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郭敬明。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评价郭敬明的文~

  《幻城》
  据说是郭敬明的成名作。第一次读感觉就两个字:矫情。但是恰到好处的是矫情得很够火:如果再少一分矫情,就过于平淡;如果多一矫情,就显得十分做作。或许是第一部长篇小说,因此郭敬明在书中文笔相比现在略显稚嫩。不过我记得这本书当时红透大江南北,也正是它一手将郭敬明推到了世人的面前,在重新改版后的今天也可以收获满堂彩,实在不容易。
  《幻城》塑造了不同性格的人物,对每个人物的心理及其性格进行了深度刻画,使这些冰冷而高高在上的神也要了普通人类的思想。书中没有重点对爱情进行具体描写,但句句点到为止,使读者可以透过点滴刻画看出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变化,重点的刻画是亲情,书中对亲情的刻画犹为细腻而且大费笔墨,但是在书中对樱空释死前的场面却没有多写,重点写的内容却是在卡索去救自己的弟弟途中。在那个过程中,郭敬明安排卡索一次又一次地呼唤樱空释,极好地衬托了书的中心,表现出了那种兄弟间深深的情意。
  人物性格特点都不是很鲜明,但是每个都很有特色,有自己的故事和独特。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故事。但是郭敬明却给了他们每个人一样的思想对自己爱的人那无法割舍的情感。书中用残败的樱花瓣、飞扬的雪花、温热的血、绽开的红莲将当时或悲凉、或感伤、或痛苦的情景淋漓尽致地发挥到极限,让人沉醉在完美的意境中不可自拔。由此我们也见到了郭敬明擅长渲染气氛的文字功底。他知道在恰当的情境下安排合适的人或景出场会更震撼人心。
  作者勾画出一个完美的水晶公园,美伦美幻的场景往往会使人沉迷。将现实与人物的回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编制成时间变换的二维空间。就像我采访过几个初中的学生,他们对幻城的评价是“很美”、“哭得嘻哩哗啦的”、“很动人”。而读者对此显现出共鸣的原因正是郭敬明将悲伤环境和人物心理活动放大然后描写出来的原因。
  但在一片赞扬声中也有质疑的反问,不得不承认的是因为郭敬明当时年龄小,对文字的驾御能力不够成熟,在这么流畅的环境中依然有些细节描写稍微僵硬。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我想,郭敬明以后无法写出那么干净、单纯的小说来,这也是为什么还是会有很多人坚定地支持《幻城》的原因。
  《梦里花落知多少》
  对于这本书,我真的是不想再去评论什么。既然抄袭罪已经定了,就没有办法再去客观地评论什么了。不过在这里既然提到了,那让我们且先撇开抄袭,姑且当它是郭写的,再分析它。
  这是一部很让人开怀大笑的书。至少,从表面上看是如此。句中夸张的描写方法、女主角内心的变化、每一个举手投足间的动作,都使人感觉得出书中起伏大、变化大的描写特点。自述的手法可以让人清楚地读出主人公的喜怒哀俱。
  书中带有浓郁的北方特点(这也是怀疑抄袭的一点),对主人公的生活、当时的环境描写得真实动人。看似欢快的语句下掩盖的悲伤细细品味时方才可以发觉。也正是这样才有人说看梦会觉得心里压不过气来的难过。这也正是为什么有人说梦里花落知多少比幻城看起来内心更加失落。
  结局是全书的升华,虽没有《幻城》那样死得彻底,但是主角们的遭遇却使人心里空荡荡的。有的时候还会让人觉得,悲惨的结局不是死,而是孤独的、毫无希望地活。
  书中写出了与《幻城》不同的对人生的思考、对爱情的思索和对友情的深思。在这样的一个结局中,每个人都会反思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我们幸福了么?

  《夏至未至》
  有人称之为是郭敬明的巅峰之作。同时《夏至》也走了最俗的青春校园类书籍。书中的女主角是一个很单纯、甚至有点胆小的女生,男主角是一个死气沉沉、闷骚的帅哥,另一个则是个阳光爱笑的男孩儿。不过小说并没有走普通小说的路线,并没有第三者的出现,也没有什么轰轰列列的爱情故事,结局也并不温馨浪漫。我称将它之为一个平凡女生的爱情故事。当然内容表现的思想不止是爱情,还有友情和理想。而遇见的坚强、立夏的善良、陆之昂的乐观、傅小司的成熟都使人有真实感。因为它写的是我们身边的事,所以我称为最俗,但是最俗可以引起共鸣,往往在于它贴近生活,有真空感。
  从《夏至》中,可以看出郭敬明不断进步的文笔,细节的生动描绘、主人公的情感变化都越来越纯熟的在郭敬明的笔下一一展现。在夏至中,回忆与现实相穿插的写作手法更给人真实性,而郭敬明也保持了他一贯的写作风格,黄昏、香樟树、大雪等等一系列的景衬托出当时的情境,把人和物相互穿插,给人进在眼前的错觉和美丽的幻觉。
  《悲伤逆流成河》
  对于这本书,一直饱受争议。无论是哪本书,都没有这本书的质疑来得势不可挡。首先从书名上就有人提出“太做作”的感觉。但是单从书名上看,是一部单纯的校园型小说。人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到书里那样黑暗、尖锐的描绘。
  我很喜欢这本书。在这本书中郭敬明的文笔又发生了一些变化。花哨、轻薄的描写。毫不留情的揭露。尖锐刻薄的讽刺。整部书将冷漠的风格表露无疑。
  但对于黑暗系书籍,向来人们都是争议不断。在写书评之前,我采访了一些学生对悲伤逆流成河的看法有百分之八十的人表示“看不下去”、“不喜欢这种风格”。
  书中的女主角不同于其他书中的女主角。不单纯。不聪明。不善良。不漂亮。她只是倔强。坚强到让人心痛。书中用了大篇幅的细节生动具体地刻画了易瑶的复杂心理活动。并没有过多地像繁琐的小说一样,将每个动作都清晰地写在纸上才能让人想象。书里的细节描写虽细腻但不琐碎,运用了最简短、最精准的文字,使人感觉就发生在自己身上,可以真正进入角色,随她哭,随她笑。
  倘若从写作手法上,《悲伤逆流成河》完美地将现实、过去联系在一起,主人公当时所处情境下的所想都被记录下来,抽象的感觉却给人如切肤的真实感。每个片断都安排得十分恰当,对于抽象的事物郭敬明发挥了想象力,同当时的环境相结合,将每一株平凡得不起眼的小草都写得有了丰富的情感,就连一滴水、一片云也在为主角哀伤。还有,作者对感情的抒发、情感顺畅的流露等细节处理上节奏和程度拿捏得正到好处。
  这可以说是人物刻画最丰富的一本书。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都栩栩如生。他们仿佛拥有生命。他们有血有肉。他们用哀怨的灵魂描绘出不同的人生。他们用无声的哀号诉说着人生的无奈。
  每个片断的描写都使人震撼。所以就在结局出来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会有这样的结局。最后主角们都死了。但他们没有流泪。我想,他们的泪水流干了。
  结局空前的悲惨。我们也在《悲伤逆流成河》中见识到了郭敬明的改变。也正是这本书使他后来的写作渐渐变了。
  通过几个平凡但也不平凡的少年少女,黑暗、世俗的社会被暴露无疑。他们对爱情、亲情、友情的渴望和见解,都击打着读者的心。
  《小时代》
  这是郭敬明正在写的一部长篇连载。因为是连载所以还没有结局。
  《小时代》我不敢说是郭敬明的转型之作,至少从字里行间中,我们已经深深地体会到郭敬明的文字变了好多。他可以愈来愈纯熟地控制自己的文笔以及思想方向,他可以轻松地写下使很多人震撼的文字。但是,他的文字也渐渐地变成了商业化的搞笑。
  我们也可以看出郭敬明的人生价值观在迅速变化。他不再是以前的那个他了,如今他以成人的视角去记录他生活的那个地方,从一个成人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
  故事选在上海作为中心,也许是因为他喜欢这个地方。但他真的选材很好,至少国内区数可指的大都市之中的上海比任何一座城市都更能清晰描绘出郭敬明想表现的中心。而故事围绕四个性格迥异的女孩儿徐徐展开,从大学时的单纯到走入社会面对的背叛都写得入木三分。人物性格突出、各异。
  书中的价值观、人生观、爱情观都完全颠覆了以往书中的美好清新。书中不同的人物有着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人物跌荡起伏的心理变化都不是很好把握,但是郭敬明在这里表现出了对人物各方面前后变化及所处环境下的情感的控制能力,文字虽温暖但也阴冷,郭敬明引出了对生命的思索。
  《小时代》中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对名牌引用太过于频繁,感觉就是他在为这些牌子打广告。事实上,郭敬明用名牌来衬托出物质世界的冷漠和上流社会的精致,从而使读者了解到天上不会凭空掉馅饼,任何繁华的虚荣都需要努力和汗水来交换。然而也有很多人反映到书中对于主人公奋斗的过程描写不够多,给人过分强调钱财的感觉。的确,在书中对于那些辛苦的努力过程作者甚惜笔墨,但是每一次的镜头出现都很恰当,极好地将书中人物表面的美丽和内心的空虚发挥出来。如:宫洺工作一夜俯视着整座上海;Kitty坐在沙发上手里紧握着手机;林萧强忍泪水对周崇光近乎哭泣般哀求。但是个人感觉他还是多对那些艰难的工作过程写出来会更好。
  书中人物性格、遭遇、生活环境都大不相同。塑造了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四个女生。书中,千金大小姐顾里冷酷的性格描写的生动传神,但是同时对她面对爱情、友情、亲情时的痛苦与无助的挣扎只通过一句话就表露出来;女主角林萧胆小但倔强,她不是富人家的孩子因此她的性格没有顾里那么绝情,年轻的她初入社会万分迷惘,也因为单纯被人嘲笑,她是平凡女生的象征;唐宛如,是一个曾经无比纯洁的女生,虽然大大咧咧但是没有一点长处,很多人都会想要成为这样一个人,哪怕被人嘲笑自己也可以轻松地活;南湘是一个争议人物,她才华横溢但是因为穷苦的家境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无奈,她没有钱,所以她为了钱做过很多肮脏的事情,也许她就是这样一个外柔内刚的人吧。
  郭敬明的风格也在一点一点的变化,越来越成熟的文笔和商业化的语句也不得不使人深深感叹。
  但和夏至未至不一样,小时代受追捧的原因不是因为它真实,而是因为它刻画出一个遥远而繁华的世界,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世界。
  《临界纪年 爵迹》
  恕我直言,目前为止这本书还没有什么可以让人震撼的情感。它纯粹是郭敬明在练习自己的文笔。书中的描写手法气势挥宏,语言细腻,是一部很精致的小说。
  银尘对麒零复杂的情感就如决堤的洪水,来势汹汹,给人巨大的触动。从这部还未定型的小说中我们可以依稀看出有四迷是冲着郭敬明的名声,而更多的人冲着那华丽的排场和描写,无疑是一个完美的极乐世界。


  完

中立的说,郭敬明是一个非常出色非常优秀的商人,他具备了一个出色商人应该具备的大部分条件:野心,胆略,果敢,勇气,执行力,包括心狠,以及狡猾(注意用在此处不是贬义词)
他如今的公众形象如此争议的最大原因是,一个成功出色的商人,却偏偏贴着一个天才作家的标签,造成了角色扭曲。
如果说他是一个出色的作家,自然非议就多了。
如果只说郭敬明是一个优秀的商人,那么恐怕大多数人都会认同,

这是网上摘得: 作为现今风头最劲的一位青春作家,郭敬明可谓是一夜成名。但正如郭敬明本人所言,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始终是一个孩子,所以他仍处在忧伤而漫长的青春期。比如尽管郭敬明的文章写得超凡脱俗,但其实他也有对物质生活向往的一面。在《关于<生活在别处>的生活》中,他毫不掩饰自己对于钱的热爱,对于“繁华而苍凉”的上海的热爱。而给予了郭敬明高度的评价的曹文轩在给郭敬明《幻城》所写的序中也说郭敬明是个“小人儿”。所以作为同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郭敬明是值得我们借鉴及研究的。 初读郭敬明首先被其有如汤汤大水般的语言震撼,曹文轩评价说郭敬明对“把握语言充满自信,滔滔不绝、左右逢源,无论在描物状态方面还是在剖析灵魂方面抑或是哲理性的解说方面,都无搜索语言的捉襟见肘。意象新颖,对话有古典话剧之对白一样的讲究,长短句相得益彰”“在语言的王国,语词的千军万马,无边无际地簇拥在他的麾下。他将调动他的语词大军当成了写作的最大的快意。他更多的时候是喜欢语词大军的漫山遍野,看到洪流般的气势。”(《幻城》序) 一个人读哪些书,这些书必然对其产生某些影响。文学作品总能让人在里面发现自己,然后得到提示或是慰藉。语言风格的形成实在不是朝夕间的事,但我们依然可从其作品中挖掘出一些端倪。 如其本人的很多方面,他的语言也很极端化,《幻城》和《梦里花落知多少》的风格完全不像是一个人的,而这也从一方面反映了郭敬明的才华。 他曾多次在其作品中提到一些作家,而其中对其文章语言产生重大影响在我看来的有如下几位。 他说安妮宝贝和苏童都有绝世华丽的想象力和冷艳张扬的文字,而我们可以看到其散文大多数时候是以这种基调行文的。而且可以看到其文章中有些地方隐约的相似之处。比如郭敬明在《天亮说晚安》中有句文字“我明白,就像传说中那只最悲哀的鸟。对,没有脚的鸟,一直飞到死,一直不停息。”(《左》P136)而在安妮宝贝《彼岸花》中有一句“她说,我大概是一只鸟。充满了警觉,不容易停留。所以一直在飞”。(P16)又如郭敬明有关漂泊的描写及感受很像是《彼岸花》中的林南生或是乔:“我命中注定是个漂泊的人,从一场繁华漂泊到另一场繁华或者苍凉。”(《左》P210) 又如他所说喜欢许佳、恩雅般的安静恬淡,这在其一些小说如《庄周梦蝶》等有所体现。(《左》) 另外一个让他“极度着迷”的是古龙。而古龙带给他的有“对话有古典话剧之对白一样的讲究”,有令人着迷的推理。这点他在《幻城》里毫不掩饰地说是有模仿古龙的。 另外我想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从郭敬明的很多文章中看出他是一个非常喜欢电影的人,他自己说他自己也许将来可以当个大导演。电影带给郭敬明的是驾驭剧情的能力,还有构造画面的能力。他的文章中经常有极具画面感的描写,这在《幻城》更是占极大的篇幅。相信每一个读过《幻城》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漫天纷飞的大雪,火一般的红莲,飘逸的雪发,俊秀的面庞,华丽的魔法,伤逝的樱花,人鱼的眼泪,凄凉的歌声,唯美的琴韵……这种种超凡脱俗的意象以及让人浪漫到窒息的对白,这一切在你脑海里组合成一幅幅绝美的震撼人心的画面。而《幻城》也因此被改编成漫画。正如郭敬明在《幻城》的后记里说的,他经常是先在脑海里形成一幅画面,再如小学生看图写话般描摹出来。 郭敬明在《一个仰望天空的小孩》中写道“哪怕我想写一个宋朝勤劳的农民,写到最后我还是会扯到自己身上来”(《左》P64),所以我们大可以从他的文章中读出很多关于郭敬明的内心世界,即“充满疼痛与欢乐的青春世界”。 首先是来自于其文章中那无所不在的忧伤。而其忧伤大致来源于以下几方面:1.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它在《四季歌》里这样写道“我曾经设想过我要过一种与文字相依为命的生活”(《左》P192),这应该是郭敬明弃文从理之前真正的理想(尽管他也曾表示梦想将来能作广告)。但是《关于<生活在别处>的生活》中他提及了他妈妈与他考入复旦中文系的志向意见不同,最后他作出牺牲转投理科。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让郭敬明越活越绝望,他的忧伤有了发挥的余地。于是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中,郭敬明或是直舒胸臆或是含沙射影或是欲说还休地表示了悔恨和忧伤。但他明白他的命运终究无法改变,他只有在独木桥上越走越远,进退两难。 2.郭敬明曾表示“凡是跟文学沾边的孩子都不会快乐”,因为他跟文学很沾边,所以大概可以推出他很不快乐的结论。文学作品确实能带给人很多思考。而像安妮宝贝等有如刀一般的文字会把每个读者的心都划上狠狠一刀,却反而有得到安慰般的快感。像郭敬明所说的:“我需要安妮以尖锐的姿态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力度对我的灵魂进行必要的穿刺,好证明我并不麻木,证明我是个好孩子”。(《左》P61) 3.寂寞。在中国,搞艺术的人毕竟不多,所以都认为自己很寂寞。而像郭敬明这样热爱文学,绘画,音乐,电影,件件不离艺术,所以寂寞在所难免。况且在郭敬明所处的城市富顺,他自己是这样说的:“它是一个像农村一样的城市,或是一个像城市一样的农村”,“这里有穿着高级西装脚下踩双Nike的所谓‘先富起来’的人们,他们会在过圣诞节的时候装模作样的在圣诞树上把小天使用上吊的方式挂起来,然后抱着胳膊在一旁傻傻地笑,傻傻地欣赏他们弄出来地在风中晃动的小尸体”(《左》P211),还有在听摇滚的时候“别人总是问是不是在听刘德华”。这样一个低俗的环境可以想象郭敬明为什么会那么向往上海了。 当然郭敬明不会因美丽的忧伤而堕落,他对生活依然怀着希望,“明天的太阳总会升起,而且一定是新的” 有了忧伤,便要排遣。写作当然是最好的发泄方式。 当然这个时候朋友的作用也就凸显了。而之中最重要的一位恐怕要属留学日本的没有很多朋友的小A了。如他所讲,他向往小A的“安静恬淡,与事无争”。我们不排除有这样的理论,再现实中和人相处久了,就算不看到很多缺陷,却也会倦怠。所以把感情寄托在远在天边的日本再好不过。另外和真诚的朋友在一起得到语言上的安慰,或是偶尔一起放纵,这也竟是一种浪漫。 摇滚也是一种很好的发泄方式,让人的精神在音乐的冲击下得到释放。关于摇滚的描写在郭敬明的文章里也不难发现,尤其是郭敬明“最喜爱是最心疼的文字”《天亮说晚安》。这之中大概也包含了某种愤世骇俗,桀骜与个性。 旅行则是一种向往自由,逃避,漂泊与放荡,同样在《天亮说晚安》中有通篇的描写。 作为一个畅销的青春作家,难免被拿来与别人比较。而对于外界都拿来与之比较的韩寒,郭敬明没有太多的评价。只在其文章中隐讳的提到仅两次。在《四季歌》中有这样一句:“那个被媒体炒作的狂妄小子算什么,我可以更搞笑……”这句话所说的搞笑后来在《梦里花落知多少》上得到了体现。但郭敬明与韩寒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即便是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尽管风格相似,但内容也与韩寒的迥然不同。两人的生活阅历存在差异,所以两人眼中的世界也不同。郭敬明成绩很好,是“一个优秀的理工科人才”,而韩寒是科科亮红灯,所以郭敬明对现代教育的仇恨竟远不如韩寒;郭敬明大多数时候做人有理性的认识,而韩寒却是狂妄自大。但要论写作的功底,恐怕郭敬明是要超过韩寒的,因为毕竟勤奋与才华是比徒有才华更能接近成功。 郭敬明虽然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欣赏,但他依然有他不足的地方。他的散文有太过随意的嫌疑,且过于凸显自我,有失“大我”之嫌。若作为一个文学青年,这自然无可厚非,但离一个好作家似乎还有一定差距。不过我们的思想都会逐渐成熟,我们关注的问题自然会不同。就文学作品写出自我这一点,我们是大可向郭敬明学习的。 我很喜欢他!看了他的文字就知道他有多有才了!

小四有才又有貌,唯一不足的是身高

挺矮的

我觉得他是一个不错的人,年纪轻轻的,就可以当导演了,简直就是我的偶像

才华横溢 矮 有钱人 作家

有才,有财,矮

还好。他说过毕竟上天给了他才华。
赞同


评价郭敬明。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