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这篇文章问题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蜡烛》感人原因(鉴赏文章)~

  一、一批动词雕塑人性之美

  这篇小说没有像一般小说那样用人物的对话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事实上也不可能有对话,因为一个牺牲的年青战士的遗体与一个孤独的老妇人之间在一个“方场”上发生的故事,作者就选用一系列的动词雕塑主人公老妇人的人性之类:如她“爬出”地窖,原本是想招呼五个红军去躲炮弹的,当她发现一战士牺牲后,她“慢慢地绕过”那段铁栏杆,“走进”方场,写她从容镇定,奋不顾身;写她“把尸身翻过来”,“理好了”他的头发,把他的“手臂弯过来”,“她在他旁边坐下来”,写她对烈士炽热的母爱;写她“跪”地舀干用作墓穴的弹坑中的水,“拖”尸,“画”十字,“吻”遗体“捧”浮士,“堆”坟堆,再“摸”出蜡烛,“插”到坟堆上,“点”上。后来又“取出”另一支蜡烛,向坟墓“鞠躬”等,无不反映她对烈士的崇敬与悼念,无不反映她由一个普通的老妇人一下子变成了反法西斯的斗士,由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变成了烈士的亲人或慈母。她虽然默默不语,内心肯定有千言万语,肯定有万千波澜,这样写,炮火中的人性美才格外灿烂,此时无声真的胜有声!

  二、几组对比突出勇者之尊

  细读课文,就会发现作者巧妙地谋就了几组对比,并以此升华形象,突出主题。

  1、炸得扭曲的铁栏杆与硝烟中不屈的老妇人身影形成对比。作者多次写她艰难绕过那段铁栏杆,应有深意。铁栏杆尚且被炸坏,她这个老弱的血肉之躯却从地窖到了地面,决不趴下,这不是写柔中之刚,和弱者之勇吗?

  2、炮弹落点的远与近形成对比。在第13至25自然段,竟有5次写德国人的炮火,其中有4次写炮弹落下离老妇人很远,只在第25段写炮弹落得相当近。为什么炮弹由远而近?想来是因为她点亮的蜡烛“引”来的,但老妇人“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这就写出了她的视死如归的献身精神。

  3、被炸而死的猫与老妇人形成对土。第12自然段写道“甚至陪伴她在地窖里过了四天的那只猫也被刚才炸起来的砖碎片砸死了”、“老妇人想了半天……慢慢爬出了地窖”,她深知战争残酷,她深知自己老迈不会比猫更敏捷,但她却偏要义无反顾。

  4、黑色大围巾与红色大蜡烛形在对比。老妇人特意披着黑色大围巾,体现出庄严、肃穆、凝重气氛,体现出对烈士的哀悼,又用那曾是代表喜庆的结婚蜡烛以及它暖色的光来表示对烈士精神的纪念,表示对入侵者、杀人者的恨与抗争。小说中这两个“道具”的使用意蕴是很深的。

  三、两支蜡烛象征正义之光

  是的,作者多次描写蜡烛的火焰与光亮,并写它在炮火中被震熄又被点亮,一支燃尽时另一支又续上,特别是结尾处充满深情的笔墨:“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这就极具象征意义:它是一个“母亲”(代表了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眼泪”,即正义的悼念,它又是一个反侵略的“儿子”的“英勇”精神的外化,是正义的圣光在感召着世人。这里用蜡烛的光亮结尾比《百合花》中新媳妇用一床带百合花的结婚被子安葬牺牲的战士,对读者而言,更有视觉的冲击力,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

西蒙诺夫 战争 《俄罗斯人》 《日日夜夜》 通讯

文中11次写到德国人开炮,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凸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最后一段:“火焰”象征着两国人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文章赞颂了英雄的母亲和英勇的红军战士。
花烛与葬礼不矛盾,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这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见证。
这是我们语文老师说的加上我在全解上看的综合的!


《蜡烛》这篇文章问题视频

相关评论:
  • 17067228325如何归纳出《蜡烛》的人物形象、特征、情节主题
    路巩熊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如《蜡烛》中:“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这句环境描写,生动地渲染了战争的紧张气氛。解题要诀:如果与下面这两条标准相符合,文中的环境描写的...

  • 17067228325问下,《蜡烛》怎么分段?段意是什么?
    路巩熊第5段和第7段又交代了德国人的炮火“整整一天”“一直轰到太阳落山”,再次交代了战场上环境的危险,这也是为下文做好铺垫。第二部分(从“方场的一边”,即第8段至“回到地窖里去了”,即第31段)写老妇人埋葬红军战士。这一部分叙述的地点发生了转变,以老妇人的住处为中心进行交代。首先文章...

  • 17067228325西蒙诺夫的《蜡烛》的体裁是什么,到底是通讯还是小说,说清楚原因_百度...
    路巩熊《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区别就在于及时准确和真实。通讯,是记叙文的一种实用文体,其中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另外,通讯拥有时效性、故事性、生动性,也是一种具体的体裁。他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更加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常用表现手法是...

  • 17067228325《蜡烛》教案
    路巩熊速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是以何场战争为背景来加以描写的?请找出文章中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这是一篇战地通讯。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要求学生找出...

  • 17067228325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优秀教案
    路巩熊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 可以运用反复、动作描写及细节描写,补充说明 (2)“那么,我们给这样一篇文章起个什么名字呢?为什么吗?”蜡烛——象征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深情。“谢谢大家,那我这就回去赶快完成篇文章。”三、迁移训练 那么,让我们回到课堂,学习西蒙诺夫来设计...

  • 17067228325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课《蜡烛》分析
    路巩熊《蜡烛》教案 教学目标: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1、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2、体味文章思想感情,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重点难点:通过分析人物外貌、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1. 预习课文,2. 查找有关二战时期解放南斯拉夫...

  • 17067228325《蜡烛》这篇文章倒数的2个自然段落如果改写成“在方场上,老妇人的蜡烛...
    路巩熊原句比此句更能突出老妇人的情感。对读者更有情感说服力。

  • 17067228325蜡烛这一课的写法
    路巩熊《蜡烛》这篇文章没有浮华的词藻,没有激情的描写,但那个由作者朴实的文笔勾勒出来的善良的老妇人,就足以催人泪下。文章的第一段交代了故事的时间是1944年9月19日,地点是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在接下来的几段中,故事的人物也相应登场,《蜡烛》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开门见山,没有在开头做不必要...

  • 17067228325(蜡烛)这一课中老妇人怎么会把蜡烛保留45年呢?
    路巩熊那时候蜡烛是很贵的东西。2个蜡烛对老夫人来说更为珍贵。老妇人能拿出他最珍贵的物品——蜡烛,来给死去的俄罗斯战士祭奠,更说明了两国人民(南斯拉夫的老母亲和死去的俄罗斯战士)的友谊

  • 17067228325《蜡烛》感人原因(鉴赏文章)
    路巩熊它将永远燃着……”这就极具象征意义:它是一个“母亲”(代表了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的“眼泪”,即正义的悼念,它又是一个反侵略的“儿子”的“英勇”精神的外化,是正义的圣光在感召着世人。这里用蜡烛的光亮结尾比《百合花》中新媳妇用一床带百合花的结婚被子安葬牺牲的战士,对读者而言,更有...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