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为什么能够在开国功臣被清除殆尽的情况下独善其身?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古代皇帝都喜欢玩这种套路,像宋太祖、唐太宗这样的明君还是少的。而刘邦杀尽功臣其实也是担心这些人觊觎自己的江山,毕竟现在刘邦可以压着他们,但他去世后保不齐哪个功臣扯虎皮拉大旗造反,毕竟自己的也造反起家的。

但刘邦把身边的功臣杀的差不多了,唯独放过了张良,这就让许多人感到奇怪了。其实,张良能够安然无恙活到汉惠帝时期,主要因为他自身的三点原因才逃过一劫。

身份

刘邦夺取了天下后一共封了八个异姓王,其中七个都被刘邦以各种理由被杀或被废。只有吴芮和子孙得善终,当初刘邦对此人也是极不放心,但后来张良出计让他韬光养晦不闻朝廷声事,才活了下来。

刘邦杀异姓王,扶持同姓王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自己刘家的江山稳固,除去这些有潜在威胁的功臣。而韩信、英布这些异姓王有兵、有权、有地盘,等刘邦去世后谁知道他们会不会某天造反。

而张良不是异姓王,再加上他只是没有领地和权力的留侯,最好的待遇也就是食邑万户而已。换个角度来看,张良是个谋臣,他没有领兵打仗过,而实际领兵和出谋划策是不一样的概念,这点上刘邦是能感受到的。

此外,张良只是一个韩国王室的旁系子弟,在韩国的号召力跟韩王成和韩王信无法相比,这样的身份背景和实力,对刘邦和子孙构不成什么威胁,所以他没对张良动手。

情感

刘邦此人可以说是阴险狡诈之人,为了能够多的天下无所不用其极,在逃难的时候,他甚至把自己的儿女踹下车,以减轻车的重量,让马跑得更快,所以那些功臣对他来说谈不上什么感情,充其量就是刘邦夺天下的棋子而已,感情对他来说就是政治工具而已。

但对待张良,刘邦的情感又是复杂的,张良跟刘邦可以说是半师半友,两人在半路碰到相识的时候,就感觉大为投机。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者,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史记·留侯世家》

刘邦和张良名义上是君臣,但从刘邦的角度来说,他把张良当成了自己的老师,从始至终他都对张良格外的尊敬,而张良的学识也让刘邦折服。这从刘邦对待张良的态度上是可以看出来的,刘邦讨厌那些酸儒,但对张良都是尊敬的称呼“子房”。

刘邦对张良的情感是从开始到去世的,张良得以幸免的原因之一,是刘邦出自他的情感。

思路

韩信被称为兵仙,在他领兵打仗时无人能敌,但在政治方面就不行了。在汉朝历史上,鸟尽弓藏的例子不是没有,但韩信、英布这些人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还是按照老思路关门做土皇帝,刘邦什么样的人他们又不是不知道。

我觉得他们是知道的,但正常人很难拒绝权力的诱惑,很难像张良一样做到两袖清风,所以他们一直在暗中侥幸希望刘邦会因为他们的功劳而放过他们一马。但越是这样的做法,越会让刘邦觉得这些人是潜在的隐患,必然除之而后快。

而张良的思路就很简单,功成身退。天下统一后,张良推掉了三万户的食邑,然后也用了一张感情牌希望食邑留县,这里是他和刘邦第一次相遇的地方,这样做的目的是表示不忘初心,也希望刘邦不忘他们两人的相遇、相知。

在刘邦满足他要求后,张良更是以体弱多病为借口不插手朝中任何时期,长期在家辟谷修道,以表示自己对朝野不感兴趣,没有权力欲望的人最是不会被人猜忌的。

张良的厉害就在于他已经摸透刘邦的性格和当前的形势,急流勇退才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在自己的性命无忧时才能在顺便搭救一下长沙王吴芮,他的韬光养晦的计谋让吴芮也成了唯一存活的异姓王。

张良的高明就在于他懂得政治格局,了解刘邦性格脾气,摸透当前形势,所以刘邦没有任何理由会对这个亦师亦友的功臣下手。而张良的足智多谋被后人称为“谋圣”,一点都不为过。



可能是因为他做的本身就非常的好,而且成功之后也非常的谦虚,并没有散发出自己的锋芒

因为张良一直比较谦逊,没有得罪刘邦,而且他也将军权给归还了,所以刘邦就没有忌惮他。

因为张良淡泊名利,不求封赏,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


张良为什么能够在开国功臣被清除殆尽的情况下独善其身?视频

相关评论:
  • 17828875209张良功成身退,其家族为何遭到清算?这和张良生前的选择有关吗?_百度...
    鄂底疤在历史人物的评价上,西汉开国功臣张良一向被认为是人臣的典范,居功不自傲,功成身退,后世文人也大多以张良为学习榜样,帝王们也鼓励臣子如张良一般知进退。可实际上,张良虽然勉强善终,他的家族却仅仅在他病死十四年后,就被汉文帝清算,封国被除,成为汉初就衰落的顶级开国功臣家族之一,这又是什么...

  • 17828875209历史上张良是靠什么完美实现功成身退的?
    鄂底疤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好几位具有大智慧的人物。他们或开创了新的朝代,或安邦定国,或力挽狂澜。以他们非凡的智慧,成就了旷世的功业。他们人格高洁,淡泊名利,具有政治才能,泽被天下苍生,却没有政治野心,对功名利禄无所营求。也因此,更让后世敬仰。而汉代开国“三杰”中的张良,正是这样一位智者。

  • 17828875209汉初三杰中,韩信惨遭吕后毒手,为什么张良能得以善终?
    鄂底疤俗话说:“树大招风”,“功高震主”,“伴君如伴虎”,“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在汉朝开国功臣中,汉初三杰的结局,除韩信因嚣张跋扈遭到吕后毒手外,萧何通过自污(贪赃枉法等方式)打消了刘邦对自己的疑虑,继续为大汉奉献直到生命的终结点。而张良则是...

  • 17828875209同为汉初三杰,为何只有张良能得到了善终呢?
    鄂底疤刘邦称帝之后,就再也不是可以开玩笑的老虎了。这个时候的他,除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以外,还要开始提防身边之人,都说帝王会杀开国功臣,这可不是说说的。看看韩信的下场就知道了,韩信就是触犯了刘邦的逆鳞,所以才落得这么个下场。然后我们再来看看张良,首先张良手里没有军队,也没有任何可以拉帮结派的...

  • 17828875209刘邦开国后尽杀功臣,为何张良能够逃过一劫?
    鄂底疤据说张良体质羸弱,他以多病之躯为刘邦出谋划策,屡建奇功,为汉统一全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刘邦登基称帝后,开始卸磨杀驴,大肆屠戮功臣,臧荼、韩信、英布、陈豨、彭越等人先后被杀,萧何、张良等人逃过一劫,未遭屠戮,算是很幸运的了。那么,足智多谋的西汉开国功臣张良缘何能逃过刘邦的屠刀,奇迹...

  • 17828875209“汉初三杰”的三个人,为什么只有张良逃过一劫了?
    鄂底疤其次,有网友指出,张良之所以能够逃过一劫,还与他的性格有关。张良不喜大权在握,对权力没什么兴趣。在汉朝建立之初,刘邦犒劳开国功臣,一些人还抱怨刘邦赏少了,只有张良没有什么意见,并且还和刘邦说自己想去乡下过平淡日子,这也消除刘邦对张良的戒心。所以,不爱慕权贵的张良虽然功高盖主,为“汉...

  • 17828875209张良为何能安度晚年,躲过“剪除功臣”运动?
    鄂底疤张良是刘邦身边优秀的谋士,可以说没有张良,就可能没有日后的刘邦。刘邦之所以能够成为大汉朝的开国君主,绝对不能少了张良。但是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都会忌惮功高盖主的功臣,于是历史中总是会上演兔死狗烹的悲剧,刘邦同样也做了类似的事情。但是张良身为功不可没的开国功臣,却能够成功躲过“剪除功臣”...

  • 17828875209刘邦开国后尽杀忠臣,为何没有杀掉张良以绝后患?
    鄂底疤而且不仅是张良得以善终,萧何、曹参、周勃、陈平等等人得以善终,素来不服刘邦的雍齿在封侯之后刘邦都没有找他的麻烦,何况是其他人。刘邦对待张良的态度明显和对待其他人不一样。刘邦素来不拘小节,侮辱儒生,当着别人的面洗脚,说话一口一口“乃公(就是老子的意思)”,可以对待张良却是毕恭毕敬,...

  • 17828875209为啥汉初开国元勋基本被消灭?唯有张良没有?
    鄂底疤汉高祖以天下事的理想和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气概吸引大批忠臣良将,最终一统天下。为啥汉初开国元勋基本被消灭?唯有张良没有?这些原因都能救命 没有属于自己的兵马 张良起初是拥有属于自己的兵马的,作为韩国两代相国之后,家境富裕的他在秦末期间散尽家财也收买了不少侠义人士,甚至自己去刺杀秦始皇,失败...

  • 17828875209张良的聪明之处在哪?为什么刘邦和吕后让张良安然度过一生呢?
    鄂底疤张良是汉朝杰出青年之一,曾经帮刘备争夺天下,立下无数功劳,张良更是刘邦的心腹之臣,但是我们都知道,自古开国功臣的下场都没有好的,例如韩信就是死在刘邦的默许和吕后的阴谋之中。但是刘邦和吕后却让张良安然度过一生,原因就是张良经历过人生的起起伏伏看透人间百态,最终大智若愚用自己的智慧保全了...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