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代表性的对联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对联一共有哪几种?~

对联有春联、喜联和寿联三种。
1、春联
明代人们用红纸代替桃木,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春联。至于人们传说的王羲之改春联之事,(“福无双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纯属传说,是人们仰慕其书法而已。
春联,顾名思义是春节时人们用来表示喜庆的一种良好祝语,或表示合家团聚生活幸福,或祝愿来年五谷丰登事事如意……。例: 运际升平人共乐 , 气当和淑鸟知春。

2、喜联
喜联又叫婚联。是人们对结婚者的一种良好祝愿。它起源于何时,无从考证。这种对联有一个特点,就是上下联语中一般都或明或暗的含有一个能表示夫妻意义的名词。例:秋水银堂鸳鸯比翼 , 天风玉宇鸾凤和声。
3、寿联
寿联现在一般很少有人再写了。在清朝时极为盛行,是老人过寿时,晚辈或亲朋好友赠送的表示赞美、祝愿长命百岁的吉祥话。这种联语分男寿联与女寿联两种。例:鹤算千年寿 , 松龄万古春。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扩展资料:
春联和其它用途的联语在字数上有着区别,即上下联一般都是单数,取“阳”,尽可能避免双数,因为在我国传统意识中,双数为阴。
明清两代,对联的发展达到全盛,主要表现在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类对联都得到广泛的应用。家家户户以至各行各业都有了挂贴对联的习惯。寺庙道观、风景名胜地点,用它做楹联;日常交际中,人们用它祝寿、庆婚、哀挽、题赠;文人学士用它写景咏物,言志抒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联 (语文文学名词)

目前的对联界,坦率地说,关于对联的分类,还缺少明确的理论研究,许多情况下,对联分类都带有比较明显的任意性。对联类型往往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不同类型对联的概念内涵往往模糊不清,不同类型对联之间的外延往往互相重合,等等。应当说,这些现象是有违科学分类的基本要求的。鉴于此,作者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想法,以期抛砖引玉。

作者认为,对联分类,与任何其他分类一样,需要明确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明确对联分类的标准;二是在某一标准下的分类,必须明确不同类型对联的概念内涵和外延,并尽量避免或缩小外延的交叉与重合。

对联分类的标准可以有多种,试举如下:一是根据对联的字数多少,可将其分成长联和短联。上下联皆由较多字数组成的对联,称长联;上下联皆由较少字数组成的对联,称短联。长联与短联在字数上并无绝对的界限,楹联界对此亦是众说纷纭、尚无定论。笼统而言,有以下四类较有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类主张以全联16字或22字作为长联字数之下限(如陆伟廉先生之说);第二类主张以全联30字或40字作为长联字数之下限(如余德泉先生之说);第三类主张以全联60字或70字作为长联字数之下限(如周渊龙先生之说);第四类主张以全联90字或100字作为长联字数之下限(如常江先生之说)。究其理由,上述观点皆自成一说。相对而言,作者个人比较倾向于30字或40字之说,因为这个幅度似乎与人们对长短联通常的模糊感觉接近些。但可以说,无论以多少字数来划定长联与短联,都显得勉强,尤其是在只相差一个或几个字的情况下,就更显得生硬。实际上,长联与短联属于模糊概念的范畴,没有必要也很难在字数上划定二者的界限。其它文学体裁同样如此,如长诗和短诗,恐怕至今尚无行数上的绝对界限。因此,在选编长联和短联时,只要有了某种相对合理的统一标准,则不妨各自规定,自成一体。

二是根据对联的句子多少及句子间的相互关系,可将其分成单句联、复句联和句群联三种。上下联皆由一个单句组成的对联,称单句联;根据格律文学句子的长短,单句联一般是短联(按全联30或40字以上为长联之说)。上下联皆由两个以上分句组成复句的对联,称复句联;复句联一般介于长短联之间。上下联皆由两个以上复句组成句群(或称语段)的对联,称句群联(或称语段联);句群联一般是长联。这种划分的意义在于,它和句脚的平仄安排问题有关。

三是根据对联在对仗方面的格律要求和严谨程度,可将其分为宽对、工对、巧对、绝对等。所谓宽对,即格律要求比较宽松或有所变通、对仗不太工整的对联或联句;所谓工对,亦称严对,即格律要求比较严谨、对仗工稳的对联或联句;所谓巧对,亦称妙对,即对仗颇为巧妙独特、或突出运用了某些特殊技巧的对联或联句(如果同时比较工稳的话,又可称工巧对);所谓绝对,亦可称绝妙对,即对仗难度很高或者对仗浑然天成、因而难有其它对句可与出句相匹配或者与现有对句相媲美的对联或联句。当然,宽对、工对、巧对、绝对之间,并无截然之界限。

四是根据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对应关系,分为正对、反对、流水对。大多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对应属于互相衬托的关系。这种衬托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互相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互相对照(即所谓“反对”),通俗地说,正对即上下联立意相近,反对即上下联立意相反。还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对应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流水对”,或称“串对”),也就是上下联两个分句共同构成一个复句,上下联存在一种连贯、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目的等复合关系。

五是根据对联的写作技巧或修辞手法,也可划分出嵌字联、回文联、谜语联、集句联、隐字联、押韵联等等。但严格说,应分别称之为嵌字格、回文格、谜语格、集句格、隐字格、押韵格等等。

六是根据对联的内容和用途划分。从理论上看,这种划分更是难以严格而完全。但从实践上看,只有这种划分才比较有意义,因为它与对联的编排体例密切相关。对联划分指的主要就是这一种。因此,作者拟对这种分类提出一点探讨。一般来说,对联都带有题或题赠的性质,因而写作对联也经常被称为题联。作者认为,按对联所题的内容和对象等的不同,大体上可将其分成节令联、喜庆联、哀挽联、名胜联、行业联、题赠联、杂感联、学术联、趣巧联九大类。其中,每一类又可分为若干子类。现将这九大类对联简介如下:

1.节令联:是指有特定的应时性或纪念性、内容多为一般的咏物、抒情、议论、祝愿的对联。严格来看,可将其区分为节日联和时令联,但鉴于二者往往合一,这种区分已无实际意义。一般可直接将节令联划分为春联、元旦联、国庆联等若干子类即可。节令联中,最主要的是春联。所谓春联,就是用于春节的节令联。大多数春联可以通用。

2.喜庆联:又称贺联,是指除节日庆祝以外的、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按其内容和对象,可划分为婚联、寿联、新居联(乔迁联)等若干子类。喜庆联突出的特征是带有特定的喜庆、祝贺性质,其内容必须是表示良好祝愿、喜庆吉祥的。喜庆联有通用的,也有专用的。是否通用,要因联而异,不可简单地照搬照抄,以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笑话。

3.哀挽联:又简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也有为未亡人作挽联或未亡人作自挽联的,则另当别论。挽联可从多种角度来划分,如挽老年人联、挽中年人联、挽青少年人联等,或者挽长辈联、挽同辈联、挽晚辈联等。另外,还可分出挽名人联、自挽联等,还可将祭祀联作为挽联的一个子类。挽联的内容所指一般有较具体的对象,虽然同样有通用的和专用的,但在实用中更要注意区分。

4.名胜联:是指张贴、悬挂、雕刻于风景名胜处的对联。其内容大多为题写该名胜景观(如山水楼台、文物古迹等),或者与它密切相关(有关的人、事等)。这类对联往往成为名胜景观甚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胜联可分为山水园林、寺庵庙观、殿阁亭台、院舍堂馆、碑塔墓窟等若干子类,不一而足。

5.行业联:是指其内容为针对某一行业、部门或领域的对联。由于时代的变迁,对联在行业上的运用虽已不如以前,但仍旧可观。从其适用范围和内容特色看,它仍不失为对联的一大种类。行业联可按行业、部门来划分子类。

6.题赠联:是指题赠给他人的对联。虽然许多对联都带有某种题赠性质,但这里所说的题赠联,仅限于人际关系交往(或向往)的题赠之作,不包括挽联与贺联之类。其内容一般带有某种赞颂、祝愿、劝勉性质。从对联的运用情况来看,题赠联不失为一大种类。根据题赠对象的不同,题赠联一般可分为题长辈联、题同辈联、题晚辈联等若干子类。

7.杂感联:是指没有特定对象,而内容包罗比较广泛的对联。这种对联往往带有比较单纯的文学创作特色,如哲理言志联、咏物抒情联、劝喻讽刺联等。

8.学术联:是指带有某种学术性质的对联。这种学术性质指的是在内容和用途上不属于上述几大类的某种专业性质。其内容往往比较专门,带有某种学科或宗教特色,如科普联、佛教联、道教联等。从对联的运用范围及发展空间而言,有必要将学术联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如作者所撰写的《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一书,就以对联的方式将许多佛教人物与佛教义理比较系统地写成了一部学术专著。推而广之,也可将许多科学知识或其他学问道理用对联的方式加以撰写,并且在内容上突出其学术或专业性质。

9.趣巧联:是指比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对不注重内容的对联。如各种谐趣联、技巧联等。这类对联的内容,要么是突显某种风格的独特性(谐趣联),要么是相对不太重要(技巧联),从而显得别具一格。从这个意义上,可将其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

当然,上述九大类对联之间也无绝对的界限。但是总的来说,这九大类对联在类型上划分得简洁明了,在内涵上概念比较清晰,在外延上基本涵盖了所有的对联,且彼此之间基本上不重合。作者在上述对联分类中,对每一个类型都有一个相对较为严谨的定义,将不同类型的交叉部分加以说明并尽量排除。所以说它们“彼此之间基本上不重合”。

以上浅见,不当之处,敬请联界方家教正!

从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场合来看,对联可以分为:

春联:

以除旧迎新,言明志向,充满豪情,展望未来为主要内容,专门在元旦、春节时粘贴的对联,因时效性较强,人们就称为春联。

如: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楹联:

为了表达某种愿望或满足装饰需要,过去常在官廷、府宅、庙宇、园林的楹柱之上,或用木板刻制,或在壁石上雕琢的联语,统称为楹联。

如:一九七九年,杭州“岳庙”修复一新,当代著名词人兼书法家赵扑初,化用岳飞《满江红》词意,为重新塑好的岳飞巨像两边的大柱上,精心撰写了一幅古为今用、气魄宏伟大新楹联: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祠宇,重开老柏,千寻抬头望 // 收拾山河酬状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婚联:

专门在举行结婚仪式那天选用或编写的能够表达热烈气氛的对联。

如:巧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夜作春宵

挽联:

为了评价先人的生平业绩,抒发后人诚挚的怀念之情,在追悼会或纪念会上所用的对联。

如:悼念敬爱的周总理的一幅挽联: 心血劳干革命事业似巍巍泰山震环宇 骨灰撒遍总理恩情如滴滴雨露润人心

寿联:

当老人喜过生日,子女为了表达对长辈的祝福之情,常以延年益寿、福满家门为主要内容,精心书写一些吉祥的词语,或贴在门上,或挂在厅堂 ,这样的对联就叫寿联。

 一、
  回文联,它是我国对联修辞奇葩(pā)中的一朵。用这种形式写成的对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不仅它的意思不变,而且颇具趣味。兹举数例如下
  河南省境内有一座山名叫鸡公山,山中有两处景观:“斗鸡山”和“龙隐岩”。有人就此作了一副独具慧眼的回文联
  斗鸡山上山鸡斗
  龙隐岩中岩隐龙    
  二、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三、
  叠字联 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人们在创作楹联时,常常将叠字运用于联语创作的方法,就是叠字法。在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
  旅游胜地多叠字联。苏州网师园“看松读画轩”的一副叠字对联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评论人:晚枫若尘 评论日期:2009-9-25 0:38   四、
  挽联 含义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死人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有其社会性,也有其时代的代表性。
  特点:写挽联应该是立意积极的,与时代精神合拍的,对人民起正面作用。在写作中要求有针对性、真实性、不能把挽联写成通用联,既适用于张三,也适用于李四;并要有艺术性,讲求对仗,讲求平仄,讲求技巧,作到言简意赅,一语千韵,使人过目难忘。
  书写:挽联可以写在长幅白纸上,也可以写在长幅白布(绢)上。
  字体:书写挽联的字体可以是正楷、行书、行草,也可以是隶书和篆书等,但以多数人能够辨认为好。
  五、
  所谓“楹联”,就是贴在楹柱上的联句,因为上句和下句相对,比如:上句是“风吹天边月”,下句就对“雨洗山上松”,所以又叫“门对对联”、“对联”。
  中国人过春节时喜欢把它贴在门的两边,渲染喜庆气氛,如左边贴“一元复始迎奥运”,右边就贴“万象更新望神州”,因此又叫“春联”。
  楹联是由两个工整的对偶语句构成的独立篇章。其基本特征是字数相等,字调相对;词性相近,句法相似;语义相关,语势相当。楹联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体裁和文化现象,孕育在“骈语”和“律句”之中,形成在“骈文”和“律诗”之后,独立在“骈文”和“律诗”之外;又与书法艺术相表里,发达在“骈文”和“律诗”之上。
  楹联是一个文学品牌,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最具有中国特色,不能翻译,也不能改写,更不能移植。
  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千余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
  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对联即“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
  六、
  顶针联  
  这种对联是将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使相  邻的两个分句,首尾相连,亦称“联珠对”、“联锦对”。经典之句如下
  
  一心守道道无穷,穷中有乐
  万事随缘缘有份,份外无求.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大肚能容,容天下能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天心阁,阁内鸽,鸽飞阁不飞
  七、
  寿联  
  寿联多为五字或七字,也有达数十字或数百字的。
  寿联的内容。以切事、脱俗、工整而有韵味为上乘。
  所以撰拟寿联,必须认清对象,立定主旨,选用恰 与的词句,注以流畅的气势。对人则恰如其分,对事对物则描譬生动,不务虚华,使人看了即了解其意义,引起共鸣。
  寿联为求其以少数文字,包含很多的意思。所以多用文言文,并且多用成语、典故、专名。
  但用成语、典故、专名时,必须先了解其含义,如祝60岁寿用“花甲”,祝70岁寿用“古稀”。但如用“南极”二字以祝女寿,用“宝婆”二字以祝男寿,则就错误了。
评论人:晚枫若尘 评论日期:2009-9-25 1:15   八、
  无情对,大多为信手拈来,偶然得之,但绝非“拉郎配”、“乱点鸳鸯”所能成功,对句也必须有完整的意思,而且出其不意,方能妙趣横生,却又回味无穷。  
  所谓的无情对又名羊角对,是晚清士大夫中兴起的一种文字游戏。它的特征是要求字面对仗愈工整愈好,两边对的内容越隔得远越好。还规定即兴属对,不能拖时间;
  比如上联:三星白兰地。下联:五月黄梅天。其中字字相对,而且上联指天气,下联指酒名,互不相干,是无情对的典范。  
  众所周知,对联一般要求上下联内容要相关,配合要紧密。但有一种对联,只讲究上下联字词相对,至于内容则各讲各的,绝不相干,使人产生奇谲难料,回味不尽的妙趣。这就是所谓的“无情对”。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载,有一个姓叶的先生出联:“鸡冠花未放。”有人对:“狗尾草先生。”
  字词相对,而意则各不相干。前句本为主谓句,表意为鸡冠花尚未开放,而对句成了偏正结构句,“狗尾草”成了“先生”的定语,这就大大地嘲讽了叶先生。
   【要点】 
   无情对必须有三个要点  
  一、逐字相对;  
  二、上下必须具备极强的歧义效果,以能让人会心一笑或拍案叫绝为标准; 
  三、大量采用借对法。  
  第一要点如上所言,而象:  
  上联:欲解牢愁唯纵酒;  
  下联:兴观群怨不如诗。  
  九、
    嵌名联,顾名思义,就是嵌入人名的对联。  
  嵌名联最早产生于西晋,叫做“共语”。  
  《世说新语》载:有一次,陆云与荀鸣鹤拜见文学家张华时,张华要求陆云用“共语”自我介绍,于是便有了嵌名联:“日下荀鸣鹤,云间陆士龙。” 
   嵌名联语言精练,感情充沛,表意明确。随着历史的演进和艺术的发展,嵌名联形成了许多字格,形式更加活跃。就七言联而言,其字格就有鹤顶格、燕颔格、鹿颈格、蜂腰格、鹤膝格、雁翎格、凤尾格等,使作者能更灵活地运用各种手法,创作出更富有特色的作品,赋予人名或商号名以天地之灵气,圣贤之哲思,儒雅之风采,诗赋之情味,书法之韵律,并与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珠联璧合,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创作嵌名联,看上去容易,其实做起来并不轻松,而是难度很大。
  作者不但要熟练掌握、巧妙运用嵌名联的各种手法,还要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否则是很难嵌得工稳贴切,了无痕迹的。  
  嵌名联在婚联及题赠联中运用较多,嵌法也因情况而多种多样。嵌字联大体分为整嵌和分嵌,分嵌中还可分为若干种。  
  1.整嵌:  
  就是把名字整个嵌人联语中,并保持名字的整体性。例如: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上联为明代大文学家李梦阳出句,对句是一个与他同姓同名的穷儒生所对。李梦阳想出一个比较刁钻的联让他对,意在戏弄。谁知那个穷懦生顺利地对出对句,而且对得如此绝妙,使李梦阳敬佩不已。联中嵌入四个人名,后边又将名字运用转类的手法。 
  分嵌句尾的叫尾嵌,也叫藏尾。 
  分别把名宇有规则地插入联中的叫插嵌,。  
  (2)横嵌:一个名字在一联内分别嵌完的叫横嵌。如余心乐先生幼年时答塾师联:  
  余见心乐余心乐  
  史载可法史可法  
  (3)递嵌:
  是将一个名称在上联横嵌一部分,再在下联横嵌一部分。两联横嵌合起来构成系统,以暗示题旨。如王湘绮赠袁世凯联: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  
  (4)暗嵌:
  即可嵌之名在改头换面的情况下出现,一般多用拆字的手法。如一考生讽学政、主考官吴省钦营私舞弊   联:
  少目焉能识文字  
  欠金安可望功名  
  作者将“省铁”二字拆开,以拆开之词义组联又意思贯通,直戳其痛。  
  (5)迭嵌:
  就是在一联中有规律地交叉嵌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如《痂留编》所载一联:  
  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  
  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  
  (6)反嵌:此种嵌字从联尾开始,往联首顺序而排。请看下联:  
  季子敢言高,与吾意见辄相左  
  藩臣徒误国,问尔经济有何曾  
  上联
  逆嵌为左季高,即左宗棠,下联嵌曾国藩。
  十、
  茶联是以茶为题材的对联,是茶文化的一种文学艺术兼书法形式的载体。
  我国各地茶馆、茶楼、茶园、茶亭的门庭或石柱上,往往有这样的对联、匾额。茶中店的对联如:
  瑞草抽芽分雀舌,
  名花采蕊结龙团。
  雀舌、龙团都是名茶。
  茶馆的对联如:
  茶香高山云雾质,
  水甜幽泉霜雪魂。
  称颂所用茶、水之俱佳。茶联美化了环境,增强了文化气息,可以促进品茗情趣。清代著名文人郑板桥,一生写了不少对联,其中有不少茶联佳作,如:
  从来名士能评水,
  自古高僧爱斗茶。是为扬州青莲斋所题。常见的茶额有:“陆羽遗风”、“茗家世珍”、“茶苑”、“香萃堂”等。
  十一、
  
  集句联是一种特殊的创作手法。“集”在这里做“聚集”、“集合”解。
  它是从古今文人的诗词、赋文、碑帖、经典中分别选取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按照对联中的声律、对仗、平仄等要求组成联句。既保留原文的词句,又要语言浑成,另出新意,给人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艺术感染力。
  同时,集联还可使人自然地联想到所集的原作,无形中给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艺术空间,这对陶冶情操,交流心灵,大有裨益。  
  集句联可集同一作者的不同诗文,也可以集不同作者的诗文,既可以集同代作者的诗文,也可以集异代作者的诗文。也有对集句范围加以限制的。如必须是唐诗之间相对,赋文之间相对之类。不管集句的范围如何,当以集成的作品工巧为重,切不可让集句的规定束缚了手脚而影响作品的成色。  
  集句联的起源大约同摘句诗互为先后。何文焕在其《历代诗话考》中说:“荆公(王安石)始为集句诗,多者至百韵,皆合前人之句,语意对偶往往亲切过于本诗”。王安石可为集联之集大成者,然而集联并非自王安石始,据《蓼花洲闲录》所载,早在宋朝初年就已有集句联的出现。  
  集句联的范围很广,可以集诗、集词、集骈文、集碑、集帖、集宗教经典,甚至连成语、白话、俗语,也可集。
  十二、
  行业联,所谓行业,在这里特指商业和部分工业、手工业。有些行业,如饭店、客栈、铁匠铺,古已有之,行业联出现也较早。手工业的发展,使得商业分工很细。
  到了清末,交通、水电等行业出观,又使行业联内容丰富多了。时至今日,经济部门分支更多,新的“行业”层出不穷,行业联也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对联作者不但经常要参加各种商业征联,而且常应约为新的企业、店铺题联,创作好的行业联显得更重要、更实用了。
  总结以往行业联创作的经验,结合新行业联创作的特点,要写好行业联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追溯历史
  2.介绍产品
  十三、
  缺如,也称隐语、隐缺、漏字,在楹联中是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
  这种手法故意将尾字或联句中的一字隐去,并以联中展现之字向读者暗示所缺之字,而该联的意思又正是在空缺的字上,联句仍能形成很规矩的对仗。
  细心的人从展现的字面上不难看出联中所藏之意。用漏字法制作的楹联,一般具有谜语的功能,或戏谑,或嘲讽,谜味隽永,猜趣无穷,很好地显示了其巧对的艺术魅力。  
  请看一户穷人写的春联: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批:南北  
  从字面看,读者便知作者在做文字游戏。上联缺“一”字,下联缺“十”字。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就要从所缺之字的谐音上去理解。“一”与“衣”谐音,“十”与“食”谐音,加上横批所缺“东西”二字,作者的意图就不言而喻了,原来全联的意思就是“缺衣少食,没有东西”。此联立意奇巧,很形象地表达了穷人过年三难。它不但是一篇缺如联,还是一副数字联,若把它视为谐音联也是可以的。
  请看一副嘲庸医的对联:  
  未必逢凶化;  
  何曾起死回。  
  相传有一个叫“吉生”的庸医,水平低下,却爱自吹,有人便在其门上贴了这副楹联予以嘲讽。
  十四、
  对联式绕口令  绕口令,顾名思义,是一种绕口的小令。
  它有意识地将一些声、韵、调极易混同的字交叉重叠组合在一起,读起来很绕口,但又妙趣横生。对联式绕口令,有联之巧,有令之趣。
  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丫头啃鸭头,鸭头咸,丫头嫌。”用童桐、咸嫌四字的谐音,构成两个场面:一个男孩采得桐子的喜悦,一个女孩吃鸭头的不满。还有
  大雁过雁塔雁塔留雁雁不落;
  小鱼入鱼网鱼网捕鱼鱼难逃”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
  装谁像谁装谁谁就像谁”等等,也都各具其妙。
  十五、
  拆字联  拆字联是对联的一种别具一格的形式。
  拆字,也称析字,离合,是将汉字的字形各部分拆离开,使之成为另几个字(或形),并赋于各字(或形)以新的意义。
  拆字此间有座茅棚,人称笠竺仙庵,镌刻着一副门联:  
  品泉茶,三口白水;  
  竺仙庵,二个山人。  
  这是一副拆字联。上联将“品”拆成三个“口”,“泉”拆为“白水”;下联把“竺”拆成二个“个”,“仙”拆成“山人”二字。上下联拆字自然工整,更表达了悠然闲适的心境。  
  十六、
  神联,该词汇,含义划分两层:春节时对联、文学现象。  
  对联种类  神联——中国农历春节期间之春联习俗,属于春联之一种。每年腊月二十三以后,千家万户彤彤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民间讲究有神必贴,量多而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敬祈福运。
  神联——是人民对“年”关之际,吉祥隆昌之意。  神联——双联格式
  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
  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
  财神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
  井神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
  粮仓畜圈: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   十七、
  联边联  对联和诗歌当中,有一种比较奇特的形式,就是它们的每一个句子都是用相同偏旁或部首的汉字写成的。
  用这种形式写成的对联叫做“联边联”;用这种形式写成的诗叫做“联边诗”。  
  过去,在船上曾有船家贴着这样一副对联:  
  江河湖海清波浪
  通达逍遥远近游  
  上联全用水字旁的字写成,下联全用走之底的字写成。全联所用的字,部首选得很好,上联用“氵”部;下联用“辶”部,先有水,然后才走,紧紧扣住了船的特点来写,对象鲜明。上联写出了船儿所处的环境,下联写出了船儿活动的范围和船家的心情。   十八、
  玻璃对  所谓玻璃对,是指对联上的字贴在玻璃上两面都能认的一些字组成的对联。  
  其特点:就字型而言,上、下或左、右字型结构基本对称一致,造成字本身的一种形态美。这样的字用篆书写在玻璃上,无论正看、反看字体均相同,如“大”、“文”、“因”、“天”之类。  
  有一玻璃联这样写道:  
  山中日出;  
  水里风来。  
  清代梁章钜《楹联续语》中说:吴山尊学士,始出意制玻璃联子。一片光明,雅可赏玩。
  玻璃联因用篆字书于玻璃上,选字必须要求对称统一,以达正反如一。这副对联,简练精短,用词严谨,而且符合玻璃对的基本要求,是一副极妙的绝对。请看下联:  
  文同画竹两三个;  
  丁固生松十八公。  
  此联载于清人李伯元的《南亭四话》,联语中的文同为宋代大画家.以善画竹和山水著称。“两三个”是指竹叶,恰似“个”字。丁固为三国时吴国人,初仕尚书,因梦松树生于腹上,便对人说:“松字拆开乃十八公也,再过十八年我当为公。”后果官至司徒(汉时称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此联不仅反正皆宜,且用典自然,可称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
  就今天的字体多样,制作玻璃对更易,这就需要对字词了若指掌,信手拈来。市场经济的今天,用玻璃对装饰商店橱窗玻璃门,用幼圆体刻成,就能很好解决左右不对称的问题,又符合玻璃橱窗装饰广告的美感,里外左右读,皆能醒目易懂句子不变。
  在回文回头联对的基础上,增加到玻璃对,就更加妙趣横生了。这是【泰美商场】写的玻璃对春联
  泰来春天春来泰,
   美景金日金景美!  
  包含了,回文回头,藏头藏尾,玻璃对。如此,可以根据具体意境要求,写出很多,这就是我们汉字的魅力。   十九、
  门心联  对联的一种,门心联直接贴在门上,一般门心联呈四方形(也叫斗联)用字较少  
  我们常见的“福”就是门心联。   二十、
  横批 1.即横披。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屏轴》:“十年之前,凡作围屏及书画卷轴者,止有中条、斗方及横批三式。” 马三立 张庆森 《开粥厂》:“福字儿,佛字儿,横批儿,斗方儿。”参见“ 横披 ”。  
  2.指同对联相配的横幅。 周立波 《懒蛋牌子》:“门楣上贴着新的红纸的横批,上书‘天作之合’,两边的对联是:‘庄稼传家久,翻身继世长。’”  
  横批,是指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横披、横额),一般仅用于少数有此必要的楹联。所谓“横”,指的是横写的书写方式;“批”,含有揭示、评论之意,指的是对整副对联的主题内容起补充、概括、提高的作用。   长联欣赏
  昆明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有感而作,全联如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
  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
  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
  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有多少代表性的对联视频

相关评论:
  • 14739754475有代表性的对联,再说说它们妙在哪里
    周恒平上联:一夜连双岁 下联:五更分二年 这副对联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精妙,的确是经典。先说上下联的结构,都是典型的主谓宾结,非常工整。在用词用字方面,上下联同位字词的词性完全一致,名词对名词(一夜~五更,夜~更,岁~年),动词对动词(连~分),数量词对数量词(一~五,双~二),...

  • 14739754475请大家提供一些有趣的或有历史性的或实用的对联,多多益善
    周恒平请大家提供一些有趣的或有历史性的或实用的对联,多多益善 80 写景的对联最好不要,但如果很有哲理意味的也无妨.有历史渊源的最好附上历史故事,实用的对联不仅限于春联... 写景的对联最好不要,但如果很有哲理意味的也无妨.有历史渊源的最好附上历史故事,实用的对联不仅限于春联. 展开  我来答 7个回...

  • 14739754475修身养性的对联
    周恒平修身养性的对联大全 秉心真实 矢口贞诚 海量由船荡 宽怀任马驰 不矜威益重 无私功自高 心淡神如水 恩重义是天 得失一笑任之乎 成败静观随其然 为人应怀渡人志 处世当持济世心 文当以精神贯古今 人须凭道义擎天地 坎坷人生作笑骂 鬼狐文章写春秋 虚心竹有低头叶 傲骨梅无仰面花 不俗即仙骨...

  • 14739754475灵隐寺有名的一副对联
    周恒平灵隐寺是中国佛教的历史名刹,其建筑和文化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其中最著名的一副对联是:“幽径自驾芜湖彩,石楼应启玉蟾光”。首先,“幽径自驾芜湖彩”一句,表达了灵隐寺幽静幽美的环境和优美景色的意思。芜湖是一种江浙地区的水草,通常象征着清新、绿意盎然的景色。这里引用芜湖彩,旨在强调经幽径而来,...

  • 14739754475歌颂诸葛亮的对联有那些?诸葛亮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
    周恒平推尊蜀为正统,并大力颂扬诸葛亮的勋业。下联是说曾封武乡侯的诸葛亮,治蜀有功,遗爱在民,千多年来人民都到这里来瞻仰祭祀他。联文对昭烈武侯同祀备加颂扬。诸葛亮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出师表》【同学你好,如果问题已解决,记得右上角采纳哦~~~您的采纳是对我的肯定~谢谢哦】

  • 14739754475比较有个性的对联!不超过六个字
    周恒平答,:自大一点不猖狂 闻之臭来吃之香 横批:愿者上钩

  • 14739754475求大门横联,对联,永久性的。
    周恒平周公吐脯天下归 人杰地灵谱华章 首尾呼应 周章 以周公吐脯之典喻接来之事 后句指后辈发愤图强 人丁兴旺

  • 14739754475有没有长一点的对联推荐下?最好有些艺术性的!
    周恒平昆明大观楼长联是清朝乾隆年间昆明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有感而作,全联如下: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芒芒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苯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

  • 14739754475企业大门口永久性的对联,求助才子!
    周恒平上:和和美美尽如人意 下:高高兴兴使用电气 横:和兴电气 人世间空谈千爱犹若梦,红尘里奇表万情宛若风!~【印自著】

  • 14739754475挽父亲对联有哪些?
    周恒平2、鹤驾已随云影杳,鹃声犹带月光寒 3、魂游水底波澜壮,名在人间草木香 4、剑空宝匣龙应化,云锁丹心凤不来 5、荆花树上知春冷,萱草堂中不乐年 挽联,是哀悼死者、治丧祭祀时专用的对联。它是对死人的哀悼,也是对活人的慰勉,有其社会性,也有其时代的代表性。挽联要有真实性、不能把挽联...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