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
先雷后刮风,有雨也不凶。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
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四、看物象识天气
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
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
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海水起黄沫,大风不久过

春天孩子面,冬天后奶面
春季的天气变化无常。春季在寒冬之后,盛夏之前,这时南方已热,北方还冷,南北的温度差别全年最大。因此,北方的冷空气,南方的热空气,常易发生冲突,造成锋面,发展成气旋。气旋来了,天便下雨;气旋去了,天又转晴。春季的气旋最多,天气也就变化无常,好像孩儿面,忽哭忽笑的样子。
冬天的冷风、乌云,非常可怕,好像后娘的凶相。这是因为冬天北风盛行,在福建省内,正是半稳定性极锋来回往复的地带,所以又多乌云,海面上更多暴雨,天空景象是非常可怕的。
——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全年二十四个节气,在阳历的月日是确定的,在阴历是不一定的。清明节在阳历四月五日,在常年是阴历三月初。如果碰到有闰月的阴历年,很可能在阴历二月初。那末,阴历二月行的是阳历四月的天气。三月行的是阳历五月的天气,比较平年的二月三月,要暖得多了,所以说清明在二月,野外一片青;清明在三月,大地还未回春。
——广西贵县

清明谷雨,冻死老鼠
在清明谷雨的节气,天气还是很冷的,这是北方寒潮南下的结果。
——广西贵县

雨春夹一冬,必定暖烘烘
根据我国习惯,阴历正月初一和立春都认为是春的开始日。在阴历连续平年之后,立春就在阴历十二月中,和阴历正月初一隔着半个月的时光。这半个月在阴历年底,还是冬天。这就是“两春夹一冬”的意思。
查历年纪录,长江流域在阳历一二月之交,天气最冷。立春在阳历二月五日左右,长江下游的最冷天气行将结束,天气就可变暖了。但是照习惯说:这时还是残冬岁底的时候,所以有此一说。
——河南开封

未到惊蛰先动雷,四十八天云不开
相传惊蛰是全年初雷之期,实际上不可一概而论,要看各地方各年份而定的。愈北的地方,初雷愈迟;愈干冷的年份,初雷也愈迟。假使那一年,南方气团来的特别早、特别强,初雷之期也可提早。南方气团既经北来,此后下雨的机会自然多了,但是不一定有四十八天。
——湖南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这是冬去春来天气变暖的现象。但所说断雪断霜的日期,各地不同。大凡纬度愈北,断雪断霜的日期就愈迟。例如断霜的平均日期,南京在三月十八日,北京要到四月十三日。
——江苏常州

反了春,冻断筋
反了春,是立春之后下雨的意思。立春在阳历二月初,这正是全年最冷的时候。冷天下雨,因为潮湿关系,所以觉得格外冷。
——山东即墨、河南太康

民谚: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滴水干。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大家乐,夏至不着棉。小暑不算热,大暑在伏天。立秋忙打垫,处暑动刀镰。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先封地,小雪河封严。大雪交冬月,冬至数九天。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
在四川地区,还流传着一首《节气百子歌》:
“说个子来道个子,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抱蚕子,三月清明坟飘子。四月立夏插秧子,五月端阳吃粽子。六月天热买扇子,七月立秋烧袱子。八月过节麻饼子,九月重阳捞糟子。十月天寒穿袄子,冬月数九烘笼子。腊月年关四处去躲帐主子。”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意思是:晚上有星星在闪烁,说明马上就要下雨了。


气象谚语的意思!急急急!谢谢啦!!!!!!!!!!!!!!!!!!!!!!!!!!!!!!!!!!!!!!!!!!!!!!!!!!!!!!!!!!!!!!视频

相关评论:
  • 17822849434与大自然有关的谚语
    耿学鹏答:查看同主题问题: 谚语 等待您来回答0回答新航路开辟时,独自一人穿越大西洋没有停留的是谁.1回答有关天气的民间谚语?.0回答大学生网上创业,投资小 利润高.0回答高中历史题目 在线等待 急1·!~!~~!~!!~!~!~.0回答20英语成语和谚语所体现的西方文化?.0回答5小学生低碳科技论文1000字左右 谢谢.0回答"京剧...

  • 17822849434关于清明节谚语的故事
    耿学鹏答:2、“前春暖,后春寒,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如果今年的春天来得比较早,气温升的也比较快,那就要注意马上就会有“倒春寒”现象的发生。而到了清明时令的时候,不管是农历二月还是三月都不会下雪了。等到了谷雨节气的时候那这时候天气彻底的稳定下来,连霜都不会下了。3、“清明有雾,夏秋有雨”在...

  • 17822849434关于“风雨”的谚语、俗语、歇后语、名人名言和流行语,越多越好。_百...
    耿学鹏答:一天下了三场雨 - 少情(晴)·一天一场雨 - 无情(晴)(比喻没有感情。或不留情)·大凤地里吃炒面 - 有日难开(比喻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比喻白费功夫)打雷不下雨虚张声势·蚂蚁搬家 - 不是凤,就是雨(比喻事先有了预兆)·王老道求雨 - 早晚在今年(比喻迟早能实现)·八月的天气 - 一会儿...

  • 17822849434谚语20条
    耿学鹏答:您想知道谚语的是吧? 其实谚语有很多的。我就回答部分啦!谢谢!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类: (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2)认识社会和...

  • 17822849434二十四节气民谚,歇后语
    耿学鹏答:◆ 根据冬至的阴、晴、冷、暖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 ◇ 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意思是:冬至这天台湾如果没有太阳,那么过年一定晴天,反之,如果冬至放晴,过年就会下雨。) ◇ 阴过冬至晴过年。(浙) ◇ 冬至阴天,来年春旱。(鲁) ◇ 晴冬至,年必雨。(鄂) ◇ 冬至晴,春节阴。(辽) ◇ 冬至晴,明年阴雨...

  • 17822849434关于气温变化的诗词 谚语 歇后语
    耿学鹏答:二十四节气的诗应该是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谢谢请支持 3354903 | 发布于2011-11-21 举报| 评论 3 4 为您推荐: 歇后语大全 谚语大全 歇后语。 谚语或歇后语 谚语是 谚语与歇后语有什么 谐音歇后语 关于天气的谚语 气温查询 关于气温高的段子 ...

  • 17822849434有没有关于由动物反常举动预测自然灾害或天气的谚语?谢谢!
    耿学鹏答:有没有关于由动物反常举动预测自然灾害或天气的谚语?谢谢! 各位帮帮忙,明天就要,是作业,很急很急的,谢谢啦!!... 各位帮帮忙,明天就要,是作业,很急很急的,谢谢啦!! 展开  我来答 6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 8慕慕 2008-12-03 · TA获得超过97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

  • 17822849434春夏秋冬,梅兰竹菊的成语,古诗,谚语,歇后语
    耿学鹏答:春夏秋冬,梅兰竹菊的成语,古诗,谚语,歇后语 每个至少5条,谢谢啦... 每个至少5条,谢谢啦 展开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先人一步,探秘华为P50宝盒 匿名用户 2013-04-28 展开全部 一、描写春天的成语和俗语1、与春关联的成语和俗语:大地回春 春回大地 万象回春 春回地暖 大地苏醒 万物复苏 万木...

  • 17822849434中国传统节日谚语有哪些?
    耿学鹏答:在这里给你提供点农谚\气象谚语,希望对你有点帮助,这些可都是绝版的了哈~~:《农谚》春打六九头,耕牛满地走。二月二,黄瓜、落苏(茄子)全落地。(月日都为农历, 下同)麦秀枪枪,四十五天上场。立夏三朝炒麦香。元麦一起身,寒豆(蚕豆)、小麦落脱魂。头时花,二时豆,三时种赤豆。二月...

  • 17822849434谚语有多少?帮忙!!!急用
    耿学鹏答:谚语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固定的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如“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谁读了这则谚语不打心眼里热爱北大荒呢?谚语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来分,大体有以下五种: 一、气象谚语 这是人们在长期...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