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时期皇陵内的大量水银是从哪来的?当时的科技如何提炼出的?

来自:知识屋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秦国时期皇陵内的大量水银是从哪来的?当时的科技如何提炼出的?~

秦始皇陵墓中用水银做成可以流动的百川归海的形象,虽然载之史乘,但长期来人们还是怀疑它的真实性。现在通过对汞量用测量的手段所获得的结果,则给了人们以肯定的答复。 经测定,陵冢内的汞异常范围达12000平方米(约占封土堆的9.53%),汞含量平均值为205个PPb,而最高可达到1500PPb。相反,在陵冢以外的地方的汞含量却很低,仅在5~65PPb范围之内变化[1]。这就是说,在始皇陵墓中存在有大量水银的科学根据。它也再次证明司马迁关于“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的记载不虚(《史记·秦始皇本纪》),而且墓内的水银时过两千年也并没有渗入更深的地层中去或是蒸发殆尽。 在始皇陵墓中为什么要埋藏大量的汞呢?我们不能以为这是贪图希奇的一种行为。实际上它是秦代人,对汞性能研究和应用的又一个创举。根据现代科学知识,汞的熔点为—38.87℃,是在常温下唯一的一种呈易流动状的银白色液态金属。无怪古人把它叫做“水银”。尽管汞的内聚力很强,却是蒸气压最高、挥发性最强的金属,所以它就具备了较好的绝热性能。秦代也许不懂驱热降温冷藏的道理,但根据长期经验,则选择了把汞作为冷凝剂,以便在地宫之内形成一个密闭的隔热层,从而达到尸体不腐的目的。同时,汞的主要作用还在于汞蒸气有剧毒,具有杀菌的作用,这恐怕就是长期保存尸体经验的总结吧! 单质的汞,在自然界中是极为罕见的。至于游离态的汞,都是在丹砂矿床中由氧化而蒸出的(HgS+O2→Hg+SO2)。这种自然汞的产量是很少的,绝对不敷制作“百川江河大海”模型的需用,又怎么能使机械推动水银的流转呢!那么,秦始皇陵墓里大量的水银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汞在自然界多呈化合态(HgS和Pb304)存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丹”。天然产的红色的硫化汞,称作“丹砂”。湖南辰州产的丹砂最有名,专称“辰砂”。由于丹砂具有升华、还原等特殊性质,所以西汉淮南王刘安在其《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就有“丹砂为澒(汞)”的话。东汉后期人魏伯阳,在其《周易参同契》中有“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河上姹女”指汞、“黄芽”指硫黄)、“汞白为流珠”的记载,说明丹砂受热分解后得到的汞具有挥发性,也不易沾附其他物质。既然两汉人对丹砂炼汞在理论上作了总结,可见其制作早为秦代人所掌握。尽管我们可以追溯到它同炼丹术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而秦始皇则把它引向实用。 秦始皇陵中那明明白白的事实已告诉人们:汞的生产必定有相当的规模。那么,这巨量的水银又来自何方?我以为主安采运自两个地方,即巴蜀和陕南。 首先,《史记•货殖列传》有这么一段文字:“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擅其利数世,家颇不赀。清寡妇,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始皇帝闻之,以为贞妇而容之。为筑女怀清台以旌之”。一位远在四川名清的寡妇,受到秦始皇如此的青睐,其间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我以为,只有撇开郭沫若先生那戏谑般的描述给人的误导之外,恐怕同她数世来经营的“丹穴”有关。清之所以“家颇不赀”、“用财自卫”的物质基础,就是从她先人那里继承了开采丹砂矿的这一天然财富。因为丹砂的用途甚广,除提炼汞之外,早被人们作红色的矿物质颜料,《诗•蒹葭》中就有“颜如渥丹”的形容之词。司马相如《子虚赋》中也有“其土则丹青赭垩”的描述。原始人类还把丹砂粉撒在死者的周围,从而赋予它以宗教意义。这种作法经过殷、周,一直沿续到春秋战国时期。那么,秦始皇陵内大量藏有汞则是传统思想的沿续与做法的提高而已。当然,我国人民从直接用丹砂粉到提炼汞,有一个过程。而其转折的时间,很可能就在春秋战国时期。由此可见,秦始皇要用大量的水银,必定是仰仗了巴蜀寡妇清的支持。 “寡妇清”,确有其人。而前面冠“巴蜀”二字,显见其控制范围之大。《史记·货殖列传》注:“徐广曰:涪陵出丹。” 汉涪陵县的治所,位在今四川彭水县。《新唐书·地理志》:“溱州土贡丹砂。”唐溱州的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东南青羊市。据地质资料知,酉阳县也产汞。可见在今川东南彭水、綦江和酉阳构成了一个出产丹砂的三角区,其中尤以彭水产丹的历史为最早,时间也最长。实际上,与之毗邻的贵州省,汞的储量、产量,在目前都居全国之首。其中与四川彭水三角区不远的铜仁、德江、思南、桐梓等县所产朱砂、水银也早有记载(《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读史方舆纪要》等),而其发现和开采的历史应该更早一些。司马迁称寡妇清为“巴蜀寡妇清”一语,我以为是有考究的。这里的“巴蜀”,并非“寡妇清”的籍贯,而是她经营丹砂矿业的范围。当年的巴蜀,其范围可把今贵州省的北部也囊括其中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有理由说秦始皇陵墓中的水银原料有相当的部分是来自巴蜀的丹砂。巴蜀的丹砂和水银,当是跨长江、溯嘉陵江而上,沿米仓道或金牛道越过巴山,经汉水,再通过褒斜道、傥骆道或子午道这些“千里栈道”,就源源不断地运到了关中。 其次,我们再看一下近在陕西的汞矿。 汞、锑矿为陕西的优势矿种之一。地质资料显示:秦岭地区已探明汞锑矿床共计19处,分布上呈带状。西经甘肃,直达青海省的同德县,东至河南省的卢氏县,共跨4省12县。范围长达1100公里、宽60~210 公里以上。陕西省的凤县、山阳、旬阳、商州市、丹凤都有集中的分布。 陕西的汞矿,历史上早有开采。《宋史·食货志》:“水银产秦、阶、商、凤四州,有四场。”又:“朱砂产商、宜二州,富顺监有三场。”所列的五州中,涉及陕西的仅商、凤二州。山阳县,唐以后属商州。在县西南金钱河上游的西坡岭、丁家山、石家山等地都有汞锑矿,至今仍在开采。凤县(古凤州治)未见有汞的开采,而《元和郡县志》说:“兴州(今略阳县治)开元贡朱砂”、“长举县(今略阳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元废入略阳)接溪山在县西北五十三里,出朱砂,百姓采之”,历代不绝。实际上,今日陕西的山阳、旬阳两县都有汞矿的存在。另外,从镇安县南的青铜关以下,沿旬河至旬阳县甘溪桥,仍有三条较大的汞矿带。总之,旬阳县的汞矿储量首屈一指,竟占整个秦岭的85.2%! 《明史·地理志》有“洵阳朱砂洞”的记载。而《明一统志》说洵阳县“水银山在县东北二百四十里。山出水银朱砂,有洞”。乾隆本《重修洵阳县志》载:“水银山在县东北二百四十里,南临蜀河,北连鹘岭。有朱砂、水银洞三处,今封闭”。可见旬阳水银山的汞矿早已在开采,只是在清代中期被官府强行封闭。 旬阳县汞的保有储量居全国之首,亚洲第一。它荣膺“中国汞都”之称,是当之无愧的。公馆汞锑矿位于县城北30公处,50年代秦岭区调队已经认识到它成矿远景广阔,止1967年已探明旬阳公馆南矿的汞储量达5895吨。1980年又在公馆矿床以东7公里处,探明青铜沟汞锑矿床、大槽等3处小矿床,南侧还有大寨子、砂铜沟等小型矿床;周围还分布有13个矿点。探明汞储量为7257吨、锑储量为2.57万吨,汞的平均品位为0.48%,锑为1.67%。公馆和竹筒两乡相接,竟然是一处长达百余里的特大汞锑矿床。“公馆~回龙汞锑矿田”简称“旬阳汞锑矿田”(又称“公馆特大型汞矿田”),是我国四大汞矿基地之一(另三处为贵州万山、务川木油厂及青海穆黑沟),成为陕西省的骨干矿山基地。 根据旬阳古矿洞中采集到的遗物判断,其开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至于山阳、略阳等县采汞的上限年代,虽不能确证始于秦代,总可以作这样的推断:在封建专制时代,通过政权力量,迫使全国交献丹砂的事实未必都详录在案。所以,我们绝不能排除地处秦地、采运均称便利的这些地方采汞的可能性。但其中由旬阳提供的可靠性却是很大的。从公馆到两河关(乾祐河同旬河交汇处),可溯旬河水运到宁陕,后沿子午道抵达长安,再转秦陵,全程不足300公里。当然,由山阳到商州,本来就有一条古道相通。再走武关道,直驱秦陵,也不过230余公里。 接下来,人们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秦始皇陵墓中能储藏多少水银? 我想:既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其位置必在墓室的底部。据知:已测出汞异常范围1200m2是一个已知数。而它的厚度,在这里只能暂借假设。若以10cm估算,则水银的体积为:120,000,000cm2× lOcm=1200000000cm3(即12亿cm3) 我们知道:汞在20℃时的密度为13.546g/cm3,那么,始皇陵内的水银可折合16255200公斤,即16255.2吨。 假如这个惊人的理论推导数字能够成立的话,其所需丹砂数量应按下列反应式进行: 2HgS+302=2HgO+2SO 2↑ 2HgO=2Hg+O2↑ 我们知道:纯丹砂提炼汞的比率是86.26%,则始皇陵墓里的水银就需要丹砂18844.423吨! 固然由朱砂提炼水银,不算太复杂。古代道家“炼丹”,就是用石榴罐盛以丹砂,通过加热,使硫气化从而分解出水银来的。但是,秦始皇陵内近两万吨丹砂要采自“丹穴”——汞矿,再提炼成纯汞,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究竟是在当地加工,还是运来丹砂后在陵墓附近提纯的呢?这个过程费工费时,暂且不说。而精密的工艺过程、庞大的生产规模、远途运输和安全……等等,又都是如何进行的?文献无载,我们又无实物可凭。摆在人们面前的,无疑地又是一个难于破解的历史之谜!不知“物理考古” 有甚奈何?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的七月丙寅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西北),九月葬郦山。其间历时近两个月,由于秦用颛顼历,大体相当阳历的四月到六月节令,正赶上“会署”,尸体已从輼輬车上发出了臭味。那么,秦始皇直至今日是否还像有的人说“安然无恙”地躺在地宫里吗?这恐怕有点离谱的“玄”。果真如此的话,那倒是水银河创造的世界又一大奇迹!

说到秦始皇陵,相信我们国人是没有人不知道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虽然在历史上也有过几次盗窃行为,但是都以失败告终,直到现今依然保存完整,官方也未进行考古发掘,国家也在保护陵墓。

秦始皇陵墓众所周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陵墓,始皇帝还未称“皇帝”之前,在秦王嬴政13岁刚继承王位没有亲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修建。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国家-秦朝时皇陵还未完工。
当时的丞相李斯征集了七八十万人修了20多年还未完工,即使在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时,陵墓工程还依然建造,此时已修建38年。可见皇陵的工程之浩大。但是秦始皇已经驾崩,必须要完工,在秦二世胡亥即位后又修建了一年才基本完工。
秦始皇陵墓的建造历时39年,巅峰时期动用劳力80多万人,才造就现今这一奇迹。而皇陵浩大和未见“庐山真面目”的情况,引起我们对未知充满了好奇,结合史料记载和考察探明秦始皇陵墓。皇陵建造其中的一项就让人震撼不已。

秦皇陵里有“万里江山的缩写版”,而“万里江山”中的河流并不是真正的水,因古人认为水银可以防止腐烂,所以喜欢加入到墓中。而皇陵中河流就是用水银来展现的。
史学大家司马迁老先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笼统的数字,《史记》记载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从记载中可以看出皇陵中水银的含量是海量的。在科学家勘探秦始皇陵的时候,发现土壤中的汞含量非常高。就陵墓旁边的石榴树的汞含量也非常的高,如不小心食用的话,都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这就意味着,秦始皇陵中隐藏着大量的水银(汞)。秦始皇陵中有大量水银的说法也得以证实。按照这个概念估计秦陵地下水银含量可能达到了一百吨。那么在生产相对落后的古代,怎么做出那么多水银呢?
首先说一下古人是如何制作水银的,咱们口中所说的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
在历史上水银还有:白澒、姹女、澒、神胶、元水、铅精、流珠、元珠、赤汞、砂汞、灵液、活宝、子明等别称。
因为水银的外表是银白闪亮的,和白银很像,但它又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所以它被古人形象的称为“水银”。

但是在自然环境中是很少直接存在有大量的液态水银,所以古人是不可能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大量液态形势的水银。古人获得液态水银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冶炼朱砂等含汞矿石来获得。
《吴越春秋》记载:阖闾死,葬于国西北名虎丘,穿土为川,积壤为丘,发五都之士十万人共治千里使象摙土,冡池四周水深丈余,椁三重,倾水银为池,.....故曰虎丘。
从《吴越春秋》中可以看出,我国至少在春秋时期已经具备了提炼水银的工艺方法。

并且水银的炼制方法就很成熟了。但是水银在古代主要是为了炼制长生不老的丹药,很多帝王和名士也因此而早早丧命了。东晋时期化学家葛洪提出“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我国古代提炼水银的采用的方法应该是“火法炼汞”,就是在高温环境下从汞矿石或汞精矿中提取金属汞的过程。这有点类似我们初中化学时所学的制备蒸馏水的方法。
古人制作水银的方法有了,但是皇陵中的水银估算有100吨,而100吨的朱砂是提炼不出100吨的水银。就以现代化学工艺来看,如果提炼纯水银的话,理论上的最大提炼比率也不过在86%左右。而相信秦始皇时期的比例只会更低。那么陵墓中的水银的原料是怎么得来的呢?

刚开始,秦始皇为了得到足够的水银,向全国发出公告要征集朱砂。但是,朱砂主要分布在巴蜀地带,所以在这一块更是多方征集。而输送量最多的是巴郡枳县(重庆涪陵)的一位寡妇,叫怀清。
《史记》中载:“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夫倮鄙人牧长,清穷乡寡妇,礼抗万乘,名显天下,岂非以富邪?”

秦始皇需要大量的水银,而当时四川的巴郡有经营丹砂矿业的大商人寡妇清,据说巴青是四川乃至世界水银提供商,她年生产水银100吨以上,有钱到富可敌国。秦始皇刚称帝不久,巴青就为始皇帝提供了很多资金,还将涪陵丹砂贡献给了秦始皇。
两人关系也是很不错,始皇帝还将寡妇清留在咸阳客居,以颐养天年。寡妇清死后,秦始皇表彰其守贞之节,封其为贞妇,下令在其葬地筑“女怀清台”,以昭天下。可见两人的关系非同一般。也有有些学者推测,秦始皇之所以这样,主要是看上了寡妇清的庞大丹砂产业。利用丹砂炼制水银,才能给供给秦陵工程。

除了涪陵的丹砂,其他地方的丹砂矿业也会源源不断地供应到骊山,比如陕西安康市旬阳县也出产汞矿,到骊山不足300公里。总之,货源和运输都不成问题,秦始皇陵中的巨量水银也就解决了。那么那会的水银是如何保存的呢?
我们也知道水银是极易挥发的,在0摄氏度的时候就会挥发。而且气温越高,挥发越快。所以要想将水银保护好就需要存放在环境温度比较低的地方。在现今装水银一般用的是塑料容器或者是玻璃容器。

但是在秦朝时期是没有的,当时装水银的容器应该是玻璃容器的陶器或者是瓷器,为了防止水银挥发,提取出来的水银都是放在密闭的罐子中保存,并且存放在环境温度低的地方。
大家认为秦始皇陵中还有哪些浩大、奇特的工程呢?如兵马桶、“人鱼油做的长明灯”,下方留言探讨。
文/历史紫陌阁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了楚国,占领了着名的旬阳,将当地水银运来秦始皇陵。除了陕西旬阳县之外,这些水银最有可能是从当时最大的汞矿产地重庆东南地区运过来的。

汞在自然界多呈化合态(HgS和Pb304)存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丹”,天然产的红色的硫化汞,称作“丹砂”。

湖南辰州产的丹砂最有名,专称“辰砂”,由于丹砂具有升华、还原等特殊性质,所以西汉淮南王刘安在其《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就有“丹砂为澒(汞)”的话。

说明丹砂受热分解后得到的汞具有挥发性,也不易沾附其他物质,既然两汉人对丹砂炼汞在理论上作了总结,可见其制作早为秦代人所掌握。

尽管我们可以追溯到它同炼丹术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而秦始皇则把它引向实用.,秦始皇陵中那明明白白的事实已告诉人们:汞的生产必定有相当的规模。

扩展资料:

秦始皇陵的地宫江河大海是以水银做成的,其大量的水银一直都是围绕着秦始皇墓的周边,因为先秦时期他们认为水银是制作长生不老药的主要成分,对于人死后的灵魂等都是有奇特功效。

秦始皇用水银还可以避免自己的陵墓未来会招来盗墓贼,因为在里面放置的大量的水银,想要因此来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人。

后来,到了现代,运用仪器进行检测之后,发现记载并没有作假,那里面确实有大量的水银。经过计算得知,里面居然有多达100吨的水银。

这让很多人都吃惊,就算是现在科技这么发达,想靠个人力量得到那么多水银也很困难。

刚开始,秦始皇为了得到足够的水银,向全国发出公告要征集朱砂。在但是,朱砂主要分布在巴蜀地带,所以皇帝在这一块更是多方征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秦始皇陵地宫



根据我国古文献记载:在秦始皇死以前,一些王侯在墓葬中也早已使用了灌输水银,例如齐桓公葬在今山东临淄县,其墓中倾水银为池。这就是说,我国在公元前6世纪或更早已经取得大量汞。
  我国古代还把汞作为外科用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五十二药方》。抄写年代在秦汉之际,是现已发掘的我国最古医方,可能处于战国时代。其中有四个药方就应用了水银。例如用水银,雄黄混合,治疗疥疮等。
  东西方的炼金术士们都对水银发生了兴趣。西方的炼金术士们认为水银是一切金属的共同性——金属性的化身。他们所认为的金属性是一种组成一切金属的“元素”。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丹砂,也就是硫化汞,在空气中烧得到汞:HgS + O2 ——→ Hg + SO2;但是生成的汞容易挥发,不易搜集,而且操作人员会发生汞中毒。我国劳动人民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改用密闭方式制汞,有的是密闭在竹筒中,有的是密闭的石榴罐中。
  根据西方化学史的资料,曾在埃及古墓中发现一小管水银,据历史考证是公元前16—前15世纪的产物。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首先制得了大量水银。
  水俣病其实就是汞中毒,也就是重金属中毒,最早的记载是在日本,当然了很早以前也是有记载的,日本记载是在1953-1956年间,有一个叫水吴湾的地方的日本人都是耳聋眼瞎外加精神失常,那地方的猫也一个个的向河里跳。
  汞很易蒸发到空气中引起危害,因为:1、在0℃时已蒸发,气温愈高,蒸发愈快愈多;每增加10℃蒸发速度约增加1.2~1.5倍,空气流动时蒸发更多。2、汞不溶于水,可通过表面的水封层蒸发到空气中。3、粘度小而流动性大,很易碎成小汞珠,无孔不入地留存于工作台、地面等处的缝隙中,既难清除,又使表面面积增加而大量蒸发,形成二次污染源。4、地面、工作台、墙壁十天花板等的表面都吸附汞蒸气,有时,汞作业车间移作它用,仍残留有汞危害的问题。工人衣着及皮肤上的污染可带到家庭中引起危害。

中国人和印度人很早就知道汞了。在前1500年的埃及墓中也找到了汞。前500年左右它和其他金属一起用来生产汞齐。古希腊人将它用在墨水中,古罗马人将它加入化妆品。炼金术士以为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汞组成的,假如他们能将汞固体化,汞就会化为金。

18世纪和19世纪中汞被用来将做毡帽的动物皮上的毛去掉,这在许多制帽工人中导致了脑损伤。

在西方,炼金术士用罗马神使墨丘利来命名它,它的化学符号 Hg 来自拉丁词 hydrargyrum ,这是一个人造的拉丁词,其词根来自希腊文 hydrargyros ,这个词的两个词根分别表示“水”( Hydro )和“银”( argyros )。炼金术士给汞的符号是�7�7。

汞是地壳中相当稀少的一种元素,极少数的汞在自然中以纯金属的状态存在。朱砂(HgS)、氯硫汞矿、硫锑汞矿和其它一些与朱砂相连的矿物是汞最常见的矿藏。大约世界上50%的汞来自西班牙和意大利,其他主要产地是斯洛文尼亚、俄罗斯和北美。朱砂在流动的空气中加热后汞可以还原,温度降低后汞凝结,这是生产汞的最主要的方式。

中国古代,朱砂又名丹砂,即硫化汞,加热(蒸馏)后即可提炼出水银。俗话说“朱砂可以防腐”。炼丹士都有个叫石榴瓶。就是用来炼水银

秦始皇陵墓中用水银做成可以流动的百川归海的形象,虽然载之史乘,但长期来人们还是怀疑它的真实性。现在通过对汞量用测量的手段所获得的结果,则给了人们以肯定的答复。 经测定,陵冢内的汞异常范围达12000平方米(约占封土堆的9.53%),汞含量平均值为205个PPb,而最高可达到1500PPb。相反,在陵冢以外的地方的汞含量却很低,仅在5~65PPb范围之内变化[1]。这就是说,在始皇陵墓中存在有大量水银的科学根据。它也再次证明司马迁关于“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 的记载不虚(《史记·秦始皇本纪》),而且墓内的水银时过两千年也并没有渗入更深的地层中去或是蒸发殆尽。 在始皇陵墓中为什么要埋藏大量的汞呢?我们不能以为这是贪图希奇的一种行为。实际上它是秦代人,对汞性能研究和应用的又一个创举。根据现代科学知识,汞的熔点为—38.87℃,是在常温下唯一的一种呈易流动状的银白色液态金属。无怪古人把它叫做“水银”。尽管汞的内聚力很强,却是蒸气压最高、挥发性最强的金属,所以它就具备了较好的绝热性能。秦代也许不懂驱热降温冷藏的道理,但根据长期经验,则选择了把汞作为冷凝剂,以便在地宫之内形成一个密闭的隔热层,从而达到尸体不腐的目的。同时,汞的主要作用还在于汞蒸气有剧毒,具有杀菌的作用,这恐怕就是长期保存尸体经验的总结吧! 单质的汞,在自然界中是极为罕见的。至于游离态的汞,都是在丹砂矿床中由氧化而蒸出的(HgS+O2→Hg+SO2)。这种自然汞的产量是很少的,绝对不敷制作“百川江河大海”模型的需用,又怎么能使机械推动水银的流转呢!那么,秦始皇陵墓里大量的水银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汞在自然界多呈化合态(HgS和Pb304)存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丹”。天然产的红色的硫化汞,称作“丹砂”。湖南辰州产的丹砂最有名,专称“辰砂”。由于丹砂具有升华、还原等特殊性质,所以西汉淮南王刘安在其《淮南万毕术》一书中就有“丹砂为澒(汞)”的话。东汉后期人魏伯阳,在其《周易参同契》中有“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河上姹女”指汞、“黄芽”指硫黄)、“汞白为流珠”的记载,说明丹砂受热分解后得到的汞具有挥发性,也不易沾附其他物质。既然两汉人对丹砂炼汞在理论上作了总结,可见其制作早为秦代人所掌握。尽管我们可以追溯到它同炼丹术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而秦始皇则把它引向实用。 秦始皇陵中那明明白白的事实已告诉人们:汞的生产必定有相当的规模。那么,这巨量的水银又来自何方?我以为主安采运自两个地方,即巴蜀和陕南。 首先,《史记•货殖列传》有这么一段文字:“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擅其利数世,家颇不赀。清寡妇,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始皇帝闻之,以为贞妇而容之。为筑女怀清台以旌之”。一位远在四川名清的寡妇,受到秦始皇如此的青睐,其间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我以为,只有撇开郭沫若先生那戏谑般的描述给人的误导之外,恐怕同她数世来经营的“丹穴”有关。清之所以“家颇不赀”、“用财自卫”的物质基础,就是从她先人那里继承了开采丹砂矿的这一天然财富。因为丹砂的用途甚广,除提炼汞之外,早被人们作红色的矿物质颜料,《诗•蒹葭》中就有“颜如渥丹”的形容之词。司马相如《子虚赋》中也有“其土则丹青赭垩”的描述。原始人类还把丹砂粉撒在死者的周围,从而赋予它以宗教意义。这种作法经过殷、周,一直沿续到春秋战国时期。那么,秦始皇陵内大量藏有汞则是传统思想的沿续与做法的提高而已。当然,我国人民从直接用丹砂粉到提炼汞,有一个过程。而其转折的时间,很可能就在春秋战国时期。由此可见,秦始皇要用大量的水银,必定是仰仗了巴蜀寡妇清的支持。 “寡妇清”,确有其人。而前面冠“巴蜀”二字,显见其控制范围之大。《史记·货殖列传》注:“徐广曰:涪陵出丹。” 汉涪陵县的治所,位在今四川彭水县。《新唐书·地理志》:“溱州土贡丹砂。”唐溱州的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东南青羊市。据地质资料知,酉阳县也产汞。可见在今川东南彭水、綦江和酉阳构成了一个出产丹砂的三角区,其中尤以彭水产丹的历史为最早,时间也最长。实际上,与之毗邻的贵州省,汞的储量、产量,在目前都居全国之首。其中与四川彭水三角区不远的铜仁、德江、思南、桐梓等县所产朱砂、水银也早有记载(《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读史方舆纪要》等),而其发现和开采的历史应该更早一些。司马迁称寡妇清为“巴蜀寡妇清”一语,我以为是有考究的。这里的“巴蜀”,并非“寡妇清”的籍贯,而是她经营丹砂矿业的范围。当年的巴蜀,其范围可把今贵州省的北部也囊括其中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有理由说秦始皇陵墓中的水银原料有相当的部分是来自巴蜀的丹砂。巴蜀的丹砂和水银,当是跨长江、溯嘉陵江而上,沿米仓道或金牛道越过巴山,经汉水,再通过褒斜道、傥骆道或子午道这些“千里栈道”,就源源不断地运到了关中。 其次,我们再看一下近在陕西的汞矿。 汞、锑矿为陕西的优势矿种之一。地质资料显示:秦岭地区已探明汞锑矿床共计19处,分布上呈带状。西经甘肃,直达青海省的同德县,东至河南省的卢氏县,共跨4省12县。范围长达1100公里、宽60~210 公里以上。陕西省的凤县、山阳、旬阳、商州市、丹凤都有集中的分布。 陕西的汞矿,历史上早有开采。《宋史·食货志》:“水银产秦、阶、商、凤四州,有四场。”又:“朱砂产商、宜二州,富顺监有三场。”所列的五州中,涉及陕西的仅商、凤二州。山阳县,唐以后属商州。在县西南金钱河上游的西坡岭、丁家山、石家山等地都有汞锑矿,至今仍在开采。凤县(古凤州治)未见有汞的开采,而《元和郡县志》说:“兴州(今略阳县治)开元贡朱砂”、“长举县(今略阳县西北一百二十里,元废入略阳)接溪山在县西北五十三里,出朱砂,百姓采之”,历代不绝。实际上,今日陕西的山阳、旬阳两县都有汞矿的存在。另外,从镇安县南的青铜关以下,沿旬河至旬阳县甘溪桥,仍有三条较大的汞矿带。总之,旬阳县的汞矿储量首屈一指,竟占整个秦岭的85.2%! 《明史·地理志》有“洵阳朱砂洞”的记载。而《明一统志》说洵阳县“水银山在县东北二百四十里。山出水银朱砂,有洞”。乾隆本《重修洵阳县志》载:“水银山在县东北二百四十里,南临蜀河,北连鹘岭。有朱砂、水银洞三处,今封闭”。可见旬阳水银山的汞矿早已在开采,只是在清代中期被官府强行封闭。 旬阳县汞的保有储量居全国之首,亚洲第一。它荣膺“中国汞都”之称,是当之无愧的。公馆汞锑矿位于县城北30公处,50年代秦岭区调队已经认识到它成矿远景广阔,止1967年已探明旬阳公馆南矿的汞储量达5895吨。1980年又在公馆矿床以东7公里处,探明青铜沟汞锑矿床、大槽等3处小矿床,南侧还有大寨子、砂铜沟等小型矿床;周围还分布有13个矿点。探明汞储量为7257吨、锑储量为2.57万吨,汞的平均品位为0.48%,锑为1.67%。公馆和竹筒两乡相接,竟然是一处长达百余里的特大汞锑矿床。“公馆~回龙汞锑矿田”简称“旬阳汞锑矿田”(又称“公馆特大型汞矿田”),是我国四大汞矿基地之一(另三处为贵州万山、务川木油厂及青海穆黑沟),成为陕西省的骨干矿山基地。 根据旬阳古矿洞中采集到的遗物判断,其开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至于山阳、略阳等县采汞的上限年代,虽不能确证始于秦代,总可以作这样的推断:在封建专制时代,通过政权力量,迫使全国交献丹砂的事实未必都详录在案。所以,我们绝不能排除地处秦地、采运均称便利的这些地方采汞的可能性。但其中由旬阳提供的可靠性却是很大的。从公馆到两河关(乾祐河同旬河交汇处),可溯旬河水运到宁陕,后沿子午道抵达长安,再转秦陵,全程不足300公里。当然,由山阳到商州,本来就有一条古道相通。再走武关道,直驱秦陵,也不过230余公里。 接下来,人们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秦始皇陵墓中能储藏多少水银? 我想:既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其位置必在墓室的底部。据知:已测出汞异常范围1200m2是一个已知数。而它的厚度,在这里只能暂借假设。若以10cm估算,则水银的体积为:120,000,000cm2× lOcm=1200000000cm3(即12亿cm3) 我们知道:汞在20℃时的密度为13.546g/cm3,那么,始皇陵内的水银可折合16255200公斤,即16255.2吨。 假如这个惊人的理论推导数字能够成立的话,其所需丹砂数量应按下列反应式进行: 2HgS+302=2HgO+2SO 2↑ 2HgO=2Hg+O2↑ 我们知道:纯丹砂提炼汞的比率是86.26%,则始皇陵墓里的水银就需要丹砂18844.423吨! 固然由朱砂提炼水银,不算太复杂。古代道家“炼丹”,就是用石榴罐盛以丹砂,通过加热,使硫气化从而分解出水银来的。但是,秦始皇陵内近两万吨丹砂要采自“丹穴”——汞矿,再提炼成纯汞,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究竟是在当地加工,还是运来丹砂后在陵墓附近提纯的呢?这个过程费工费时,暂且不说。而精密的工艺过程、庞大的生产规模、远途运输和安全……等等,又都是如何进行的?文献无载,我们又无实物可凭。摆在人们面前的,无疑地又是一个难于破解的历史之谜!不知“物理考古” 有甚奈何?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的七月丙寅死于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西北),九月葬郦山。其间历时近两个月,由于秦用颛顼历,大体相当阳历的四月到六月节令,正赶上“会署”,尸体已从輼輬车上发出了臭味。那么,秦始皇直至今日是否还像有的人说“安然无恙”地躺在地宫里吗?这恐怕有点离谱的“玄”。果真如此的话,那倒是水银河创造的世界又一大奇迹!


秦国时期皇陵内的大量水银是从哪来的?当时的科技如何提炼出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7581269648秦国时期皇陵内的大量水银是从哪来的?当时的科技如何提炼出的?
    居真鸦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了楚国,占领了着名的旬阳,将当地水银运来秦始皇陵。除了陕西旬阳县之外,这些水银最有可能是从当时最大的汞矿产地重庆东南地区运过来的。汞在自然界多呈化合态(HgS和Pb304)存在,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丹”,天然产的红色的硫化汞,称作“丹砂”。湖南辰州产的丹砂最有名,专称“...

  • 17581269648秦始皇陵里的水银从哪里来的?
    居真鸦通过以上史料可以看出,水银大概出在三个地方那就是巴、蜀、陕三地。而秦始皇陵的修建地在陕西,所以为了节省最大的人力物力,就近原则,肯定是先用今陕西商洛、宝鸡一带的水银,这一带的水银应该是征用的最多。而蜀地的水银存量差不多是最大的,所以四川的水银也肯定征用了不少。巴地,即今重庆、...

  • 17581269648秦国时期皇陵内的大量水银是从哪来的?当时的科技如何提炼出的?
    居真鸦那么,秦始皇陵内大量藏有汞则是传统思想的沿续与做法的提高而已。当然,我国人民从直接用丹砂粉到提炼汞,有一个过程。而其转折的时间,很可能就在春秋战国时期。由此可见,秦始皇要用大量的水银,必定是仰仗了巴蜀寡妇清的支持。 “寡妇清”,确有其人。而前面冠“巴蜀”二字,显见其控制范围之大。《史记·货殖列传...

  • 17581269648秦皇陵数百吨水银,到底从哪来的?
    居真鸦秦始皇陵里面存在的汞是从朱砂中提炼得来的。由于古代当时的提炼技术有限,因此对朱砂的需求量就特别的庞大,但是这些汞的纯度并不高。通过对秦始皇陵的考察,让我们认识到了在秦国的时候,当时已经存在了一种对汞提炼的技术,这有利于让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秦始皇陵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他修建于大...

  • 17581269648当时科技并不发达,秦皇陵里面的水银是如何得来的?
    居真鸦和一个寡妇有关,水银是由丹砂冶炼而成,而当时全国的丹砂主要集中在巴蜀一代,秦始皇陵墓中的水银也大多来源于此地,输送量最多的是一名叫巴清的寡妇。

  • 17581269648秦始皇陵里的水银,是怎么得来的?
    居真鸦秦朝能提取水银秦朝的时候,术士们已经能很熟练地从丹砂中提取水银了,并且对水银这种物质有很深的认识,知道它除了具有很大毒性之外,还有防腐和灭菌的功效。所以当时在生活各方面包括墓葬都会经常用到水银,这也就促成了秦朝提炼水银技术的发展和规模扩大。加上那个年代流行长生不老之术,很多时候都需要炼丹...

  • 17581269648秦始皇陵的水银是怎么来的?先人如何提炼水银?
    居真鸦秦始皇陵的水银是古代的一名女子通过丹砂提炼出来的,是用来炼丹的,把丹砂给加热了之后就可以得到水银了,提炼方法还是非常简单的。秦始皇陵墓里面的东西一直是一个谜,秦始皇的陵墓里面有深度大约三十五米的地下水,但是这里面却有大量的水银,很多人都好奇这些水银是从哪里来的。水银的毒性是非常强大的,...

  • 17581269648秦始皇的墓里有水银湖或者是水银海吗?
    居真鸦据《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在秦始皇的墓中就灌入了大量的水银以为“百川江河”,而这些水银主要是从硫化汞提炼的。据说当时的马蜀妇女清因用硫化汞炼制水银而发财致富。由此可见,在这之前人们已熟由硫化汞炼汞的技术。秦始皇陵的地理位置在临淄潼悬东5公里的下河村附近。公元前210年7月,秦始皇病死...

  • 17581269648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那么这么多水银是哪里来的?
    居真鸦说到制水银的人“清”,她其实是秦始皇陵最出力最大的保护者。因为陵墓里大量的水银,几乎都是她一个人负责生产提供的。而为什么其他大量帝陵经常受到盗墓贼的光顾,而秦皇陵完好无损?就是因为地宫里有着大量的水银的保护。“清”利用古时制作丹砂的方法,也就是利用汞矿。通过将丹砂加热分解,便可产...

  • 17581269648秦始皇陵中的水银可达百吨,这么多的水银,当时是如何得来的?
    居真鸦古代很多皇帝都会在自己的皇陵中使用水银,只是量不是很大而已。不像秦始皇他需要的量很多。秦始皇陵地宫深达35米,水银的量可能超过了一百吨。他想用水银来制造江河湖泊大海,来比喻自己的大好河山。秦始皇需要的水银是从事生产水银的专业作坊提供的。这就和巴寡妇清有关系了。可能就是她的作坊生产出来的...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