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来自:    更新日期:早些时候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2、活用为第一人称
3、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之拼音zhī
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
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
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之往[zhī wǎng]
去;到。
2、假之[jiǎ zhī]
假若。
3、劳之[láo zhī]
慰问他们。
4、为之[wéi zhī]
经穴别名。即长强。
5、之官[zhī guān]
上任;前往任所。

【答案】
原文有三处“之”
1.则之野,解释;动词,到,前往。
2.今夫世之人,解释:助词,的
3.皆飞从之,解释:代词,他,代指假装哭丧的人。
【原文】
乌于禽甚黠,伺人音色小异,辄去不留,非弹射所能得也。关中民狃乌黠,以为物无不以其黠见得,则之野,设饼食楮钱哭冢间,若祭者然。哭竟,裂钱弃饼而去。乌则争下啄,啄且尽,哭者已立他冢,裂钱弃饼如初。乌虽黠,不疑其诱也,益鸣搏争食。至三四,皆飞从之,益狎。迫于网,因举而获焉。
今夫世之人,自谓智足以周身,而不知祸藏于所伏者,几何其不见卖于哭者哉!
【译文】
乌鸦是鸟之中很狡猾的,惕查人的声音动态的微小变化,就飞走不做停留,不是(用)飞弹射击所能捕获得到的。关中的老百姓摸透了乌鸦狡猾的性格,用以它的狡猾无法识别的办法,就是前往野外,弄些饼类食物和纸钱到坟间哭号,如同祭祀的人一样。哭完,撒下纸钱留下祭饼然后离去。乌鸦就争着飞下来啄食,(这里)就要吃完了,哭号的人已经站在另一处坟上,像开始一样撒下纸钱留下祭饼。乌鸦虽然狡猾,不会怀疑这是引诱,更加鸣叫争斗抢食。到(这样重复)三四次(后),都飞来跟着他,越来越(与这人)接近。接近捕网时,于是张网就捕获了它们。
如今的世人,自觉凭自己的智慧足以保全自身却不知道危机四伏,他们差不多都看不见会被(这样的)哭号者所出卖啊!
【作品简介】
选自:《寓林折枝》
作者:晁补之
【作者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1. 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她)、他们”,极少数情况也作第一人称“我(我们)”;
    如: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论语》
    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物主代词“它(它们)”,或“一件事,几件事,这(那)件事”;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
    ③指示代词,表近指“这,此,这些,那,那些”;
    如: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2. 助词
    (1)结构助词:
    ①“的”,用于定语与中心语之间,表示人与物体或周围环境的关系(邻属关系),构成名词性偏正结构;
    如: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无义,用于主语与谓语之间,表示取消句子独立性,使原来的主谓结构成为名词性偏正结构;
    如: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无义,用于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表示定语后置的标志,构成倒装句;
    如: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劝学》
    ④无义,用于倒置的谓语动词与宾语之间,表示宾语前置的标志,构成倒装句;
    如: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⑤可译为“得”,用于谓语动词与补语(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副词)之间,表示修饰关系;
    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2)音节助词:
    ①无义,用于动词后,表示声音的延长,音节的补充;
    如: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无义,用于时间词后,表示时间的延长,舒缓语气;
    如: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3. 动词
    ①到,往,走到,乘到。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希望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1)动词

到……去。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2)代词

①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指示代词,译为“这,此”。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3)助词

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②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放在倒置的动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④ 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⑤ 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版(他们权)、“它”(它们)。

2、活用为第一人称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捕蛇者说》

3、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二、用作助词: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2、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3、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4、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5、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

动词,译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文言文中“之”的意思如下:
1、施行、进展。例如: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
译文: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
(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2、出,生出,滋长。例如:
枝茎益大,有所之。——《说文》
译文:枝茎逐渐生长壮大,有所增高。
3、去,到,前往。例如:
吾欲之南海,何如?——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译文:我准备到南海去,你觉得怎么样?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例如: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柳宗元
译文: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例如: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译文:郑国的一个叫弦高的商人正要去周朝的管辖地做买卖,半路上遇到了他们(秦国的部队)。
6、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例如: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译文:纣王命令推上法场,斩了他的老母亲。
7、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没有实际意义。例如:
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译文:我看见军队出城,却看不到军队回来。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视频

相关评论:
  • 13619331773古文中之的意思
    雍凭仁含“之”文言文:1、“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

  • 13619331773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雍凭仁在文言文中,“之”既可充当实词,又可充当虚词,其在不同的语义环境中,有着不同的意思。即:一、当“之”充当实词时 1、可以是动词,其意思如下:1) 本义:出,生出,滋长。例如:《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又如:《礼记》:如语焉而未之然。俞樾平...

  • 13619331773在文言文中的“之”都可以表示哪些意思?
    雍凭仁回答: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

  • 13619331773文言文中之放在哪里是无义的?
    雍凭仁“之”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之一,主要有以下几种意思:一、代词 代人、事、物,翻译为:他,他们,它,它们。近指代词,翻译为:这,这种。二、助词 1.结构助词,的。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定语后置的标志。4.宾语前置的标志。5.补足音节。三、动词,往,去,到……去。...

  • 13619331773文言文中“之”所有的意思
    雍凭仁基本上来说,在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的用法就是上面几种,只要掌握其规律,摸准“之”的用法和意义也是不困难的。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可谓灵活,很多学生都难以分析其用法。靠死记一些例子,但过些日子又忘了。如何容易又方便的掌握,笔者结合自己教学作出简要介绍,即运用句子结构分析法。句子结构分析...

  • 13619331773文言文中,之有什么意思?
    雍凭仁“之”在文言文中常当代词、助词、动词用,其作用各不相同。一、作代词 1、代人,如《项脊轩志》中的“先妣抚之甚厚”,“之”可译作“她”,代老妪。2、代物,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之”代“土地”。3、代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与坐谈,问之客...

  • 13619331773之在文言文里面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雍凭仁3. “之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之字的所有用法 答:浅析文言文“之”的用法 一般来说,“之”的用法有下面几种: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 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

  • 13619331773文言文中的“之”是什么意思?
    雍凭仁文言文中的“之”有多种词义,如:动词。到……去;生出。代词。他、她、它;这个、那个。助词。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的”;改变主谓结构关系,取消句子独立性。下面就你问到的《吴起守信》中的“之”做具体解释。《吴起守信》原文: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 13619331773文言文课文中之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雍凭仁(《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之有时后在文言文中无诗意。 2. 文言文的之是什么意思 之: 动词义: 1、会意字。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之,出也。象艹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 13619331773文言文中之的用法有哪些
    雍凭仁2、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6、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7、往,到:“吾欲之南海”。文言文中的用法为...

  • 相关主题精彩

    版权声明:本网站为非赢利性站点,内容来自于网络投稿和网络,若有相关事宜,请联系管理员

    Copyright © 喜物网