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成语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下列成语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  ) A.邯郸学步 B.唇亡齿~

C 试题分析:“吐故纳新”既体现了“故”和“新”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故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项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故不合题意,不能入选;B项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但没有体现发展的观点,故不能入选;D项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没有体现发展的观点,亦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1、唇亡齿寒。 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同唇齿相依。又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同属此理。 2、竭泽而渔。 违背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事物前后相继发展过程的长远利益。又如,“杀鸡取蛋”、“毁林种田”等,同属此类。 3、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这是说全局与局部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关系。局部离不开整体,否则,就会失去它存在的意义。所以想问题、办事情,必须着眼整体、顾全大局。又如,“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等,同属此理。 4、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这是说全局与局部不可分割,既要顾全大局,也不可忽视局部联系对整体的影响作用。否则,往往因局部的失败而酿成全局的失败。又如,“一只老鼠害了一锅粥“也是这个意思。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无因之果;事物只在不断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6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事物的运动、变化、 发展有其客观规律;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必定能战胜旧事物。 8看相知命。 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把两种互不相干的事情强拉硬扯在一起,臆造出一种“联系“。又如,“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彗星,不祥之照”等,同属此类。 9、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这是说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又如,“后生可畏”、“后来者居上”以及韩非的“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等,都包含了发展的观点。 10、故步自封。 违背了发展的观点。看不到事物的变化、发展,而是用静止的观点对待事物。又如,“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不敢越雷池一步”以及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等,都属于静止的观点。 11 田忌赛马: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量的变化,会引起质的变化. 12、水滴石穿。 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即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又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契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同属一理。 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说明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中,要分清是非,辨别善恶,权衡利害。有益的事,应持之以恒,促使它的质变;有害的事,应防微杜渐,阻止它的转化。 14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量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质变,矛盾就会转化为它的对立面。 15、适可而止。 体现了适度的原则。由于两便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这就是掌握尺寸,坚持适度。又如,“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等都说的是要坚持适度原则。 16、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说明新事物虽然开始比较弱小,但它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所以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又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等,也是比喻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1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说明事物遗传中的一种必然联系,即规律性。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又如,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也是说明这个道理。 1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说明外部环境对事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即外因(外部联系外部矛盾)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又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名师出高徒”、“哥们义气害死人”等都说明了外因的作用。 19、师傅引入门,学艺在个人。 说明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外因作用再大,也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否则,再高手艺的匠人也“朽木难雕”。 19.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运动是有其规律的;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20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1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抹杀事物矛盾的特点,混淆事物的性质。 22白马非马:割裂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主观任意地玩弄概念的诡辩论。 23画龙点睛:做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 2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2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6凿壁偷光: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部的矛盾运动。 27舍本求未:颠倒主次矛盾关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 28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坚持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 29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 30胸有成竹:认识了事物的规律,就会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31邯郸学步:共性的东西可以借鉴,但不可不顾个性,一味模仿,生搬硬套。 3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事物开始比较弱小,但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能战胜旧事物。 33教学相长:矛盾双方不仅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 34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否则就弄不清事物的性质,得出错误的结论。 3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我们任何时侯都不能忘记的。 36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37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8防微杜渐:事物的变化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39好事多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4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定的结果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 4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 是没有的。 4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前途是光明的。 43黄金无足色,白壁有微瑕:对任何事物都要坚持两点论。 44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办事情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4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坚持两分法,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4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两分法,全面地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47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48、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说明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在规律的指导下,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49、相反相成 是指事物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矛盾。又如,“相辅相成”与此同理。1、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体现了矛盾同一性原理。即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又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居安思危”等都包含着矛盾同一性原理。 2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又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等同属此类。 23、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违背了矛盾普遍性的原理,是用一种片面观点看问题,搞一点论,否定两分法。又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同属此类。 24、对症下药。 符合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又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及“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万物无相异”等都包含了这一原理。 25、对牛弹琴。 比喻不分对象,用同一方式对待不同的事物,违背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又如,“张冠李戴”、“照办照抄”、“一刀切”、“一风吹”等同属此类。 26、画龙点睛。 是说在工作中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符合主要矛盾的原理。又如,“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好要用在刀刃上”等同属此理。 27、荷花虽好,也要绿叶相扶。 比喻人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但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因为次要矛盾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又如,“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等亦属同理。 28、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违背了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不分主次,抓了次要的,丢了主要的。又如,“眉毛胡子一把抓”,亦属此类。 29、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 毛泽东同志常常以此来比喻成绩与错误哪个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要求我们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主要方面所决定,所以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分清主流与支流,九个指头与一个指头。 30、本末倒置。 这是违背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不分主流与支流,主次颠倒。又如,“喧宾夺主”、“得不偿失”、“兼收并蓄”、“良莠不分“等,亦属此类。 31、抓好典型,兼顾一般。 符合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实际工作中既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和关键。又如,“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学会弹钢琴“等都是这一道理。

吐故纳新 是新旧的联系并且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普遍性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
2.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
3.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4.瑞雪兆丰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6.走不以手,缚手不能集疾;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7.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9.唇齿想依;唇亡齿寒: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客观性
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
整体与部分
1.田忌赛马: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当事物的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结合时,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2.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
3. 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5.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6.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7.盲人摸象: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来判断事物,以偏概全。
8.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
9.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10.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
11.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
12.断章取义:割裂了整体部分之间的关系,孤立地看问题。
13.舍卒保车:整体处于统帅和决定地位,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14.坐井观天: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普遍性
1.年年岁岁花开落,岁岁年年人不同: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2..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3.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没有看到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4.少小离家老人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5.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6.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1.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事情开始比较弱小,但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能战胜旧事情。
2.好事多磨: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事情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4.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5.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弃旧图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7.好事多磨;一波三折: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0.好事多磨: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三.量变与质变
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一起质变
2.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事情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质变,矛盾就户转化为它的对立面。
3.水滴石穿,积叶成书:事情的变化总是由一点一滴的量的变化开始,量变引起质变。
4.防微杜渐:事情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变化和积累。
6.田忌赛马: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7.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定会引起质变。
8.当机立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事物的量变超过临界点,就要抓住机会,促成其质变
9.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质变,推动事物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1.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抹杀事物矛盾的特点,混淆事物的性质
2.画龙点睛:做事物要善于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
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4.舍本求末;颠倒主次矛盾关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
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两分法,全面地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6.教学相长:矛盾双方不仅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
7.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否则就弄不清事情的性质,得出错误的结论。.
8.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9.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对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两分法。
10.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办事情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1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坚持两分法,具体的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正确的认识事情。
12.知己知彼,百战百殆:坚持两点论,全面的看问题。
13.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14.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鄣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
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15.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6.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17.满招损,兼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1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19.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矛盾的特殊性。
20.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万变不离其宗: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
21.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22.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抹杀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
23.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24.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牛要牵牛鼻子: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25.统筹兼顾;好花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
26.舍本求末;本末倒置;丢了西瓜捡芝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倒了主次矛盾的关系。
27.十个指头按跳蚤;隔靴搔痒: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28.白壁微瑕;瑕不掩玉: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29.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0.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矛盾双方(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水能载舟,也能覆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为二的。
3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行,前后相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33.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矛盾双方是对立的。
34.和谐,就是美和善;万事如意:违背了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
3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盾问题。
36.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居安思危;蝉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7.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反作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9.失败乃成功之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40.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1.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2.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违背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43.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44.和而不同: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普遍性一特殊性是统一的。
45.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抓主要矛盾。
46.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把握重点、统筹兼顺:抓主要矛盾,不忽视次要矛盾。

福祸相依 置之死地而后生 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化干戈为玉帛

实事求是
求同存异
等等

吐故纳新、瑞雪兆丰年、盲人摸象、坐井观天、沧海桑田
1、吐故纳新:是新旧的联系并且发展。
【解释】:原指人呼吸时,吐出浊气,吸进新鲜空气。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不好的,吸收新的,好的。
【出自】:《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
【译文】:吹吸气,吐所以接纳新。
2、瑞雪兆丰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解释】:瑞:吉利的。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
【出自】:曲波《桥隆飙》十九:“俗语道:‘瑞雪兆丰年’,明年的小麦一定收成好。”
3、盲人摸象: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来判断事物,以偏概全。
【解释】: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出自】:《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
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译文】:它碰到牙的就说象形像芦菔根,他撞了的话象簸箕,他触头的人说大象像石头,他的触摸鼻子的人说大象像杵,他触脚的人说大象像木臼,他触脊的话像床,他撞到腹部的话像瓮,他撞到尾的话像绳子。
4、坐井观天:把部分当作整体的错误观点。
【解释】: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出自】: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译文】:坐在井底观察天空,说天空很小,其实天空并不小。
5、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解释】: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出自】: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译文】:麻姑自己说,服侍以来,已发现东海三为桑田。


能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成语视频

相关评论:
  • 17844418181请列举包含有有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诗词等),�_百度...
    骆轰邵4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坚持两分法,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4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两分法,全面地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47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48、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说明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在规律的...

  • 17844418181形容辩证的成语
    骆轰邵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一.普遍性 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2.承先启后,继往开来 :事物在时间上的联系。3.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4.瑞雪兆丰年:事物是普遍联系的。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事物是普遍联系的。6.走不以手,缚手...

  • 17844418181下列成语中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
    骆轰邵B项:错误,“唇亡齿寒”体现的是联系观,与发展观无关。C项:正确,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也是联系的环节,“吐故纳新”体现辩证否定观。D项:错误,“因地制宜”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没有体现联系观,也没有体现发展观。故正确答案为C。

  • 178444181812021考研政治马原哲理:成语解析
    骆轰邵解析:这个谚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现象与本质的这一对范畴。 40、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 解析:这个谚语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41、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解析:这个成语所体现的哲理是:①矛盾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②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得到发展。 42、九...

  • 17844418181下列成语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
    骆轰邵试题分析:“吐故纳新”既体现了“故”和“新”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过程,故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项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故不合题意,不能入选;B项体现了联系的观点,但没有体现发展的观点,故不能入选;D项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没有体现发展的观点,...

  • 17844418181适以相成的意思
    骆轰邵适以相成强调事物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在解释中,我们常常运用此成语,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运用、发展中华文化。首先,适以相成体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促进和推动的关系。在自然界和社会中,许多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适以相成的词语来表达。例如...

  • 17844418181有关辩证的成语
    骆轰邵相生相克——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互相生发以互相克制的关系。后引申为一般物质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名责实——辩证名称,使名实相符。

  • 17844418181唇亡齿寒是唯物辩证法吗
    骆轰邵唇亡齿寒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基础。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事物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唇亡齿寒的成语意蕴正是在这一思想基础上展开的。它提醒人们要认识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以实现更好的发展和繁荣。总结起来,唇亡齿寒是唯物辩证法的一...

  • 17844418181买椟还珠的成语故事与唯物辩证法
    骆轰邵买椟还珠的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看清事物的本质,分清主次,才能取舍得当。而唯物辩证法则表明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处在不断运动、发展和变化之中,是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所引起的。因此,两者是有本质上的差异。买椟还珠的成语是指:买了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

  • 17844418181下列成语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
    骆轰邵无中生有:物质突然冒出来了,即不合物质守恒定律,又不合“马大爷”的唯物辩证法 点石成金:涉及了核物理学了!金有79个质子和117个中子。哈,好大的原子核。要想用别的原子来生成它,就要发生核聚变。聚变时释放能量,根据“爱大爷”的理论,E=m*c*c,即核变产生的能量等于损失的质量乘以光速...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