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和古龙见过面吗 有合影吗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金庸古龙合照~

  关系一般般,合照没见过呢,应该有吧,你搜搜。

  港台新派武侠小说界一向有“金梁温古黄”之称,但论资历,真正可以齐名的只有金庸、梁羽生和古龙三人。古龙1985年去世,今年春节前夕梁羽生又去了,武侠圈内外人纷纷回忆这武侠“三剑客”的一些往事,三位大侠在文坛三足鼎立,而在生活中亦是三个性格截然不同,但都具真性情的人。

  隐士梁羽生


  梁羽生

  与棋友金庸笔墨较劲

  梁羽生和金庸,这两位既是同事又是棋友、文友,所以暗地里总是有点较劲,1966年两人就曾有过一次沸沸扬扬的笔墨官司。在这场“笔仗”中,尽管梁羽生挑了不少金庸的错,但他还是把金庸摆在了自己前头,称“近十年来港台东南亚各地武侠小说大兴,开风气者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40年前打“笔仗”

  对于这场“笔仗”,30年后金庸的好友倪匡于1995年曾在《明报》上发文章,认为“那是梁羽生自己化了名写的,目的是拉金庸替自己增光,行为如此,是高是卑,自有公论。”倪匡是金庸的好友,当然他是“拥金派”。而金、梁两人的好友罗孚则表示,“梁羽生、金庸表面关系不错,见面客客气气。在我看来,梁羽生对金庸有点不服气,但是他也不好说出来,毕竟金庸名满天下。他并不去跟金庸相比,但实际上又在相比。”

  梁羽生本人曾接受旅澳华人作家黄惟群采访,谈到这场“笔仗”时说,尽管有些字用得厉害了些、过火了些,可以商榷,但“我并没贬低金庸”。黄惟群问他如果再写《金庸梁羽生合论》会有什么补充,梁羽生笑言:“再写是不可能了。以前我们很近,如今环境不同了,大家也都不写武侠小说了。我们的友情是过去的,尽管不灭。他是国士,我是隐士。”可以看出,长期归隐江湖的梁羽生,对金庸是有一些微词的。

  惺惺相惜半世纪

  不过,无论外界如何猜测、论断两人的关系,金、梁却在不同场合展示彼此50多年的友谊。就像金庸在献给梁羽生的挽联上所写的:“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梁羽生生前更是笑言,“我是全世界第一个知道金庸比梁羽生写武侠写得更好的人!”

  确实,在武侠世界以外,象棋和围棋是梁羽生的两大爱好。他工作完成后,常常与同事“厮杀”一番,以棋解压。同事里有梁羽生固定的一群棋友,金庸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常常在下班后杀得天昏地暗。1999年春节,梁羽生回香港探亲,金庸做东,在香港跑马地一家著名西餐厅“雅谷”宴请了梁羽生。在友人的印象中,金庸每次都说,“梁羽生来了你要通知我,我们要聚一聚。”非常亲切,非常怀旧。两位老人家都是很谦虚的,惺惺相惜。

  大侠金庸


  金 庸

  “大师”帽子早戴头上

  金庸一支笔写武侠,一支笔纵论时局;为文风行一世,为商富比陶朱,一生传奇多姿多彩。几乎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层出不穷的金庸迷,“大师”、“大侠”的帽子早被戴在金庸的头上。若把梁羽生比作隐于市的名士,金庸则一直是热辣辣的新闻人物。

  晚年周游世界

  自1993年宣布辞去明报企业董事局主席之职后,“金大侠”彻底退出“江湖”,除了偶尔接受重要的采访,其他时间开始过着平平淡淡、自由自在、无牵无挂的生活。周游世界、游山玩水,更多的时候,他是在家里读书、研经、下棋、听音乐。今年1月底,与金庸同行、同事、同年的梁羽生去世,提及陈年往事,媒体才再一次把金庸推向台前。

  称赞古龙有侠气

  金庸和梁羽生“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不过金、梁二人和比他们小十几岁的古龙也是好友。古龙等作家常到金庸家做客,金庸也常到古龙家看望古龙。古龙说他最好的朋友有两个,其中一个就是金庸,所以两人的友谊应该是非常深厚的。

  金庸曾说:“古龙为人豪爽,我们每次在台湾相聚,都很开心。但是古龙太嗜酒,不顾健康,损失了宝贵的生命,很可惜。”2003年,金庸来到广州中大演讲,谈到与古龙的交往,他说:“古龙是江西人,个性有点侠气,我就没有。他喝酒多年,所以年轻时就去世了。与他交往,我认为他与武侠生活相近,有次他不愿与一帮人喝酒,结果被人砍伤手臂。而我是规规矩矩地做学者,他与我平时谈天说地很好,要生活在一起不容易。”

  金庸觉得古龙是个不太容易交朋友的人,因为他很直爽,有时容易吓到别人,而且他实在很罗曼蒂克,“古龙就是这么浪漫的人,与他的作品一样的浪漫,看着过瘾。而梁羽生的作品却要老实一些,也像他的为人。”

  浪子古龙


  古 龙

  以酒会友因酒伤身

  若让古龙、金庸和梁羽生站在一起,金庸气度不凡,笑而含威,颇有大师神采;梁羽生从容不迫,温文儒雅,颇有名士气韵;而古龙,却是土头土脑,外貌十足一个“猪肉佬”。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貌不惊人的人,在30年的时间里,以旺盛的创作力和独特的文风,创作了100多部风行天下的武侠小说。

  古龙的身世,也正像他的小说一样,经历了太多的艰辛。14岁时,他随着父母从香港移居台湾,随后父亲抛家弃子,他成了没人管的大孩子,生活也常没有着落,靠朋友接济和半工半读,学完了淡江大学外文系的学业。古龙的心像浪子一般孤寂,他的武侠世界里,少不了侠客、酒与剑。而现实生活中的古龙,则是少不了红颜知己和美酒佳朋。

  用脸盆与人斗酒

  据台湾武侠小说作家诸葛青云回忆,某日卧龙生、古龙同桌吃饭,有两个人要向古龙挑战喝酒。古龙不慌不忙,抓起两瓶高粱酒倒进一个脸盆中,双手端盆,双唇凑进盆中,毫不换气地一饮而尽。这两位挑战者,吓得直摇头,狼狈而去。诸葛青云评论古龙饮酒,不仅量大,而且饮得过急、过快、过猛,导致脾胃破裂,伤肝吐血的次数很多。古龙有一次与一影星讨论剧本,一天内,居然独饮13瓶俄罗斯烈性酒伏特加。古龙对自己如此饮酒也有个说法:“多饮伤身,不饮伤心,少饮不瘾……”

  古龙喝起酒来的豪情,让人叹服,但也最终因酒伤身而英年早逝。古龙去世时,影视明星王羽特备了48瓶洋酒给他陪葬。盖棺之前,作家倪匡从棺中拿出一瓶,让在场的每人各饮一口,并浇于墓穴四周,然后将酒瓶放还于棺内。

  见过古龙三次的林青霞以特有的女性敏感,这样描写古龙的身体状况:第一次见面,古龙告诉林青霞说自己瘦了,林青霞认为正好体态适中,神采飞扬;第二次她见到古龙时,便倒抽了口凉气,他拿酒杯的手不停地颤抖,“让人看了打心里酸起来”;到了第三次见他,林青霞猛然冒出4个字:“酒,毁了他!”

  梁羽生因酒识古龙

  年轻时的古龙喝起酒来豪情万丈,有一次,梁羽生设宴,朋友将古龙带去参加。梁羽生正与大家兴高采烈猜拳划令,却见一青年人讷讷不言在那里喝闷酒,心中觉得奇怪。两人一番交谈,梁羽生便喜欢上这位落魄的年轻人。当时,梁羽生是武侠泰斗级人物,著书立说忙不过来,要找人代笔,文笔颇佳的古龙就这样成为最为合适的人选。古龙因酒识大师,以代笔的身份进入香港武侠文学圈,然后靠惊人的才华崭露头角。

通常来说,就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的多是古龙的拥护者,因为在大部分人看来,古龙比金庸要差一些,古龙的拥护者觉得不服气,才要分析讨论一番。

要讨论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四件事情,即使这四件事情和古金的比较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这里之所以说古金而不说通用的金古,是为了公平起见,因为按照拼音顺序、笔划顺序“古”都在“金”的前面。

第一件事情是,在古龙最鼎盛的时期,七十年代初期,金庸封笔,古龙以“接班人”的身份出任金庸之后的《明报》武侠撰稿人,此时,他心中对金庸是很崇拜的,并没有以为自己在武侠作品上达到了金庸的地步。

那是1972年,金庸的最后一部作品《鹿鼎记》在《明报》的连载即将结束,就写信给古龙,希望他能给《明报》写武侠小说连载,使之不至于出现空白。根据古龙的朋友于东楼对武侠作品评论家陈墨所说,古龙接信时他正好在场。那时古龙名头正盛,来函很多,也细看不过来,他漫不经心地让于东楼将信拆开,看看到底是哪个“家伙”从香港来信给他。结果是金庸的约稿信,古龙看了之后,难以置信,澡也不洗了,“光着身子躺在椅子上,半天不说一句话”。

这段叙述十分有趣,出自于东楼之手,应该可信,之后古龙即开始为明报撰写《陆小凤系列》这个作品,作品很成功,也很精彩,尤其是前面的三部。即使是古龙的坚定拥护者也大都承认,古龙在写作《陆小凤系列》之前,已经进入了创作上最辉煌的时期。这实际上意味着,按照古龙自己的观点,金庸是前辈,他自己与前辈还有某种差距。同时,金庸对于古龙,也表示了很大程度的认可。

以上陈述,还要结合另外一个事实来考虑,古龙是一个专业的武侠小说作家,他是靠写武侠谋生吃饭的,而武侠创作,对金庸来说,还只是一个副业性的工作。

第二件事情是,现在看到的金庸的作品,是经过了十分精细的修改和琢磨的,而古龙的作品大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一气呵成的创作完成的,从来没有修改过。金庸作品整体的精致性,人物的完整性使得其作品的阅读构成了一种完整的体验。而从作品的整体来,古龙作品在创作水平上起伏很大,即使是一部作品里,不同的部分往往也有很大的差异,在文字、情节、人物上有比较大的修改空间。这也就使得古龙作品里一些很精彩的作品和部分受到了影响,形成的是一种残缺的美,不能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对于古龙的作品,假如进行较大的修订话,而这种修改不会伤害作品的本质,是能够使作品在文学界获得较大的重视的。毕竟,古龙对于现代创作技法的应用,比起金庸是要多一些的。然而,这样的修订,只能是一种假设了,在很多方面来看,包括创作上,古龙是独一无二的,找不到人给他修订作品了。

第三件事情是,在七十年代的时候,古龙的名气之高,并非完全是他作品本身的影响,而是受到武侠电影的巨大推动,正如现在金庸的盛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武侠连续剧的推动。这实际上也是由于他们作品的自身区别所决定的。

古龙的作品,人物的现代意识较强,个性突出,故事情节比较紧凑,节奏明快而有悬念,篇幅不长而有系列性,很容易改编成电影。古龙自己也做过编导等职务,代表作之一的《萧十一郎》甚至是先有剧本,后才改编的小说,他的其它作品,也有一些借鉴西方电影的表现手法的。而金庸的作品,比较强调文化背景,人物有比较厚重的继承感,情节跨越的年代较长,用电影作品难以表现出特色来,却更适合用连续剧的方式来再现。

第四件事情是,古金的作品在气质上有着绝大的差别。应该说,他们的作品,在本质上都是传统气质的,这根本不同于黄易的作品,但彼此之间的差别却很大。

金庸的创作,根植于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即使是从杨过到令狐冲再到韦小宝式的叛逆,也是属于传统理念的内在斗争。在气质上,金庸作品具有中国国花牡丹那种气质,这与中国人的传统审美情趣相一致,对金庸作品的阅读,几乎不需要中国人对近似于自发的观念做任何修正,因此老少皆宜,拥有最广泛的读者群。

而古龙则完全相反,他实在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借鉴现代文学的手段,但他的作品在本质上其实并没有表现出西方文化的理念来,近乎绝对的男尊女卑观念就是良好的证明。因此,他实际上是两面不讨好的。古龙写出了人性的光辉的一面,也揭示了人性丑恶的一面,写人性的伟大,也写人性的悲哀,总之,往往通过一种叛逆的冲突来形成作品的张力和节奏感。因此,古龙笔下的美,是残缺的,是短暂的,这在气质上有些相似于日本的樱花,古龙自身的创作也是受到日本作家,如吉川英治和柴田炼三郎等人的影响。相应的,古龙作品的读者,就分布在一个比较狭窄的层面,他们身上,也常常能看到那种叛逆式的气质。

如果搞清楚了以上四件事情,读者就会发现,要对古金作出所有人都以为公正的比较,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一个比较公平的结论是,按照一般武侠读者的视角,在大部分方面来看,金庸占有优势,但是从创组自身来看,古龙对于后世创作的意义可能更大一些。

如果用古龙笔下的人物来做一个比较,那么金庸好比沈浪,古龙则是李寻欢;如果借用金庸笔下的人物呢,金庸是郭靖,古龙就是杨过。金庸那种侠者气质更让人敬仰追忆,而古龙的悲剧气氛则给人更大的震撼。

两人见过面,有合影。左一是古龙,右二是金庸。



见过。
金庸讲过一个他们一块喝酒的故事,大致是大伙儿喝得正高兴,有个外国人过来斗酒,古龙答应了,但说哪用得着杯,直接拿脸盆来。就是这样的酒胆把那外国人吓跑了

见过
一次,金庸,古龙,倪匡聚在一起煮酒论侠。那天,古大侠雅兴很高,出了个对子要求另外两位大侠对下句,但这对子上句实在太绝,以致金,倪二位膛目不知所对。最后,大家商定,谁若能对出下句,就各送一套自己签名的个人全集给他。这就是 冰比冰水冰

见过,古龙是一个最喜欢朋友的人,他们当时都是武侠界的人,经常会有聚会,所以应该经常一起喝酒。

但是在见面的时候,经常是一堆人经常在一起,金庸,梁羽生、卧龙生等等,古龙一般很闷,只会在旁边喝闷酒。

见过,具说还一起喝过酒,下过棋呢,具体情况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请不要用鸡蛋砸我)


金庸和古龙见过面吗 有合影吗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