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治思想

来自:补身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是早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张:“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

张晋藩先生曾撰书称,管仲是提出以法治国的第一人。



《管子校注·明法解第四十六》说:“威不两错,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

以法治国,是国家管理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是法家法治思想的升华。

管仲对以法治国的作用表现出了极大的信心,认为实行以法治国可以有效地统一政令,无论施政、威下,都不过是“举措而已”。

管仲以法治国方案的提出,是春秋大变动的时代产物,也是法家在总结治国理政经验基础上的新思路、新方案的集中体现。

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带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原有的土地国有制度逐渐为新开垦的私田所取代。生产关系的变化也使得整个上层建筑都发生了剧变,曾经天下共主的周王室衰微了,“诸侯不朝,王命不行”,列国之间纂弑不绝。

孟子曰:“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周初设计的维护等级秩序的礼制受到破坏,诸侯之间僭号称王、僭号称公层出不穷。

在不断发生的大侵小、众暴寡的战争中,一些国家被兼并了。如,周初分封时,姬姓之国五十有五,至春秋末年,见于年表者仅鲁、蔡、曹、卫、晋、郑、齐、楚、宋、杞、陈、吴、邾、莒、许、小邾等十余国而已。


拥有实力的诸侯国纷起争雄称霸,先是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其后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在礼乐失序的社会剧烈变动面前,儒、墨、道、法各派的思想家都在思考着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如何控制局面,重新营造理想的国家治理环境。

儒家创始人孔子怀念周初的礼乐文化,提出“克己复礼为仁”。而此时的“仁”,已经由“仁者爱人”发展为仁政、徳政的政治理想,通过“为政以德”,达到“天下归仁”的终极目标。

与儒学并称“显学”的法家学派提出法治理论,其主要内容是:建立以法为治的国家制度,由国家制定成文法,设置于官府,公之于百姓;君主以法作为管理国家、控驭臣僚百姓的手段;实行重刑主义,以刑辅政,以刑去刑;通过贵贱上下皆从法,实现立公废私的功用


中国古代法治思想视频

相关评论:
  • 13613278423中国古代法治思想与新时代法治思想的联系
    吕星清首先,中国古代法治思想为新时代法治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自先秦法家提出“以法治国”的理念以来,法治成为中国社会治理的重要传统。尽管古代法治与现代法治在本质上有所区别,但诸如“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平等观念,“明法重刑”的公开透明原则,都构成...

  • 13613278423简述中国古代史上重要的法制思想,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制有何特点
    吕星清德主刑附,刑民不分。中国传统法制以"礼法结合”为特征,同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是密切相关、一脉发展而形成的。西周是这一传统特征的源流,表现在其"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基本策略、礼的含义内容及其与刑的关系上(出礼入刑 ...

  • 13613278423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法治中的常法是指什么
    吕星清在中国古代,法治思想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法家思想。法家强调以法治国,认为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工具,通过制定明确的法律制度,可以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国家稳定。在法家思想中,“常法”是指长期有效、基本不变的法律制度,例如律令、法规等。这些常法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必须...

  • 13613278423请问法家的治国思想是什么
    吕星清法家强调君主应该运用“法”、“术”、“势”三者的运作来控制臣下,并实行配套的国家政策管治方针,以强兵富国成达战国君主霸业为中心要则。法家认为:国家社会与组织制度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时代的进步,政治制度与组织结构也必要跟着发生变化调整,在当时法家将此过程称为‘变法’。唯有如此才能达...

  • 13613278423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吕星清法家思想的核心是法治。法家是诸子百家时期比较重要的一个思想流派,其以法治为核心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国古代法家分为三大派别:势治派、术治派、法治派。三派均以法治为基础,但侧重不同。法家三派分别为商鞅主导的法治派,申不害的术治派和慎到的势治派。三者的共同点在于,都主张以法治国,以...

  • 13613278423法家思想主张八个字
    吕星清法家思想的影响:1、法治观念的树立 法家强调以法律为基础,通过立法来治理国家。这种观念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推动了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法治观念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秩序维护和国家管理的重要理念。2、科学立法思想的形成 法家重视制定科学、公正、明确的法律规则,提出了严密的立法程序和积极的刑事...

  • 13613278423中国古代的三种主要治国思想有哪些?统治阶级是如何应用的
    吕星清中国古代的三种主要治国思想有人治、法制、无为而治。统治阶级应用人治。人治是“法治”的对称。又称“贤人政治”。关于依靠执政者个人的贤明治理国家的治国方式和理论主张。在中国,儒家的政治思想中提倡人治。法治认为法制即法律制度。详细来说,是指掌握政权的社会集团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

  • 13613278423法治始于哪个朝代,代表是什么?
    吕星清在我国依法治国的主张,最早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家管仲、慎到、商鞅、韩非等人提出的,尤以韩非为代表。韩非著有《韩非子》一本,他主张“霸道”和“以法治国”。秦统一天下后,全面推广法家思想,依法治国。但是过于严峻,忽视了人情和道德因素,摒弃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 13613278423中国古代法家思想和西方古代法治思想有什么区别?
    吕星清法家思想:立法权归属皇帝。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为典范,对君父来说,即便是君父的儿子,也是臣,也是子,即便是王子也不可违背君父订下的法令。这也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思想的示范。古希腊雅典民主思想:立法权归属公民,但不重视人权。公民喜欢你,你就是英雄,公民不喜欢你,你就是罪犯...

  • 13613278423中国古代的法治建设对现在中国的法治建设有哪些启示?
    吕星清中国古代的法治建设对现在中国的法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主要体现在法律体系的完善、法律与道德的结合、民本思想的贯彻以及司法公正的追求等方面。首先,中国古代的法治建设强调法律体系的完备和系统性。例如,在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以法治国”的方略,制定了详尽的法律条文,并...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