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文清华大学产品课》读书笔记16-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因为切入市场的时候,你不可能一下就把这个市场全部吃掉,你的资源是有限的,你只有先切入一个市场,让自己有立足之地,获得更多的资源之后,才能够进入另外一个市场。就算你面向的是大众市场,你也需要一步一步来。京东早期做3C数码,淘宝早期做服装,拼多多早期做零食,亚马逊早期做图书,美团外卖早期先做学生市场,都是先找一个切入点,找到一个切入点后让整个模式运转起来,然后争取到更多的资源逐步向下一个市场竞争,如果早期就进入一个全面的市场,会让你非常没有特色,用户群体也很难理解到你的意思。王兴他们早期做多多友,做了两年没有起色,后来又开始做校内网,一下非常聚焦,群体的黏性非常大。

《创新的扩散》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团体在接受一个新事物时候的扩张曲线,创新者(Innovators),早期采用者(Early Adopters),早期采用人群(Early Majority),后期采用人群(Late Majority),迟缓者(Laggards)。但这个分类是从结果出发的,描述了一个创新的客观事实。例如小米手机,早期就从发烧友开始,然后逐步推向主流的市场,发烧友就是早期侧创新者。

4P、创新的扩散,都是对于市场细分的方式,本质是一回事,不过是分类的维度和讲述的方式不一样。STP理论比较系统的讲述了分类的方式,4P是给定一个分类方式,创新的扩散则是从一个创新的事务从使用用户的结果来看的。

《营销管理》这本书里面,讲述了如何做市场细分,有三个基本的分类方式:

虽然细分方式有很多种,但是不能用太多的方式来做细分,因为细分的维度太多,会导致你根本无法分析,无法知道进入哪个市场。有效细分的标准应该是尽量的犀利,细分完了之后能够有明显的区别。而且细分市场和目标市场选择,S和T这一步可能会反复来做,因为有可能是由于你分类方式的问题,导致你进入市场很难,细分后的目标市场应该是投产比很高的,如果你细分后发现投产比很低,可能是你细分市场弄错了,需要重新弄。

王兴有句名言:当你的分析足够好的时候,答案会自动浮现出来。所以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就搞定,可能存在反复的情况。

对于目标市场进行评估时,需要根据波特五力法需要考虑以下要素

关于切入点与目标市场,这个是两个概念, 目标市场是指你选择的最终你要占领的市场,这个是从长期来看,这个市场从竞争上与市场规模上对你有利的。而切入点是短期对你有利的选择。 例如美团和饿了么,差不多同时在2010年创立的,都选择的是本地生活服务,一个选择的是到店的团购业务,一个选择的是到家的配送业务。美团在2013年千团大战大完之后,开始做外卖。因为美团在团购的战场已经结束了,有充足的资本开始做外卖了。而外卖市场这个时候才刚刚开始。

确认目标市场的时候要避免一种情况,就是你做起来之后,你打别人很难,别人进攻你很简单。 例如你占领了一个低频市场,高频市场很容易搞你,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垂直电商公司(乐淘、聚美优品)都不能存活,因为平台电商起来后高频打低频,很容易搞死低频公司,而低频公司却很难和他竞争。

选择目标市场时需要考虑目标市场的增速,市场规模大小,规模效应,消费频度与竞争情况等 。因为不同市场的这些要素会导致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同样是做电商,有B2C模式与C2C模式两种市场,B2C的规模效应很大,体验比C2C要好,但是C2C模式资产轻发展更快,这两个要素都很重要,需要进行抉择,但是难以说哪个更好。美国亚马逊和ebay差不多都在1995年前后成立,目前结局是亚马逊比ebay大。中国淘宝与京东都在2003年成立,结局是淘宝比京东大。如果规模效应和发展速度都是真理的话,那就是一个真理的对面还是真理。

选择目标市场要避免过大产生聚焦的空隙。 例如男装品牌,国内的有海澜之家,但是男装品牌中有专门的西装品牌阿玛尼,牛仔裤品牌里维斯,工装鞋有CAT。如果定位是全部的男装品牌,就很容易存在细分空间。美国有个公司叫Craigslist(类似58同城),公司只有32个人,一年十几亿的收入。但是后来出现了很多针对它版块的细分网站,在逐步瓦解这些细分市场。

切入点则是你进入市场时的一个起步点,切入点一定要小。 最好选择有early adoper的市场,这些用户对于需求的要求很低,很容易满足。例如美团外卖选择切入时,有几个选择可以选择白领与学生市场,但是选择了学生市场,因为学生叫外卖要求很低,对于价格敏感对于配送速度与食品质量要求都不高。 有句话叫一根针顶破天,马云有句话叫一刀下去要扎出血。 找到了小的切入点,要将资源集中砸下去下去。每个公司选择的切入点是不同的,例如京东切入点是3C数码,淘宝的切入点是衣服,拼多多是切入点是零食,亚马逊早期的切入点是图书。亚马逊早期的切入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因为图书线下市场品类少,且图这个品类商品标准化,易存储,无假货,非常适合电商化。

如果切入点过大,会导致你发展速度很慢投产比低。 在阿里之前中国有过卓越网(雷军创办)、8848网,都是做电商的,但是这些电商早期都是什么都卖,就会导致一个问题。当电商网购这个新事物在当时的人们眼中还是有很大的风险的,虽然大家在抽象上喜欢创新,但是本能对于新事物还是恐惧的。因为你什么都卖,而人们对于电商能够买到什么事物是不确信的,不同品类的需求量不一样,而很多品类非常长尾,就会导致仓储库存物流成本很高,结果就是这些公司都是缺少资金而无法运营,最后变卖或者倒闭的。

切入点选择是一定不能过于定制化。 如果切入点过于定制化,当将产品推广到大众市场时,你没法进行泛化。B站原来是一个二次元网站,现在泛化到整个互联网,发现其实很简单,并不需要做特别的定制。

那么如何寻找早期切入点的用户呢,马占凯提供了一个方法,寻找专门的用户论坛或者贴吧等,因为这些用户对于创新是非常敏感的,马占凯做输入法的时候,就是早期通过到输入法论坛你们取看用户的发帖来收集用户的想法,从而寻找切入点市场。小米的MIUI论坛也是这样的一个地方,让发烧友来这里发帖提意见来优化产品。

关于早期用户有个很重要的观点是:宁可让1000个人热爱你的产品,也不要让100万人滥用你的产品。


《王慧文清华大学产品课》读书笔记16-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