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新竹〉〈题都城南庄〉〈滁州西涧〉〈惠崇〈春江晚景〉〉〈秋夕〉古诗赏析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秋夕古诗完整版~

秋夕 白居易
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
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

太湖秋夕 王昌龄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秋夕书怀 李白
北风吹海雁,南渡落寒声。感此潇湘客,凄其流浪情。
海怀结沧洲,霞想游赤城。始探蓬壶事,旋觉天地轻。
澹然吟高秋,闲卧瞻太清。萝月掩空幕,松霜结前楹。
灭见息群动,猎微穷至精。桃花有源水,可以保吾生。

洛阳秋夕 杜牧
泠泠寒水带霜风,更在天桥夜景中。
清禁漏闲烟树寂,月轮移在上阳宫。

秋夕有怀 杜牧
念远坐西阁,华池涵月凉。
书回秋欲尽,酒醒夜初长。
露白莲衣浅,风清蕙带香。
前年此佳景,兰棹醉横塘。

秋夕望月 张九龄
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
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同。

秋夕旅怀 李白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志南和尚《绝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李花二首》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
  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宋-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墨梅
作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洗砚池】相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频洗笔砚,池水竟为之黝黑。浙江会稽山下与江西临川均有洗砚池遗迹,传说均曾为王羲之洗砚处。作者是著名画家,以淡墨清雅写梅,因与王羲之同姓,故称“我家”,并暗喻其功底。
注释:
[墨梅]单用墨画的梅花。 [池头]池边。 [洗砚(y4n)池]洗毛笔、砚台的池塘。[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迹,指花的颜色。[清气]清香的气味。[乾(qi2n)坤(k&n)]指天地。
诗意:
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一“淡”一“满”尽显个性
——《墨梅》赏析
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再看末句,诗人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色的淡墨梅花呢?原来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这种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正是作为诗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这种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精神的表现方法正是作为画家的王冕的巧夺天工之处。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风池。
——清·郑板桥《新竹》
[解读]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龙孙:竹笋的别称。凤池:凤凰池,古时指宰相衙门所在地,这里指周围生长竹子的池塘。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唐朝博陵(郡治在今河北省定县)人,字殷功,贞元进士,官岭南节度使。

崔护的这首七言绝句,字面简单,语言率真自然,明白流畅,几百年来一直为后世人传诵,经久不衰,且“人面桃花”已被广为引做典故和成语使用。说到这首小诗,还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唐诗纪事》和《本事诗》对此都有所记载。《唐诗纪事》载此诗本事云:“护举进士不第,清明独游都城南,得村居,花木丛萃。扣门久,有女子自门隙问之。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启关,以盂水至。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崔辞起,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径往寻之,门庭如故,而已扃锁之。因题‘去年今日此门中’诗于其左扉”。

《唐诗纪事》和《本事诗》所记载的这个“本事”,其真实性很值得怀疑。兴许是先有了诗,然后据以敷衍成上述“本事”,也并非没有可能。但不管这个“本事”真假与否,有两点似乎应该可以断定,那就是这首诗一是有情节的,二是这个“本事”对理解这首诗有一定的帮助。

崔护此诗,整篇写今昔之感,寥寥四句包含了一前一后两个物是人杳而又相互依托、交互衬映的场面。

诗的今昔之感是从对一位乍见而又旋离的貌美情多、靓若桃花的少女的回忆引起的,由今思昔,利用追叙的手法,先写“去年”,由此引起了第一个场景:寻春艳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去年”、“此门”点出时间、地点,说的非常肯定,毫无含糊,可见认象之深刻、记忆之确切。当时“此门中”正春风拂煦、桃花盛开,立着一位美丽的少女,其容面与桃花交互映照,着实靓丽。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去描摹桃花的娇艳和女子的美丽,而是抓住“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只用“相映红”三个字一点,顿把人面花光交互辉映、互为陪衬又争妍斗胜的美好景象勾勒的栩栩如生。“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托出少女光彩照人的容颜,同时也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神驰目注、意夺情摇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动人的一幕,从而激发读者对前后情事的许多美丽想象,留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以花喻美女佳人,古往今来,沿用既久,已成俗烂。但该诗却有几点不同,一是诗人没有直接的去描写桃花是如何的绚丽多姿和那位少女是如何的漂亮美丽,而是仅用大家所都为熟识的绚丽桃花作为映衬,用“相映红”间接的来烘托少女的美丽形象,将景色与人很好的融化在了一起;二是本诗赋写眼前实景,正所谓“本地风光,顺手拿来”。

写到这里,诗人本可以把“去年”游遇的场景继续写下去,但诗人没有,而是笔锋一转,直接进入“今日”。于是便勾勒出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同是“今日”,同是“此门”,但美丽少女已经走了。依旧是春光烂漫、百芳吐艳的季节,依旧是花木扶疏、桃柯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增光添彩的那张与桃花“相映红”的美丽“人面”却不知“何处去”了,唯余一树桃花依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风中的依旧含笑,更加勾起了诗人对“去年”“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思念和怜惜,使诗人的故地重游感到无比的失望和惆怅。试想,去年今日,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伫立桃花树下凝眸含笑,脉脉含情,与桃花相映;而今,人去杳然,桃花依旧含笑春风,这除了勾起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以外,还能有什么呢?“依旧”二字,正隐含了诗人无限失望、惋惜和怅惘的情绪。

综观全诗,前两句由今到昔,后两句由昔到今,两两相形。尽管情绪上的转变剧烈,但文气却一贯而下,转折无痕。整首诗语言朴实率真自然,说事明白流畅。论写作技法主要是采用了“映照对比”,用“人面”和“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人去景存的映照对比,把两次不同的游遇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面对现实的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这首诗尽管具有着某种情节性甚至可以说带有某些戏剧的色彩,同时还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本事”记载,但它的广为人诵,除了这些和以上所说的语言、结构、写作技法之外,笔者认为该诗本身所抒发的某种人生体验才是最重要一个的方面。“本事”对于它的广泛流传可能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但是该诗留给读者的典型意义并不在于它描述了一个令人们感兴趣的故事。读者不见得有过类似“本事”中所载的际合故事或际遇,但却可能有过相类似的人生体验,即在偶然或不经意间遇到某种美好的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它时,却再也不能复得。这兴许正是这首诗几百年来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妙在一个“横”字。你想: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不多,此刻更是无人。因此连船夫都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漂泊。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自然无人问津。

-----------------------------------------------

古人作诗就有诗眼之说,“眼乃神光所聚”。因此,诗歌的语言,讲究一个“炼”字,一字出而境界生。在鉴赏古诗时,要引导学生咬文嚼字,非要仔细推敲一番不可。举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一首让学生品评一番:“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个“绿”字的运用可见作者炼字所费的心血。据说他的草稿在这个字上圈改多次,先后用了“到”、“过”、“入“、“满”,最后才定为了一个“绿”字。试问:这个“绿”字妙在何处呢?通过师生交流,大家认为这个“绿”字有动态美、色彩美,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醒目的视觉形象,充满春意,写出了江南春早的景象,同时都包含了“到”、“过”、“入”、“满”等字的意思。

-----------------------------------------------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但是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各有偏颇。

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由此看来,这诗是有寄托的。但是,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寄托呢?

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他“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庄子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韦应物对此深有体会,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其实,《滁州西涧》就是抒发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所以诗中表露着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说有兴寄,诚然不错,但归结为讥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也失于死板;说偶然赋景,毫无寄托,则割裂诗、人,流于肤浅,都与诗人本意未洽。因此,赏奇析疑,以知人为好。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研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赏析:前一二两句构思精巧,将画中墨梅与池边梅树化而为一,仿佛画中之梅的淡淡墨晕,为池头梅树吸收水中墨色所致。后三四句则宕开一笔,赞赏墨梅虽无耀人眼目的色彩,却极富清新高雅之气,以此表达不愿媚俗的独立人格理想。
〈新竹〉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
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
十丈龙孙绕风池。
赏析: 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龙孙:竹笋的别称。凤池:凤凰池,古时指宰相衙门所在地,这里指周围生长竹子的池塘。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 年 今 日 此 门 中 ,
人 面 桃 花 相 映 红 。
人 面 不 知 何 处 去 ,
桃 花 依 旧 笑 春 风。
赏析: 唐德宗贞元初年,博陵才子崔护科举落第,便在长安找个住处继续攻读。清明节的一天,崔护去城南领略大自然的景色。在一户农家小院前想讨碗水喝,农家出来一位美丽的姑娘端来一碗水,崔护被姑娘的美貌深深打动了,不禁产生了爱慕之情。第二年清明节的一天,他又来到这个农家前,但大门上了锁,于是他在院门上写下了这首诗留给姑娘。
这首诗中,诗人设置了两个场景,“寻春遇艳”与“重寻不遇”,虽然场景相同,却是物是人非。两个场景的映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无限怅惘。
〈滁州西涧〉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赏析:此诗作于诗人任滁州刺史时。描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潮野渡所见。诗人通过富于画意的碧涧幽草、深树黄鹂、春潮晚雨、野渡横舟,缀合成一幅生动鲜明的画面,寄寓了一种向往自然、寻求宁静的心情和恬淡、闲适的意趣。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赏析:江上一时黑云如墨,倏忽间又是碧水蓝天,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桃红水暖,又是一个春天,大自然永远对人有美好的惠赐。这里虽然都没有直接的抒情和议论,却通过对景物的动态描写,对季节物候的敏锐感觉,表达了作者欣喜的心境和恢宏的胸怀。
〈秋夕〉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赏析:是一首宫怨诗。诗中“银烛”指白蜡烛。烛光清幽,陈设华美而气氛黯淡,衬托出宫女的孤寂。二句“轻罗小扇扑流萤”,可看出时已秋季,小扇已非驱热之物,但宫女仍然用它来扑打流萤,可见她是多么百无聊赖。夜深阶寒,夜凉如水,但被人遗忘的宫女仍然没有入睡,久久仰望空中闪烁的繁星。而她所看的只是牵牛、织女二星。

  墨梅
  作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洗砚池】相传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频洗笔砚,池水竟为之黝黑。浙江会稽山下与江西临川均有洗砚池遗迹,传说均曾为王羲之洗砚处。作者是著名画家,以淡墨清雅写梅,因与王羲之同姓,故称“我家”,并暗喻其功底。
  注释:
  [墨梅]单用墨画的梅花。 [池头]池边。 [洗砚(y4n)池]洗毛笔、砚台的池塘。[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迹,指花的颜色。[清气]清香的气味。[乾(qi2n)坤(k&n)]指天地。
  诗意:
  这幅画画的是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棵树,每一朵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黑色,没有鲜艳的色彩。我不需要别人夸它颜色多么漂亮,只要它能在天地之间留下清淡的芳香。

  一“淡”一“满”尽显个性
  ——《墨梅》赏析
  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色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再看末句,诗人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色的淡墨梅花呢?原来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这种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正是作为诗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这种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精神的表现方法正是作为画家的王冕的巧夺天工之处。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风池。
  ——清·郑板桥《新竹》
  [解读]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龙孙:竹笋的别称。凤池:凤凰池,古时指宰相衙门所在地,这里指周围生长竹子的池塘。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唐朝博陵(郡治在今河北省定县)人,字殷功,贞元进士,官岭南节度使。

  崔护的这首七言绝句,字面简单,语言率真自然,明白流畅,几百年来一直为后世人传诵,经久不衰,且“人面桃花”已被广为引做典故和成语使用。说到这首小诗,还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唐诗纪事》和《本事诗》对此都有所记载。《唐诗纪事》载此诗本事云:“护举进士不第,清明独游都城南,得村居,花木丛萃。扣门久,有女子自门隙问之。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子启关,以盂水至。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崔辞起,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后绝不复至。及来岁清明,径往寻之,门庭如故,而已扃锁之。因题‘去年今日此门中’诗于其左扉”。

  《唐诗纪事》和《本事诗》所记载的这个“本事”,其真实性很值得怀疑。兴许是先有了诗,然后据以敷衍成上述“本事”,也并非没有可能。但不管这个“本事”真假与否,有两点似乎应该可以断定,那就是这首诗一是有情节的,二是这个“本事”对理解这首诗有一定的帮助。

  崔护此诗,整篇写今昔之感,寥寥四句包含了一前一后两个物是人杳而又相互依托、交互衬映的场面。

  诗的今昔之感是从对一位乍见而又旋离的貌美情多、靓若桃花的少女的回忆引起的,由今思昔,利用追叙的手法,先写“去年”,由此引起了第一个场景:寻春艳遇——“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去年”、“此门”点出时间、地点,说的非常肯定,毫无含糊,可见认象之深刻、记忆之确切。当时“此门中”正春风拂煦、桃花盛开,立着一位美丽的少女,其容面与桃花交互映照,着实靓丽。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去描摹桃花的娇艳和女子的美丽,而是抓住“寻春遇艳”整个过程中最美丽动人的一幕,只用“相映红”三个字一点,顿把人面花光交互辉映、互为陪衬又争妍斗胜的美好景象勾勒的栩栩如生。“人面桃花相映红”,不仅为艳若桃花的“人面”设置了美好的背景,衬托出少女光彩照人的容颜,同时也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神驰目注、意夺情摇的情状和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的情景。通过这动人的一幕,从而激发读者对前后情事的许多美丽想象,留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以花喻美女佳人,古往今来,沿用既久,已成俗烂。但该诗却有几点不同,一是诗人没有直接的去描写桃花是如何的绚丽多姿和那位少女是如何的漂亮美丽,而是仅用大家所都为熟识的绚丽桃花作为映衬,用“相映红”间接的来烘托少女的美丽形象,将景色与人很好的融化在了一起;二是本诗赋写眼前实景,正所谓“本地风光,顺手拿来”。

  写到这里,诗人本可以把“去年”游遇的场景继续写下去,但诗人没有,而是笔锋一转,直接进入“今日”。于是便勾勒出第二个场面:重寻不遇。同是“今日”,同是“此门”,但美丽少女已经走了。依旧是春光烂漫、百芳吐艳的季节,依旧是花木扶疏、桃柯掩映的门户,然而,使这一切增光添彩的那张与桃花“相映红”的美丽“人面”却不知“何处去”了,唯余一树桃花依旧在春风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风中的依旧含笑,更加勾起了诗人对“去年”“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思念和怜惜,使诗人的故地重游感到无比的失望和惆怅。试想,去年今日,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伫立桃花树下凝眸含笑,脉脉含情,与桃花相映;而今,人去杳然,桃花依旧含笑春风,这除了勾起对往事的美好回忆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以外,还能有什么呢?“依旧”二字,正隐含了诗人无限失望、惋惜和怅惘的情绪。

  综观全诗,前两句由今到昔,后两句由昔到今,两两相形。尽管情绪上的转变剧烈,但文气却一贯而下,转折无痕。整首诗语言朴实率真自然,说事明白流畅。论写作技法主要是采用了“映照对比”,用“人面”和“桃花”作为贯串线索,通过“去年”和“今日”同时同地人去景存的映照对比,把两次不同的游遇和产生的感慨,回环往复、曲折尽致地表达出来。对比映照,在这首诗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是在面对现实的回忆中写已经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忆便特别珍贵、美好,充满感情,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传神描绘;正因为有那样美好的记忆,才特别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怅惘,因而有“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感慨。

  这首诗尽管具有着某种情节性甚至可以说带有某些戏剧的色彩,同时还有富于传奇色彩的“本事”记载,但它的广为人诵,除了这些和以上所说的语言、结构、写作技法之外,笔者认为该诗本身所抒发的某种人生体验才是最重要一个的方面。“本事”对于它的广泛流传可能起到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但是该诗留给读者的典型意义并不在于它描述了一个令人们感兴趣的故事。读者不见得有过类似“本事”中所载的际合故事或际遇,但却可能有过相类似的人生体验,即在偶然或不经意间遇到某种美好的事物,而当自己去有意追求它时,却再也不能复得。这兴许正是这首诗几百年来保持经久不衰的艺术生命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诗写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诗人出任滁州刺史期间。唐滁州治所即今安徽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流露出来。但是诗中有无寄托,寄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它通首比兴,是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实则各有偏颇。

  诗的前二句,在春天繁荣景物中,诗人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而对深树上鸣声诱人的黄莺儿却表示无意,置之陪衬,以相比照。幽草安贫守节,黄鹂居高媚时,其喻仕宦世态,寓意显然,清楚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倘使在要津,则傍晚雨中潮涨,正是渡船大用之时,不能悠然空泊了。因此,在这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在前、后二句中,诗人都用了对比手法,并用“独怜”、“急”、“横”这样醒目的字眼加以强调,应当说是有引人思索的用意的。

  由此看来,这诗是有寄托的。但是,诗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寄托呢?

  在中唐前期,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宦生涯中,他“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寄李儋元锡》),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他为中唐政治弊败而忧虑,为百姓生活贫困而内疚,有志改革而无力,思欲归隐而不能,进退两为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庄子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韦应物对此深有体会,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其实,《滁州西涧》就是抒发这样的矛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所以诗中表露着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说有兴寄,诚然不错,但归结为讥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也失于死板;说偶然赋景,毫无寄托,则割裂诗、人,流于肤浅,都与诗人本意未洽。因此,赏奇析疑,以知人为好。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苏轼 [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
  [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是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析赏〕冬天过去,春天已到来,春江的江水一暖,是在江里戏水的鸭儿最先知。
  春一到大地回春,群鸭戏水,风光最是熙和美丽。
  原诗是题画,写鸭近水最先知道春的消息。我们说某一新的情况或消息的每被某些有关人士先知道时,都说“春江水暖鸭先知”。

  秋 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这诗写一个失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又有什么用呢?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说未必可信,但后来诗词中出现团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都是如此。杜牧这首诗中的“轻罗小扇”,也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说,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

  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见《六一诗话》)这两句话恰好可以说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墨梅〉〈新竹〉〈题都城南庄〉〈滁州西涧〉〈惠崇〈春江晚景〉〉〈秋夕〉古诗赏析视频

相关评论:
  • 18642451682古诗词关于“脸”…速求!!!
    陈睿卿答:1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表达:美好事物只能偶遇,不能强求 2蛾眉与曼脸,见此空愁人。―吴均《小垂手》3满面黄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白居易《昭君怨》

  • 18642451682花的诗句
    陈睿卿答:【诗句类】1、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明·王冕《题墨梅图》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4、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

  • 18642451682课外古诗词大全
    陈睿卿答: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 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 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 绝句...

  • 18642451682求对两对联,要求是无情对。1、春蕾绽放桃花面 2、桃花依旧笑春风...
    陈睿卿答:——清·郑板桥《新竹》 [解读]比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龙孙:竹笋的别称。凤池:凤凰池,古时指宰相衙门所在地,这里指周围生长竹子的池塘。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唐朝博陵(郡治在今河北省定县)人,...

  • 18642451682墨梅清香做伴 感受诗词魅力
    陈睿卿答:(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百: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曾: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唐·李白《山中问答》) 百: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宋·姜燮《扬州慢·淮左名都》) 曾: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百:庭前勺药妖...

  • 18642451682咏梅的诗句集锦
    陈睿卿答:——赵秉文《墨梅》29、苏老堤边玉一林,六桥风月是知音。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冯子振《西湖梅》30、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见此三人。——楼钥《题杨补之画》1.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崔护《题都城南庄》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

  • 18642451682急求20首古诗(除小学必背80首)
    陈睿卿答: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描写春天的古诗 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写春天的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 瑞 鹤 图 阳春初到,人间尽欢...

  • 18642451682有关大自然的诗歌有哪些?
    陈睿卿答: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惠崇春江晚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关于草的: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

  • 18642451682花相关的诗句
    陈睿卿答:2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23.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元稹《行宫》)2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25.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杜牧《及第后寄长安故人》)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