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中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分析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主要人物
  
项营
项羽
范增
项庄
项伯
刘营
刘邦
张良
樊哙
曹无伤
注:“项伯杀人,臣活之”道出了项伯知恩图报,和张良属生死之交。张良和刘邦又属君臣关系,可见一个人若能成大事势必需人和、天时、地利。
性格特点
刘邦:能屈能伸,知人善用,善于应变,圆滑奸诈,巧舌如簧,
张良:深谋远虑,运筹帷幄,眼光锐利,忠心耿耿,剖析利害,有情有义,胆识过人,干练透辟
樊哙:忠勇豪胆,有勇有谋,粗中有细,忠贞不二。
项羽:自矜功伐,有勇无谋,优柔寡断,刚愎自用,高傲自大,易冲动,光明磊落,坦率粗豪,重情重义,骄傲自满。
范增:老谋深算,见识长远,足智多谋。


鸿门宴中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分析视频

相关评论:
  • 13331414604鸿门宴 中的人物评价
    陈储玛答:司马迁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信史原则,对本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的无赖嘴脸,以及狡诈精明,虚心,能够审时度势,能屈能伸的特点作了全面表现,使这个人物形象十分丰满。三、双方:刘邦集团中的人物:①张良——足智多谋(请项伯调停是他提出来,樊哙是他找来,“留谢”一事也处理得恰当。)②樊哙—...

  • 13331414604写出《鸿门宴》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物并做出评价,两三百字吧
    陈储玛答:他很讲信义,只因允诺了项伯“善遇”刘邦的进言,他不顾亚父“示之者三”,于鸿门宴上放走了罗网中的刘邦。当兵败乌江时,他拒绝登上乌江亭长的救生船,面对身后的丛林干戈,他笑对死亡,气概何其豪迈。真正的勇士,是无法被震慑的。英雄项羽最终自刎死掉了耳畔怆然响起悲歌一曲:“力拔山兮气盖世,时...

  • 13331414604从鸿门宴谈谈对项羽这个英雄人物的看法
    陈储玛答:鸿门宴是汉楚战争中的一个历史事件,也是项羽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在这个宴会上,项羽与刘邦交谈,最终导致了楚国的灭亡。这个故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传说之一,也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对于项羽这个人物,有些人认为他是一个英雄,因为他勇敢、果断、有胆略。他在战争中表现出色,尤其是...

  • 13331414604鸿门宴中怎么评价项羽和刘邦?
    陈储玛答: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宴会。宴会之上虽然人很少,但是精彩程度和紧张气氛不输于战场之上的厮杀。刘邦之所以以身犯险赴宴,是为了向项羽示弱,表明自己没有挑战项羽的意思。而项羽得知刘邦赴宴之后,对于刘邦的怒气已经消除了一半。项羽并不是要灭了刘邦,而是要刘邦臣服在他的手下,既然刘邦愿意臣服,...

  • 13331414604鸿门宴对项羽的评价400字
    陈储玛答:我们可以说,项羽在鸿门宴之前是一个极具能力和魅力的领袖。总的来说,鸿门宴对于项羽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它展现了项羽的领导才能和勇气,但同时也揭示了他的缺点和失误。无论如何,项羽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杰出的人物,他的经历和成就对于我们今天的人们,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 13331414604从《鸿门宴》中分析刘邦、项羽的人物性格
    陈储玛答:二、试对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做简要分析,说说刘邦在“鸿门宴”中为什么能够死里逃生。设题意图:本题意在引导学生学习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参考答案:刘邦的性格特点是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善于应变。项羽的性格特点是政治上无知,自大轻敌,不善用人,但又直率。刘邦能够在“鸿门宴”中死里逃生,跟善于利用项羽的性格...

  • 13331414604如何评价鸿门宴中的人物
    陈储玛答:他没有听从项伯的建议,而是把事情的始末告诉了刘邦,这说明张良是个重“义”的人,并且对刘邦忠心耿耿。2、范增:越俎代庖,妄自尊大,骄横急躁,老谋深算等。在劝阻项羽攻打刘邦时说“急击勿失”一方面表现出他深谋远虑,看出项羽的野心,但话语中却带有命令的口吻。还有在第三自然段宴会中,他在席...

  • 13331414604在鸿门宴中 评价刘邦 200字
    陈储玛答:灵活应对,从善如流。在复杂的危机关头显现出成熟的政治才能。大汉朝二百多年气数不是平白得来的。

  • 13331414604结合课文鸿门宴(可以百度搜索原文)对项羽进行评价,急!300字就可以了...
    陈储玛答:二、然而,从英雄主义的角度来看,项羽在鸿门宴上展现了真英雄的气概。他坦诚相对,不玩阴谋,对人宽厚,能够原谅别人的过错。他对刘邦心慈手软,对项伯信任有加,对樊哙的建议虚心接受,对英雄真心赞赏。尽管历史上英雄常被小人所败,但项羽的英勇与正直,使他成为令人敬佩的英雄。谈刘邦:一、刘邦在...

  • 13331414604紧急:鸿门宴中如何评价项羽?
    陈储玛答:鸿门宴中的项羽 鸿门宴可谓是楚汉之争的转折点,这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峰会也正体现了项羽的弱点,这注定了他在政治上始终是一个失败者。项羽自小狂傲自大,年仅二十余岁便口出狂言,以“彼可取而代之”来评论当时仍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因而其初起时,便自矜功伐,而这又是他被世人评价为“为人不忍“...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