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悬浮简介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磁悬浮轨道的样子的简介~

是的,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上海磁悬浮列车,建成后,从浦东龙阳路站到浦东国际机场,三十多公里只需6~7分钟。上海磁悬浮列车是“常导磁吸型”(简称“常导型”)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异性相吸”原理设计,是一种吸力悬浮系统,利用安装在列车两侧转向架上的悬浮电磁铁,和铺设在轨道上的磁铁,在磁场作用下产生的吸力使车辆浮起来。

The world's first commercial application of a high-speed maglev line is the IOS (initial operating segment) demonstration line in Shanghai that transports people 30 km (18.6 miles) to the airport in just 7 minutes 20 seconds (top speed of 431 km/h or 268 mph, average speed 250 km/h or 150 mph). Other maglev applications worldwide are being investigated for feasibility.
maglev train
Maglev can also mean general magnetic levitation.
Transrapid at the Emsland test facility
Maglev in Shanghai
Inside the Shanghai maglevMagnetic levitation transport, or maglev, is a form of transportation that suspends, guides and propels vehicles via electromagnetic energy. This has advantages in terms of speed and ride comfort compared to wheeled mass transit systems - potentially, maglevs could reach velocities comparable to turboprop and jet aircraft (500 to 580 km/h) - but although the idea is decades old,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limitations have caused relatively few full-scale systems to be built. Maglev technology has minimal overlap with wheeled train technology and is not compatible with conventional railroad tracks.
Because they cannot share existing infrastructure, maglevs must be designed as complete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term "maglev" refers not only to the vehicles, but to the vehicle/guideway interaction; each being a unique design element specifically tailored to the other to create and precisely control magnetic levitation.
The various technological approaches to maglev can be very similar or very different, depending upon the manufacturer. World leader in maglev technology is Germany's Siemens and ThyssenKrupp with its Transrapid system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采用无接触的电磁悬浮、导向和驱动系统的磁悬浮高速列车系统。它的时速可达到500公里以上,是当今世界最快的地面客运交通工具,有速度快、爬坡能力强、能耗低运行时噪音小、安全舒适、不燃油,污染少等优点。并且它采用采用高架方式,占用的耕地很少。磁悬浮列车意味着这些火车利用磁的基本原理悬浮在导轨上来代替旧的钢轮和轨道列车。磁悬浮技术利用电磁力将整个列车车厢托起,摆脱了讨厌的摩擦力和令人不快的锵锵声,实现与地面无接触、无燃料的快速“飞行”。

稍有物理知识的人都知道:把两块磁铁相同的一极靠近,它们就相互排斥,反之,把相反的一极靠近,它们就互相吸引。托起磁悬浮列车的,那似乎神秘的悬浮之力,其实就是这两种吸引力与排斥力。

应用准确的定义来说,磁悬浮列车实际上是依靠电磁吸力或电动斥力将列车悬浮于空中并进行导向,实现列车与地面轨道间的无机械接触,再利用线性电机驱动列车运行。虽然磁悬浮列车仍然属于陆上有轨交通运输系统,并保留了轨道、道岔和车辆转向架及悬挂系统等许多传统机车车辆的特点,但由于列车在牵引运行时与轨道之间无机械接触,因此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列车轮轨粘着限制、机械噪声和磨损等问题,所以它也许会成为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陆上交通工具。

根据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基本原理,国际上磁悬浮列车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常规磁铁吸引式悬浮系统--EMS系统,利用常规的电磁铁与一般铁性物质相吸引的基本原理,把列车吸引上来,悬空运行,悬浮的气隙较小,一般为10毫米左右。常导型高速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0-500公里,适合于城市间的长距离快速运输;另一个是以日本的为代表的排斥式悬浮系统--EDS系统,它使用超导的磁悬浮原理,使车轮和钢轨之间产生排斥力,使列车悬空运行,这种磁悬浮列车的悬浮气隙较大,一般为100毫米左右,速度可达每小时500公里以上。这两个国家都坚定地认为自己国家的系统是最好的,都在把各自的技术推向实用化阶段。估计到下一个? 磁悬浮的构想是由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于1922年首先提出的。磁悬浮列车包含有两项基本技术,一项是使列车悬浮起来的电磁系统,另一项是用于牵引的直线电动机。
直线电动机的原理早在18世纪末就已经出现,形象地说,是把圆形旋转电机剖开并展成直线型的电机结构。它依靠铺在线路上的长定子线圈极性交错变化的电磁场,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进行牵引。
在肯佩尔的主持下,经过漫长的研究,德国于1971年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功能较强的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按悬浮方式又分为常导型及超导型两种。常导磁悬浮列车由车上常导电流产生电磁吸引力,吸引轨道下方的导磁体,使列车浮起。常导型技术比较简单,由于产生的电磁吸引力相对较小,列车悬浮高度只有8到10毫米。这种车以德国的TR型磁悬浮列车为代表。
超导磁悬浮列车由车上强大的超导电流产生极强的电磁场,可使列车悬浮高达100毫米。超导技术相当复杂,并需屏蔽发散的强磁场。这种车以日本山梨线的MLX型车为代表。

空间电磁悬浮技术简介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模拟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悬浮技术已成为进行相关高科技研究的重要手段。目前的悬浮技术主要包括电磁悬浮、光悬浮、声悬浮、气流悬浮、静电悬浮、粒子束悬浮等,其中电磁悬浮技术比较成熟。

电磁悬浮技术(electromagnetic levitation )简称EML技术。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高频电磁场在金属表面产生的涡流来实现对金属球的悬浮。

将一个金属样品放置在通有高频电流的线圈上时,高频电磁场会在金属材料表面产生一高频涡流,这一高频涡流与外磁场相互作用,使金属样品受到一个洛沦兹力的作用。在合适的空间配制下,可使洛沦兹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通过改变高频源的功率使电磁力与重力相等,即可实现电磁悬浮。一般通过线圈的交变电流频率为104—105Hz 。

同时,金属上的涡流所产生的焦耳热可以使金属熔化,从而达到无容器熔炼金属的目的。目前,在空间材料的研究领域, EML技术在微重力、无容器环境下晶体生长、固化、成核及深过冷问题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磁悬浮列车总概:

你一定听说过磁悬浮列车吧,最近它的上镜率可是居高不下,大家都在密切地关注着它的发展态势。我们一直都在盼望着火车的提速,可经过几轮的努力,却总是达不到心中理想的标准,就拿作者本人来说吧,家住西安,距北京1000多公里,原先回家要17个小时,现在要14个小时,唉,只减少了区区3个小时,还要有难熬的一宿呀!可是你知道吗?普通磁悬浮列车的时速就可以达到500公里/小时,那么,回家就只需要不到3个小时,跟飞机差不多了!

其实,在本世纪五、六十年代,铁路曾经被认为是一个夕阳运输产业。因为面对航空、高速公路等运输对手的强劲挑战,它蜗牛般的爬行速度,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物流和人流的快速流动需要了。但七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铁路高速化成为世界的热点和重点,铁路重新赢回了它在各国交通运输格局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法国、日本、俄国、美国等国家列车时速由200公里向300公里飞速发展。据1995年举行的国际铁路会议预测,到本世纪末,德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的高速铁路运营时速将达到360公里。

但要使列车在如此高的速度下持续行驶,传统的车轮加钢轨组成的系统,已经无能为力了。这是因为传统的轮轨粘着式铁路,是利用车轮与钢轨之间的粘着力使列车前进的。它的粘着系数随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减小,走行阻力却随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当车速增至粘着系数曲线和走行阻力曲线的交点时,就达到了极限。据科研人员推算,普通轮轨列车最大时速为350-400公里左右。如果考虑到噪音、震动、车轮和钢轨磨损等因素,实际速度不可能达到最大时速。所以,欧洲、日本现在正运行的高速列车,在速度上已没有多大潜力。要进一步提高速度,必须转向新的技术,这就是超常规的列车--磁悬浮列车。

尽管我们还将磁悬浮列车的轨道称为"铁路",但这两个字已经不够贴切了。就拿铁轨来说,实际上它已不复存在。轨道只剩下一条,而且也不能称其为"轨道"了,因为轮子并没有从上面滚过。事实上,磁悬浮列车连轮子也没有了。"铁路"上行驶的这种超级列车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牵引机车,它运行时并不接触地面,只是在离轨道10厘米的高度"飞行"。

什么是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采用无接触的电磁悬浮、导向和驱动系统的磁悬浮高速列车系统。它的时速可达到500公里以上,是当今世界最快的地面客运交通工具,有速度快、爬坡能力强、能耗低运行时噪音小、安全舒适、不燃油,污染少等优点。并且它采用采用高架方式,占用的耕地很少。磁悬浮列车意味着这些火车利用磁的基本原理悬浮在导轨上来代替旧的钢轮和轨道列车。磁悬浮技术利用电磁力将整个列车车厢托起,摆脱了讨厌的摩擦力和令人不快的锵锵声,实现与地面无接触、无燃料的快速“飞行”。

稍有物理知识的人都知道:把两块磁铁相同的一极靠近,它们就相互排斥,反之,把相反的一极靠近,它们就互相吸引。托起磁悬浮列车的,那似乎神秘的悬浮之力,其实就是这两种吸引力与排斥力。

应用准确的定义来说,磁悬浮列车实际上是依靠电磁吸力或电动斥力将列车悬浮于空中并进行导向,实现列车与地面轨道间的无机械接触,再利用线性电机驱动列车运行。虽然磁悬浮列车仍然属于陆上有轨交通运输系统,并保留了轨道、道岔和车辆转向架及悬挂系统等许多传统机车车辆的特点,但由于列车在牵引运行时与轨道之间无机械接触,因此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列车轮轨粘着限制、机械噪声和磨损等问题,所以它也许会成为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陆上交通工具。

根据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基本原理,国际上磁悬浮列车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常规磁铁吸引式悬浮系统--EMS系统,利用常规的电磁铁与一般铁性物质相吸引的基本原理,把列车吸引上来,悬空运行,悬浮的气隙较小,一般为10毫米左右。常导型高速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0-500公里,适合于城市间的长距离快速运输;另一个是以日本的为代表的排斥式悬浮系统--EDS系统,它使用超导的磁悬浮原理,使车轮和钢轨之间产生排斥力,使列车悬空运行,这种磁悬浮列车的悬浮气隙较大,一般为100毫米左右,速度可达每小时500公里以上。这两个国家都坚定地认为自己国家的系统是最好的,都在把各自的技术推向实用化阶段。估计到下一个世纪,这两种技术路线将依然并存。

磁悬浮列车的发展史:

磁悬浮列车是自大约200年前斯蒂芬森的“火箭”号蒸气机车问世以来铁路技术最根本的突破。磁悬浮列车在今天看似乎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其实它的理论准备已有很长的历史。磁悬浮技术的研究源于德国,早在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就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并于1934年申请了磁悬浮列车的专利。进入70年代以后,随着世界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为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以适应其经济发展的需要,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继开始筹划进行磁悬浮运输系统的开发。而美国和前苏联则分别在七八十年代放弃了这项研究计划,目前只有德国和日本仍在继续进行磁悬浮系统的研究,并均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进展。下面把各主要国家对磁浮铁路的研究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日本于1962年开始研究常导磁浮铁路。此后由于超导技术的迅速发展,从70年代初开始转而研究超导磁浮铁路。1972年首次成功地进行了2.2吨重的超导磁浮列车实验,其速度达到每小时50公里。1977年12月在宫崎磁浮铁路试验线上,最高速度达到了每小时204公里,到1979年12月又进一步提高到517公里。1982年11月,磁浮列车的载人试验获得成功。1995年,载人磁浮列车试验时的最高时速达到411公里。为了进行东京至大阪间修建磁浮铁路的可行性研究,于1990年又着手建设山梨磁悬浮铁路试验线,首期18.4公里长的试验线已于1996年全部建设完成。

德国对磁浮铁路的研究始于1968年(当时的联邦德国)。研究初期,常导和超导并重,到1977年,先后分别研制出常导电磁铁吸引式和超导电磁铁相斥式试验车辆,试验时的最高时速达到400公里。后来经过分析比较认为,超导磁浮铁路所需的技术水平太高,短期内难以取得较大进展,遂决定以后只集中力量发展常导磁浮铁路。1978年,决定在埃姆斯兰德修建全长31.5公里的试验线,并于1980年开工兴建,1982年开始进行不载人试验。列车的最高试验速度在1983年底达到每小时300公里,1984年又进一步增至400公里。目前,德国在常导磁浮铁路研究方面的技术已趋成熟。

与日本和德国相比,英国对磁浮铁路的研究起步较晚,从1973年才开始。但是,英国则是最早将磁浮铁路投入商业运营的国家之一。1984年4月,伯明翰机场至英特纳雄纳尔车站之间一条600米长的磁浮铁路正式通车营业。旅客乘坐磁浮列车从伯明翰机场到英特纳雄纳尔火车站仅需90秒钟。令人遗憾的是,在1995年,这趟一度是世界上唯一从事商业运营的磁浮列车在运行了11年之后被宣布停止营业,其运送旅客的任务由机场班车所取代。

磁悬浮列车技术基础:

磁悬浮列车主要由悬浮系统、推进系统和导向系统三大部分组成,见图3。尽管可以使用与磁力无关的推进系统,但在目前的绝大部分设计中,这三部分的功能均由磁力来完成。下面分别对这三部分所采用的技术进行介绍。

悬浮系统:目前悬浮系统的设计,可以分为两个方向,分别是德国所采用的常导型和日本所采用的超导型。从悬浮技术上讲就是电磁悬浮系统(EMS)和电力悬浮系统(EDS)。图4给出了两种系统的结构差别。

电磁悬浮系统(EMS)是一种吸力悬浮系统,是结合在机车上的电磁铁和导轨上的铁磁轨道相互吸引产生悬浮。常导磁悬浮列车工作时,首先调整车辆下部的悬浮和导向电磁铁的电磁吸力,与地面轨道两侧的绕组发生磁铁反作用将列车浮起。在车辆下部的导向电磁铁与轨道磁铁的反作用下,使车轮与轨道保持一定的侧向距离,实现轮轨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无接触支撑和无接触导向。车辆与行车轨道之间的悬浮间隙为10毫米,是通过一套高精度电子调整系统得以保证的。此外由于悬浮和导向实际上与列车运行速度无关,所以即使在停车状态下列车仍然可以进入悬浮状态。

电力悬浮系统(EDS)将磁铁使用在运动的机车上以在导轨上产生电流。由于机车和导轨的缝隙减少时电磁斥力会增大,从而产生的电磁斥力提供了稳定的机车的支撑和导向。然而机车必须安装类似车轮一样的装置对机车在“起飞”和“着陆”时进行有效支撑,这是因为EDS在机车速度低于大约25英里/小时无法保证悬浮。EDS系统在低温超导技术下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其超导元件在相当低的温度下所具有的完全导电性和完全抗磁性。超导磁铁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超导线圈构成,它不仅电流阻力为零,而且可以传导普通导线根本无法比拟的强大电流,这种特性使其能够制成体积小功率强大的电磁铁。

超导磁悬浮列车的车辆上装有车载超导磁体并构成感应动力集成设备,而列车的驱动绕组和悬浮导向绕组均安装在地面导轨两侧,车辆上的感应动力集成设备由动力集成绕组、感应动力集成超导磁铁和悬浮导向超导磁铁三部分组成。当向轨道两侧的驱动绕组提供与车辆速度频率相一致的三相交流电时,就会产生一个移动的电磁场,因而在列车导轨上产生磁波,这时列车上的车载超导磁体就会受到一个与移动磁场相同步的推力,正是这种推力推动列车前进。其原理就像冲浪运动一样,冲浪者是站在波浪的顶峰并由波浪推动他快速前进的。与冲浪者所面对的难题相同,超导磁悬浮列车要处理的也是如何才能准确地驾驭在移动电磁波的顶峰运动的问题。为此,在地面导轨上安装有探测车辆位置的高精度仪器,根据探测仪传来的信息调整三相交流电的供流方式,精确地控制电磁波形以使列车能良好地运行。

推进系统:磁悬浮列车的驱动运用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原理。车辆下部支撑电磁铁线圈的作用就像是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励磁线圈,地面轨道内侧的三相移动磁场驱动绕组起到电枢的作用,它就像同步直线电动机的长定子绕组。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知道,当作为定子的电枢线圈有电时,由于电磁感应而推动电机的转子转动。同样,当沿线布置的变电所向轨道内侧的驱动绕组提供三相调频调幅电力时,由于电磁感应作用承载系统连同列车一起就像电机的"转子"一样被推动做直线运动。从而在悬浮状态下,列车可以完全实现非接触的牵引和制动。

通俗的讲就是,在位于轨道两侧的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能将线圈变为电磁体。由于它与列车上的超导电磁体的相互作用,就使列车开动起来。列车前进是因为列车头部的电磁体(N极)被安装在靠前一点的轨道上的电磁体(S极)所吸引,并且同时又被安装在轨道上稍后一点的电磁体(N极)所排斥。当列车前进时,在线圈里流动的电流流向就反转过来了。其结果就是原来那个S极线圈,现在变为N极线圈了,反之亦然。这样,列车由于电磁极性的转换而得以持续向前奔驰。根据车速,通过电能转换器调整在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的频率和电压。

推进系统可以分为两种。“长固定片”推进系统使用缠绕在导轨上的线性电动机作为高速磁悬浮列车的动力部分。由于高的导轨的花费而成本昂贵。而“短固定片”推进系统使用缠绕在被动的轨道上的线性感应电动机(LIM)。虽然短固定片系统减少了导轨的花费,但由于LIM过于沉重而减少了列成的有效负载能力,导致了比长固定片系统的高的运营成本和低的潜在收入。而采用非磁力性质的能量系统,也会导致机车重量的增加,降低运营效率。

导向系统:导向系统是一种测向力来保证悬浮的机车能够沿着导轨的方向运动。必要的推力与悬浮力相类似,也可以分为引力和斥力。在机车底板上的同一块电磁铁可以同时为导向系统和悬浮系统提供动力,也可以采用独立的导向系统电磁铁。

磁悬浮列车的优势:

作为目前最快速的地面交通工具,磁悬浮列车技术的确有着其他地面交通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

首先,它克服了传统轮轨铁路提高速度的主要障碍,发展前景广阔。第一条轮轨铁路出现在1825年,经过140年努力,其运营速度才突破200公里/小时,由200公里/小时到300公里/小时又花了近30年,虽然技术还在完善与发展,继续提高速度的余地已不大,而困难却很大。还应注意到,轮轨铁路提高速度的代价是很高的,300公里/小时高速铁路的造价比200公里/小时的准高速铁路高近两倍,比120公里/小时的普通铁路高三至八倍,继续提高速度,其造价还将急剧上升。与之相比世界上第一个磁悬浮列车的小型模型是1969年在德国出现的,日本是1972年造出的。可仅仅十年后的1979年,磁悬浮列车技术就创造了517公里/小时的速度纪录。目前技术已经成熟,可进入500公里/小时实用运营的建造阶段。

第二,磁悬浮列车速度高,常导磁悬浮可达400-500公里/小时,超导磁悬浮可达500-600公里/小时。对于客运来说,提高速度的主要目的在于缩短乘客的旅行时间,因此,运行速度的要求与旅行距离的长短紧密相关。各种交通工具根据其自身速度、安全、舒适与经济的特点,分别在不同的旅行距离中起骨干作用。专家们对各种运输工具的总旅行时间和旅行距离的分析表明,按总旅行时间考虑,300公里/小时的高速轮轨与飞机相比在旅行距离小于700公里时才优越。而500公里/小时的高速磁悬浮,则比飞机优越的旅行距离将达1500公里以上。

第三,磁悬浮列车能耗低,据日本研究与实际试验的结果,在同为500公里/时速下,磁悬浮列车每座位公里的能耗仅为飞机的1/3。据德国试验,当TR磁悬浮列车时速达到400公里时,其每座位公里能耗与时速300公里的高速轮轨列车持平;而当磁悬浮列车时速也降到300公里时,它的每座位公里能耗可比轮轨铁路低33%。

磁悬浮列车存在的问题:

尽管磁悬浮列车技术有上述的许多优点,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由于磁悬浮系统是以电磁力完成悬浮、导向和驱动功能的,断电后磁悬浮的安全保障措施,尤其是列车停电后的制动问题仍然是要解决的问题。其高速稳定性和可靠性还需很长时间的运行考验。

2.常导磁悬浮技术的悬浮高度较低,因此对线路的平整度、路基下沉量及道岔结构方面的要求较超导技术更高。

3.超导磁悬浮技术由于涡流效应悬浮能耗较常导技术更大,冷却系统重,强磁场对人体与环境都有影响。

磁悬浮铁路在一些国家里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有的甚至已基本解决了技术方面的问题而开始进入实用研究乃至商业运营阶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磁浮铁路并没有出现人们所企望的那种成为主要交通工具的趋势,反而越来越面临着来自其它交通运输方式,特别是高速型常规(轮轨粘着式)铁路的强有力的挑战。

首先,磁浮铁路的造价十分昂贵。与高速铁路相比,修建磁浮铁路费用昂贵。根据日本方面的估计,磁浮铁路的造价每公里约需60亿日元,比新干线高20%。如果规划中的从东京到大阪之间的中央新干线修建为磁浮铁路,全线造价约需3万亿日元,而为了对建造磁浮铁路这一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而计划建造的一条42.8公里长的试验线,其初步预算就达3000亿日元。德国也认为磁浮铁路的造价远远高于高速铁路。根据德国在80年代初的这一项估算认为,修建一条复线磁浮铁路其造价每公里约为659万美元,而法国的巴黎至里昂和意大利的罗马至佛罗伦萨的高速铁路每公里的造价只分别为226万和236万美元。现在,德国规划中的汉堡至柏林292公里长的铁路如果建造成为磁浮铁路,其初步预算就达59亿美元,约合每公里2000万美元。磁浮铁路所需的投入较大,利润回收期较长,投资的风险系数也较高,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制约了磁浮铁路的发展。

其次,磁浮铁路无法利用既有的线路,必须全部重新建设。由于磁浮铁路与常规铁路在原理、技术等方面完全不同,因而难以在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利用和改造。高速铁路则不同,可以通过加强路基、改善线路结构、减少弯度和坡度等方面的改造,某些既有线路或某些区段就可以达到高速铁路的行车标准。如,日本1964年投入运营并大受欢迎的东京至大阪的新干线,在没有对机车做重大改进的情况下,仅通过修建曲线半径较大,即没有急转弯和陡坡较小的铁路等方法,从而使列车速度大大提高。再如德国的汉堡至柏林既有铁路线,经过技术改造后,某些区段的最高速度每小时可达230公里。此外,欧洲一些国家如德国、瑞典、意大利等国的设计人员,还采用使车厢在转向架上转动和倾斜的升降技术来对付铁路弯道(即采用摆式车体),这样在无须对既有线路进行改造和更新的情况下,也使列车行驶速度提高到每小时220公里。在对既有线路进行高速铁路改造的过程中,还可以实现高、中速混跑,列车根据不同区段的最高限速以不同的速度行驶。因而,与磁浮铁路的全部重新建设相比,高速铁路的线路和运行成本就大大降低了。

再次,磁浮铁路在速度上的优势并没有凸显出来。30多年前,许多人认为轮轨粘着式铁路的极限速度为每小时250公里,后来又认为是300-380公里。但是现在,法国的“高速列车”(TGV)、德国的“城际快车”(ICE)和穿越英吉利海峡的“欧洲之星”列车以及日本的新干线,其运行速度都达到或接近每小时300公里。1990年,在巴黎西部地区运行的法国第二代高速列车TGV-A“大西洋”号更是创下了试验时速515.3公里的世界纪录。更何况,既便是磁浮铁路的行车速度达到每小时450-500公里,在典型的500公里区间内的运行中,也只比时速为300公里的高速铁路节约半小时,其优势不是特别明显。

中国的磁悬浮列车:

我国第一条铁路建成在1876年,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全国解放时总长2.18万公里,承担着全国65%的客运量和约85%的旅客周转量,是主要的客运交通工具。建国以来,我国铁路得到了迅速发展,营业里程迅速增长,达到当前的6.5万公里,直到七十年代中后期,仍然保持着全国客运中的骨干地位。八十年代以来,由于公路与民航的迅速发展,以及经济发展对客运速度提高的需求日益增大,导致了铁路在客运中的地位明显下降,1997年铁路在全国客运量中的份额降至7%,在旅客周转量中份额降至35%。人们已经认识到,必须大力致力于列车客运提速,才能保持和发展铁路作为重要客运工具的地位。

中科院院士严陆光是我国发展高速磁悬浮技术的热心支持者之一。他认为,我国需要发展高速磁悬浮列车,就在于它最适合于我国高速客运专线网的发展。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点:

1.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目前考虑的主要客运专线(京沪1320公里,京广港澳2550公里,哈大940公里,徐州宝鸡1030公里,浙赣940公里,京沈703公里,沪杭194公里)大多在1000公里以上。500公里/小时的磁悬浮列车比300公里/小时的高速轮轨列车在旅客选择民航或铁路中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2.我国至今尚无客运专线,高速客运网的形成大约需半个世纪的持续努力,恰恰成为我们在交通领域实现技术跨越发展、发挥后发优势、后来居上的重要机遇。虽然高速磁悬浮技术不如高速轮轨技术成熟,但只要我们统一认识,下定决心,认真抓紧工作,完全可能在近期内即达到成熟,并付诸实施。

3.高速磁悬浮体系的发展将带动当前众多高新技术前沿的发展,这些高新技术本身又将为新兴产业的形成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之所以对磁悬浮运载技术感兴趣,也是由于我们认识到,它代表着一种先进的趋势和先进的发展方向。目前,中国对磁悬浮铁路技术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经过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西南交大、国防科大、中科院电工所等单位对常导低速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导向、推进等关键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已对低速常导磁悬浮技术有了一定认识,初步掌握了常导低速磁悬浮稳定悬浮的控制技术。继1994年西南交大成功地进行了4个座位、自重4吨、悬浮高度为8毫米、时速为3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试验之后,由铁科院主持、长春客车厂、中科院电工所、国防科技大学参加,共同研制的长为6.5米、宽为3米、自重4吨、内设15个座位的6吨单转向架磁悬浮试验车在铁科院环行试验线的轨距为2米、长36米、设计时速为100公里的室内磁悬浮实验线路上成功地进行了试验,并于1998年12月通过了铁道部科技成果鉴定。6吨单转向架磁悬浮试验车的研制成功,为低速常导磁悬浮列车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基础,填补了我国在磁悬浮列车技术领域的空白。上海磁悬浮是中国第一条投入运行的磁悬浮铁路,全长29.863公里,设计时速和运行时速分别为505公里和430公里;由中国与德国合作,2002年12月31日,中国总理朱鎔基和德国总理施罗德成为上海磁悬浮的第一批乘客体会首次试运行。当时采用的是已通过安全认证的比较简单的单线折返运行方式。双列车会车实验在2003年7月18日已经完成。根据中德的协议,双线折返试运行原计划今年9月完成并接受安全认证,12月底工程验收,全线正式通车进行商业运行。但是,由于中国遭遇SARS疫情导致工程进度停止近两个月,估计正式商业运行可能延至2004年1月。

其实,磁悬浮运载技术它不仅能够用于陆上平面运载,也可以用于海上运载,还能用于垂直发射,美国就在试验用磁悬浮技术发射火箭;它在磁悬浮、直线驱动、低温超导、电力电子、计算机控制与信息技术、医疗等多个领域都有极重要的价值——概括的说,它是一种能带动众多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础科学,又是一种具有极广泛前景的应用技术。

我们可以预见,随着超导材料和超低温技术的发展,修建磁浮铁路的成本、技术及性能都有可能会大大降低。到那时,磁浮铁路作为一种快速、舒适的“绿色交通工具”,将会飞驰在祖国的大地,这样,距离就不再会是阻隔我们团聚的最大因素了。


磁悬浮简介视频

相关评论:
  • 19174809193磁悬浮列车比高铁快多少
    谭章潘磁悬浮列车简介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来推动的列车,它通过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的悬浮和导向,再利用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牵引列车运行。由于其轨道的磁力使之悬浮在空中,减少了摩擦力,行走时不同于其他列车需要接触地面,只受来自空气的阻力,中低速磁悬浮多在100-200公里\/小时。我国一...

  • 19174809193磁悬浮列车原理 磁悬浮列车简介
    谭章潘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靠磁悬浮力来推动的列车,是利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让磁铁具有抗拒地心引力的能力,使车体完全脱离轨道,悬浮在距离轨道约1厘米处腾空行驶。1922年,德国工程师赫尔曼·肯佩尔提出了电磁悬浮原理,继而申请了专利。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化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提高交通运输能...

  • 19174809193磁悬浮列车简介
    谭章潘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创新的高科技交通工具,其工作原理基于磁极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列车上装备有电磁体,当与轨道底部安装的线圈通过电磁效应交互时,同性相斥的原理使得列车悬浮在铁轨上方,形成独特的运行方式。铁轨两侧的线圈通过交流电变为电磁体,与列车上的电磁体形成推拉力,使列车沿着轨道前进。这种设计使...

  • 19174809193磁悬浮技术概述
    谭章潘磁悬浮技术的实现并非易事,它集成了电磁学、电子技术、控制工程、信号处理、机械学和动力学等多种学科,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在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元器件、电磁理论以及新型电磁材料的发展以及转子动力学的进步下,磁悬浮技术实现了显著的突破。进入2009年,磁悬浮技术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磁悬浮...

  • 19174809193磁悬浮列车为什么消失了
    谭章潘1. 磁悬浮列车简介 磁悬浮列车,是指使用磁力和气垫技术悬浮在轨道上行驶的一种高速列车。与传统的轮轨式列车相比,磁悬浮列车不仅速度快,而且噪音小,减少了因轮轨摩擦而产生的磨损,对环境污染更少。2. 磁悬浮列车的实际应用 磁悬浮列车在我国的川藏铁路、上海磁悬浮列车等地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

  • 19174809193高铁是磁悬浮的吗???
    谭章潘一、简介:磁悬浮列车是一种利用磁极间吸引力和排斥力的高科技交通工具。简单地说,排斥力使列车悬起来、吸引力让列车开动。列车上装有电磁体,铁路底部则安装着线圈。通电后,地面线圈产生的磁场极性与列车上的电磁体极性总保持相同,两者“同性相斥”,排斥力使列车悬浮起来,铁轨两侧也装有线圈,交流电...

  • 19174809193什么是磁悬浮?
    谭章潘磁悬浮列车目前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电磁悬浮列车;一种是超导磁悬浮列车。不论是电磁悬浮还是超导悬浮,都利用的是电励磁,然后利用磁场的吸引或者排斥作用。这个和我们平时生活中所说所用的磁铁(永磁体)关系不是太大。电磁悬浮列车(吸引)电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电使电磁铁产生铁磁性,利用电磁铁的吸引使轨道...

  • 19174809193磁悬浮汽车是啥磁悬浮汽车
    谭章潘磁悬浮列车简介 短片中提到,大众的磁悬浮球形车依靠地下丰富的磁脉提供悬浮动力。这里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磁脉的磁极分布不规则(不确定是N极还是S极朝上),所以磁悬浮车需要&ldquo同性恋排斥。原理要实现悬浮,不能用磁极固定的永磁体,而必须用超导电磁铁(在外磁场作用下能持续保持抗磁性)。但是,如果...

  • 19174809193上海磁悬浮列车速度最快多少
    谭章潘列车简介 上海磁悬浮列车专线西起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的龙阳路站,东至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专线全长29.863公里。是中德合作开发的世界第一条磁悬浮商运线。是世界第一条商业运营的高架磁悬浮专线。上海磁悬浮列车是常导磁吸型(简称常导型)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是利用异性相吸原理设计,是一种吸力悬浮系统,利用...

  • 19174809193长沙磁悬浮又慢又贵
    谭章潘1. 磁悬浮技术简介 磁悬浮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技术,它通过磁力原理实现悬浮和驱动,具有高速、无振动、低噪音和无污染等优点,被视为未来城市快速交通的理想选择。2. 长沙磁悬浮速度特点 长沙磁悬浮是国内具代表性的磁悬浮项目之一,线路全长18.55公里,最高时速可达100公里,总投资约120亿元人民币。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