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之死对蜀国政局的影响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诸葛亮死后蜀国内政交给谁~

看了楼上诸位的回答,就知道三国史在中国为什么不能发扬光大了。能够稍稍读读《三国志》就好,甚至看看百度百科也能知道,另外在大学历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第二卷中,对蜀国的政局言之凿凿,极有价值,哎!,,,可惜。。。。。。。
234年诸葛亮逝世后,为了继续维护荆州集团的利益,继承者是来自古荆州地区的蒋琬,升任尚书令,加官代理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接替诸葛亮主持蜀汉朝政。但是仅到235年,费祎却代蒋琬为尚书令。之后蜀国的政局就像美国的象驴之争,操纵在蒋琬费祎手里。在看看姜维的资料。
延熙元年(238年),姜维随大将军蒋琬驻扎汉中。蒋琬升大司马后,任命姜维为司马,多次率领偏师西进。蒋琬曾经建议从上庸方向北伐魏国,但众人以为一旦不胜,退军很难。于是延熙四年(241)十月,后主乃遣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前往向蒋琬传旨暂缓伐魏,蒋琬于是上疏后主:“且羌、胡乃心思汉如渴。又昔偏军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军为维镇继。”
  可见姜维随蒋琬偏军西征时,曾经击败郭淮,表现了过人的军事才能。
  延熙五年(242年) 春正月,监军姜维督偏军,自汉中还屯涪县。
  延熙六年(243年),姜维升任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
  延熙六年(244年),魏大将军曹爽、夏侯玄等向汉中,镇北大将军王平拒兴势围,涪诸军及费祎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退还。由于当时蒋琬病重,费祎远在成都,涪诸军由姜维统帅先于费祎援救汉中。至费祎到汉中,姜维与之一并出三岭截拦曹爽,夏侯玄,司马昭等魏军,魏军争险苦战,勉强逃脱,魏军军资损失甚多。
事实说明,诸葛亮死后,军权依旧控制在蒋琬费祎之后,姜维只是一个2流人物。另外,姜维作为一个从西边来的政治人物,到蜀国来分一杯羹,一开始自然不容易让蜀国的统治集团荆州集团,和益州集团接受的。而姜维到蜀国本身没有什么政治资本,他唯一可以凭借的只有诸葛亮继承人的什么,也许是诸葛亮看到那些荆州集团的人是不可靠的,因而才援引姜维的吧。但这对姜维既是一种优势,也是一种劣势,因为,作为诸葛亮的继承人的姜维,只能以完成诸葛亮的遗愿自居,否者将失掉做人的道德底线,这也是姜维为什么一直北伐的一个重大原因。
延熙十年(247年),姜维升任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
延熙十二年(249年),朝廷授予姜维符节,这个时候姜维才开始掌握真正的军权,离诸葛亮去世已经15年了。
而这一时期蒋琬费祎是不赞同北伐的,《三国志中》言之甚详,如:姜维认为自己熟悉西部风俗,又依仗才兼文武,想用羌族、胡族为羽翼,并说“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因此,他常常提出要大举兴兵。费祎多次制止他,拨给他的部队也从未超过万人。费祎对姜维说:“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不如且保国治民,谨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为希冀徼幸,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奇怪的问题是,250年,姜维抓到一个魏国俘虏叫郭修,是姜维的同乡,之后蜀国当了卫将军,253年居然把费祎给刺杀了。非常恶劣的案件,当除了把郭修处死以外,蜀国没有任何的风吹草动。荆州集团没有动作,后主没有动作,姜维更没有动作,什么原因呢?见后文。
之后姜维完全控制了军权。成为蜀国一大政治势力。但是在政治上蜀国政治却出现了大变局。
费祎突然被杀,没有做出相应的安排,导致荆州集团在蜀国的大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益州土著集团。
费祎死后,丞相依次是,董允,吕乂,董厥,樊建,陈祗。这些人全是刘焉,刘璋时期留下来的旧官僚。而且都在益州做过官,可谓完全的保守派,自在乎他们自己在益州的利益。史书中没有交代他们与姜维的关系,可见,这些人对姜维根本就不在乎。所谓的姜维北伐完全是姜维自导,自演的一部戏而已。姜维北伐在蜀国的政治集团中,完全没有依靠和后援,他本人也背孤立在统治集团之外。不支持还是好的,偶尔还要破坏,就让人受不了了。
蜀国灭亡的原因也是,益州集团掌握蜀国政治以后,害怕在战争中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因为鼓动后主投降。
在说后主,作为刘备的继承人,荆州集团才是后主确实的依靠,但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荆州集团的代表,却没有给后主多少权利,只是把后主像佛像一样供着。而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依然大权在握,没有还政给后主(是我也不会主动放弃手中的权利)。因而从这个方面来说,诸葛亮执政影响是恶劣的,而后主与荆州集团之间必然产生各种矛盾。而益州集团是荆州集团压服才投降的。诸葛亮执政时又大势打击益州集团,像彭羕的被杀,惩处李严等等都是,益州集团对荆州集团的衰落,自然是幸灾乐祸,对后主自然就不可能发自内心的支持,不过阳奉阴违,两名三刀而已。这也是费祎被杀这么大的案件,蜀国居然没有任何动作的原因。
因而蜀国后期在政治上有三种势力,一是后主为首的统治者,包括后主所信任的宦官黄皓。二是益州官僚集团,他们是地方实力派,当并不支持后主,他们与后主只是一个简单的利益结合体,有利的时候大家是一个公司的,没利益了树倒猢狲散,一拍两散。而黄皓为了自己的利益有与益州集团勾结,交通陈祗等人。三是姜维为首的军事实力。但蜀国统治中心成都地区的政治利益已经被瓜分殆尽,姜维难以立足,因为姜维只能长期在外北伐了。当姜维北伐影响了益州集团和黄皓等人的利益以后,虽然姜维挣扎,但最后只好托屯田去避祸了。这说明姜维在蜀国政局中时非常虚弱的,身为军队统帅,连一个宦官都不敢动,而实际上黄皓的背后有益州集团,甚至还有后主。
有人在网上说姜维没有行政管理才能,完全是无稽之谈,因为当时的实际情况是,行政权力早已操纵在益州集团手里,姜维想管也是管不了的,管都没管,谈何才能可言。

  一:架空刘禅。刘备死后,由于刘禅年幼,由诸葛亮执政。当刘禅长大成人后,诸葛亮理应把大权移交给刘禅。

  但诸葛亮没有这样干,而是把军政大权进一步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更派人监视后主的一举一动。令刘禅敢怒不敢言,刘禅想抢回大权,但满朝都是诸葛亮的亲信,只好信任宦官黄皓,造成千古遗憾。

  二:穷兵黩武,祸国殃民。诸葛亮在执政期间,仅为完成“先主之心愿”和他自己的“隆中对”的策略而不顾国力民力,六出祁山。由于力量相差太远,无法收复中原,反而令国家背上一个大包袱,并直接影响他的继承人姜维,令北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三:不挖掘,吸收,培养新人才。刘备死后,诸葛亮不挖掘,吸收,培养新的人才。原来的老后,造成人才青黄不接,“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可悲局面,驾驶了蜀国的灭亡。

  四:压抑,把击原有优秀人才。刘备死后,很多优秀人才得不到重用。如赵云老死赎中。而很多虚有其表的得到重用。

  五:处理内部矛盾不恰当。对内部将士之间的矛盾,诸葛亮采用两边安抚的方法。刘备在世时,封关羽,赵云,张飞,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时关羽不受。诸葛亮让费诗拍关羽的马屁,令关羽更加骄横,为失荆州埋下祸根。对魏延和杨仪的矛盾,同样采用两边安抚的方法,使两人矛盾无法根除,为魏延造反埋下祸根。

  六:不敢直言刘备过失,不敢劝阻刘备过错。刘备调诸葛亮入川,授意留关羽守荆州。诸葛亮明知关羽不可当大任而不让赵云代关羽守城,对失荆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刘备东征东吴,不敢直言利害,也不要求从军,只负责后方建设,导致刘备兵败,死于白帝城。刘备说:“若法正在,安有此败?”可见对诸葛亮失望至极。

  七:错误选择继承人。诸葛亮将自己的继承人定为只懂打仗的姜维。费炜等只是过渡人物。造成姜维执政后,不顾人民幸福和国力强弱,强行九伐中原而血本无归,加速蜀国亡国的痛苦局面。

  八:不懂处理后事。在五丈原,诸葛亮临终前将大权交给一介书生杨仪,而杨仪与宿将魏延有极大的矛盾。杨仪获大权后剥夺魏延兵权,逼使魏延反乱,无人附和而逃亡,后被马岱追杀,自毁长城。

  九:对江东一味退让,令江东得寸进尺,造成部下失和。难道仅为“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的隆中对?

  十:任人唯亲。对街亭这样的重地交给刘备临终时一再叮咛要小心的马谡,不起用优秀人才如赵统,赵广。

主要是因为在诸葛亮死后,蜀国实力大大衰退,朝中也有想要谋反的大臣,虽然姜维后来也去讨伐魏国,但是和诸葛一样,没有成功,后来朝中有些人就开始在刘禅周围煽风点火,最后搞的姜维被贬为平民,朝中都以腐败,刘禅已经成了献帝,最后,魏国MS是派了1小队人马,翻大山,爬到成都,把刘禅抓了,蜀国就此灭亡。公元263年
蜀国最终灭亡,政治方面的直接原因是后主愚暗,黄皓窃权、投机人士依附黄皓。
但是究其最根本原因是因为诸葛亮的统权过重和穷兵黩武造成的。而不是诸葛亮死亡带来的。
第一,诸葛亮当政初期蜀汉人才虽少但是也算够用了。而诸葛亮统权过重,使得人才不能被发掘,造成没有充足的人才资源。再者诸葛亮对人才任用的关键是看他是不是自己阵营的,如果是自己阵营的加以任命,如果不是自己阵营的则不加使用甚至进行压制,这样一来就使得蜀汉国内对诸葛亮不满或者和其政见不同的人才不敢出仕,以致于蜀汉在诸葛亮以后人才凋零。
第二,诸葛亮的多次出北伐。他明知曹魏实力雄厚,自己国内内政不是很稳固,但是为了实现刘备的愿望和巩固自己的权位多次出兵攻打曹魏集团。三国之中,蜀汉最弱,人口最少,且在崇山峻岭包围之中,诸葛亮处理国政,不知增加人口继续力量,需知出境作战,后勤保障艰难。诸葛亮屡次北伐使得国力大为消耗。
第三,就是诸葛亮对后主的影响。诸葛亮掌权期间,后主主管国家祭祀,使得后主没有机会得以参与朝政,没有锻炼自己能力的机会。使得后主上台以后除了作出让文官武将相互制衡来确保朝政平稳以外没有任何作为。本来乱世君主应当从小耳濡目染就是如何治理国家和运用权谋,可惜的是这些后主一样都没学到。诸葛亮作为托孤大臣,教育新君是他应该肩负的责任,结果也没有作好。
因此可以说,蜀汉早灭,诸葛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国是个特殊的年代,最聪明的人最能反映这个政治集团的实力

有人会说诸葛亮聪明,诚然,作为蜀汉的开国元勋,自然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有了不起的一面。但诸葛亮的政治野心太强太大,他要做的是曹操那样的人物。但诸葛亮却不具备曹操的用人选人看人的一面。这在诸葛亮成汉蜀汉丞相时已经看出来了。
刘备用一种很不道德的手法取得了蜀汉政权的合法化,我很奇怪的是三国演义并没有对此事批判,却大唱颂歌,这是为什么?难道罗兄也对刘备这种强盗态度持肯定态度?

我们研究三国看三国也好,并不能拿三国演义这本书当作真实历史来看。那样的话会让我们失去对真实世界所发生的一切事情,持偏激的态度。

其实,聪明二字不适用于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因为我认为凡是能够在历史舞台上留有自己姓名的各位,都有着凡人没有拥有的智慧和才学。

我们现在再来看曹魏集团,曹魏集团的老板也就是曹操。他才是继汉王朝以后,真正能在中国大地称王称霸的君主,他的智慧和谋略以及文学水平,都达到了当皇帝的资格。正因为如此,他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千古骂名。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社会言论导向出了问题。中国人是否定个人能力的国家。赞扬的是忠,孝,仁,义。这四种人。也就是说集体的力量是无穷大的。

因此,我们在看某个人是否聪明时,就要看这个对他这个集团是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曹魏集团的领导人是曹操,这是肯定的,问题再于是谁为曹魏集团制定了一个使这个集团强大的战略性建议的呢?毛介。
毛玠就向曹操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曹操立刻照办。
结果曹操统一了北方。
所以我认为,曹魏集团在当时应该是由一个很聪明的老板领导一群很聪明的员工。建立了一个本应该在中国历史应该大树特树的王朝。

而诸葛亮呢?相比较而言,在这方面就不行了。我很纳闷,当时的皇帝是刘禅,但一切作主的可是诸葛亮啊。所以蜀汉的亡国诸葛亮有相当一部分的责任。诸葛亮难道不知道蜀汉的地理位置适合防守还是进攻吗?他在蜀汉发挥着什么作用呢?是好的一面还是坏的一面呢?诸葛亮为什么不采取蜀人治蜀的正确方针呢?是能力还是蜀国的条件不行?
从诸葛亮的累死,就知道诸葛亮的个人能力并不适用于蜀汉集团。
1。蜀汉集团没有将诸葛亮的正确方针落到实处。关羽擅自行动就说明问题
2。蜀汉集团后继无人。
3。蜀汉集团的战略目标不明确
4。蜀汉集团的开国根基不牢国
5。蜀汉集团是外来集团,没有实行正确的政治方针。

三国其实就是魏蜀的交锋,吴这个国家武力偏强,谋略偏弱。因此他的国家相对魏和蜀,智商相当的低

看到这里我想楼主你应该知道三国最聪明的人是谁了吧。曹魏集团的靠的是每个人的实力和聪明打出了一片属于东汉末年的最强集团。团结,积极,合作。这就看出集体的力量永远比个人的力量的优势所在。一个人的智商永远斗不过一群人的智商,一个好的老板永远强于一个好的打工仔。诸葛亮到底还是选错人了。

看一个是否聪明一定要看这个人在这集团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以及领导人是否采纳了他的意见,从而使这个集团走上了一个良性的发展道路。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并不聪明。他提的建议很适合曹魏集团。而不适合刘备。因为刘备没有曹操那样的智商。

和平时期靠个人,战争时期靠的是集体。我深以为然。

其实诸葛亮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只不过就是一个高智商且对心理学有过研究的谋士而已

灭亡


诸葛亮之死对蜀国政局的影响视频

相关评论:
  • 17323493194为什么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蜀国还能存在29年?
    闵衬姬刘禅第三个要感谢的人是:孙权!孙权是当时资格最老的三国雄主,但随着对手曹操和刘备的去世,孙权就变了人一般。也开始在吴国闹腾了起来。比如陆逊之死等等,这种情况下,孙权就不敢更改“联蜀抗魏”的大战略了。刘禅第四个要感谢的人是:诸葛恪!他是诸葛亮的侄子,诸葛瑾的儿子,孙权...

  • 17323493194诸葛亮死后,蜀国为何没有遭到司马懿的攻打?
    闵衬姬因为诸葛亮死后,魏国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所以不想让司马懿立刻出兵来消灭蜀国,当时魏国的皇帝对司马懿一直都不太信任,曹操曹丕这些当年跟司马懿关系比较好的人也都已经去世了,司马懿也要为自己的前途着想,而司马懿想要的却是整个天下,所以如果蜀国被消灭了,魏国的皇帝也不可能留一个随时能威胁到他...

  • 17323493194诸葛亮去世后,蜀国为何无力再进行北伐战争?
    闵衬姬如刘备曾提醒过诸葛亮,其弟子马谡言行不一,无法担任重任,但是诸葛亮却一意孤行,导致了第一次北伐失败。不仅如此,诸葛亮还杀了魏延等人,这导致有才能之人所剩无几。匡扶汉室少了这些有才之士,就相当于少了军队中的政委,无法为战争的胜利指明正确的方向。其次是内部陷入派系斗争。诸葛亮死后,蜀国...

  • 17323493194在诸葛亮病死以后,司马懿一次都没有进攻过蜀汉,这是为什么呢?
    闵衬姬可他为什么一次都没有进攻过蜀汉呢?其原因主要如下,诸葛亮病死对于蜀国国力的影响并不致命,一向聪明的司马懿不会选择贸然进攻,蜀汉政权建立于西南地区,山地多,平原少,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司马懿也想攻打蜀国,但并未得到曹魏皇帝的支持。诸葛亮病死对于蜀国国力的影响并不致命,一向聪明的司马...

  • 17323493194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攻打蜀国?
    闵衬姬司马懿夺得大权。其实在诸葛亮死后,并非司马懿不想攻打蜀国,只是他知道“狡兔死,狗肉烹”的道理。另外魏国内部一直不稳定,不断发生叛乱,也导致司马懿无力进攻蜀国。另外司马懿其实当时最大的目标是夺得魏国的权利,不然灭了蜀国对他没什么意义,所以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终生不攻打蜀国。

  • 17323493194诸葛亮死后蜀国坚持了多少年就被灭了?
    闵衬姬蜀汉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在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后国力受损,后又经诸葛亮治理由衰转盛,并迫使南中地区屈服,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资、人口、装备以及矿产等天然资源,国力再度强盛。军事上蜀汉也常常占据主动。但后期逐渐走向衰落,最终被窃取了曹魏政权的司马家族所灭。诸葛亮(181年-234年10...

  • 17323493194司马懿和诸葛亮是天生宿敌,为什么在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反而没有继续攻打...
    闵衬姬但是两个人斗了大半辈子,等到诸葛亮去世后,本来应该是进攻蜀国的大好时机,但是司马懿反而放弃了,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司马懿放弃攻打蜀国呢?第一个原因是司马懿不愿意再攻打蜀国了,主要是时机不对,对于司马懿来说他的私心是夺取大权,自然需要隐藏自己的锋芒,不能一味的只想着对外打仗,这样时间长了...

  • 17323493194诸葛亮死后还犯下一大错 导致蜀国差点无人可用
    闵衬姬战略失误还导致自己的多名大将丧命,简直得不偿失。关键是诸葛亮死后还害死一位大将,导致蜀国差点陷入无人可用的境地。罗贯中在三国里把诸葛亮神话的太厉害,导致很多人不知道诸葛亮的真正水平是什么样子,不过当时整个蜀国的未来都压在诸葛亮一人身上,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对于蜀国政权建设功劳最大人,...

  • 17323493194诸葛亮死后蜀国为什么还能坚持存活29年?
    闵衬姬不过诸葛亮死后,蜀国还是坚持了将近29年,也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其实诸葛亮在不在蜀国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姜维带领蜀军北伐的战绩是要比诸葛亮好的,从这方面也能看出姜维在带兵上的才华不输诸葛亮,可能孔明真的是被过度神话了吧。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起了蜀汉。公元223年,刘备托孤于...

  • 17323493194如果诸葛亮不北伐而是选择休养生息,蜀国的未来会怎样?
    闵衬姬那时曹魏都认为刘备已经死了,蜀汉已经没有可以发起战争的人物了。结果突然传来诸葛亮北伐的消息,当时曹魏朝野上下是一点准备都没有的,人心惶惶。而西北地区,曹魏控制力比较弱,军力不多,而羌人实力较强,马氏家族又在西域有比较大的影响力。所以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陇西城池纷纷归降。可惜街亭之败把打好的...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