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 结合利率发挥作用应具备的条件,论述我国应如何充分发挥利率的作用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论述我国应如何充分发挥利率的作用~

  央行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到,“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和各国的实践均表明,本币升值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日前周小川也表示,不需要过于频繁地调整利率,并对利率水平表示满意。有观点将其解释为,这意味着未来央行将不再加息,并代之以人民币大幅升值。
  无疑,巨额的外汇储备以及国际贸易争端等因素必将迫使央行更加关注人民币汇率,未来汇率升值速度有可能适当加快。但以汇率政策来边缘化利率政策、甚至替代利率政策成为抑制通胀的主要手段则不可取。从理论上看,一个国家的商品分为贸易品和非贸易品,汇率政策直接影响到的是贸易品,进而再影响到非贸易部门,最终起到调节整个国民经济的效果。但这是基于市场机制很完善、市场处于充分竞争状态下的理想结论,而目前中国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工人的要价能力低、工资的“买家刚性”等等因素的存在使得上述的传导链条存在脱节,故而使得汇率政策调节经济的能力大打折扣。基于以下考虑,我们认为利率政策仍然有很大的作用空间。
  目前,就世界范围来看,资本流动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汇率的重要因素。根据汇率决定理论的资产模型所提供的结论,利率的变动确实可以影响到一国货币的汇率。依据费雪方程式,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由此可见,利率的变动由实际利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这两个因素造成,如果利率的上升是由实际利率的上升所导致,那么本币会升值;如果利率的上升由预期通货膨胀率所导致,则本币会出现贬值。
  笔者认为加息不会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有三个理由:第一,国内利率的上升是由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上升所导致,因而从理论上说人民币应该有贬值趋势;第二,上述经典理论是基于资本自由流动这个前提,而中国目前资本管制的现实显然无法满足该理论的条件;第三,目前国际热钱的流入并非完全是冲着人民币升值而来,主要是国内资产价格的不断上涨导致了这些热钱的流入,而资产价格的不断上涨正是由于国内长期低利率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只要国内的资产泡沫不消除,热钱的流入就不会停止。而通过加息使得资产价格回归理性,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热钱的流入。因此,加息不是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主因,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于市场预期以及我国大量的贸易盈余。
  我国经济目前的对外依存度达到65%,出口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由于我国商品贸易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导,该类贸易品附加值极低,相关企业利润微薄。而目前摆在央行面前的汇率政策有两种思路:第一,人民币升值一步到位,然后固定在这个点上;第二,缓慢升值,但是增加汇率的波动区间。如果人民币进行大幅升值,显然会直接导致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刚性上涨,出口数量急剧下降。在内需不足的现实下,国内无法消化这些由于人民币升值而导致出口下降的部分,则有可能使我国经济由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危害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如果采用第二种思路,从目前来看无疑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但是目前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滞后,企业用来规避汇率波动风险的工具缺乏多样性,企业出口汇率风险加大,增加了企业的对冲成本。因此,央行的单一汇率政策虽然起到了减少贸易顺差的作用,但是却给目前国内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它不能替代利率政策来执行调节的功能。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其改革的有序进行有利于我国形成良好的资金分配机制,从而促进实体经济更加健康发展。据今年有关机构调查显示,利率市场化被评为经济学家所认为需要迫切改革的的领域,获选率达到74.36%。央行如果在政策选择上采用汇率政策边缘化利率政策,显然不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序进行。笔者担心,汇率政策替代利率政策后会出现人民币汇率对外灵活和利率对内僵化的局面,在资本管制和外汇产品缺乏的情况下,显然无助于我国金融机构的创新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退一步说,如果利率市场化后带来了金融机构的大面积危机,政府还有能力对国内利率进行控制,而汇率则涉及到国际因素,政府回旋余地则很小。因此,央行在替代利率政策的选择上要三思而后行。
  我国目前面临着经济内外失衡共存的复杂局面,内部失衡主要表现为过热部门与过冷部门共存、结构性通货膨胀、结构性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泡沫化、社会财富分配“集中化”等;外部失衡则主要表现为持续的双顺差、汇率机制僵化、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等。面对这一复杂的经济形势,任何使用单一的货币政策或汇率政策都难以避免陷入“米德冲突”的尴尬境地。
  作为一个开放经济体和贸易大国,在外汇储备不断创新高的情况下,央行应该充分发挥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的协调作用,而不是通过一种调节手段去代替另一种调节手段的方式来解决经济中的问题,面对国内较高的CPI,适时提高利率有助于抑制通胀带来的收入分配负效应进而稳定通胀的预期,同时,还需发挥财政政策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因此,未来的宏观调控的手段应更加多元化,采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财政政策的有机组合、综合运用。

  一、信用与利率的关系
  信用与货币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不同所有者之间调剂财富余缺的一种形式。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作为价值尺度,媒介商品所有者之间的商品交换。二者之间的关系必须用历史的眼光来考察。
  信用与货币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相互独立发展到密切联系再到融为一体的过程。早期的信用与货币这两个范畴是独立发展的。从时间上考察,信用的出现比货币要早,当时的信用主要采用实物借贷方式,在很长时期内独立于货币范畴之外。从早期的实物货币直至足值的金属货币制度,货币的发展也长期独立于信用关系之外。可以说,资本主义制度形成之前,信用与货币二者虽有联系,但从主要方面看,是各自独立发展的。但是二者相互独立发展并不意味着否认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历史进程中,信用与货币的联系有着久远的历史,其密切联系表现在二者的相互促进发展之上。一方面,货币借贷的出现是信用获得更大发展的基本条件。货币借贷扩展了信用的范围,扩大了信用的规模。另一方面,信用也促进了货币形式和货币流通的发展。信用的出现发展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使货币能在更大范围内作为商品流通媒介。信用还加速了货币的流动,补充了金属货币数量的不足。可见,信用与货币是相互促进发展的。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确立,情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金属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实行不兑换信用货币制度条件下,信用与货币的关系进一步发展。在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和货币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整个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信用制度基础上的。从货币形式看,货币形式同时就是一种信用工具,货币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流通的,任何信用活动都导致货币的变动。信用的扩张会增加货币供给,信用紧缩将减少货币供给;信用资金的调剂将影响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的结构。这样,当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活动不可分割地联给在一起时,则产生了由货币和信用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范畴——金融。因此,金融是货币运动和信用活动的融合体。当然,在金融范畴出现以后,货币和信用这两个范畴依然存在。
  二、利率发挥作用的世界性趋势
  利率不但能够反映货币与信用的供给状态,而且能够表现供给与需求的相对变化。利率水平趋高被认为是银根紧缩,利率水平趋低则被认为是银根松弛。因此,西方传统的货币政策均以利率为中介目标。
  为了控制投资的高速增长,在央行采取的诸多货币政策操作中,被西方金融界称为货币政策“猛药”的存款准备金率一调再调,而调整法定存贷款利率这一传统的政策工具,却一直没有使用。这让市场感到很意外。我们认为,央行之所以迟迟没有提高法定存贷款利率,除了考虑CPI、经济增长速度等正常的经济指标外,还受到一些特殊的外部因素的约束。在我国利率发挥作用还不具备条件。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利率政策非常有效,因而成为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国的情况十分复杂。统计分析显示,在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同利率变动的关系不大。并且,利率水平的降低对存款总量的增长以及增长的速度都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
  之所以出现上述情况,其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是主要的贷款需求者,贷款需求的利率弹性必然较低;作为贷款的主要供给方,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的利率敏感性一直较低。另外,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将导致大量短期资本涌入到国内,从而达不到提高利率紧缩信用的目的。因此,有研究人员认为升息不能解决经济过热问题。
  三、我国利率改革的方向及其在宏观和微观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利率市场化是指所有利率均由市场决定,即由资金供求关系确定。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在利率制度方面,国家应尽早建立并完善利率决定机制以及利率风险管理制度,保证利率决定机制在最大程度的灵活性和自主性的基础上实现利率风险水平的最小化;在规范微观主体行为方面,应首先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国有企业问题,加速国有企业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同时进一步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进程,在产权制度和银行治理结构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在金融市场方面,国家应努力朝着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金融体系的目标迈进,为市场上的各类竞争主体提供一个尽可能公平,公正的投融资环境,从而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实现创造条件。
  四、我国利率改革遇到的主要障碍及化解方法:
  目前我国的这种低利率管制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金融商品的价格,也使得利率这一重要的经济杠杆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很多人主张通过利率市场化来理顺金融商品的价格体系,提高利率的敏感性和弹性,恢复利率杠杆应有的作用。我们认为,利率市场化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一个必然进程,谁也没有理由反对利率市场化,但目前我国宏微观经济环境都不利于利率市场化的过快推进。如下:
  1、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我国过去长期搞计划经济,建立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许多方面都与成熟市场经济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2、利率运作主体行为不规范。
  (1)中央银行的独立自主性不强。中央银行并未真正拥有利率的制订权和调整权。
  (2)国有商业银行行为非市场化。国有商业银行由于产权制度建设落后,银行的产权界定模糊,加上管理层和一般员工没有利益驱动机制,使得所有者和经营者难以实现利益的激励兼容,经营者非市场化选择的倾向很强,这是引致银行效率低下的根源所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非市场化行为的存在,即使利率自主权放开,银行也难以按照市场规律借贷资金。
  (3)企业的行为不规范。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并未达到预定目标,其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尚不健全,大多数企业只负盈不负亏,在国家的保护伞下安稳过日子,利率高低对其来讲并不很重要。
  3、企业对利息的承受能力低下。
  4、金融监管不完善。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因不能摆脱行政干预而缺乏超脱性和真实性。另外,监管标准、手段和技术也不能确保监管的信息质量和使金融机构采取稳健和审慎的经营原则。
  在我国这样一个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要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需要一个很长的过渡期。就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重点而言,不是去设计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时间表,而应是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如前所述,利率市场化同一国的市场经济完善程度、金融交易主体的市场化倾向以及金融监管等外围制度环境紧密相关,所以我们应从这些方面着手,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如下:
  (1)深化市场经济改革。从西方的经验来看,很多国家都是在市场经济相当成熟的条件下放开利率的。应该说相对有效的市场机制有利于熨平利率放开后金融领域乃至经济的波动。我国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几年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商品市场,但是我国的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发育都不完善,这就极大地制约了利率的市场化。当然,深化市场经济的改革不仅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更需要经济主体行为的市场化。
  (2)培育利率运作主体的市场化行为:
  ①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目标并未摆脱对国家计划和经济增长目标的依附,中央银行甚至还承担着大量的财政职能。在这种央行与政府关系难以理顺的条件下放开利率,很难保证中央银行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来调节利率。因此,现实的选择是:一方面,必须分离政府与央行的“天然”联系;另一方面要提高中央银行自身管理水平,使其能够做到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去调控商业银行利率和其它市场利率。
  ②构建真正的商业银行。在市场化利率制度中,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充当央行货币政策中介,另一方面又要根据货币政策的意图调控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商业银行的这一中介地位,要求它必须是自负盈亏和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实体,否则无法起到中介传导作用。对此,我们只有加快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步伐,才有可能实现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运作。首先,要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解决我国国有银行长期所有者虚置的现象,实现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激励兼容的市场化运作。其次,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原则,重组国有银行的内部组织和机构体系。最后,建立规范透明的财会制度,强化股东、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发布。此外,我们还应放宽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组建一批新的商业银行,为利率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
  ③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④提高居民的金融意识。
  (3)把握好利率改革的着力点。
  ①增强利率的敏感性和弹性,利率敏感性和弹性较低是我国七次利率下调效果不显著的根源。而利率的敏感性和弹性状况,一方面取决于利率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又取决于银行和企业的改革状况。所以一方面我们要逐步放松管制,即放宽利率的浮动范围和幅度,另一方面要加快银行和企业的市场化进程。
  ②明确利率调整目标。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央银行利率变动的着眼点是整个宏观经济状况,而不是企业的利息支出负担问题,只有从国民经济的整体状况出发考虑利率水平变动,利率才能发挥其作为间接宏观调控重要工具的作用,所以应将我国的利率调节目标转移到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上来。事实上,目前我国以降低企业利息负担为目标的利率调整方式,既不利于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也不利于国有经济部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③重构利率结构,理顺利率关系。要对现行利率划分方法进行改革,根据企业和金融机构会计制度和业务发展的需要,综合考虑期限、数量、风险等因素设置利率档次,划分利率种类;要逐步清理优惠贷款利率,明确贴息来源,减轻商业银行的负担。
  (4)完善金融监管制度。利率放开后,要保持资金市场秩序,不能像过去一样靠行政命令来实现,而必须依赖于灵活有效的金融监管。首先,金融监管要摆脱行政干预,独立自主地进行;其次,要落实金融监管责任制,实现层层负责;最后,要尽早制定科学的监管标准,引入先进的监管技术和监管手段。

关于利率发挥作用须具备的条件:①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②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 ③适当的利率水平; ④合理的利率结构。
利率发挥作用不是无条件的。它一方面要受到利率管制、授信限额、市场开放程度、利率弹性等环境性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具备完善的利率机制,其中包括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适当的利率水平、合理的利率结构等。如果利率机制本身存在缺陷,那么利率的杠杆性作用也很难发挥出来,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发挥利率的杠杆性作用,就是要强调市场在利率决定中的作用,使政府对利率的调控间接化。中央银行应建立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间接调控体系,从而使三大货币政策工具都能影响利率,并使反映市场供求的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符合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商业银行体系对利率的升降变化应有相当的灵敏度;微观经济主体的融资行为要建立在健全的利益机制基础上,且对利率有较高的弹性。只有从几个方面逐步进行改革,才能改善现有利率机制,充分发挥利率对我国经济的作用。-

1.利率决定因素:
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利息率是由供求均衡点决定的,如认为由资本供求所决定的实际利率论、由货币供求所决定的流动偏好论以及由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可贷资金论等。
与之相对,马克思认为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率;二是总利润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这一比例的确定主要取决于借贷双方的供求关系及其竞争。
2.利率影响因素:
现代市场经济的环境错综复杂,许多因素都与利率息息相关,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有经济因素、政策因素与制度因素。
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税收;
政策因素包括一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等,其中,以货币政策对利率变动的影响最为直接与明显;
制度因素主要指利率管制。
3.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关于利率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 :
①利率管制 ;②授信限量;
③市场开放程度; ④利率弹性。
关于利率发挥作用须具备的条件:
①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
②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
③适当的利率水平;
④合理的利率结构。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利率的管理在方法上更为多样,手段上更为灵活,并适时根据经济形势调整利率,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社会中利率作用的发挥还受到一定的限制,其中最主要的是利率形成机制没有实现市场化。


决定和影响利率的主要因素, 结合利率发挥作用应具备的条件,论述我国应如何充分发挥利率的作用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