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香山的红叶》是围绕什么写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课文《香山的红叶》是围绕什么写的?~

本文是叶君健的一篇散文。文章以清新的笔触描写了香山红叶的可爱与美丽。通过对香山红叶与众不同之美的一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红叶的爱,对生活的爱。〔结构分析〕本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从感觉上描写香山由于“红花”的盛开,而与别的山有所不同。第一层(第1自然段),写普通的树叶在秋天令人感到凄凉。第二层(第2自然段),写香山的秋天因红叶而与众不同。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具体描写香山的红叶带给人的美感。第一层(第3自然段),写香山红叶给人的感官带来的惊奇和快感。第二层(第4自然段),写香山红叶创造了“秋天里的春天”的独特景观,世界上少有。〔语意理解〕“但在北京西郊的香山,情况却不是如此。这里除了青松,几乎漫山遍野都是黄栌树。”“黄栌”,落叶灌木,叶子互生,卵形或倒卵形,秋季变红,花单性和两性同株共存,果实为肾脏形。木材黄色,可以制染料。香山的这些黄栌树是清代乾隆年间栽植的,200多年来,逐渐形成拥有94000株的黄栌树林区。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是观赏红叶的最好季节,红叶持续时间通常为1个月左右。“他们会发现,第一个星期天到这里来时,山上还是林绿荫深;……而这里却正好是艳阳天———色调比较浓的一种艳阳天。”“林绿荫深”,写出了黄栌叶没有变红时到处一片绿色的样子;“喜笑颜开”原意是心情愉快,满脸笑容;用在这里是一种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栌叶变红后,使这里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美丽起来。“凄凉萧瑟”,寂寞冷落。“艳阳天”,明媚的春天。这句话包含两个对比,一是叶子未红与红时的对比,一是有没有红叶的对比。两个对比同样突出的是黄栌叶变红以后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享受,正如下文进一步指出的“这确实是一种不寻常的变化,给人的感官带来一种惊奇和快感,这种惊奇和快感是在别的地方得不到的”。“它究竟占了多大面积,无人估计得出,因为它无边无际,一眼看不尽。它比樱花更红,比桃花更密,在一定的距离外看去,它大红锦簇,哪里的春天也比不上它热闹。”这里具体描写了黄栌叶的样子,“无边无际”、“红”、“密”、“大红锦簇”、“热闹”,寥寥几笔就将红叶的美写尽了,而且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无边无际”,你的想象力能走多远尽可以走多远;樱花、桃花是可感的,“比樱花更红,比桃花更密”,又可以尽情发挥你的想象了;“比不上它热闹”,一个“热闹”就把红叶写活了,你可以感觉到它正在跳,正在跑,在招引你的视线随处观瞧。作者用朴实简练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灵动的画卷。〔写作特点〕1.语言朴实简练,含义深长。2.通篇运用对比手法,突出红叶独特之美。
教材说明〔解题〕本文是叶君健的一篇散文。文章以清新的笔触描写了香山红叶的可爱与美丽。通过对香山红叶与众不同之美的一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红叶的爱,对生活的爱。〔结构分析〕本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从感觉上描写香山由于“红花”的盛开,而与别的山有所不同。第一层(第1自然段),写普通的树叶在秋天令人感到凄凉。第二层(第2自然段),写香山的秋天因红叶而与众不同。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具体描写香山的红叶带给人的美感。第一层(第3自然段),写香山红叶给人的感官带来的惊奇和快感。第二层(第4自然段),写香山红叶创造了“秋天里的春天”的独特景观,世界上少有。〔语意理解〕“但在北京西郊的香山,情况却不是如此。这里除了青松,几乎漫山遍野都是黄栌树。”“黄栌”,落叶灌木,叶子互生,卵形或倒卵形,秋季变红,花单性和两性同株共存,果实为肾脏形。木材黄色,可以制染料。香山的这些黄栌树是清代乾隆年间栽植的,200多年来,逐渐形成拥有94000株的黄栌树林区。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是观赏红叶的最好季节,红叶持续时间通常为1个月左右。“他们会发现,第一个星期天到这里来时,山上还是林绿荫深;……而这里却正好是艳阳天———色调比较浓的一种艳阳天。”“林绿荫深”,写出了黄栌叶没有变红时到处一片绿色的样子;“喜笑颜开”原意是心情愉快,满脸笑容;用在这里是一种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栌叶变红后,使这里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美丽起来。“凄凉萧瑟”,寂寞冷落。“艳阳天”,明媚的春天。这句话包含两个对比,一是叶子未红与红时的对比,一是有没有红叶的对比。两个对比同样突出的是黄栌叶变红以后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享受,正如下文进一步指出的“这确实是一种不寻常的变化,给人的感官带来一种惊奇和快感,这种惊奇和快感是在别的地方得不到的”。“它究竟占了多大面积,无人估计得出,因为它无边无际,一眼看不尽。它比樱花更红,比桃花更密,在一定的距离外看去,它大红锦簇,哪里的春天也比不上它热闹。”这里具体描写了黄栌叶的样子,“无边无际”、“红”、“密”、“大红锦簇”、“热闹”,寥寥几笔就将红叶的美写尽了,而且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无边无际”,你的想象力能走多远尽可以走多远;樱花、桃花是可感的,“比樱花更红,比桃花更密”,又可以尽情发挥你的想象了;“比不上它热闹”,一个“热闹”就把红叶写活了,你可以感觉到它正在跳,正在跑,在招引你的视线随处观瞧。作者用朴实简练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灵动的画卷。〔写作特点〕1.语言朴实简练,含义深长。2.通篇运用对比手法,突出红叶独特之美。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读课文,理解香山红叶在作者眼中与众不同的美,体会作者对香山红叶的赞美之情和对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使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陶冶。3.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对香山红叶之美的细致描绘,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4.认识“萧”字,正确书写10个生字。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1.品味文章细腻的语言,想象文章所描绘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对景物细致观察与生动描写的方法。〔教学准备〕1.香山红叶的图片资料。2.课前了解香山、黄栌树的相关信息。〔教学时间〕2课时。

原文:
早听说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乐意。我去的那日,天也作美,明净高爽,好得不能再好了;人也凑巧,居然找到一位老向导。这位老向导就住在西山脚下,早年做过四十年的向导,胡子都白了,还是腰板挺直,硬朗得很。
我们先邀老向导到一家乡村小饭馆里吃饭。几盘野味,半杯麦酒,老人 家的话来了,慢言慢语说:“香山这地方也没别的好处,就是高,一进山门,门坎跟玉泉山顶一样平。地势一高,气也清爽,人才爱来。春天人来踏青,夏天来消夏,到秋天——”
一位同游的朋友急着问:“不知山上的红叶红了没有?” 老向导说:“还不是正时候。南面一带向阳,也该先有红的了。”
于是用完酒饭,我们请老向导领我们顺着南坡上山。好清静的去处啊。沿着石砌的山路,两旁满是古松古柏,遮天蔽日的,听说三伏天走在树荫里,也不见汗。
老向导交叠着两手搭在肚皮上,不紧不慢走在前面,总是那么慢言慢语说:“原先这地方什么也没有,后面是一片荒山,只有一家财主雇了个做活的给他种地、养猪。猪食倒在一个破石槽里,可是倒进去一点食,猪怎么吃也吃不完。
那做活的觉得有点怪,放进石槽里几个铜钱,钱也拿不完,就知道这是个聚宝盆了。到算工帐的时候,做活的什么也不要,单要这个石槽。一个破石槽能值几个钱?财主乐得送个人情,就给了他。石槽太重,做活的扛到山里,就扛不动了,便挖个坑埋好,怕忘了地点,又拿一棵松树和一棵柏树插在上面做记号,自己回家去找人帮着抬。
谁知返回来一看,满山都是松柏树,数也数不清。”谈到这儿,老人又慨叹说:“这真是座活山啊。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有脉,有脉就有苗,难怪人家说下面埋着聚宝盆。” 这当儿,老向导早带我们走进一座挺幽雅的院子,里边有两眼泉水。石壁上刻着“双清”两个字。
老人围着泉水转了转说:“我有十年不上山了,怎么有块碑不见了?我记得碑上刻的是‘梦赶泉’。”接着又告诉我们一个故事,说是元朝有个皇帝来游山,倦了,睡在这儿,梦见身子坐在船上,脚下翻着波浪,醒来叫人一挖脚下,果然冒出股泉水,这就是“梦赶泉”的来历。
老向导又笑笑说:“这都是些乡村野话,我怎么听来的,怎么说,你们也不必信。” 听着这个白胡子老人絮絮叨叨谈些离奇的传说,你会觉得香山更富有迷人的神话色彩。我们不会那么煞风景,偏要说不信。只是一路上山,怎么连一片红叶也看不见? 老人说:“你先别急,一上半山亭,什么都看见了。”
我们上了半山亭,朝东一望,真是一片好景。莽莽苍苍的河北大平原就摆在眼前,烟树深处,正藏着我们的北京城。也妙,本来也算有点气魄的昆明湖,看起来只像一盆清水。万寿山、佛香阁,不过是些点缀的盆景。我们都忘了看红叶。
红叶就在高头山坡上,满眼都是,半黄半红的,倒还有意思。可惜叶子伤了水,红的又不透。要是红透了,太阳一照,那颜色该有多浓。 我望着红叶,问:“这是什么树?怎么不大像枫叶?” 老向导说:“本来不是枫叶嘛。这叫红树。”就指着路边的树,说:“你看看,就是那种树。” 路边的红树叶子还没红,所以我们都没注意。
我走过去摘下一片,叶子是圆的,只有叶脉上微微透出点红意。 我不觉叫:“哎呀!还香呢。”把叶子送到鼻子上闻了闻,那叶子发出一股轻微的药香。 另一位同伴也嗅了嗅,叫:“哎呀!是香。怪不得叫香山。”
老向导也慢慢说:“真是香呢。我怎么做了四十年向导,早先就没闻见过?” 我的老大爷,我不十分清楚你过去的身世,但是从你脸上密密的纹路里,猜得出你是个久经风霜的人。你的心过去是苦的,你怎么能闻到红叶的香味?
我也不十分清楚你今天的生活,可是你看,这么大年纪的一个老人,爬起山来不急,也不喘,好像不快,我们可总是落在后边,跟不上。有这样轻松脚步的老年人,心情也该是轻松的,还能不闻见红叶香? 老向导就在满山的红叶香里,领着我们看了“森玉笏”、“西山晴雪”、昭庙,还有别的香山风景。下山的时候,将近黄昏。
一仰脸望见东边天上现出半轮上弦的白月亮,一位同伴忽然记起来,说:“今天是不是重阳?”一翻身边带的报纸,原来是重阳的第二日。我们这一次秋游,倒应了重九登高的旧俗。 也有人觉得没看见一片好红叶,未免美中不足。
我却摘到一片更可贵的红叶,藏到我心里去。这不是一般的红叶,这是一片曾在人生中经过风吹雨打的红叶,越到老秋,越红得可爱。不用说,我指的是那位老向导。

扩展资料:
《香山红叶》这篇课文是教科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绘了秋天香山红叶美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的重点是了解香山红叶美丽壮观的景象及有关指示,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难点是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香山红叶》作者:杨朔
杨朔(1913~1968),男,是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小说家。原名杨毓瑨。山东蓬莱人。中共党员。1929年毕业于哈尔滨英文学校。
1939年参加八路军,转战于河北、山西抗日根据地,从事革命文艺工作,后到延安,在中央党校三部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第十九兵团战地记者,1949年后随铁路工人组成的志愿军入朝。
回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秘书长,亚非团结委员会副主席,亚非人民团结理事会常设书记处书记,中国亚非作家常设局联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理事。1937年开始发表作品。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抗日战争时期写过不少通讯和中、短篇小说。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抗美援朝时期写出优秀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解放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党组常委,同时写了大量散文。
代表作品有《荔枝蜜》、《樱花雨》、《香山红叶》、《泰山极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市》、《铁骑兵》等,大多数出自《杨朔散文选》。
参考资料:杨朔-百度百科

本文是叶君健的一篇散文。文章以清新的笔触描写了香山红叶的可爱与美丽。通过对香山红叶与众不同之美的一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红叶的爱,对生活的爱。
〔结构分析〕
本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从感觉上描写香山由于“红花”的盛开,而与别的山有所不同。
第一层(第1自然段),写普通的树叶在秋天令人感到凄凉。
第二层(第2自然段),写香山的秋天因红叶而与众不同。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具体描写香山的红叶带给人的美感。
第一层(第3自然段),写香山红叶给人的感官带来的惊奇和快感。
第二层(第4自然段),写香山红叶创造了“秋天里的春天”的独特景观,世界上少有。
〔语意理解〕
“但在北京西郊的香山,情况却不是如此。这里除了青松,几乎漫山遍野都是黄栌树。”“黄栌”,落叶灌木,叶子互生,卵形或倒卵形,秋季变红,花单性和两性同株共存,果实为肾脏形。木材黄色,可以制染料。香山的这些黄栌树是清代乾隆年间栽植的,200多年来,逐渐形成拥有94000株的黄栌树林区。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是观赏红叶的最好季节,红叶持续时间通常为1个月左右。
“他们会发现,第一个星期天到这里来时,山上还是林绿荫深;……而这里却正好是艳阳天———色调比较浓的一种艳阳天。”
“林绿荫深”,写出了黄栌叶没有变红时到处一片绿色的样子;“喜笑颜开”原意是心情愉快,满脸笑容;用在这里是一种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栌叶变红后,使这里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美丽起来。“凄凉萧瑟”,寂寞冷落。“艳阳天”,明媚的春天。这句话包含两个对比,一是叶子未红与红时的对比,一是有没有红叶的对比。两个对比同样突出的是黄栌叶变红以后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享受,正如下文进一步指出的“这确实是一种不寻常的变化,给人的感官带来一种惊奇和快感,这种惊奇和快感是在别的地方得不到的”。
“它究竟占了多大面积,无人估计得出,因为它无边无际,一眼看不尽。它比樱花更红,比桃花更密,在一定的距离外看去,它大红锦簇,哪里的春天也比不上它热闹。”
这里具体描写了黄栌叶的样子,“无边无际”、“红”、“密”、“大红锦簇”、“热闹”,寥寥几笔就将红叶的美写尽了,而且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无边无际”,你的想象力能走多远尽可以走多远;樱花、桃花是可感的,“比樱花更红,比桃花更密”,又可以尽情发挥你的想象了;“比不上它热闹”,一个“热闹”就把红叶写活了,你可以感觉到它正在跳,正在跑,在招引你的视线随处观瞧。作者用朴实简练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灵动的画卷。
〔写作特点〕
1.语言朴实简练,含义深长。
2.通篇运用对比手法,突出红叶独特之美。



《香山的红叶》是杨朔写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以清新的笔触描写了香山红叶的可爱与美丽。通过对香山红叶与众不同之美的一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红叶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爱。

香山景色秀丽,名胜遍布,风光旖旎,极富自然野趣。秋来黄栌换装,漫山红遍,如火如荼,此即“香山红叶”,是燕京八景之一。香山冬天的景色也很迷人,每当冬雪初晴,一片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旧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就指这里。

扩展资料:

香山又叫静宜园,位于北京海淀区西郊,距市区20公里,全园面积160公顷。因山中有巨石形如香炉而得名,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园。香山可谓是国内赏枫的鼻祖,其红叶驰名中外,是我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香山红叶



本文是叶君健的一篇散文。文章以清新的笔触描写了香山红叶的可爱与美丽。通过对香山红叶与众不同之美的一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红叶的爱,对生活的爱。
〔结构分析〕
本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从感觉上描写香山由于“红花”的盛开,而与别的山有所不同。
第一层(第1自然段),写普通的树叶在秋天令人感到凄凉。
第二层(第2自然段),写香山的秋天因红叶而与众不同。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具体描写香山的红叶带给人的美感。
第一层(第3自然段),写香山红叶给人的感官带来的惊奇和快感。
第二层(第4自然段),写香山红叶创造了“秋天里的春天”的独特景观,世界上少有。
〔语意理解〕
“但在北京西郊的香山,情况却不是如此。这里除了青松,几乎漫山遍野都是黄栌树。”“黄栌”,落叶灌木,叶子互生,卵形或倒卵形,秋季变红,花单性和两性同株共存,果实为肾脏形。木材黄色,可以制染料。香山的这些黄栌树是清代乾隆年间栽植的,200多年来,逐渐形成拥有94000株的黄栌树林区。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上旬是观赏红叶的最好季节,红叶持续时间通常为1个月左右。
“他们会发现,第一个星期天到这里来时,山上还是林绿荫深;……而这里却正好是艳阳天———色调比较浓的一种艳阳天。”
“林绿荫深”,写出了黄栌叶没有变红时到处一片绿色的样子;“喜笑颜开”原意是心情愉快,满脸笑容;用在这里是一种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栌叶变红后,使这里一下子变得活泼起来,美丽起来。“凄凉萧瑟”,寂寞冷落。“艳阳天”,明媚的春天。这句话包含两个对比,一是叶子未红与红时的对比,一是有没有红叶的对比。两个对比同样突出的是黄栌叶变红以后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享受,正如下文进一步指出的“这确实是一种不寻常的变化,给人的感官带来一种惊奇和快感,这种惊奇和快感是在别的地方得不到的”。
“它究竟占了多大面积,无人估计得出,因为它无边无际,一眼看不尽。它比樱花更红,比桃花更密,在一定的距离外看去,它大红锦簇,哪里的春天也比不上它热闹。”
这里具体描写了黄栌叶的样子,“无边无际”、“红”、“密”、“大红锦簇”、“热闹”,寥寥几笔就将红叶的美写尽了,而且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无边无际”,你的想象力能走多远尽可以走多远;樱花、桃花是可感的,“比樱花更红,比桃花更密”,又可以尽情发挥你的想象了;“比不上它热闹”,一个“热闹”就把红叶写活了,你可以感觉到它正在跳,正在跑,在招引你的视线随处观瞧。作者用朴实简练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灵动的画卷。
〔写作特点〕
1.语言朴实简练,含义深长。
2.通篇运用对比手法,突出红叶独特之美。

本文是叶君健的一篇散文。文章以清新的笔触描写了香山红叶的可爱与美丽。通过对香山红叶与众不同之美的一再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红叶的爱,对生活的爱。〔结构分析〕本文共4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从感觉上描写香山由于“红花”的盛开,而与别的山有所不同。第一层(第1自然段),写普通的树叶在秋天令人感到凄凉。第二层(第2自然段),写香山的秋天因红叶

雅鲁藏布大峡谷不仅以其深度、宽度名列世界峡谷之首,更以其丰富科学内涵及宝贵资源而引起世界科学家的瞩目,世界最大降水带分布在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流域世界最北的热带气候带和自然带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上濒临绝种的古老物种生息繁衍在雅鲁藏布大峡谷;世界上最丰富的水能资源、稀有生物资源分布在雅鲁藏布大峡谷……[编辑本段]【发现与命名】


课文《香山的红叶》是围绕什么写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5664449548香山课文几年级
    江怪选六年级。《香山》课文是小学六年级的课文,这篇课文主要描绘了香山的红叶,文章通过对香山红叶美丽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 15664449548杨朔模式的人物作品
    江怪选他作品的基调是歌颂新时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劳动者,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蓬莱仙境》、《雪浪花》、《香山红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市》等。 《荔枝蜜》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

  • 15664449548杨朔散文的特点 杨朔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江怪选杨朔的介绍杨朔是中国现代作家、散文家、小说家,与刘白羽、秦牧并称为“中国现代散文三大家”。杨朔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今蓬莱区)城里北街,其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蓬莱仙境》、《雪浪花》、《香山红叶》、《画山绣水》、《茶花赋》、《海市》等。杨朔前期的小说创作亦可用“马上记者”来作为...

  • 15664449548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题
    江怪选蜿蜒的盘山路,像条条玉带,环绕着美丽的香山。这时,我仿佛置身于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中,真是“万山红遍,层林尽(jìn、jǐn)染”。 1、判断文中带点字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画"√"。 2、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词语。 3、把文中描写红叶的语句用“___”画下来。 4。照样子,写词语。 一片...

  • 15664449548香山红叶课文是几年级
    江怪选香山红叶课文是六年级。知识拓展:《香山红叶》——杨朔 早听说香山红叶是北京最浓最浓的秋色,能去看看,自然乐意。我去的那日,天也作美,明净高爽,好得不能再好了;人也凑巧,居然找到一位老向导。这位老向导就住在西山脚下,早年做过四十年的向导,胡子都白了,还是腰板挺直,硬朗得很。我们先...

  • 15664449548秋天的香山公园作者是从哪三方面描写红叶的
    江怪选秋天的香山公园作者是从形状、树树交错、声音等三方面描写红叶的。红叶是一类观赏树木,主要看叶,为历代文人青睐,最早见于司马相如《上林赋》。红叶,全国各地都有,千佛山亦鼎鼎大名,然而尤以山南山北最盛。山北瀛芳园处,星罗棋布,万紫千红。卵形的叶,杂性的花,浓郁的香,甚是诱人,再加上...

  • 15664449548《杨朔散文选》序
    江怪选杨朔是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计有《香山红叶》、《荔枝蜜》、《茶花赋》、《海市》等四篇。直到今日,杨朔散文仍被数百万中学语文教师作为教授作文的典范,仍被数千万的中学生虔诚地奉为写作的标本。然而,杨朔模式所造成的危害,至今仍未得到充分的认识:这些产生于六、七十年代的新八股,以单调的叙事...

  • 15664449548杨朔的散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江怪选因此,他的散文大都篇幅短小而隽永,布局精致而缜密,结构上力求变化。比如《荔枝蜜》、《泰山极顶》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而《海市》、《京城漫记》则采用对照的手法,《黄河之水天上来》采取的则是“穿珍珠”的结构,而《香山红叶》、《茶花赋》则在开篇设置悬念,卒章显志等。但总的来说,其散文...

  • 15664449548香山红叶为谁愁是什么意思
    江怪选该句子是指香山的红叶景色因为思念而忧愁。香山红叶是北京秋天的象征之一,每年秋天,香山的红叶如火如荼,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然而,在欣赏这片美景时,人们不禁会想起远方的亲朋好友,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因此,香山红叶为谁愁,实际上是指人们在欣赏红叶时,因为思念而感到忧愁。这种情感在秋天这个...

  • 15664449548香山红叶红满天诗句全诗是什么?
    江怪选香山红叶 佚名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香山红叶红满天。译文:一片一片的枫叶,随着风的作用,由二片变成三片、四片、五片、六片、七片、八片、九片,依次递增,最后香山都是满满的枫叶,把天都映红了。该诗歌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一片一片又一片,全文共...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