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俄德法三国,为什么联合干涉日本归还辽东半岛?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俄德法三国之所以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是因为~

1895年4月17日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条约中有中国将辽东
半岛割给日本的条款。俄国出于侵略中国、谋取太平洋霸权的目
的,联合德、法两国的驻日公使于1895年4月23日(清光绪二十一
年三月二十九日)照会日本,“劝告”日本放弃辽东半岛。同
时,三国纷纷把军舰开到日本附近海面进行威胁。在俄国东部的
西伯利亚总督也已集合了5万人,随时准备出动。日本经过8个月
的侵华战争,已十分疲困,一时无力对付三国。日本政府决定让
步,5月4日,日皇宣告接受三国劝告,放弃对辽东半岛的永久占
领,并乘机向中国勒索大量“偿金”。最后经俄、德、法三国议
定退还辽东半岛的偿金为3000万两.

一八九五年,随着大清最具战斗力的部队——北洋水师被日本全歼,日本在水陆两路实现了对大清的军事碾压,大清彻底放弃了抵抗,继而开始需求与日本的“和谈”。然而,弱国无外交,日本又怎会放过大清这块“肥肉”?可是,考虑到自己国家的真正实力,想要全面占领、或者统治满清是根本不可能的,于是,日本就退而求其次地在谈判桌上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臭名昭著的《马关条约》就此诞生
《马关条约》对大清的重创是沉重的,虽然继续维持了满清在中国的统治地位,但是,条约中的条条框框却让本就满目疮痍的大清雪上加霜。


人们痛恨《马关条约》、痛恨日本带来的屈辱,但人们却没有想过,日本也只是诸多列强国之一,即便没有甲午战争、没有日本的存在,中国在当时也已经被各列强国瓜分成了半殖民地国家,“帝国”的名号早就名存实亡,“帝国”的辉煌也早就荡然无存。对于贪婪的侵略者来说,没有礼义廉耻,没有道德情操,更没有什么国际公法!然而,在大清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时,却发生了一件让国际惊诧的事情,那就是德、法、俄三国悍然将军舰开到了日本海进行示威,这让沉浸在幸福中的日本措手不及!


这三个国家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一反常态地表现出对日强硬的一面呢?是为了替大清抱打不平吗?别想多了,他们才不会那么好心,他们之间的联合,最终目的还是归咎在两个字上——利益!这都要从《马关条约》说起


先回顾一下《马关条约》的几个主要内容:
1,大清承认朝鲜的“独立国”地位,藩属国关系从此撤销;
2,大清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
3,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以及辽东半岛给日本;
4,开放四个城市为通商口岸,日本轮船可以自由出入;
……
《马关条约》的内容很多,咱们只罗列几个重点,而德、法、俄三国的军事示威也和这几条有关,尤其是第三条“
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
”这一项,这是列强们军事行动的直接导火索


甲午之前,列强在中国都划分了各自的利益区域。虽然东北地区在名义上没有被占,但是,俄国早就虎视眈眈,甚至早已经把东北地区看成自己的势力范围。可现在日本公然要求大清将其割让除去,这不是在明摆着要抢生意吗?以俄国在当时的实力,断不允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一个国家独木难支,俄国就喊来了另外两个国家:法国和德国。
法国和德国的关系比较微妙,德国正是通过1871年的德法战争才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走上强大,故而,两国之间一直存在着间隙。法国一直拉拢俄国在国际上压制德国;而德国作为一个新兴列强国,其在大清还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也急需要俄国的支持,才能尽快从大清拿到属于自己的那块“蛋糕”,因此,俄国一说话,德国和法国就赶紧随声附和。于是,三国的联合舰队就浩浩荡荡开到了日本海


日本虽然取得了对大清的胜利,但自己瓦罐几个米,自己还是知道的,日本的胜利有太多复杂的因素在里面——不是日本太强大,而是大清太腐败懦弱!如今来的三个国家中,任何一个都不是软弱的大清能比,日本还真没有胆子去和三国硬碰硬。在实力面前,日本也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
辽东半岛对于日本的意义,虽然没有台湾那么重要,但战略位置却十分显赫,日本自然要想尽办法保住对这个地区的支配权。于是,日本去找他的“大哥”英国,希望由英国出面摆平其他三国。英国当时虽然是“老大”,但他的势力范围不在东北地区,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到侵犯就行,他是断不会为了日本去得罪其他三个国家的。
日本的企图最终落空,最后只得答应将辽东半岛归还给大清。但并非是无条件奉还,而是需要大清“买”回去。一方面,日本不想在国际上留下“欺软怕硬”的名声;另一方面,日本想在退让辽东半岛的同时尽可能多地谋求利益!


对于这个要求,三个列强国并无异议,因为在他们看来,保住辽东并不是要替清政府“出头”,也不是为了让清政府暂时缓解一下国内的压力,而是确保这个地区的“无主性”,为日后俄国的染指做好铺垫。至于“买”辽东的钱,反正是由大清出,他们才不管这些。
一场因为利益划分而引起的内讧暂时宣告终结,大清为了“赎回”辽东,又额外支付给日本了3000万两白银。由此看来,大清在《马关条约》中的损失,远比纸面上的要多太多

其实当时的俄德法三国之所以会联合干涉日本,让日本归还辽东半岛,其实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他们自己的私欲,看到当时的日本就能够打败庞大的清朝,所以也是有了一些想法。

当时在《马关条约》签署后,也是让世界哗然,让当时的各列强也是有些惊讶。没想到小小的日本竟然能打败庞大的清朝,还攫取了这么多的利益。这让利益熏心的列强们都从自身利益出发,想要染指清朝。

同时在在客观上,《马关条约》的签订也是提醒了当时的西方列强,让他们看到了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一个向远东扩张势力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就这样在利益的驱动下,于是就有德国倡导、俄国响应下,拉拢法国,结成德俄法三国联盟,对日本进行强力干涉,日本也是被迫只得归还辽东半岛。三国的干涉不是为了主持公道,而是为了自己私欲。

德国当时想要的是从中国索取一个港口,同时也是借这个机会与俄国接近,想要破坏俄法的亲密关系,这样就能摆脱德国的孤立处境。俄国当时直接就说说:“假如日本占领南满,对我们将是威胁。我们不能容许日本占领南满,假如不履行我们的要求,我们将采取适当的措施。这样,我们就成为中国的救星,中国会尊重我们的效劳,从而会同意用和平方式修改我们的国界。”

就这样法国也是参加联盟,一个是因为当时的俄法同盟,其实更多的是想要染指中国东南沿海,尤其是对台湾的野心还没有放弃。



其实,他们并不是真正要帮助中国,而是为了制成约日本,这是一种利益的博弈。他们不想在亚洲看到一个强大的日本,也不想看到一个无能的中国,要以中国去制约日本。

先说法国。
法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原本采取的是“置身事外”的策略,因为法国在朝鲜既无商业利益,也无地缘政治关系。但是《马关条约》的签订,让法国警觉起来。因为自从法国侵入了中南半岛后,就开始对中国的台湾虎视眈眈。可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获得了中国的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这被法国人认为动了“自己的奶酪”,因此反对这一条约。
再说俄国。
俄国向来把中国东北当作他们的势力范围,所以非常警惕日本插手这一区域。在中日甲午战争箭在弦上之际,俄国驻日公使就向日本递交了一份公文,“忠告”日本从朝鲜撤兵。在马关谈判时,俄国又多次暗示日本,不得侵占中国东北。然而,日本并没有在意俄国的态度,依然在《马关条约》里提出了割让辽东半岛的条款。对此俄国非常不快,感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继而甚至一度打算派兵到东亚,以武力解决这一争端(后来这件事果然成了“日俄战争”的导火索)。
最后说说德国。
德国起初跟法国一样,对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可是,随着战事的进展,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也打算进入东亚,分一杯羹。而且,此前俄国与法国结成联盟,极大地限制了德国在欧洲的扩张,德国迫切地想在中国山东获得一个港口,拉近与俄国的关系,改善德国的孤立处境。《马关条约》的签订后,辽东半岛被割让给日本,让德国的这个想法成为了泡影。因此德国对《马关条约》也耿耿于怀。
综上而述,当时在西方列强中,法国、俄国、德国对《马关条约》都持强烈反对的立场。1895年4月17日,在第一时间获悉《马关条约》内容的俄国首先发难,德国和法国也积极响应。于是,俄、德、法这三个西方列强为了各自不同的利益走到了一起……

可能是因为当时俄德法这三个国家想通过日本占领辽东半岛。

因为三国俄、德、法要日本吐出辽东半岛给回20000银两为赎辽费


当年俄德法三国,为什么联合干涉日本归还辽东半岛?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