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尔逊的实验是怎么做的?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麦克尔逊是在何时何地做的光的干涉试验~

他在1881年做的首次实验是在柏林亥姆霍兹的实验室进行的。没有出现干涉条纹。他更加煞费苦心地采取消除误差的措施继续尝试。1887年,他和莫利在看来绝对可靠的环境下进行实验,然而还是失败了。他们看不到有明显宽度的条纹,因此光速在任何环境下任何方向上都没有差别。(从那天起也没有任何人发现过)。毫无疑问,迈克耳孙-莫利实验,是科学史上众所周知的最出名的失败实验

双缝干涉的话,首先用一个单缝将发出的激光(一定是激光才会有明显效果)调制成很细的单束光,再通过两个距离很短的玻璃纸缝(光滑,效果较好),在适当的距离上放上光屏接收,就可以看到干涉图样了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为进行“以太漂移实验”于 1883年创制的。在光的电磁理论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形成之前,大多数物理学家相信光波在一种称为“以太”的物质中传播,这种物质充满整个宇宙空间。迈克尔逊和莫雷试图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出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他们预计这种相对运动会导致将仪器旋转90 0 后能观察到4/10个条纹的移动,实际观察到的结果是少于1/100。这个结果令迈克尔逊感到十分失望,但他们因此却创制了一个精密度达四亿份之一米的测长仪器并运用这套仪器转向长度的测量工作。1907年,迈克尔逊由于在“精密光学仪器和用这些仪器进行光谱学的基本量度”的研究工作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直到爱因斯坦于 1905年提出了相对论,指出光速不变,即真空中光波相对于所有惯性参考系的速度都是相同的值 C 。假想的以太概念被彻底的抛弃。迈克尔逊-莫雷所得的否定结果给相对论以很大的实验支持。它因此被称作历史上最有意义的“否定结果”实验( “ negative-result ” experiment )。 【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构造原理,初步掌握调节方法。 2.观察等倾干涉现象,测 He — Ne 激光的波长。 3. 学习法布里—珀罗干涉装置的调节和使用。 【实验仪器】 迈克尔逊干涉仪, He — Ne 多束光纤激光器 (图 1 迈克尔逊干涉仪) (图 2 光纤激光) (图 3 镜片 ) 【注意事项】 1. 迈克尔逊干涉是精密仪器,实验者应细心操作。仪器上各镜面严禁用手或它物触摸;调整、测量中勿碰工作台; 2. 应单向旋转粗、微调鼓轮,不得中途倒转出现空程而造成误差。 【思考题】 1. 什么是定域条纹?什么是非定域条纹?两者用的光源与观察仪器有何不同? 2. 请设计一个实验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固体透明薄膜的折射率或厚度。 【应用提示】 1.本实验中测量了氦氖激光器的波长,下面仅就激光器再做一简单介绍。 也称为 “光激射器”。利用受激辐射原理使光在某些受激发的工作物质中放大或发射的器件。用电学、光学及其他方法对工作物质进行激励,使其中一部分粒子激发到能量较高的状态中去,当这种状态的粒子数大于能量较低状态的粒子数时,由于受激辐射作用,该工作物质就能对某一定波长的光辐射产生放大作用,也就是当这种波长的光辐射通过工作物质时,就会射出强度被放大而又与入射光波位相一致、频率一致、方向一致的光辐射,这种情况便称为光放大。 激光器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 (1)能实现粒子数反转的工作物质。例如氦氖激光器中,通过氦原子的协助,使氖原子的两个能级实现粒子数反转;(2)光泵:通过强光照射工作物质而实现粒子数反转的方法称为光泵法。例如红宝石激光器,是利用大功率的闪光灯照射红宝石(工作物质)而实现粒子数反转。造成了产生激光的条件;(3)光学共振腔:最简单的光学共振腔是由放置在氦氖激光器两端的两个相互平行的反射镜组成。当一些氖原子在实现了粒子数反转的两能级间发生跃迁,辐射出平行于激光器方向的光子时,这些光子将在两反射镜之间来回反射,于是就不断地引起受激辐射,很快地就产生出相当强的激光。这两个互相平行的反射镜,一个反射率接近100%,即完全反射。另一个反射率约为98%,激光就是从后一个反射镜射出的。 激光器的种类很多,如氦氖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红宝石激光器、钇铝石榴石激光器,砷化镓激光器,染料激光器,氟化氢激光器和氩离子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等, 发射的激光波长有 325nm、405nm、457nm、635nm、650nm、680nm、808nm、850nm、980nm、1310nm及1550nm等。常用的激光器如图10和图11所示。 2.实验中利用迈克尔逊干涉测量了 氦氖激光器的波长。其中的基本干涉光路也在许多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在这里两个反射镜完全垂直,得到的是等倾干涉;若两个反射镜没有完全垂直,则可得到等厚干涉,可以用来测量介质的折射率、厚度等。

希望采纳

大学物理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演示操作过程。




麦克尔逊的实验是怎么做的?视频

相关评论:
  • 19236962647迈克尔逊八面镜测光速原理
    华汤裕迈克尔逊八面镜实验的核心是八面镜。这个八面镜是由八个平行的平面镜组成的,每个镜面都垂直于公共轴线。当一束光照射到八面镜的一个镜面上时,它会被反射到下一个镜面上,然后再被反射到下一个镜面上,如此往复,直到它返回到最初的入射镜面。在此过程中,光会在每个镜面上反射一次,因此总的反射次数...

  • 19236962647迈克尔逊最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做什么
    华汤裕这一实验引起科学家的震惊和关注,与热辐射中的“紫外灾难”并称为“科学史上的两朵乌云”。随后有10多人前后重复这一实验,历时50年之久。对它的进一步研究,导致了物理学的新发展。迈克尔逊的另一项重要贡献是对光速的测定。早在海军学院工作时,由于航海的实际需要,他对光速的测定开始感兴趣。1879...

  • 19236962647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实验原理和实验内容
    华汤裕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实验内容主要包括:1、调整干涉仪,产生等厚或等倾干涉条纹。2、观察干涉条纹的移动情况,记录数据。3、根据干涉条纹的移动情况,计算出空气膜厚度或折射率的变化。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抢首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分...

  • 19236962647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实验原理
    华汤裕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实验原理利用光的波动性和干涉效应来测量物体的形状、厚度、折射率等参数。一、迈克尔逊干涉仪介绍 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测量长度的仪器。它基于干涉原理,即在光线发生干涉时,会出现明暗交替的干涉条纹,通过测量干涉条纹的位置和数量可以确定待测长度。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

  • 19236962647迈克尔逊实验原理
    华汤裕当时认为光的传播介质是“以太”。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绕太阳运动,就必须会遇到每秒30公里的“以太风”迎面吹来,同时,它也必须对光的传播产生影响。这个问题的产生,引起人们去探讨“以太风”存在与否。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当“以太风”的速度为0时...

  • 19236962647麦克尔逊干涉实验中的“置换两束光“是什么意思
    华汤裕从上面内容分析,这个实验手法是用迈克耳逊干涉仪的手段。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原理是 将一束光通过一块倾斜放置的平行玻璃板,一部分光由于投射折射按照光源的方向 出射出去打在一块平面镜上;另一部分光由于玻璃板的反射 按照垂直于光源的方向向上出射出去,打在一块平面镜上。然后两块平面镜同时反射,光线...

  • 19236962647迈克耳孙-莫雷实验的简介
    华汤裕迈克耳孙-莫雷实验是为了观测“以太”是否存在而作的一个实验,是在1887年由阿尔伯特·迈克耳孙与爱德华·莫雷合作,在美国的克利夫兰进行的。

  • 19236962647关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
    华汤裕使光进入一个半反射,半透射的玻璃镜,分成两个光路,每个光路上再接反射镜,使之返回,并合并,如果此时相位不相同则会发生于涉。起初用于测以太的速度,现在应用很广泛。各光学演示上都有图 可以看这个:http:\/\/jpkc.henu.edu.cn\/gx\/SY\/SYXM\/MKES.htm http:\/\/jpkc.henu.edu.cn\/gx\/syjc....

  • 19236962647迈克尔逊干涉实验难吗
    华汤裕迈克尔逊干涉实验不难。因为使用的纳光光源不是单色光,实际上是两种波长相差很小的光组成。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圆形干涉条纹实际上是由两种波长分别形成的两套圆形叠加在一起的。当光程差同时为两者波长的整数倍时,波长为1和2的光在同一点所形成的干涉条纹虽然级次各不相同,但都形成明条纹,故叠加结果...

  • 19236962647迈克耳逊莫雷实验实验背景
    华汤裕迈克耳逊-莫雷实验的设计巧妙,通过一个复杂的光学装置,他们能够精确测量光的传播速度。实验结果出人意料,无论实验如何进行,光在各个方向传播的速度都保持不变。这一结果与“以太风”理论相矛盾,因为如果“以太风”确实存在,那么光在垂直于风向传播时的速度应该比在平行于风向传播时慢。迈克耳逊-莫雷实...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