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儒.道.佛三教的基本精神特指什么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儒释道三教是什么意思~

1、儒指的是孔子开创的学派,也称儒教,曾长期作为中国官方意识形态存在,居于主流思想体系地位。
2、 释指的是古印度(今尼泊尔境内)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佛教,其实大多为释迦牟尼佛,故又称释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3、道指的是东周时期黄老道神仙家依据《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而长期演变创立的宗教,是中国本土宗教。

扩展资料:
三教概念的发展,可以分几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阶段,唐宋是一个阶段,元明清是一个阶段。
最初的阶段里,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当然相互间都有影响,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并论,则是偏重于它们社会功能的互补。
中间的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逐步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树一帜。
只有最后的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其中,第二阶段是在继续第一阶段三教功能互补的基础上更添新内容,第三阶段亦是在前二个阶段的底子上再演化出来“三教合一”的新成分,这也反映了三教合流的趋势越来越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释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教文化

儒的基本精神:德治,礼治,人治
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使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家的治乱,取决于等级秩序的稳定与否。儒家的“礼”也是一种法的形式。它是以维护宗法等级制为核心,如违反了“礼”的规范,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儒家的“德治”主义就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这是最彻底、根本和积极的办法,断非法律制裁所能办到。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例如:
"天":本体——又叫乾元、道、(无极而)太极、理、本心、良知、仁、诚、上帝
“性善论”--人人皆可为尧舜,个个心中有仲尼
“道统”:尧——舜——禹——汤——文武(以上为圣王合一期)——周公——孔子——孟子——
“五常”:仁(此“仁”意义不同于本体之“仁”)、义、礼、智,信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八目”:1)格物 2)致知 3)诚意 4)正心 5)修身 6)齐家 7)治国 8)平天下
“三达德”:智、仁、勇
“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
“持志养气”、“养浩然之气” (孟子)
“三希修炼”:士希贤, 贤希圣, 圣希天 (宋 ·周敦颐)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 ·张载)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

道教基本精神:
道教以"道"名教,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箓方术,其教义就是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的。
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天界号称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其奉行者为天道。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其运行受之于地道。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局限之个人。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鬼,指人之所归。人能修善德,即可阴中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是名鬼仙。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道教提倡无极,元极,太极,中庸即为'道'的教理,既中庸之道。

释迦基本精神:
释迦精神,即为佛教基本精神。
第一 佛是人而不是神
第二 佛是真平等者 无缘大慈 同体大悲
第三 佛不是生而知之者
第四 佛教不承认有顽劣不可教化的人
第五 佛不是独一无二的,人人皆可成佛
第六 佛教不承认有创造万物的神
第七 佛法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
第八 佛法是入世的
第九 佛教没有排他性
第十 佛教是民主和自由的
(具体的你可以看看http://baike.baidu.com/view/4696.htm)

三家共驻中华心理:
在中国传统思想格局中,儒道释三家鼎足而立,虽各有侧重,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但其基本精神都包含着和谐思想,经过长期的交流融合,三家共同构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与“多元一体”的思想结构。
以儒道释三家的和谐思想为主干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特质,一直深深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历史发展,在当代则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中国哲学思想基础,并有望化为全球化时代人类呼唤的“和谐共生”理念,为反思批判现代性文明和推动当代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中华民族自己的哲学智慧。“和谐共生”理念的提出,正是建构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是当今人类的时代呼唤。世界正在日益走向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和平与发展成了国际社会的主题,和平共处、共存共荣、生态平衡、协调发展,正预示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现代复兴。“和谐共生”理应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哲学理念,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明等诸多关系中建构起普遍的和谐共生与和谐发展理念,以开辟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境界。
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确立生态文明的天人和谐理念。
2.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确立协调发展的人际和谐理念。
3.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确立健全发展的身心和谐理念。
4.在人与文明的关系中确立文化融合的文明和谐理念。
5.在当代人类发展观念中确立和谐共生的和谐发展观。
(如果你觉得我说得不够,你看看这个http://www.pftheory.org/zxlwbody.jsp?id=00000106)

儒家 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为做好人之标准指南。
道教 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原,成仙为最高成就。强身健体最佳方法。
佛教 释迦摩尼佛为觉悟者 慈悲智慧两足尊 无上正等正觉 天人师,对宇宙万事万物有圆满解释,佛教基本思想为缘起性空,修行以修心为主。


2.儒.道.佛三教的基本精神特指什么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