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御花园园中的奇石古树有什么特点?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紫禁城御花园有哪三大特色?~

  御花园-三大特色

  御花园
  其一,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以钦安殿为中心,两边均衡地布置各式建筑近20座,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亭台独立,均玲珑别致,疏密合度。其中以浮碧亭和澄瑞亭、万春亭和千秋亭最具特色。两对亭子东西对称排列,浮碧和澄瑞为横跨于水池之上的方亭,朝南一侧伸出抱厦;万春亭和千秋亭为上圆下方、四面出抱厦、组成十字形平面的多角亭,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两座对亭造型纤巧秀丽,为御花园增色不少。

  其二,园中奇石罗布,佳木葱茏,其古柏藤萝,皆数百年物,将花园点缀得情趣盎然。园内现存古树160余株,散布园内各处,又放置各色山石盆景,千奇百怪。如绛雪轩前摆放的一段木化石做成的盆景,乍看似一段久经曝晒的朽木,敲之却铿然有声,确为石质,尤显珍贵。

  其三,彩石路面,古朴别致。园内甬路均以不同颜色的卵石精心铺砌而成,组成900余幅不同的图案,有人物、花卉、景物、戏剧、典故等,沿路观赏,妙趣无穷。
  ---------------------------------------------
  御花院是紫禁城中供皇帝和帝后休息的花园。明代永乐十五年(1417)始建,十八年建成,名为“宫后苑”。清雍正朝起,称“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的北端,正南有坤宁门同后三宫相连,左右分设琼苑东门、琼苑西门,可通东西六宫;北面是集福门、延和门、承光门围合的牌楼坊门和顺贞门,正对着紫禁城最北界的神武门。园墙内东西宽135米,南北深89米,占地平方米。园内建筑采取了中轴对称的布局。中路是一个以重檐录顶、上安镏金宝瓶的钦安殿为主体建筑的院落。东西两路建筑基本对称,东路建筑有堆秀山御景亭、璃藻堂、浮碧亭、万春亭、绛雪轩;西路建筑有延辉阁、位育斋、澄瑞亭、千秋亭、养性斋,还有四神祠、井亭、鹿台等。这些建筑绝大多数为游憩观赏或敬神拜佛之用,唯有璃藻堂从乾隆时起,排贮《四库全书荟要》,供皇帝查阅。建筑多倚围墙,只以少数精美造型的亭台立于园中,空间舒广。园内遍植古柏老槐,罗列奇石玉座、金麟铜像、盆花桩景,增添了园内景象的变化,丰富了园景的层次。御花园地面用各色卵石镶拼成福、禄、寿象征性图案,丰富多彩。著名的堆秀山是宫中重阳节登高的地方,叠石独特,磴道盘曲,下有石雕蟠龙喷水,上筑御景亭,可眺望四周景色。
  1-坤宁门 2-天一门 3-钦安殿 4-御景亭 5-擒藻堂 6-浮碧亭
  7-万春亭 8-绛雪轩 9-琼苑东门 10-延辉阁 11-位育斋 12-澄瑞亭
  13-千秋亭 14-养性斋 15-琼苑西门 16-承光门 17-集福门
  18-顺贞门 19-延和门
  御花园以它古木繁花、亭台楼阁、嶙峋山石、石子画为路……而闻名遐迩。
  御花园的中心是钦安殿,但在它两侧院内却有两处清末建的破烂的旧灰瓦房。因无规划至使院内的柏树都被盖在了房内。从外面望去,一棵古柏从房顶钻出,好个不伦不类。
  解放后,经古建专家单士元先生及其他诸位专家、学者共同研究,于1959年将这两处从整体和局部看都无实际价值的清末“违章建筑”彻底拆除,并在原地植上了两片竹林。翠竹与院内的白皮松,墙外的数株玉叶梅相呼应,形成了一处松、竹、梅岁寒三友的绝妙佳境。
  御花园的西侧是延晖阁,它与位育斋中间隔着一个小夹道。原也是一间清末的灰顶房。同属清末的“违章建筑”,因年久失修解放后已濒于倒塌了。
  1959年,在单老的亲自指导下,拆除了破房。在原地上砌了个方砖台子。里面植上了数株翠竹,六块长短不等的淡绿色的剑石矗立其间。剑石长者4、5米;短者不足2米;石前植有数株牡丹花。其中还有一株牡丹中珍品——墨牡丹。花开之际,红墙为衬,绿色的剑石与翠竹争晖,红牡丹与墨牡丹争奇斗妍,引得无数游人流连忘返。
  御花园的东南侧,降雪轩前的一片裸露的黄土地,在清朝时是皇帝用来养鹤的地方,名为鹤圈。与它相对应的两侧是皇帝养鹿的地方,名为鹿圈。取意为“鹤鹿同春”。原本两处都有栏杆相围,解放后因不在此养鹤与鹿了,所以均被拆除。
  现今在原鹤圈的旧址上,矗立着一个高3米多的太湖石。它上大、下小,凸凹多变,异常精美,与周围的景物融为一体,气势不凡,真乃巧夺天工,令人称绝。
  此石能来故宫也真是天赐良缘。它本是圆明园之物。不知何时何故被丢弃在北京西直门外的一个工厂。1959年春,该单位规划场地,要将其随便处理掉。此事被当时任故宫园林顾问的韩铁庵先生得知,他便很快将此事告之负责故宫古建园林的单士元先生。单老先生慧眼识宝,委托当时的庭园科长马良杰先生与厂方谈妥以百元的价格将其买下。
  此石来宫后,被巧置于鹤圈旧址之上,使其石为园增辉,园为石添色。
  1959年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为撰写回忆录,而重游故宫时,他情不自禁地对陪同他参观的单士元先生多次说:“你们修善、保护得这么好,我都不认识了!”
  而今漫步花园,抚今追昔,怎能不让我们对党和政府及为此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们表示深深的敬意呢!

1908年11月14日和15日,清朝的第十一位皇帝光绪帝和清朝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相继死去。按照慈禧生前的安排,光绪的五弟载沣3岁的儿子溥仪继承了皇位,光绪的皇后静芬做了皇太后,即隆裕太后。
隆裕太后坐上太后的宝座以后,她为紫禁城的修建做了一件大事,这便是对紫禁城御花园的修建。
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始建于1420年。以后曾有修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
全园南北纵80米,东西宽140米,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坐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
御花园主体建筑钦安殿左右有4座亭子:北边的浮碧亭和澄瑞亭,都是一式方亭,跨于水池之上,只在朝南的一面伸出抱厦;南边的万春亭和千秋亭,为四出抱厦组成十字折角平面的多角亭,屋顶是天圆地方的重檐攥尖,造型纤巧,十分精美。两座对亭造型纤巧秀丽,为御花园增色不少。
倚北宫墙用太湖石叠筑的石山"堆秀",山势险峻,磴道陡峭,叠石手法甚为新颖。山上的御景亭是帝、后重阳节登高的去处。园中奇石罗布,佳木葱茏,其古柏藤萝,皆数百年物,将花园点缀得情趣盎然。
御花园甬道原先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先用筛净的黄土垫底,再用细瓦条砌出图案轮廓,然后用桐油调制石灰等材料作为填充剂,镶入五彩卵石,用木砖拍平,晾干定型。
彩石路面,古朴别致。以不同颜色的卵石精心铺砌而成,组成900余幅不同的图案,有人物、花卉、景物、戏剧、典故等,沿路观赏,妙趣无穷。
御花园是一处以精巧建筑和紧凑布局取胜的宫廷园林。御花园的面积并不大,但古柏老槐与奇花异草,以及星罗棋布的亭台殿阁和纵横交错的花石子路,使得整个花园既古雅幽静,又不失宫廷大气。这里是帝后茶余饭后休息游乐的地方。另外,每年登高、赏月活动也在这里进行。
御花园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亭台独立,均玲珑别致,疏密合度。其中以浮碧亭和澄瑞亭、万春亭和千秋亭最具特色。
两对亭子东西对称排列,浮碧和澄瑞为横跨于水池之上的方亭,朝南一侧伸出抱厦;万春亭和千秋亭为上圆下方、四面出抱厦、组成十字形平面的多角亭,体现了"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两座对亭造型纤巧秀丽,为御花园增色不少。
园中奇石罗布,佳木葱茏,其古柏藤萝,皆数百年物,将花园点缀得情趣盎然。园内现存古树160余棵,散布园内各处。那些参天古树孤独而苍凉的矗立着,任时间的利刃在身上刻下深深的印记。千回百转的时光交错中,留下的是那曾经的沧桑。
园中放置的各色山石盆景,千奇百怪。如绛雪轩前摆放的一段木化石做成的盆景,乍看似一段久经曝晒的朽木,敲之却铿然有声,确为石质,尤显珍贵。
御花园原为帝王后妃休息、游赏而建,但也有祭祀、颐养、藏书、读书等用途。

御花园的叠石为山,分为两个区域,园中西南部有四组叠石山景,都是以自然山峦为蓝本。依园中位置与环境有正西组合的,有西南弯形和西北斜形组合而成。

叠石参差错落有致,通过线与面的结合,高与低,曲与直,巧与拙,繁与简等强烈对比形成极富变化,有着统一与和谐的独特幽美形式,并构成了多个洋溢着艺术氛围的园林小空间。

山石陪衬与园林建筑嵯岈屈曲,叠石与花草树木相组合形成庭院式的园林,小巧玲珑,古雅别致。"折粮石"南太湖石和产自北京房山的北太湖石为主巧妙配合,多孔多穴,波纹起伏,叠山成"数弓之地,深溪幽壑,势若天成"。

明代曾勉之在《吴风录》中提道:至今吴中富豪,竟以湖石筑峙奇峰阴洞,至诸贵占据名岛以凿凿而嵌空为妙绝,珍花异木,错映阑圃,虽阁阎下户亦饰小小盆岛为玩。

叠山境美是园林景观的灵魂。

在御花园石种之多也是一大特色。主要的石种有太湖石、英德石、灵璧石、雨花石、海浮石、钟乳石、彩陶石、木化石、晶体石、虎皮石、石英岩和沉积变质岩等,古代四大名石也都在其中。

在天一门前甬路西侧,有一奇石,它以自然形成的纹理表面而见长。这块奇石的表面呈现一位躬身下拜的老人形象,他双手拱起,长袖下垂,虔诚地拜揖天上的星斗,因此人称"拜月石"。

又有传说,图案中的老者是诸葛亮,他正双手拱起,神态专注于天空中的北斗七星,因而又称此石为"诸葛拜北斗"。

海参石置于御花园天一门的东侧,是由一大堆海参状的小石头聚合而成。石高0.76米,高0.25米,整个石体如首尾相连,纠缠盘绕的无数海参。石呈黄褐色,略显半透明,实为难得的精品。

这块奇石因何而形成,已无从考证,但是据有关史料记载,是在明景泰年间增建御花园时所置,其石是一块石英晶簇,确为世间罕见的奇石珍品。

珊瑚石立于御花园天一门的东侧,与西侧另一珊瑚石成双结对。珊瑚石是古代珊瑚虫的石灰质骨骼,经石化作用后形成的化石。这块珊瑚石表面呈鹿茸状凸起,显得十分丰满,仿佛珊瑚仍在茁壮成长。

云盆石又称石鱼池,位于御花园中部,此石长1.9米,色呈青灰,质地疏松,全石如一横卧长盆,中间低凹,如长湖、如云盆,这是在石灰岩的溶洞中长成的奇石。

当水在岩壁上不断地侵蚀、流动时,水中溶解了碳酸钙,含碳酸钙的水慢慢的地蒸发,碳酸钙被沉积下来。又由于水在不断地流动,在沉积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个云片状凹形的波纹槽,这就是云盆的形成过程。云盆在明代时,在每个凹槽内盛水养鱼,因此又称"石鱼池"。

在御花园绛雪轩前面的石座上,挺立着一块高1.3米的厚木板,形似久经曝晒的一段朽木,背面还有无数虫蛀的小孔,但用手一摸它确是石材,是远古的木化石。

这块木化石正面刻有乾隆所题的诗:不记投河日,宛逢变石年。

磕敲自铿尔,节理尚依然。

旁侧枝都谢,直长本自坚。

康干虽岁贡,逊此一峰全。

题诗的时间是乾隆丙戌正月,已经有200多年了。

在御花园绛雪轩前还有一奇石似龙,此石高0.8米,青灰色,皱襞丰富,线条流畅,形象生动,势似奔腾的青龙,龙首仰视苍穹,不可一世。据考证,是英石中的珍品,扣之有声。

御花园钦安殿西侧,立有一块英石,高约1.48米,宽1.4米,厚不足0.3米,石体变化丰富,似龙似狮,变幻莫测。石表面上部粗糙,下部光滑,沟壑零落。石体青灰,石质严密,击之声音清越。

钦安殿东侧的东便门外,立有一块灵璧石,高1.97米,通体呈矩形,背面切削平整,正面沟壑纵横,凹凸起伏,皆为水流冲刷所致,使人感到自然的造化之功。汉白玉长方形的底座,为元代方台。

御花园东南部有一块太湖石,高约4米,呈上大下小形势。通体孔洞疏落,涡穴浅薄,石质均匀,颜色温润。此石置于砖花台座上。

砖坛采用六角形须弥座结构,砖坛上部环绕砖制钩栏,六角十二柱。据文献记载,此太湖石从异地迁入,但太湖石本身甚为秀美,颇具古风。

御花园天一门西侧有一块状似笋石,通高仅0.8米,青褐两色相间。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笋石通常取细高者,块状的还不多见。此石正面石核全部脱落,正是笋石成熟的标志。此石可能出自云南石林,端严挺立于长方八角形汉白玉须弥座上。

奔兔石位于御花园澄瑞亭外,石高0.42米,色呈黑灰,表面温润,质地坚密,敲之有声。石体隐含白色岩脉,侧视似驻足的奔兔,静中有动,极富情趣。置汉白玉雕石盆中,盆周浮雕有白兔嬉戏林石中间,十分精美。盆下为高腰莲花辨石雕须弥座。

卵石路在御花园的通道上,都以各种颜色的小卵石砌嵌而成各种图案轮廓,这些五色小卵石大部分为各色石英石。每幅图案又有独立的内容,有花鸟虫鱼、人物故事、树木丛林和楼台殿阁等,各尽其妙。总数约900余幅,可以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杰作。

从乾清宫进入幽雅闲逸的御花园,在琼苑西门入口处,红墙边立一太湖石,灰色,高约1.63米,含粗壮红白两色岩脉及结晶体,石体孔洞勾连,变化丰富,整体造型呈昂然上拔之势,太湖石立在雕刻有藩莲缠枝雕花石座上。

在御花园南边入口处有一湖石,高1.8米,上大下小,以底部凸隆为足,叉开成拱形架,立于须弥座台面上,石体涡状重叠,孔洞勾连,玲珑剔透。太湖石下是明代中期六角形弥座,石与座不是原配,这块太湖石可能是后移入此处的。

御花园园内的古树很多,粗略统计大概有160多棵,多数在300年以上,苍松翠柏,千姿百态,各领风骚。

在钦安殿前有一连理柏占据显位,树的两根分别位于故宫中轴线的两侧,于一米多高处合二为一,正值中轴线上方变为一棵。

相传两树自动结伴,心往一处想,坚贞不屈,因而感动了上苍,使之融为一体,人们叫它连理树,象征纯真的爱情,因而引来了天下不少痴情男女与它相拥。

位于堆秀山东侧有一棵古柏,被封为"遮荫侯"。它在园中名气最大。此树高7.8米,树围0.9米。它虽貌不出众,所在的位置也不显赫,但怎么会得此殊荣呢?

相传有一年,乾隆下江南,天气很热,随行的大臣等个个汗流浃背,唯有乾隆爽身惬意。回朝后,乾隆皇帝在园中游玩来到此树前,一太监奉承道:皇上去江南时此树枯萎。皇上一回来此树又茂盛起来了,看来是此树随皇上一同去了江南。

乾隆一想,去江南的路上别人大汗淋淋,而自己却很凉爽,再听太监这么一说,想必此树暗中为我遮阴,不禁心中大喜,便赐封此古柏为"遮荫侯"。后来还为它题写了《柏树行》刻在石碑上,碑就在树旁的搞藻堂西墙上。

园中的名贵古树还有很多,如卧龙松和龙爪槐等,这些古树虽老态龙钟,但还枝繁叶茂,每天迎接着众多人们前来观赏驻足。




北京御花园园中的奇石古树有什么特点?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