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发的感慨,长恨歌是谁人的作品?《 读长恨辞》与《马嵬》两诗的感慨是否一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两首诗都是读完《长恨歌》后抒发的感慨,两诗的感慨是否一致?为什么?~

我认为抒发的感慨不完全一致,但有相似之处。
都是对李隆基的批评与不满之情,前者侧重于对李隆基知道怜爱贵妃却不知体恤军中死去将领的愤慨;后者则更侧重于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并不值得那么多文人的同情及悲慨,因为对于寻常百姓生离死别是寻常的事情。(况且正经历别离,所以写出此诗)

分析如下
读长恨辞 李 靓
理解:   诗的前两句是对《长恨歌》中所述的事加以概括,抽取其中的一个片断: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艰难行程中,“霪雨霏霏,连月不开”,李隆基“夜雨闻铃断肠声”,写成《雨霖铃曲》以寄恨。这就为后面的议论定下了基调——在“渔阳鼙鼓动地来”时,唐军节节败退,安禄山“径截辎重,横攻士卒”,官军则“都尉新降,将军覆没。尸填巨港之岸,血满长城之窟。”这一切李隆基想过了吗? 后两句议论警策,有春秋笔法。诗人同情的不是“宛转娥眉马前死”,一妃之死,何足道哉,何必为之鸣不平呢?那“尸骸遍野”,“骨暴沙砾”的阵亡将士们,“精魂何依”?那个昏君李隆基却根本没有想到,即使想到,也是一点都不会动心,因为他唯一感到痛心并为之“倍沾襟”的是“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妃。连六军生死,国家兴亡都不过问,只念念不忘“回眸一笑百媚生”的亡妃,如此帝王,何许人也,还用诗人多说吗?全诗到此嘎然而止,“含有余不尽之意”在于言外。


马嵬
译文:     用不到去歌唱当年皇帝妃子的悲欢离合;在人间也有银河,使得千千万万人家夫妻离散。象石壕村那样的夫妻决别数也数不清,老百姓的泪水比长生殿上洒的那点泪水多得多了.
理解如下: 袁枚此诗却能不落俗套,另翻新意,将李、杨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
背景: 《马嵬》是乾隆十七年(1752)袁枚赴陕西候补官缺,路过马嵬驿所作,共4首。袁枚与爱妾分别,远赴陕西,实属身不由己,联想到白居易《长恨歌》所写李杨情事,认为百姓的生离死别不胜枚举,李杨二人的生离死别并不值得同情。

(1)白居易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2)李诗主要感慨的是唐玄宗只顾个人的享乐而不顾将士的生死;袁诗主要感慨的是《长恨歌》只在反映李、杨之间的生离死别而没看到百姓们的生离死别。(意对即可)(3)①表达技巧:两首诗中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和比喻、夸张。如李诗将将士的死与杨贵妃的死作对比,将“不动心”与“倍沾襟”作对比;袁诗将两个人的生离死别与百姓的生离死别进行对比。李诗中用了“蜀道如天”的比喻、夸张,袁诗中也用了“人间亦自有银河”和“泪比长生殿上多”的比喻、夸张。 ②赏析:“略”。(不设统一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白居易
两诗均持批评态度,但批评的对象不一致。李诗(读长恨辞)主要讽刺唐玄宗爱美人不爱江山,只顾个人享乐不顾百姓死活;袁诗(马嵬)批评的对象是长恨歌,因其只同情李杨二人的爱情却未看到百姓的流离失所。

白居易,不是一致的,读长恨此基本是旁观者的感情,马嵬是在李隆基的视角来写的,写的是对贵妃的惋惜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作品,《马嵬》是李商隐的作品,都取材于唐玄宗宠爱杨玉环导致兵变,抒发对杨贵妃爱情悲剧的感慨。

我只知道长恨歌是白居易的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


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发的感慨,长恨歌是谁人的作品?《 读长恨辞》与《马嵬》两诗的感慨是否一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