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有哪些特点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都非常的多,所以我们应该多加了解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这样才能在突发事件时我们能更好的去处理,例如说干旱就是非常严重的一种,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干旱有哪些特点。
干旱是我国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它和其它各种自然灾害一样也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战胜干旱,首先必须认识干旱;只有认识干旱,才能使我们在防旱抗旱中处于主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因此研究和总结干旱的特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干旱的严重性
水旱灾害是农业主要的自然灾害,在经历了1991年特大洪涝灾害后,人们充分认识到了水灾的严重性。但是对农业来说,事实上旱灾要比水灾更为严重,旱灾是我国农业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旱灾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我国干旱受灾面积远大于洪涝受灾面积。根据1950~1990年的资料统计,我国年平均干旱受灾面积为2085.1万公顷,洪涝受灾面积842.5万公顷。干旱受灾面积占干旱和洪涝受灾总面积的71.2%。1991年江淮地区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但这一年全国旱灾面积仍高于水灾面积。
第二、干旱发生的次数多于洪涝发生的次数。在1951年至1990年的30年中,全国共发生干旱300次,洪涝236次,干旱次数占干旱和洪涝总次数的56%。
第三、干旱灾害是影响农业产量的最主要的自然灾害。1978年至1989年间全国政治形势和农业体制均基本稳定,因而粮食单产的上升趋势主要由于农业科技进步,而其上下波动则主要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对1978年至1989年12年全国旱灾面积、水灾面积和粮食单产进行序列分析发现,
粮食单产与旱灾面积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达-0.77,而与水灾面积无相关关系。观察1949年至60年代初的统计资料,也能得出相似结论,如1954年我国遭遇特大洪涝灾害,但粮食单仍与上年持平,1959年至1961年遭遇特大旱灾,粮食产量则显著下降。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即使遇到比较大的干旱,粮食单产却不一定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地区有比较好的水源条件,借助水利工程可以抵御干旱灾害。如在1978年的特大干旱中,江苏江都抽水站共翻长江水215亿立米,相当于洪泽湖正常蓄水量的近10倍。 农业虽然保住了丰收,但付出的代价是高昂的。
2 干旱的地区性
按干旱发生的原因,干旱可分为土壤干旱、大气干旱和生理干旱三种,其中土壤干旱是最主要的。而土壤干旱主要是由于降水不足引起的。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降水量相差悬殊,因此干旱程度也差异很大。
我国南方年均降水量达850~1800mm,少数地区达2000mm以上,北方除长白山地区年降水量达1000mm左右,其它地区年均降水量一般都在850mm以下,我国北部和西部的内蒙、宁夏、青海、新疆、甘肃、西藏的大部分地区年均降水量不足400mm。因此南方干旱程度较轻, 北方干旱程度较 重。我国最大的干旱区为黄淮海地区,其干旱发生的次数最多,干旱面积也居全国之首。这一地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36%,而拥有的地面径流量仅占全国地面径流总量的4.9%,全国每公顷耕地拥有地面径流量为27000立米,而黄、淮、海三个流域每公顷耕地拥有地面径流量分 别只占全国平均值的16%、14%和10%。据统计,1950~1983年的34年中,黄淮海地区旱灾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占全国旱灾受灾和成灾面积总和的46.4%和48.1%。
干旱严重程度也与地形地貌有关。南方山丘地区虽然年降水量较多,但因地面坡度较大或植被较差,土壤滞水保水能力较差,因而干旱威协也比较严重。
3 干旱的季节性与随机性
我国的气候为明显的季风气候,降水量季节差异较大,总的说来夏多冬少,但由于夏季风自南向北推进有一个过程,因此各地雨季到来时间有所差异。一般而言,雨带五月中旬到达华南地区,华南进入雨季,六月中旬转移到达长江流域,形成长江流域的梅雨期,七月中旬梅雨结束,雨 带到达淮河以北地区,华北进入雨季,九月上旬雨带开始退至华南,并遂渐离开我国向东南方向移去。十月初冬季风开始南下,气候变得干燥少雨,次年三月初冬季风开始减弱,四月初自南向北逐渐撤退。由于上述季风气候的影响,以及形成气候的其它因素的影响,我国各地区干旱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虽然雨季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但对于具体的某一年来说,雨季的到达时间和雨量的多少、非雨季降雨量的多少和时间上的分配,以及年降水总量的大小等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干旱的发生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由于这一原因,我国南方湿润地区也往往会遇到比较严重的干旱,如长 江中下游地区,1959年为“空梅”,1978年“梅雨”提前结束,1994年也几乎为“空梅”,结果都形成了特大旱灾。再就受水、旱灾害的面积来看,有些年份南方地区旱灾面积甚至远大于水灾面积。以1991年为例,广东省旱灾面积136.6万公顷,水灾面积21.5万公顷,福建省旱灾面积50. 2 万公顷,水灾面积13.7万公顷,江西省旱灾面积107.9万公顷,水灾面积28.1万公顷,其它如海南、广西和湖南等省旱灾面积也均远大于水灾面积。
因此,干旱既具有季节性又具有随机性,但总的来说,华南多秋冬旱或冬春旱,个别年份有秋、冬、春连旱,夏旱很少;两广北部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为伏旱,春旱极少;淮河以北地区以春旱或春夏连旱居多,夏旱次之,个别年有春、夏、秋连旱;西南地区多冬、春旱,川西北地区多 春、夏旱,川东地区多伏、秋旱,西北地区一般常年干旱。
4 干旱的连发性和连片性
与水灾相比,干旱具有更明显的连发性和连片性。干旱的连发性批指干旱往往会连年发生,干旱连年发生的几率要比洪涝连年发生的几率大得多,连旱的年数一般也多于连涝年数。再就南北方相比较,北方地区干旱连发性比南方地区更为显著。干旱的连片性指干旱的波及面往往很大。
干旱和洪涝的成因决定了其分布总是“旱一片,涝一线”。水灾可能波及数省,而旱灾有可能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
连年连片干旱会造成特别严重的灾害,1876年至1878年连续三年干旱,遍及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安徽等18个省。这次旱灾是我国近代各次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一次灾难,在旱灾中心地区80%的人被饿死,死亡人数达1300万人。1959年至1961年也为全国大范围的三年连旱, 长江、淮河、黄河和汉水流域等广大地区遭受严重干旱,这次旱灾是我国建国以后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三年共减产粮食1223亿斤,相当于1950年的全国粮食总产量,或相当于1958年粮食总产量的61%,这三年连旱,再加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对国民经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危害,全国粮食产量直到1966年才恢复到1958年的水平。
5 干旱的周期性
对历史干旱资料进行序列分析可以发现干旱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从干旱的成因来看,由于干旱的某些影响因素,如太阳黑痣的变化、日月食的出现和厄尔尼诺现象等都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因此干旱的发生也一定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又因为干旱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干 旱发生的周期不是单一周期,而是复杂的混合周期。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发生的周期有2~3年、5年、11年、22年、26年、35年和180~200年等,另外不同地区干旱的周期性也有所不同。
上述干旱周期性的研究结果有些尚不成熟,但都具有一定的信度。以22年的干旱周期为例,1876年至1878年三年连旱,1900年、1920年和1942年均遇大旱,1959~1961年遇三年连旱,1972年和1994年也遇大旱,以上7次大旱基本上以22年为周期;再如1994年为大旱年,35 年前 的1959年也是大干旱年。干旱的180~200年的大周期是根据近500年的干旱资料分析得出的,从这500年的干旱资料可看出,16世纪和17世纪偏旱,18世纪和19世纪偏涝,19世纪末期又进入偏旱期,本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大约位于这一偏旱期的中期。由于干旱成因十分复杂,上述周期都为准周期,因此只能作为预报干旱的依据之一,不能作为预报干旱的唯一依据;本世纪至下一世纪后期为偏旱期也并不意味着不发生大的水灾,只是指干旱发生的几率可能要大于洪涝发生的几率。
深刻认识我国干旱的特点,对于政府部门制定防灾减灾政策、水利部门更好地做好防旱抗旱工作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干旱又是我国农业最主要的自然灾害,因此必须对防旱抗旱给予应有的重视;干旱的地区性要求北方地区和南方山丘区比其它地区更要做好防旱 工作;干旱的季节性和随机性要求既要做好旱季的防旱抗旱工作,也要预防雨季可能出现的干旱;干旱的连发性和连片性则要求充分做好防大旱的准备;干旱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可作为预报大旱年份的依据之一,本世纪90年代正处于偏旱大周期的中期,则要求我们决不能只重视防御洪涝, 而忽视防旱。
由于世界工业化的发展,大气污染愈加严重,形成所谓“温室效应”,因而使水旱灾害更趋频繁。如我国长江流域,50年代受旱面积为3645万公顷,80年代受旱面积为10089万公顷,增加了1.77倍。另外,由于工业化的发展,水体污染也愈为严重,加剧了旱情,如1993年7月江苏南通红 庙子河受到工业污水严重污染,影响水稻灌溉4万多公顷。干旱的这些新特点要求我们比过去更应重视防旱抗旱工作,重视节水灌溉,同时也要求全社会注意保护大气环境,保护水资源,防止旱灾进一步加剧。
以上这些内容都是我们裕祥安全网为大家带来的,大家可以认真的去学习,上面还有很多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的知识,可供我们参考与学习,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多的。生活的美好环境是靠我们大家来保护来创造的,希望大家能生活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


干旱有哪些特点视频

相关评论:
  • 14734092220温带干旱气候气候特征
    翁荣于温带干旱气候的典型特征表现为冬冷夏热,年降雨量相对较少,且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因此也被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表现为春温高于秋温,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最冷月通常出现在1月,最热月则在7月。湿度较低,云雾稀少,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分布并不均匀。在...

  • 14734092220干旱气候有哪些特点?
    翁荣于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土地的集聚地;该地区夏天的温度高达120°F(50℃)。另一方面,中亚的戈壁滩又极度寒冷,冬天的温度为5°F(-21℃)。尽管温度差异较大,撒哈拉沙漠与戈壁滩同属一类气候带,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特点:极度的干旱。干旱气候带的确认主要是根据湿度不充足——年降水量可能少于年...

  • 14734092220什么是干旱,干旱的影响有哪些
    翁荣于北方地区雨季虽然也是每年的4-9月,但存在着很大差异的空间异质性,有十年九旱的特点。由于气候环境的变迁和不合理的人为干扰活动,导致了植被严重退化,进入21世纪以后,连续几年,干旱有加重的趋势,而且是春夏秋连旱,对脆弱生态系统非常不利。3、气候干旱加剧土地荒漠化进程。(四)气候暖干化引发...

  • 14734092220干旱指标一般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翁荣于大多数气候学指标在考虑干旱时,仅关注某一时间段内的水分亏缺量,并未与持续时间相联系,从而难以准确反映干旱的严重程度。通过了解各地帕默尔指数的分布,并结合干旱等级的对照,可以有效地获取有关地区的干旱情况。连续分析其时间变化特征,有助于监测和评估干旱的发生、发展、减弱和结束过程,为干旱管理...

  • 14734092220干旱指标一般有几种?有什么特点?
    翁荣于干旱的形成和发展是水分亏缺缓慢的过程。大多数气候学的干旱指标,只考虑某一时段的水分亏缺量,没有和持续时间相联系,因此难以揭示出干旱的严重程度。知道了各地帕默尔指数的分布,根据帕默尔指数与干旱等级的对照,便可得到有关地区的干旱情况。如果连续分析其时间变化特征,可以看出干旱的发生、发展、减弱...

  • 14734092220干旱等级划分标准
    翁荣于3. 干旱指因久晴无雨或少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而形成的一种气象灾害。干旱问题十分复杂,涉及的面也很广,可分为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以及经济社会干旱等。4. 干旱作为一种由气象因素引发的自然灾害,具有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的特点。干旱的频繁发生和长期持续不但会给...

  • 14734092220干旱的分布特点是怎样的
    翁荣于具有普遍性、季节性和地域性。干旱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植物系统分布,温度平衡分布,大气循环状态改变,化学元素分布改变等等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系统改变有直接的关系:地表开裂 1、与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有直接关联;2.与各大水系距离远近有直接关联;3.与地球地壳板块滑移漂移有直接关联;4.与天文潮汛有直接关联;...

  • 14734092220中国有很多地方严重缺水,哪些地方最是干旱?
    翁荣于干旱区(arid zone)指属于干旱气候的地区,约占陆地面积的30%,其共同特征是:降水量少而变率大,一般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皆大,可能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多风沙,云量少,日照强。水分不足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由于热量充足,当利用灌溉供水与加以施肥时,有可能成为高产地区。中国干旱区外缘山地...

  • 14734092220作业: 简单分析:高寒、冷湿、干旱、湿热的气候特点分布及成因?_百度...
    翁荣于我国高寒气候分布于青藏高原,愿意是海拔高。冷湿气候分布于东北地区,愿意是纬度高,蒸发微弱。干旱气候分布于西北地区,原因是深居内陆,海洋水汽不容易到达,空气干燥。湿热气候分布于南方地区,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夏季风控制时间长,雨水多。

  • 14734092220旱灾的表现和分布有哪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翁荣于什么是干旱?干旱是在足够长的时期内,降水量严重不足,致使土壤因蒸发而水分亏损,河川流量减少,破坏了正常的作物生长和人类活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其结果造成农作物、果树减产,人民、牲畜饮水困难,及工业用水缺乏等灾害。被定义为一个地区供水不足的时期。干旱是气候的正常特征,不时发生在所有气候区...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