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修行观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佛教里 止与观的区别是啥呀? 一直搞不懂,谁能简单的说一下,请教了. 止的禅修方法很明确,但观怎么禅修呢?~

您好。
随喜赞叹您学佛的功德。
“禅定”:又称“禅那” ,( 罗马拼音为Dhyana ),是指静坐所达到的一切成就之通称,通俗又称“禅定”。亦可指因静坐而达到的平静、安稳的心境。它也可指介于“止”(奢摩他)与“观”(毗婆舍那)两端之间的中道境界;若是此义,则“禅那”便与三摩地 (三昧)之义相通。禅定的第一个用处即是:它可以澄清我们心水中的尘垢,以减低感情、官能、以及思想等对我们的内心所产生的压力。由于禅定有这样的一个用途,我们始能经由修习禅定,而令自心不受外境的干扰,而且令情与智亦皆不为外境所牵动。

“止”:又称“奢摩他”,(罗马拼音为Samatha),是指修习禅定而成就之心如止水、不动不摇的境界。它是令我们可以开始起正修行的一大利器。除非我们把奢摩他当作是趣向菩提的有力工具(亦即,上求菩提的善方便) ,否则其价值便大为降低,便只能成为世间禅而已。

“观”:又称“毗婆舍那”,(罗马拼音为Vipasyana),是指在禅定中作观想,尤指行者于得“止”之后所作的观想(也就是:于定中起观)。为了开启般若智慧,行者必须在禅定的止境中,修习佛法中各种观门, 例如四念处观、不净观等,如此方能斩断烦恼。(译者按:毗婆舍那原为胜观察之意,中文译为观。)

三摩地,又称“三昧”,(罗马拼音为Samadhi)是止与观二者达到平衡均等的境地。行者止若太多:心便会太过沉寂而渐趋阁钝、昏昏欲睡。然而“观”若太多,则又会易于产生掉举、兴奋、甚至不安的弊病。唯有止与观二者运用均衡,才能令心既平静,又敏锐。 (译者按:三摩地又译为等持,即止与观二者平等受持之意。)

观的修行必须在“止”的基础之上,修行者一般必须达到一定的止的状态,才能进行观。而“观”也必须按照佛所教导的“观”法去观,否则就是佛说的“邪观”,不仅不能修行成功,还有害于我们自身,甚至令我们着魔。

观的方法、方式非常的多,不同的宗有不同的侧重观法。比如,净土宗的观法,可按照《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面佛教导的观法,一一去观。而天台宗依据《法华经》、《金光明经》等修行观法,智者大师有很多著作解释佛教导我们的观法。

我们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有五种观是比较基本的,称为五停心观:
一、数息观——破除散乱(此处所谓数息观即代表出入息观。)
二、不净观——破除贪着
三、因缘观——破除愚痴
四、慈悲观——破除瞋恨
五、念佛观——破除粗重业障
在这五种禅观之中,每一种都有不同层次的修法:从表面的,亦即初步的,到中级的、高级的,乃至最艰深的,其修法各各不同。至于你应修那一个层次的法,这完全要看你的根器之利钝、以及你所下的工夫之深浅而定。

希望对您有帮助。我们共同学习。
南无阿弥陀佛。

因为看经书只是了解了或者说是有理解教理,但都半信半疑。一路修行,一路验证佛经上的这些观点,会让你更确信佛经里毫无虚言。而且修行能让你集功累德,提高你往生的阶位,也能在现世中让你获得利益。

缘法可以理解为两种。一种是个人是否能接受佛陀的教导。一种是指十二因缘法。

佛陀的教导的确比较在乎个人的善业成熟的问题,也就是一般人所谓的‘有缘’。佛陀在经典曾经说过,传播正法如同在田里播种。而田里会分为比较好的泥土以及比较差的。 而直接播种在比较好的田里会成熟的比较快,比较好。播种在差的田里,收获也会比较差。 同样的,宣说正法也是如此。 以下是此经文。

1 .佛陀普渡众生了吗?
有一次,佛陀在摩揭陀国那烂陀地方游化,住在那罗村一位卖衣人家的芒果园中。
当地有一位村长,因为他家世袭以锻造刀子为生,家族就以「刀师」为姓。
这天,这位刀师村长去见他的老师尼干子,尼干子对他说:
「你会不会以一种两难的诡辩术,论败沙门瞿昙,让他哑口无言?」
「老师!有什幺两难的诡辩术,可以论败沙门瞿昙,让他哑口无言?」
「你先问沙门瞿昙,看他是不是要普渡众生,让一切众生得利益安乐,也赞叹能让一切众生得利益安乐的人。
如果他回答『不』,那就嘲笑他跟平凡的愚夫没什幺不同。
如果他回答『是』,那就质疑他,为何只对一些人说法,不对一切众生说法。
这样的两难诡辩术,就可以论败沙门瞿昙,让他哑口无言。」
刀师村长受了尼干子的怂恿,就到芒果园见佛陀,想用尼干子所教的那一套来问难佛陀。
刀师村长说:
「瞿昙!你不是要普渡众生,让一切众生得利益安乐,也赞叹能让一切众生得利益安乐的吗?」
「村长!长久以来,如来一向是慈悲利益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得利益安乐,也常常赞叹能让一切众生得利益安乐的人。」
「瞿昙!如果这样,那为何如来不对众生一视同仁地说法,只对某些人详尽地说法,而对其它人却不详尽地说法呢?」
「村长!让我来问你,请你照实回答。
譬如,有人拥有三块田,第一块很肥沃,第二块中等,第三块很贫瘠又带有盐分,村长!你说田主人会先选哪块田播种?」
「那当然是选最肥沃的那块先播种耕作啰,瞿昙!」
「然后呢?村长!」
「然后再选中等的那块,瞿昙!」
「最后呢?村长!」
「最后剩下来的种子,才考虑去播种最贫瘠的那块,或者根本就放弃那块最贫瘠的不播种,将剩下来的种子拿去喂牛。」
「为何要这样做呢?」
「这样才不会浪费种子,将来的收成也会比较好啊!」
「村长!我也是这样。那些倾生命的全部投入,跟随我出家修学的比丘、比丘尼们,就像是那最肥沃的田地,所以,我乐意常常为他们说全然纯正的善法,同时也以我一生清净修行的身教,展现出来教化他们。为什幺我会这样全心全力地教导他们呢?因为他们听了我的教说后,会以我的教说为安住处,为依靠的岛屿,为保护,为庇荫,为归依,他们能常常这样地自我反省,自我勉励:
『世尊教导我的,我都要忆持实践,使自己能得到利益安乐。』
村长!而我的在家弟子:优婆塞、优婆夷们,就像那块中等的田地,我也乐意常常为他们说纯正的善法,展现我清净修行的身教,而他们也会依循我的教导,努力修学,使自己能得到利益安乐。
村长!那些像尼干子之辈的外道异学,就像那块含盐分的贫瘠田地,我也乐意为他们说纯正的善法,展现我清净修行的身教,他们能听进去多少,就算多少,即使只听进去一句法,也能享有一句法的利益安乐。」
「好奇特喔,世尊!用这幺善巧的三种田作譬喻解说。」
「村长!让我再打个比方:譬如有三个水瓶,第一个水瓶完好无缺,也没有漏水裂缝,第二个水瓶外观完好,但有漏水裂缝,第三个水瓶不仅有漏水裂缝,还有缺损,村长!你想人们会先使用哪个水瓶来装水?」
「瞿昙!当然是先用那个完好无缺,也不会漏水的水瓶了。」
「然后呢?」
「瞿昙!然后再用那个外观无缺陷,但有裂缝的水瓶。」
「如果两个瓶子都已经装满了,还有剩余的水,怎幺办?」
「那只好拿那个有缺损的破瓶子来装了,或许还能短暂储存,作小小的用途,也或许根本不使用它,将剩余的水拿来洗碗盘。」
「村长!那完好无缺,也没有裂缝的水瓶,就像我比丘、比丘尼出家弟子们,那稍有裂缝的水瓶,就像我优婆塞、优婆夷在家弟子们,而那破损的瓶子,就像尼干子之辈的外道异学。」
佛陀轻易地就连举两个贴切的例子,论破了尼干子自以为万无一失的两难论,听得刀师村长大为恐怖,毛骨悚然,赶快顶礼佛足,忏悔说:
「世尊!我是那幺地愚痴,不辨是非,竟然在世尊面前胡言妄语。」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杂阿含第九一五经》、《别译杂阿含第一三○经》、《相应部第四二相应第七经》。
二、佛陀普渡众生了吗?那也要看众生是否有被渡的条件,这是相对的。佛陀当然会先在良田播种上用心,先选用完好不漏水的瓶子。
三、印顺法师在《成佛之道》〈闻法趣入〉章中说:「如器受于水,如地植于种,应离三种失,谛听善思念。」虽不清楚法师此段说法的出处,但与本则故事中佛陀的譬喻,其意涵上是那幺的一致。

十二因缘法的话,请看阿毗达摩概要精解。觉悟之路网站上有。

忏悔:悔恨过去做过的错事,并且发愿改过,不再做。这是佛法的核心之一。

你说的“缘法”,佛法里实际上没有这个名词,估计你所表达的是因缘吧。这只代表一种因果。因为,因缘合和。例如,你造了个恶因,那么必然得恶果。你造了善因,必然得善果——这是基本逻辑。

你可以对照十善业,看看自己所做的是否符合,或者违背。然后忏悔之。。。

他也许和我有因果,是我的业因为我自己修行的不好所以我才遇到他他这样做...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基督教的教义不敢妄谈。佛法追求的是智慧人生,做人生的觉者。修学佛法的根本途径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布施是与人分享,是树立榜样和表率。(主要包括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布施不只是施舍。)持戒,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忍辱是要接受生活中各种考验,要经受住各种考验。不是做受气包。忍辱是尊严与智慧的光辉。精进就是坚持不懈地去布施持戒忍辱。而不是浅尝辄止,不是半途而废。禅定,是精进到不为环境左右,不为结果影响,一心精进,就是禅定。既是智慧的升级,也是般若的显现。般若,是智慧的圆满。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楼主大德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得长篇大论哈。
简单说就会比较偏颇了。
这首先是两个概念,赎罪这个观念在佛教里也有,被称作消业。
而缘法是个很宽泛的概念:佛教讲因缘果,学佛觉悟需要前缘前因,即过去生中积攒了佛教的佛缘,也就是说直白点以前对佛学有过研究和学习,那么今生或者说当下,遇到佛法这个学问,才能有继续研究深造的可能性。即是说:以前必须有基础的,才有继续学习的基础。当然这个所谓的以前的基础是根据当下的标准因人而异的,这个标准就是今世或者当下的缘。基础好的因加上当下的缘,可能会有更上层楼的结果。
佛法讲究因果,凡事必有前因加上条件才会有结果。
楼主可能是遇见一些对佛法有研究的人,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了一个很复杂很完整系统的佛法的概念。
如果想具体了解,必须从基础开始学习才行。
这个就像人家告诉你1+1=2,但是论证起来就是很复杂的啦。这就好比必须从小学学起,到了博士的水平也不一定能讲明白。
建议楼主如果有兴趣和毅力,就不要怕麻烦,深入经藏,才能智慧如海。
阿弥陀佛


佛教的修行观视频

相关评论:
  • 19347329799佛教与道教的区别是什麽?
    颜竿澜道教与佛教的本质区别就是:“道曰今生,佛说来世”。1、佛家的“三皈”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就是皈依存,心存道理就是皈依法,身尽情理就是皈依僧。道家的“三华”就是性、心身。性华开天理足,心华开道理足,身华开情理足。道家从炼身做起,佛家从养性做起。2、佛教以入世求超脱,道教...

  • 19347329799道教 佛教 的修行有什么区别
    颜竿澜您好,很高兴和您交流,佛教和道教有很多同点,不同点也很多。佛家舍身修行,道家保肉团身,长命百岁,佛家讲出世法讲宇宙人生本来面目,你是谁佛是谁老子是谁,道家,却没有如此圆满智慧,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追求神通感应,而佛家则是一个真理的完美实践。您认为呢?感恩!

  • 19347329799佛教的修行方法
    颜竿澜2. 念经时,持诵菩萨住顶,就是当你在念经时,观想观世音菩萨在你的头上坐住灌顶。3. 菩萨心广结善缘,菩萨与众生结的都是善缘,如果你是菩萨,你把佛菩萨的慈悲带给了人家,结的就是善缘,你这个心结出去就有功德。如果你是坏人带给人家的缘都是坏的、恶的,结的就是恶缘。4. 以身作则,...

  • 19347329799佛教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人如果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具备怎样的思想?
    颜竿澜轮回观是对倒退式胎儿期记忆中的变形现象的误解人的精神起点始于胎儿期记忆,而且在个人历史和人类文化中均能看到胎儿期记忆所留下的强烈痕迹和影响。涅盘是佛教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能通过人的修行实践一步步达到。从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自我追求过程中,可以体会“涅盘”的生理–心理意义。“公无前623年五月间的月圆...

  • 19347329799佛教的基本教义
    颜竿澜佛教的善恶因果观与修行法门,既与其它一切宗教、道德说教有共通之处,又自有其殊胜之处。二是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理论方面、哲学方面、辩证思维方面。佛教关于生命和宇宙的真相的理论,是建立在佛教修行(主要是禅悟)基础上的成果。当然,从具体内容上看,这两大方面是不可能截然...

  • 19347329799修行人身上有封印什么打开
    颜竿澜这个不好说,一般是磨难结束,善功到了的时候,自然就打开了,一切应该都是有定数的。

  • 19347329799佛教的人生观是什么呢?
    颜竿澜这句话出自慧律禅师,是他在修行的过程中总结的关于人生的感悟,表达了对人生的豁达和高深的理解,给人以极为深刻的感受。慧律法师,俗名林益谦,台湾云林县人,高雄文殊讲堂创办人,是现代台湾佛教界著名的讲经法师。其1953年出生于四湖乡林厝村,自幼聪颖勤奋向学,家中本是务农,因此养成节俭朴实的...

  • 19347329799佛教的真正教义!真正学佛的方法
    颜竿澜“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佛经中常常说到的佛教的真正的教义,也是真正的学佛的方法。当然这只是总的方向。佛陀另外针对种种众生说了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具体的法门,也是真正的学佛方法。比如净土法门,佛陀在《阿弥陀经》《无量寿经》等经典中教导我们,一心称念“阿弥...

  • 19347329799初学佛教每天如何修行
    颜竿澜以人眼人心观粪便,臭不可闻,污秽难忍;以狗眼狗心观粪便,香甜可口,你说是人错了,还是狗狗错了?其次是“解”,目前末法时代,邪师如恒河沙,如果没有一位正信的法师为我们解释佛教义理,连基础都打错,自然每一步都错了。但是前两项固然难得,第三步才是最难的,因为“行”,就是自己要按照...

  • 19347329799如何修习佛法
    颜竿澜——净土宗念佛法门)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