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一切都是虚幻的,那我们是什么都不干吗?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佛说一切都是虚幻,不是什么都不干了,而是人们都在千疮百孔中厮混。

祖先及自己参与创造了这个千疮百孔的世道,于是,人们无奈地活在所有的不如意里,对每个人们来说,这没有什么可埋怨的,因为我们参与了这一切,不是吗?如果按照佛教所说的,“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问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于是一切都被解释完整了,无论是谁,都参与了制造暗黑世道的工作,一个人都别想往外摘,所以大家都不要埋怨不如愿的处境,大家都在其中厮混,不是吗?那么,如何才能跳脱这一切的不如意呢?各种坎坷也就是去吃苦受罪,并要让吃苦与受罪,以及各种坎坷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动力,以此来增长人们的智慧。神啊,原来智慧是从人的“不幸”生活里滋长出来的,现在事情就变成了这样,本来是因为人没有智慧,才成为吃苦受罪的不幸的人,现在吃了苦头,在坎坷上磕得头破血流,于是人就有智慧了。但人们看到在这世上老是磕磕碰碰,苦恼的人不就是活得颠三倒四思维混乱,这些人有什么智慧可言,这难道不是事实?

现在看来,从小吃苦受罪的人才可以拥有智慧,如果是这样,那么现在的教育不都是不正确的教育吗?于其这般不如从小就把小孩赶出家门,赶出学校,赶到这凶险万分的 社会 里去放心散养,这样,大家也不要去买学区房,也不要为孩子的成绩担忧,不要为他们的前途愁苦了。于是满世界有智慧的孩子就被制造出来了……而且他们还有附带的优点“悲心”!

相信这一切的胡说八道吗?一个受尽人间坎坷活得悲惨不堪的人,还会有什么慈悲心,除非人去“受罪”之前,就是一个隐藏起来的佛,这事佛陀干过。据说,佛陀前世或前几世都已经成佛了,当佛陀再次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明明是一个王子,但还是选择去做一个乞丐,一个苦行六年之久的坎坷分子,之后却突然生出了智慧,在一天晚上,坐在菩提树下,望着渐渐消失的晨星,突然间他成道了,智慧所成全的佛来了,这完全是可能的,因为佛陀之前是成佛的,这个套路一直一直被不断扩展放大,以至于变成了以讹传讹的超级胡说八道,吃苦可以增长智慧!但我说:智慧是看清了这一切之后的事!

佛说一切都是虚幻的,说的是前世过去,说的是未来归宿,而不是说如今现在。人饿了需要吃饭,渴了需要喝水,瞌睡了需要睡觉,有钱能过好生活,奋斗干获得报酬,活着就要过好每一天!

凡所有相,皆属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不是什么都不干,而是不要执。

心怎么来的?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比如这个问题就是“一种执”,执于“凡所有相,皆属虚妄”这句话的意思,然后展开一系列的思考。这种思考其实是一种虚妄。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因为有惑,看不清,自然就会产生。 心如明镜,世间怎么样,心也照出来是怎么样,那就安了,安后自然知道一切所执皆虚妄。

你就知道你该去做什么,不该去做什么,而不是说什么也不干。

什么都不干和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做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执。

再比如神秀上座与惠能大师在五祖弘忍大师门下时,作了很有名的谒。

神秀上座作的谒: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惠能大师针对此谒作的谒: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两个谒都是一种执,神秀上座执于“有”,惠能大师执于“空”。

弘忍大师拿起鞋子将谒擦掉,那才是真正的悟道者的行为。因为 他希望惠能大师不要执于空,空还需要空掉。

五祖当晚给他讲《金刚经》时,六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悟了,事实上他也明白五祖为什么擦掉他的谒语。

道理是这样,能不能做到才是最关键的。

你能说出很多道理,结果心中却有万千疑惑,或者看不清世界本源,那终究还是执于“知识之相”。

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 !看似很简单,实则真做到很难。

因为我们面对很多身份,比如可能是一个父亲,可能作为孩子,可能作为一个学生,可能作为一个领导等等,我们同样面临很多诱惑,比如美色,名利,财物,爱好等等。

当五光十色的世界向我们涌来之时,我们很容易认为这些是真的,然后沉迷在里面,这或许就是苦海之源头吧。

你看到的好人和坏人是因为你先有好人和坏人的概念才出现的。前面那个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你看到就会有情绪的波动,如果一个婴儿看到,假设这个坏人长的不是婴儿害怕的那种,你觉得婴儿会认为他是坏人吗?

这个《道德经》的第二章也讲到这个问题:

、有些人想跳出,觉得太烦太苦,不想呆苦海之中,他想成佛,这种想法对吗?

怀让禅师问马祖道一禅师:大师天天枯坐在这里,如果不修止观功夫,怎么能够成佛呢?

马祖道一禅师没有理会,怀让禅让继续点化,就拿起一块砖来磨,并且有很大的声音。

最后马祖道一被磨烦问他在做什么。

怀让禅师说我想磨镜子,马祖道一说:磨砖哪能做成镜子呢?

怀让禅师反问那枯坐就能成佛吗?

马祖道一禅师马上开悟了。

坐禅需要吗?当然需要,但是你将坐禅就当作是成佛的途径,那就“执”了。

惠能大师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悟了,马祖道一听到“那枯坐就能成佛吗”就悟了,那么知常容和各位朋友也听到这句话,悟了吗?

应该是没有悟。

所以悟的机缘和悟的内容每一个人都不一样。你一定要说惠能大师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悟了,那我跟着惠能大师走过的路,拼命研究这8个字,我也能悟,那就是一种“执”,就是磨砖成镜的执。

所以你看佛说一切都是虚幻的,怎么可能是什么都不干呢。相反要做的事情很多,那干什么事?

你悟了时就知道了。

需要说明内容:

知常容没有读过《金刚经》,我凭自己的理解去解说,能不能得到看的人的认可,不是我的事,那是各位读者自己的事情。不过有一句话我还是需要说的, 到最后佛、儒、道其实都是一样的,这个一样指的是对于一个个体来说是一样的,那就是都只讲一件事: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

为什么要加这个说明,我写过好多《道德经》专栏、写过一个《论语解读》专栏,唯《佛经》的解读没有,为何?留给你们思索吧!




佛说一切都是虚幻的,那我们是什么都不干吗?视频

相关评论:
  • 18666258012佛说世界是虚幻的,那么人生还要不要努力奋斗了?要不要争取了
    经非兰功名利禄皆乃尘中之尘,梦中之梦,你如果执著于这些尘中尘梦中梦那人生自然就是虚幻的。那什么才是真实的呢?你内心的平静感、愉悦感和大彻大悟的心才是真实的。佛这样说并不是要你放弃,而是要你放弃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因为那些东西皆是梦幻,到头来一场空。放弃了无谓的东西,你才能回到自己的...

  • 18666258012佛家为什么讲究一切都是虚幻的?
    经非兰因为只有我们的本性是真的,一切事物包括身体都是暂时的,无法带走得,能带走的只有德与业,所以才叫我们不要执著于相,过于执著就会有比较心,就会有贪,嗔,痴,就会有烦恼,也就是所谓的空,不为名利,不贪图享受,自然活的轻松自在

  • 18666258012佛曰:一切皆为虚幻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什么意思?
    经非兰一切皆为虚幻 就是一切空 缘起性空 一切唯心造 都是假的 连自己都是假的 不可说 是无法描述的意思 只可体会无法叙述

  • 18666258012请教一个佛法的问题
    经非兰那我也是假的,视频讲座也是假的。那怎么会有一个假的事物来教育一个假的人啊?这从逻辑上说... 今天看了净空法师的讲座给我很大的启示,突然有一个困惑,佛说一切都是虚幻的,都是假的。那我也是假的,视频讲座也是假的。那怎么会有一个假的事物来教育一个假的人啊?这从逻辑上说很困惑啊。。。我的理解...

  • 18666258012佛既然说万物皆为虚幻。那么一切佛,一切菩萨,罗汉也是虚幻的吗?
    经非兰您大概对佛教有些误解。佛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并不是说一切都不存在(这在佛教里被批评为断见),而是说能够脱离条件而独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龙树菩萨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万事万物的生灭都要依靠条件(因缘),要成就菩萨、阿罗汉的果位,也...

  • 18666258012一切皆为虚幻是什么意思
    经非兰“一切皆为虚幻”来自“凡所有相,皆属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出自《金刚经》的一首四字偈语,是鸠摩罗什译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你看到的世界万物,(其实万物也不能算是万物,姑且名叫万物),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只是在你脑中的映射,只是你认为是那样的。

  • 18666258012佛说世界是虚幻的,我怎么觉得是真的!谁知道?佛的意思。
    经非兰什么是假什么是真呢?真真假假,说到底是言语逻辑。经云:一真一切真。又说:一切无有真。无论你说世界是什么,世界就是世界。

  • 18666258012这世界上一切都是虚幻,能否这么理解
    经非兰所以,物质与意念是同时存在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山河大地,所有物质都是意念的。于是,意念没有了,物质也没有了。世界一切都是虚幻,说的是我们的心,我们没有意念了,世界也就没有了。我们的心充满意念,死后的灵魂也充满意念,所以很难理解世界是虚幻。但佛菩萨已经断所有意念,所以佛说世界一切虚...

  • 18666258012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做工都是虚幻?
    经非兰如上诸法,都是“相”所包含的内容。总而言之,一切见闻觉知所及,一切身口意行,无论善恶。都包含在内。除非完全无形无色,无念无愿,无作无为,不是“法”者,才会没有相,才是真正的无相。=== 那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做工都是虚幻和徒劳的吗?--- 如上,这些法当然包含在“所有相”之中,...

  • 18666258012佛教的“一切皆为虚幻”怎么理解?
    经非兰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2、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