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儒教和佛教在实践修行上的共同点是什么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1. 道教在构建自身哲学时,大量吸收了佛教的方法和范畴,如佛性说和因待、境智与本迹的论辨术,这些范畴根据道教自身需要进行改造。道教在隋唐时期,还发展了一些自己的新术语,如因待、互陈、体用双举等。
2. 佛教在魏晋时期,曾以格义的方式大量地袭取了道家的概念、范畴,带有显明的玄学思想色彩。然而,佛教后来努力摆脱玄学的影响,尽可能地少用道家典籍的范畴、概念,同时攻斥道教袭取了佛学的范畴术语。
3. 佛教在调和出世与入世的关系时,显然撷取了儒学叩共两端而竭焉的中庸观点,但作为一种出世宗教学说与入世的官方正统学说,相距甚远。佛教与道教的关系不同,一来两者都是出世的宗教,二来两者又都在国主面前争宠,在民间争夺地盘,因而既要互相攻斥,又要互相效仿。
4. 禅宗的兴起,乃是一次佛教的革新,意味着佛教完全中国化的完成。禅宗之所以诽毁逻辑,是因为逻辑的方式不仅使主客二元对立,而且也将真理肢解了。真理(佛性)是统一的整体,需用一种非逻辑的超常的、整体的悟通形式才能认知。所以禅宗突出“识心见性”,认定主体之心与客体之性本来同一。
5. 即使禅宗吸取了道家思维方式,也仍不失其佛教本色。禅宗和整体性悟通方式包含着印度佛学精于辨思的特点,它通过辨而达到不辨。禅宗在泯合主客时,强调以心合性,身是“臭皮囊”,不能与心同于佛。禅宗的“悟”是本心与佛性的一种直接同一,道教的“悟”虽也是道体本心的同一,却包含着“感通”的特点。


道教,儒教和佛教在实践修行上的共同点是什么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