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有什么影响?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安史之乱”有什么影响?~

安史之乱对整个中国的影响
其一,社会混乱
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楱应改为榛),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其二,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此后实际上统一的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安史余唐末藩镇割据形势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各自为政。当史思明之子史朝义从邺城败退时,唐遣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追击,仆固与唐王朝有矛盾,为了私结党羽,有意将安史旧部力量保存下来,让他们继续控制河北地区,使安史旧将田承嗣据魏博(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张忠志(后改名李宝臣)据成德(今河北中部)、李怀仙据幽州(今河北北部),皆领节度使之职。这就是所谓“河北三镇“。三镇逐渐把地方军事、政治、经济大权皆集于一身。以后其他地区,如淄青(今山东淄川、益都一带)李正已,宣武(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李灵曜,淮西李希烈等皆各自割据,不服朝廷管理。这些方镇有的自补官吏,不输王赋,有的不入贡于朝廷,甚至骄横称王称帝,与唐王朝分庭抗礼直到唐亡,这种现象没有终止。

其三,剥削加重
由于战争,造成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形成唐中叶农民叛乱的高潮。
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户口大量减少。潼关和虎牢关之间,几百里内,仅有“编户千余”,邓州的方城县,从天宝时的万余户,骤降至二百户以下。政府却把负担强加在犹在户籍上的农民。唐宪宗元和年间,由于政令不及,税收只能征自东南八道(浙西、浙东、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在方镇统治下的人民,也遭受着“暴刑暴赋”,如田承嗣在魏博镇“重加税率”,李质在汴州搞得地区“物力为之损屈”,等等。唐政府和各藩镇的横征暴敛,终于激起了农民的不断武装叛乱,代宗一朝,全国各地叛乱四起,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发生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的浙东袁晁之乱,同年的浙西方清之乱,以及同期的苏常一带的张度之乱,舒州杨昭之乱,永泰年间(公元765年)邠州之乱等等。这些叛乱虽说很快就被镇压,但更加削弱了唐朝的力量。
其四,边疆不稳
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人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唐朝仍然控制西域安西北庭,数十年后,约公元790年,唐朝失去西域安西北庭。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其五,经济重心南移
安史之乱,促使中国历史上北民南迁,致使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北方人士南渡。南方相对较为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其六,西域独立
753年前后,正是唐朝经营西域的全盛时期,但是此后随着国内政局的的剧烈变化,唐朝在西域的势力也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了低谷。755年(天宝十四载),唐朝国内爆发了有名的安史之乱,由唐朝蛮族将领安禄山、史思明率领的东北边疆叛军长驱南下,攻陷东、西两京,唐玄宗怆惶逃出长安,南下四川盆地。玄宗的儿子肃宗在灵武继位之后,调集西北边军勤王平叛,守卫西域的安西、北庭节度使属下的边兵也被大批调往内地。
756年(至德元载)有三支西域唐军被调回内地,其中李嗣业、段秀实率精兵五千,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率兵七千,马磷精兵三千,三支军队共一万五千人返回凤翔,参加了收复长安的战争,以后在此基础上组成了战斗力很强的镇西北庭行营。

为什么说安史之乱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格局,西域为什么自安史之乱以后就始终游离在华夏文明之外呢。

安史之乱是历史的偶然也是必然。从当时社会状况来看,国家倡导的道德伦理和文化价值获得广泛的认同,但是,统治者唐玄宗及其官僚集团,沉迷于社会发展的成就而松懈,或者鼓吹变革而没有能力去实现,却带给社会民众更大的失望和挫折感。唐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时代,然而后期与各个专制王朝一样,实在不擅长持之以恒的坚持,也不擅长长期不懈的制度建设与自我完善,稍有成就便自吹自擂,却把迫在眉睫的国家危机置若罔闻。《诗经·大雅·荡》有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便是最深沉的告诫。 曾经引领世界的唐朝,其开国的恢弘气度,表现为文化的多元性、气吞山河的开放性,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安史之乱后,对外日渐封闭,对内日渐专制,“不但是唐朝盛衰的转折点,甚至是中_古代开放进取与封闭衰落的转折点。” 直到近代革命爆发并历经崎岖和坎坷,才重新走到改革开放的路子上来。兴衰成败的前因后果往往细密绵长,需要用宏观视野去追踪发现,而历史永远是一盏指引我们的明灯。来源:廉颇_望


“安史之乱”有什么影响?视频

相关评论:
  • 18447065062安史之乱爆发造成哪些主要的影响
    窦畏素安史之乱的历史影响有哪些 安史之乱爆发所造成的影响非常的多,不仅仅只是政治方面的影响,比如会导致藩镇数量激增。这是其中的一个影响,另外还会导致整个政治中心逐渐的转移,还会导致唐朝的声威进入到沦落的阶段。从这里大家也能够看到,每一个不一样的朝代可能都会出现类似不同的影响,安史之乱的存在...

  • 18447065062安史之乱的影响和作用
    窦畏素安史之乱造成社会紊乱,剥削加重,边疆不稳,整体的经济重心逐渐的南移,当时的战乱导致整个社会都遭遇空前浩劫。其实引发的原因非常的简单,无非就是经济矛盾以及阶级矛盾。1、安史之乱所造成的影响安史之乱导致社会遭遇到一次劫难,整个社会都会进入到混乱的阶段。安史之乱还会直接摧毁统治经济会不断的去...

  • 18447065062为什么说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大的一个转折点?
    窦畏素进取心减退,西域脱离汉地愈千年!“安史之乱”之后,不但安西四镇沦落敌手,就连陇右之地亦失陷于吐蕃之手,汉文明对于中亚的影响消失殆尽,直到1000年后的大清乾隆年间,才有重新踏上封常青、高仙芝曾经为之奋斗过的土地。影响三:包容性降低,中原政权越来越自我封闭。“安史之乱”在汉民族的心中成为...

  • 18447065062安史之乱的影响 结局是什么
    窦畏素安史之乱的影响 1、导致藩镇数量激增 当时唐室为了早日结束战事,不惜招抚安史降将如李怀仙、田承嗣等,大肆分封为节度使、观察使,允许其保留所据地区与兵力,于是藩镇数量激增,全国各地均置节度使。而安史叛将的旧有军力得以维持,因此便割据一方,控制了地方的政务,使唐帝国陷入分裂的状态。2、促使...

  • 18447065062安史之乱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窦畏素安史之乱的影响是巨大的,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中国的走向。不仅仅是唐朝,而是中国。影响要点如下:使唐王朝一蹶不振。安史之乱前,唐代的社会可以说是到达了封建社会的顶峰。而安史之乱不仅破坏了北方的经济生产,还影响了政治格局。唐朝的衰落影响整个国际局势。西域变了,不再是曾经书上那个美丽的西域...

  • 18447065062安史之乱的影响
    窦畏素安史之乱的影响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

  • 18447065062如何看待安史之乱
    窦畏素2. 虽然安史之乱对国势的影响不应被夸大,但其带来的结构性、制度性影响却不容忽视。这些影响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持续了千年。3. 节度使权力的专断在安史之乱中埋下了隐患。此外,唐玄宗时期的军事布局调整,即外重内轻的策略,也是安史之乱的重要催化剂。面对府兵制的瓦解和关中兵力的空虚,...

  • 18447065062从中华文明发展的角度而言,安史之乱具有那些影响?
    窦畏素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形成唐中叶农民叛乱的高潮 5边疆不稳。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唐朝在西域的势力也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了低谷 6经济重心南移。安史之乱,促使中国历史上北民南迁,致使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希望对你有帮助 ...

  • 18447065062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
    窦畏素5、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的经济重心开始向南移动,江南地区因其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繁荣的经济逐渐成为全国经济的新中心。6、唐朝在西域的势力在安史之乱后大幅衰退,导致中原与西域的联系减弱,唐朝的边疆防御体系受到严重影响。7、尽管安史之乱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破坏,但也间接促进了佛教的复兴,因为战乱中的...

  • 18447065062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
    窦畏素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安史之乱背景 唐代经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贞观遗风”及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后,成为了一个国富民强的国家,经济在唐玄宗天宝年间达至鼎盛。安史之乱发生后,对唐朝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