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分类有些什么?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国学的分类~

国学的分类有很多种。清人按照学术的路径将学问分为考据、义理、辞章三大类,后来曾国藩加入“经济”一科,独成一派,不过那已经是1870年代的事情了,尽管当时国学一词还未诞生,但毕竟这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对自己学术的认识了。这种认识到现在仍熠熠生辉,简洁而准确,没有掺杂任何外来文化的干扰。但他只局限于对学术路数的把握,而没有在本质对国学进行划分。章太炎在日本主持国学讲习会时,认为国学主要包括“一、中国语言文字制作之原;一、典章制度所以设施之旨趣;一、古来人物事迹之可发者。”太炎的这种分类的方法同样是建立在实用的基础上的。后来他在《国学讲演录》里将国学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学和文学五大类,在《国学概论》里将国学分为经学、文学和哲学三部分,这已经有西方文化的影响了。而当时日本的国学讲习社在《国学讲习社广告》里写到“本社为振兴国学,发扬国光而设,间月发行讲义,全年六册,其内容共分为六种:一、诸子学;二、文史学;三、制度学;四、内典学;五、宋明理学;六、中国历史。”梁启超在《国学必读书及其读法》里将国学书目分为修养、应用思想史关系书类、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韵文书类、小学书及文法书类和随意涉览书类共五大类,这可以看作是任公所认识的国学分类方法。胡适、陈钟凡、屈万里等人也都提供了一个书目,和梁任公大同小异。这已经很有西方学科分类方法的味道了。现代的学科分类体系是建立在西方精细的学科分类的基础上的,现代学者对国学的划分也采用了这样的方法,习惯将国学分为哲学、史学、文学、宗教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等很多学科,如果从思想内涵来分,就形成了国学以儒释道三家为主,入九爱贯穿并主导的中国思想史,其他处于从属地位。而现实中更多的是将这两者结合起来进行划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国学丛书》系列一共有十六个门类,在传统的儒释道、诸子学之外还涉及了天文、谶纬、象数、医学等多种学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出版的《国学举要》则将国学分为了文、史、儒、道、佛、技、医、艺八个门类,倒是很有新鲜的意味。然而更权威是对民国十八年(1929)到民国二十五年(1936)间国立北平图书馆出版《国学论文索引》(初编)(二编)(三编)(四编)所收录的清代光绪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间的国学论文进行的分类,一共有十七种,如下:1、总论;2、群经;3、语言文字学;4、考古学;5、史学;6、地学;7、诸子学;8、文学;9、科学;10、政治法律学;11、经济学;12、社会学;13、教育学;14、宗教学;15、音乐;16、艺术;17、图书目录学。这个分类应当是最完全的,虽然它采用的是一种中西方学科分类的综合体,但却能让人更加明白国学的内涵和外延。

国学的分类方法基本上还是以“四库全书”的分类方法,它把国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

“经”是指古籍经典,如:《易经》《道德经》《诗经》《孝经》《尔雅》。

“史”指一些史学著作,如:《史记》《资治通鉴》《通志》《三国志》《汉书》等。

“子”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儒家的《论语》《孟子》《荀子》,法家的《韩非子》《商君书》兵家的《孙子》,道家的《老子》、《庄子》,释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皆入“子部”。

“集”是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如《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王荆公集》等。

扩展资料

在历史上并无国学的概念。国学概念的提出与倡导是在二十世纪初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学强烈冲击,花果飘零之际,一批固守中国传统文化者,基于保教、保国的文化意识而提出的应对西方挑战的本土文化概念。国学亦即本土固有之学。

当下倡导国学的意义是在现代性背景下返本开新,深化传统;穿越西方,回到中国,确立传统文化价值,追寻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与终极关怀。

弘一法师曾有名言:要文艺以人传,而不要人以文艺传。儒家也强调“游于艺”,艺之上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这表明一个书法家的养成离不开国学或传统文化本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学



国学非常庞杂,几乎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批判也好,赞美也好,扬弃也好,发掘也好,一定注意不能伤及无辜。这就要我们首先分类国学,把不需要批判只需要继承和发扬的部分挑出来,好好保护之。因为这类国学是我们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有特色的宝贵遗产。

怎么分类国学能把优秀的部分挑出来呢?现代学术界有一个分类方法,非常有效。就是把国学分两类:
(一)进步性国学。
(二)非进步性国学。

这里的"进步性"是指某些学问或理论的性质直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进步。什么叫进步?现在不能广义地把"进步"定义为什么"共产主义"啊,什么"天人合一田园生活"啊。这些都太虚了,也就让酸腐的文人当成自淫的工具把玩一下。"进步"到现在只能有一种定义,就是世界的竞争力。一些学说或理论如果涉及到中国在世界的竞争力,能够或不能够让中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上,这类学说和理论就是进步性的学说或理论。联系到国学,就叫进步性国学。而像儒家学说,道家学说,佛教学说,这都直接涉及到中国民族的进步性问题,都属于进步性国学。照我的意思,都是以批判为主,因为自从西学发达以后,中国的进步性国学给国人丢的面子太大了。

而非进步性国学当然是指和一个国家的竞争力无关的学问或理论了。比如:艺术(包括绘画,文学,诗歌,音乐),饮食,服饰,养生,休闲等等这些方面的学问或理论。这类国学应该让它具有民族性。要好好保护,或继承或发扬光大。

一个喜欢国学的网友,必须脑子里有这个起码的国学分类标准,才会真正把国学作为强国富民的工具。而不会因为越学国学越愚昧。

X 登录 · · · · · ·

 

        国学分类:

      当前的主流认识是将国学以《四库全书》分类,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后人又为之增添蒙学。其中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四库全五》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一流学者完成。 

     经部——经部分为“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群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是儒家经典和注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名著。其中是重要的是儒学十三经:《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史部分为“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汇编类”,重要书目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战国策》、《宋元明史纪事本末》等等。 

子部——子部分为“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方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从书类”、“汇编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耶教类”、“西学格致类”等,重要书目如:《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管子》、《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淮南子》、《抱朴子》、《列子》、《孙子》、《山海经》、《艺文类聚》、《金刚经》、《四十二章经》等等。 

集部——集部分为“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词曲类”、“闺阁类”,重要书目如:《楚辞》、《全唐诗》、《全宋词》、《乐府诗集》、《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得山集》等等。



简单的说国学可分为四大部分:经、史、子、集。
经:共十三部,称为“十三经”,以《易经》为群经之首!
史:即历史。有编年体与纪传体之别。其中编年体中最有名的是《资治通鉴》,纪传体以《二十六史》比较出名。
子:即诸子。含儒、道、法、杂、名、纵、横、农、兵、医等。例如我中华儒家的《孔子》《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
集:即文集。诗、词、歌、赋、小说、杂文等。例如:《唐诗三百首》《宋词》等。

分为经,史,子,集。学界还有人说有蒙学。
具体可以去购买相关书籍,手机版的话有不少小程序,比如“国学典籍大全”,比较权威


国学的分类有些什么?视频

相关评论: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