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演进历程及评价.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一、演进:
1、春秋时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主张包括:①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主张“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孔子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正身律己.
2、战国时期:
①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政治上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他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孟子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税.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生生下来就具有善性,善性是人所固有的道德品质.子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被统治者尊位“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对我国传统文化影响至深.
②荀子:他具有唯物思想,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
3、秦汉时期:
①秦始皇施行焚书坑儒的政策,是对儒家思想的一次沉重打击.
②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简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大一统”思想,儒学从此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4、宋明理学
(1)三教合一: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势中国本土化;道教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不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2)程朱理学: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又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其中,北宋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朱熹成为最为突出,“理学”也称“程朱理学.
(3)陆王心学:南宋时期,理学家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他的学说被称为“心学”.明朝中期以后,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王阳明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王阳明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这一学派也称为“陆王心学”.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明清之际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1)李贽的离经叛道:明朝后期,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理学家把儒家经典鼓吹成神圣不可侵犯的经典理论,一些貌似圣贤而实际品质恶劣的人以此为幌子)为抬高自己,把孔子奉为“扶天纲、立地纪”的神圣.李贽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形成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他自称为异端,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他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认为是非标准应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他批判道学家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他从明亡的历史中看到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尖锐地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他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从而限制君权,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著名思想家顾炎武也生活在明末清初.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他放弃科举,开始探索挽救国家危亡的途径.他重视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他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他经过实地考察写成了巨著《天国郡国利病书》,记述了山川形势、物产风欲、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4)王夫之的唯物思想:与黄宗羲、顾炎武同时代的王夫之,继续和发展了前代思想家的唯物思想.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他还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的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二、评价
(1)儒家“大一统”思想,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具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的“仁”和“仁政”“以德治民”等观点,有助于防止暴政,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3)儒家的“仁义”“孝”等观点,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观,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4)儒家教育思想,对我国古代和现代教育、人才培养有积极作用.
(5)儒家思想渗透到我国文字、艺术、科学等各个方面,对我国文明的进步,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演进历程及评价.视频

相关评论:
  • 15223611304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戈杨静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孕育发生到雄壮强大,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 一、前文明期:猿人到大禹传子 (一)基本特征:蒙昧时代 这是中国文化的史前期,它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相当于中...

  • 15223611304儒学的生命力在于自我演进
    戈杨静“要想改变这种窘状,难道我们不应该到蔡元培的思想库里,补充哲学学这一课吗?”在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南民族大学政治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杨翰卿看来,儒学未来发展的生命力就在于其积极回应各种挑战、满足时代对于儒学的理论诉求而进行的自我演进或创新。“当然,在当今和之后的新境遇...

  • 15223611304方东美:佛法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戈杨静代表作有《科学哲学与人生》、《中国人生哲学概要》、《哲学三慧》、《生生之德》、《原始儒家道家哲学》,被海内外学术界誉为一代硕儒。方东美的主要工作是重新阐释儒家学说,生命美学乃其博大思想体系中的重要构成。但他这方面的成就尚较少为学术界所注意和评说,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在自述学术历程时,方东美曾...

  • 15223611304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目录
    戈杨静第九章,自由主义思潮起伏,人权与法治的呼吁,以及民主与独裁的讨论,成为中国近代思想的重要议题。第十章,新民主主义理论在艰难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尝试取得初步成果,革命理论体系逐步完善。结语,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不仅是一部历史的演进,更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上思想启蒙与实践探索的见证。

  • 15223611304中国文化发展历程
    戈杨静进入夏商周的雏形期,奴隶社会崛起,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文明时代的曙光。青铜器的璀璨、甲骨文的成熟,以及周朝的礼制、教育,如周公的敬天保民,共同构建了早期中华文明的基石。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儒家、墨家、道家等思想竞相绽放,推动了教育的繁荣和儒家伦理的初步形成。秦汉时期,文化统一与中央集权的强化...

  • 15223611304魏晋文学还有什么题目可以做硕士论文……
    戈杨静在中国文学史上,这样一个时代肇端于汉末,以社会意识形态的重大变化为背景,以比较自由解放的文化思想的冲击为动力,唤醒了人的自身意识,也唤醒了人的文学意识。文学的自觉在无名氏古诗中已孕含量的蕴积,至曹丕的时代腾起质的飞跃,出现了重视文学价值、探讨体制风格、提出审美要求、品评作品优劣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现象...

  • 15223611304中国史前文明内容简介
    戈杨静作者将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进行了对比,揭示了中华文明与众不同的特质,如儒家思想、农耕文化、礼仪制度等,这些都是其独特形成的原因。《中国史前文明》不仅解答了关于文明起源的疑问,也为我们揭示了为何中华文明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在当前中华民族追求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复兴显得尤为重要。

  • 15223611304中国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潮流?
    戈杨静唐始,建立在自然经济和小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的华夏传统思想方法在生克融溶中的演进步入成熟的阶段。此时南方土地开发日趋饱和,生产由粗放经营转向精耕细作式经营;与此相应,外来的佛学思想在与中国的儒学和道学交融后,在中国扎根并与道学一起在唐韩愈倡导的“复古运动”中,开始接受儒学的“招安”。宋时,中国南方开始有...

  • 15223611304概括1840到1901年历史发展的一条主要线索
    戈杨静从经济上来看,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转变。从政治上来看,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从文化上来看,中国由传统儒家思想向西方学习转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历时60余年,其中有几个关键点:1840年鸦片战争...

  • 15223611304孝文化的发展演变
    戈杨静孔孟对孝的论述,已经涉及到后世孝道的方方面面,从而确立了传统孝道的基本面貌。汉魏隋唐:“以孝治天下”汉代是中国帝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定型的时期,也是孝道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它建立了以孝为核心的社会统治秩序,它把孝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主要精神基础。随着儒家思想体系独尊地位的...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