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系统地学习王阳明的哲学思想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谁能系统地介绍一下王阳明的哲学思想~

心学主要内容主要是三个基本命题 知行合一 致良知 心即理 知行合一分两层意思 一层是说本体良知作为一切知识中的基本立身知识应该在孝亲 尊兄 交友 等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中学习理解深化为一定价值观的最初映像 另一层是指良知抽离知识本身而成为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或者用于遵守的社会准则后,在为官等不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活动中贯彻,并在其中得到巩固,从一种映像最终达到坚定不移的境界,是为君子,所谓惟士为能,就是这个境界.而将这种价值观下培养起来的体察人心和自然的能力迁移至世间万物,就成为了圣人.知行合一回答的是修身、自我、社会(万物)三者的关系问题.致良知的致是极尽的意思,解释起来就是个人价值的实现不依赖于外界的认同,而在于自我修行的进程.由于知行合一命题的存在,心学的修行不像佛家追求远离尘世之外的禅机顿悟,也不像理学那么拘泥于书本知识,而是应该投身于社会,按照由家庭到乡里到民族到国家再到天下到万物的顺序,在各种各样的事务中磨练.心学中的读书更多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得到获取知识的动力,知为行之始,行为知之成,知识本身从事物的磨练中来.正是由于修身的方式不一,心学将个人价值实现,事功的建立,修身三者合一.王文成公成就赫赫功绩,而在其眼中一切都那么自然,原因在此.心即理回答的是知识从哪来的问题.良知来自于自心的体验.孝悌忠信等作为良知是最基本的知识,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在孩提时期学习这些知识.这经常受人批判,认为是禁锢思想,是因为没有接出更深层的意思.良知学的似乎只是忠孝仁义礼智信等虚无缥缈的社会准则,实际上是在培养一种体察细微的本领,同时也是一种人格的塑造.儒家的最终目标无非是培养出君子,君子最基本的两个特征:一是为天下的气魄,二则是体人情的本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谓之前者,在亲民谓之后者.回到知识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发现古人精明到了极点.限制一个人学习无非是志向.想学而学不好很多时候只是因为坐不住,没有做学问的精神.这两点都和君子的两个基本特征相对应,同时也和良知的学习中所能获得的两点相对应.所以说,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确实不是虚话.

理学于宋、元、明、清各朝,都为官学,在我国学术思想界居主流的位置。而宋、明两朝更为理学发展的辉煌时代。宋代理学主要分为程朱理学与陆九渊心学。理学发展到明中叶,则由继承陆九渊心学的王阳明之学说成了学界的主流。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字伯安,生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1529年﹞。他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与教育家。他的学说范围很广,而其影响,不限于明朝,甚至及于现在。往往学界对王学的褒贬不一。而本文的目的旨在评价其哲学思想,及讨论其对后世的影响程度。

王阳明的哲学思想

王阳明的学术思想涉及范围很广﹝包括教育、伦理、政治思想等﹞。而就其哲学思想,其重点有三:「心即理」、「致良知」以及「知行合一」说。

王阳明继承陆九渊「心即理」学说,主张人心是本源与人世间的唯一道德准则。故离开了心,便无宇宙、天地、万物,甚至鬼神。因此他提出「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1的观点。所谓「理」,是指道德标准。他强调人类的道德标准都是天生而内在的,不是外界客观存在的,更不是通过认知和学习而求到的。「一切『理』只从心生出,以心为根基。」2他也认为自然界的事物与人事的道德规范,并不是连续的,即使如朱熹所说的格物,亦无法了解仁、义、礼、智四端。

王阳明由「心即理」学说中发展出「致良知」的学说。「良知」即是天理,即是人心中至善的性,是早存在人心中的。良知是与生俱来的,这种能分辨善恶是非的本性,是「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的。3强调「认识不是主体对客观的反映,而是把吾心固有之良知至于事物,使事事物物皆得其理。」4所谓「致良知」就是去尽人欲,从而把心中的善性发挥出来。「致良知」的方法就是去除私欲蒙蔽,从而恢复良知的原来面目。正如王氏于其《传习录》有云:「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政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5

「致良知」不是凭空而成,而是一种认知的功夫,是透过实践和行动来达致的。王阳明重视身体力行,故提出「知行合一」的主张。他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6他认为一切「知」都需要「行」,否则不可视为真知,教人不单要「静处体悟」天理,更要在「事上磨练」,从日常生活和行动中认识及实践天理。他又反对把「知」和「行」划为两件事。他说:「一念发动处便是行」7,即一个人只要有杀人放火的念头,即使他未进行,但亦等于放了火,杀了人。他十分重视人们的动机,因意念不正动机不良,已是有违天理。

评价

自从王学出现,受当时学者所欢迎,一时成了一种风气,阳明之门生遍天下。而自明中叶至清初,其学说成了主流。之所以其学普及数百年,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其学冲破程朱理学以及儒学的束缚,推动了思想学术界之新风气。
王阳明把陆九渊学说发展为一套独特的学问。当王阳明未起之时,学界所仰奉为程朱学说,程朱教人要着力读书,讲明义理,尤其重视循序渐进,不愿学者好高鹜远,空言无实,以此为学者入德之门。此种治学方法,在朱熹时代曾被陆九渊批评为过于支离。到了明代,治程朱之学的学者,失去了程朱之学的精神,终日埋头古籍,认为程朱学说为金科玉律,不敢怀疑,结果弄到士气颓废,为自古所未有。到王阳明时,社会及士林风气,崇尚词句,诵道德学问,均不能应用到事业上去,阳明便提倡「知行合一」,教学者身体力行,一反朱学之迂腐。8

他从「吾心」、「良知」等出发的观点,在当时确起了某些破除迷信与开放思想的作用。

王阳明敢于怀疑并批评朱熹的学说。他以「心即理」、「致良知」等的主张,去反驳朱熹的学说,在当时引起了从朱熹旧说的传统解放出来的积极作用。他曾说:

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天下之公也,公言之而已矣;故言之而是,虽异于己,乃益己也;言之而非,虽同于己,适损于己也。9

王阳明提出了不以孔子是非为是非的问题,并认为求学问的,「天下为公也」,而不以孔子与朱熹的「可得而私也」。10故阳明的提出是要打破程朱之学的垄断地位。

王阳明主张天理和一切道德标准皆在人心,不用向外界探求,人的「良知」便是真理所在。若有如王氏之观点出发,则人人的心都是一颗圣人的心,只要努力去做到「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便用不着孔子、朱子的教训,也不靠甚么经书典籍的陶冶,人人都可以为尧舜。这对于打破程朱学说的权威性,树立平常人的尊严和地位,确有巨大的力量。而其学说之浅易,直指本心,精简直截,自然易入人心,故支配当时之社会思忌而盛极一时。11所以自阳明之学出现后,门生遍天下,所以王学在晚明社会,风靡一时。而且,这对于儒学的平民化和世俗化,功劳亦至钜。

以上为王学之正面的评价。无论如何,王阳明的心学亦造成了若干负面的影响。王学被后世学者形容其学说为「空疏之弊」。王学之说,如「致良知」,「知行合一」等等之主张,本有勉励人从书本知识中解脱出来,而求人努力实践,在事上磨练,以至经世致用。而王阳明之说能够传承至今,亦可以证明他的思想是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但其简易之学,却不免使人不重视事物知识的研究,易启空疏之弊。「致良知」之说又没有客观的准据,于是使人往往空谈心性,而轻视实践,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12事实证明,在王学的末流﹝明末﹞便出现了一批只知高谈心性,不重视学问之人、终日高喊「酒色财气,不碍菩提路」、「满街都是圣人」的无德无学的浅薄士人。明代士风因此大坏,学术的空疏亦至于极点。明末之学术由是不振。明朝后期,王学风行,空疏浮陋,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是当时学界之通病。当时的士子只以四书五经作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而不知读书为何物。甚至有论认为,「通观整个明代,都没有产生博学淹通的学者,也没有坚实的著作留给后世,其学术之成功,远逊宋朝和清朝。」故此到了明清之际,学者如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身历天崩地解的时代,痛定思痛,力主回复程朱格致知的治学传统,再次政力重建汉唐经学,以达到真正的经世致用的目的。而我国学术思想乃此再次转虚为实。13故对王学持反论者往往认为明朝沦亡是归因其学术的空疏所致。

如果是说系统的学习的话,就应该从最基础的开始学,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主要是从儒学思想中转化而来的,可以先了解一下儒学思想,随后再是王阳明最主要的部分,心学,不过如果只是在网上寻找资源的话,会比较碎片化,无法达到系统学习的目的,可以找个价钱能够接受的课程进行学习,之前在喜马拉雅上看到过一个关于王阳明的课程,应该是“王阳明儒学心学三重奏”这类的,你也可以了解一下

主要思想
凡粗通阳明学者,都知道阳明学有三变,其发展阶段概括起来是:知行合一,默坐澄心,致良知.
其思想的精髓,在我看来应该是“心外无物”,这一哲学观点的提出,咋看好像和我们的生活常识相违背,但其针对朱子学“立理以限事


如何系统地学习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视频

相关评论:
  • 15111578322如何理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扶绍刘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种哲学思想,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主张将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只有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做到“格物致知”。具体来说,「知行合一」是指知识和行动的统一,即知道了什么就要去做什么,不仅要有理论知识,还要有实践经验。

  • 15111578322深度哲学:王阳明心学精髓
    扶绍刘王阳明,中国明朝时期的一位大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心学的开创者。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在于“知行合一”,“致良知”,以及四句教。其中,“知行合一”强调知与行的内在统一,即“知”指导“行”,而“行”验证“知”。而“致良知”则主张通过内心省察,发现并实现自己的良知,即...

  • 15111578322明正德13年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是什么?
    扶绍刘明正德13年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的含义 明正德13年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的含义是当我们面临困难,处理事情的时候,我们在事上下功夫,有时候,怎么都理不出一个正确的头绪来;在理上下功夫,偶尔会有一点点成就,但是效果还不是很明显;只有在心上下功夫,相互之间打开心门,坦诚相待,则就会事半功倍,成效显著...

  • 15111578322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 概述王阳明的主要中心思想
    扶绍刘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这里的良知既指道德意识,又指最高本体。王阳明简介王阳明名为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教育家。王守仁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阳明集大成。

  • 15111578322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什么意思
    扶绍刘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一种哲学思想,强调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即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以实现真正的认知和行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行相通:认识和行动要相互贯通,通过将理论用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心行一致:内心和行为的一致性,通过将内在的自我完善与外在的行动结合起来,实现...

  • 15111578322王阳明思想主张
    扶绍刘王阳明强调,君子之学,唯求其是,推崇“求是”学风。他认为士、农、工、商“其归要在于有益于生人之道,则一而已”,把传统观念中一直被视作“贱业”的工商摆到与士同等的水平。“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全面概括,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

  • 15111578322青年学生怎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扶绍刘王阳明有句话:辨既明矣,思既慎矣,问既审矣,学既能矣,又从而不息其功焉,斯之谓笃行。意思是,当我们已经分辨清楚,思考缜密,问得详细,已经学会了,还是持续不断地用功,这就叫笃行,这是获得成功的必要前提。不单做学问是这样,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要想做到炉火纯青,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 15111578322王阳明心学核心
    扶绍刘“格物致知”是王阳明心学的重要思想,它强调通过实践和实践来认知事物,进而提高个人的认知水平。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究和实践,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他的这种观点影响了后来的科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研究。“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另一重要思想,意味着学习和实践...

  • 15111578322明正德十三年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
    扶绍刘明正德十三年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是,主要是发展了南宋陆九渊的学说,主张心外无物,人心是一切事物的本源,心外无理伦理纲常是人们所固有的的良知。要认识伦理纲常的理,就是所谓的致良知,就要用心中去体会,将自身先天的良知付诸于道德实践。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认为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只有每...

  • 15111578322学王阳明心学该看哪些书,如何提高自己古文水平
    扶绍刘学古文最重要的是知人论世,所以你最后先去了解一下相关的历史背景和他的个人经历。本人超推荐《明朝那些事儿》,那是一本可以笑着看完的史书。至于提高古文修为,我建议你先看短篇的,捧着一本古汉语词典,积累一下词汇,半年后再看王阳明的专注,应该会容易理解一点的。心学是一门可以说是只可意会...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